原创 他是深受秦惠文王器重的秦国大良造,为何最后却走上了抗秦之路?
迪丽瓦拉
2025-07-09 12:33:37
0

战国末年,秦始皇嬴政战胜了其他六国。君临天下,四海归一。只是嬴政自登基后暴政,百姓民不聊生。这种情况到了秦二世胡亥手中,更为尤甚。故,仅十四载春秋,秦朝国覆。人们长叹,千秋霸业始于秦朝,亦败于秦朝皇帝也。

实际上,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前,秦国便历经了三百多年的蛰伏。从“春秋五霸”秦穆公开始,励精图治、谋划布局、广纳天下贤才人士。而到了秦惠文王时期,更是到了高屋建瓴之际。

只是在秦惠文王时期,发生了一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这个人先是离开自己的国家,投奔了秦国。只是没过几年,他居然又跑回了自己国家。不仅如此,他更是反目为仇,联合他国攻打秦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秦国攻魏

若说秦惠文王上位后的最先做的三件大事,一是五马分尸了对秦国实施改革,使秦国实力大增的商鞅;二是攻打魏国;三便是秦惠文王改“公”为“王”,成为了秦国历史上第一位君主。

秦国在接受到商鞅变法之前,国力很是衰弱。早年间更是被魏国接连夺取了多座城池。秦孝公即位后,最大的心愿便是将秦国的失地统统收复回来。只是这个心愿最终成为了秦孝公的夙愿。

而秦惠文王为了了结父亲的夙愿,在稳定了国内局势后,便开始将攻打魏国一事提上了日程。公元前330年,秦惠文王一道令下,秦国将领便率兵前去攻打魏国。这一战,魏国大败。被打得落花流水的魏国,只得将黄河以西的领地拱手交还给秦国。

将一部分失地收复的秦国并没有骄傲自满,反而是一鼓作气。等到第二年的时候,秦惠文王下令再次讨伐魏国。秦军的士气大增,一路上势如破竹,气势难以抵挡。而在后来的多次突袭中,接连夺取了魏国的十几座城池。

秦军在秦惠文王的带领下,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便几乎将整个魏国吞并了。魏国地处险要之地,东临六国。秦国这番大动作将整个黄河以西的领地全部占据。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他六个国家又怎么会不知道秦国的心思呢。

故而六国为了自保、为了削弱秦国的实力制衡秦国,一夜之间居然达成了同盟,逐渐形成合纵六国。这真的是巧合吗?各自均有吞并野心的六个国家怎会如此齐心协力呢?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二、大良造公孙衍

若说到六国对抗秦国的合纵之计,便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正是因为他的提议,才有了六国合心抵抗秦国的局面,他就是曾经任秦国大良造的公孙衍。

真正忠心的人是不会为两个国家的君主效力,有二心的臣子自然不会被君主重用。公孙衍就是这样一个忘恩负义、心存有异的小人。哪怕是在秦国做大良造期间,他也始终心系魏国。到了后期更是公然逃跑反秦。

公孙衍本是魏国人,只是身怀抱负的他在魏国并未得到重用。所以公孙衍效仿商鞅,离开了魏国前往秦国。士为知己者死,到了秦国的公孙衍经人引荐见到了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本就是个惜才的人,和公孙衍一番交谈后,便将他留在了身边,并封为了大良造。

那时的秦惠文王刚刚稳定了国内的局面,在养精蓄锐之后,便有了攻打魏国的想法。而公孙衍在到了秦国后,总是想方设法的想要向秦惠文王展示自己的能力。只是秦惠文王始终不放心,于是便借攻打魏国之事,试探公孙衍的忠心程度。

公孙衍自然知道秦惠文王的用意,故而他便使出浑身解数。在秦国第一次攻打魏国时,便是公孙衍带队前往的。只能说这一战公孙衍帮秦国收复了黄河以西的领地,这也让秦惠文王对公孙衍放下了戒心。

由此看来公孙衍对秦国也是肝脑涂地过的,只是很快事情便出现了转机,也正是公孙衍的这个决定让他最终叛变了秦国。这还要从攻打魏国说起。

魏国人在得知是公孙衍带领秦军攻打魏国后很是惶恐。魏国君主为了自己的统治,便派公孙衍的同窗前去游说公孙衍网开一面。公孙衍在面对同窗痛哭流涕的一通劝说后,内心逐渐动摇起来。

自己虽说投靠了秦国,但是魏国是养育自己的地方。所以公孙衍决定想要劝告秦国放魏国一马。只是还没等到公孙衍开口,这件事情便被人捅给了秦惠文王。这件事之后,秦惠文王便不再信任公孙衍。公孙衍也在一气之下便跑回了魏国。

三、联盟抗秦

公孙衍回到魏国后,便被魏国君主封为了将军。再加上公孙衍的的死对头张仪被秦国重用,所以公孙衍便想给张仪和秦国一个教训。后来在公孙衍的苦思冥想后,便想到了联合六国共同攻打秦国。这便是军事史上最有名的合纵战术。

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张仪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到齐楚两国去游说。就这样,齐楚两国不但不和魏国联盟,反而跟着秦国一起攻打魏国。公孙衍的计划失败了。

一计不成,公孙衍又生一计。公孙衍便又想到了“五国相王”的计划,拉拢一些更小的诸侯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就在事情即将成功之际,齐楚二国居然出来横插一脚。就这样,“五国相王”的计划再次泡汤。哪怕后来的公孙衍再次想要联盟,也依旧挡不住秦国的称霸实力。

总结

就这样,公孙衍一次次的设计,但是次次失败。魏国君主也逐渐对公孙衍失望。后来的公孙衍虽然做到了魏国丞相之位,但是他却并不能施展自己的主张和才华。身居高位的公孙衍位同虚设,再次品尝到了失败的味道。从公孙衍的结局也可以看出,做人不可两面三刀。#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57年,韩先楚就任福州军区司令员,他也成了开国上将中为数不多就任大军区司令员的人。 而且以他的资...
原创 李... 唐朝初年,天下初定,整个天下虽说百废待兴,不管怎么说,起码民间已经是太平了,但是在那城墙之内,深宫之...
原创 女... 北宋末年,有一名不寻常的女婴出生。她不哭不闹,怎么哄也没反应,周围人以为是不祥之兆。父亲抱着女婴去寺...
原创 红... 革命时期,为了能够获得革命斗争的胜利,革命者们听从组织的调遣,服从组织的安排,将组织和国家的利益放在...
铭记红色历史,续写时代华章 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的记忆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每一次回顾,都是对先辈们不屈不挠精神的...
原创 清... 清朝“领侍卫内大臣”是何官职?绝非清宫戏里的“大内侍卫” 虽然清王朝延续了明朝的“九品十八级”官制制...
原创 大... 从李世民的母亲窦氏说起,她的舅舅是北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邕对窦氏非常喜欢,从小就把她带到宫中抚养。...
原创 康... 中国历史上曾诞生了众多王朝,而王朝的命运常常取决于皇帝的治理能力。优秀的皇帝可以使朝廷繁荣昌盛,而糟...
原创 “... 【康有为】这张照片拍于1896年,地点是美国芝加哥,康有为是晚清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者,戊戌变法兴起于...
原创 朱... 盛世之光:永乐大典与朱棣治国风采 引言:永乐盛世的光芒 永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令人瞩目的一段时期...
原创 走... 斩杀黄瑞兰、赦免方伯谦、奖励邓世昌、刺激刘步蟾,李鸿章宝刀未老,一番操作以后让北洋水师重振雄风、士气...
原创 毛...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于1976年彻底离开了我们,在他去世后,大家为了纪念毛主席,就把主席的遗体保存...
原创 雍... 前言: 命运的齿轮总是无情地转动,谁能预料到一个出生在皇室的公主,会经历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 从金...
原创 诸...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军事战略家,其在建安十二年做的隆中对,可以说是中国最出名的一份战略规划。 ...
原创 清... 前言 在清朝的官场体系中,官位品级分明,一品、二品的差距本应明确。然而,这个官场规则似乎在一些职位上...
原创 新... 这是一则发生在抗战时期的真实故事,讲述了在1941年皖南事变后,江南敌后抗日的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6师...
原创 周... “我准备辞去职务了”伟人曾经当着赫鲁晓夫的面这样说到。 对此,赫鲁晓夫小心翼翼的问道“有接班人吗?”...
原创 俄... 持续三年的俄乌血战,不仅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将对全球的战略均衡产生深远影响。 这场旷日...
为何睢阳的得失,成为安史之乱的... 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东平郡王,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起兵...
原创 南... 南北分治:尉迟运守宫平乱,宇文邕出兵灭齐 这消息传入周廷,周主宇文邕乃谋伐齐,亲临射宫阅军讲武,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