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深受秦惠文王器重的秦国大良造,为何最后却走上了抗秦之路?
迪丽瓦拉
2025-07-09 12:33:37
0

战国末年,秦始皇嬴政战胜了其他六国。君临天下,四海归一。只是嬴政自登基后暴政,百姓民不聊生。这种情况到了秦二世胡亥手中,更为尤甚。故,仅十四载春秋,秦朝国覆。人们长叹,千秋霸业始于秦朝,亦败于秦朝皇帝也。

实际上,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前,秦国便历经了三百多年的蛰伏。从“春秋五霸”秦穆公开始,励精图治、谋划布局、广纳天下贤才人士。而到了秦惠文王时期,更是到了高屋建瓴之际。

只是在秦惠文王时期,发生了一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这个人先是离开自己的国家,投奔了秦国。只是没过几年,他居然又跑回了自己国家。不仅如此,他更是反目为仇,联合他国攻打秦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秦国攻魏

若说秦惠文王上位后的最先做的三件大事,一是五马分尸了对秦国实施改革,使秦国实力大增的商鞅;二是攻打魏国;三便是秦惠文王改“公”为“王”,成为了秦国历史上第一位君主。

秦国在接受到商鞅变法之前,国力很是衰弱。早年间更是被魏国接连夺取了多座城池。秦孝公即位后,最大的心愿便是将秦国的失地统统收复回来。只是这个心愿最终成为了秦孝公的夙愿。

而秦惠文王为了了结父亲的夙愿,在稳定了国内局势后,便开始将攻打魏国一事提上了日程。公元前330年,秦惠文王一道令下,秦国将领便率兵前去攻打魏国。这一战,魏国大败。被打得落花流水的魏国,只得将黄河以西的领地拱手交还给秦国。

将一部分失地收复的秦国并没有骄傲自满,反而是一鼓作气。等到第二年的时候,秦惠文王下令再次讨伐魏国。秦军的士气大增,一路上势如破竹,气势难以抵挡。而在后来的多次突袭中,接连夺取了魏国的十几座城池。

秦军在秦惠文王的带领下,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便几乎将整个魏国吞并了。魏国地处险要之地,东临六国。秦国这番大动作将整个黄河以西的领地全部占据。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他六个国家又怎么会不知道秦国的心思呢。

故而六国为了自保、为了削弱秦国的实力制衡秦国,一夜之间居然达成了同盟,逐渐形成合纵六国。这真的是巧合吗?各自均有吞并野心的六个国家怎会如此齐心协力呢?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二、大良造公孙衍

若说到六国对抗秦国的合纵之计,便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正是因为他的提议,才有了六国合心抵抗秦国的局面,他就是曾经任秦国大良造的公孙衍。

真正忠心的人是不会为两个国家的君主效力,有二心的臣子自然不会被君主重用。公孙衍就是这样一个忘恩负义、心存有异的小人。哪怕是在秦国做大良造期间,他也始终心系魏国。到了后期更是公然逃跑反秦。

公孙衍本是魏国人,只是身怀抱负的他在魏国并未得到重用。所以公孙衍效仿商鞅,离开了魏国前往秦国。士为知己者死,到了秦国的公孙衍经人引荐见到了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本就是个惜才的人,和公孙衍一番交谈后,便将他留在了身边,并封为了大良造。

那时的秦惠文王刚刚稳定了国内的局面,在养精蓄锐之后,便有了攻打魏国的想法。而公孙衍在到了秦国后,总是想方设法的想要向秦惠文王展示自己的能力。只是秦惠文王始终不放心,于是便借攻打魏国之事,试探公孙衍的忠心程度。

公孙衍自然知道秦惠文王的用意,故而他便使出浑身解数。在秦国第一次攻打魏国时,便是公孙衍带队前往的。只能说这一战公孙衍帮秦国收复了黄河以西的领地,这也让秦惠文王对公孙衍放下了戒心。

由此看来公孙衍对秦国也是肝脑涂地过的,只是很快事情便出现了转机,也正是公孙衍的这个决定让他最终叛变了秦国。这还要从攻打魏国说起。

魏国人在得知是公孙衍带领秦军攻打魏国后很是惶恐。魏国君主为了自己的统治,便派公孙衍的同窗前去游说公孙衍网开一面。公孙衍在面对同窗痛哭流涕的一通劝说后,内心逐渐动摇起来。

自己虽说投靠了秦国,但是魏国是养育自己的地方。所以公孙衍决定想要劝告秦国放魏国一马。只是还没等到公孙衍开口,这件事情便被人捅给了秦惠文王。这件事之后,秦惠文王便不再信任公孙衍。公孙衍也在一气之下便跑回了魏国。

三、联盟抗秦

公孙衍回到魏国后,便被魏国君主封为了将军。再加上公孙衍的的死对头张仪被秦国重用,所以公孙衍便想给张仪和秦国一个教训。后来在公孙衍的苦思冥想后,便想到了联合六国共同攻打秦国。这便是军事史上最有名的合纵战术。

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张仪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到齐楚两国去游说。就这样,齐楚两国不但不和魏国联盟,反而跟着秦国一起攻打魏国。公孙衍的计划失败了。

一计不成,公孙衍又生一计。公孙衍便又想到了“五国相王”的计划,拉拢一些更小的诸侯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就在事情即将成功之际,齐楚二国居然出来横插一脚。就这样,“五国相王”的计划再次泡汤。哪怕后来的公孙衍再次想要联盟,也依旧挡不住秦国的称霸实力。

总结

就这样,公孙衍一次次的设计,但是次次失败。魏国君主也逐渐对公孙衍失望。后来的公孙衍虽然做到了魏国丞相之位,但是他却并不能施展自己的主张和才华。身居高位的公孙衍位同虚设,再次品尝到了失败的味道。从公孙衍的结局也可以看出,做人不可两面三刀。#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曹操虽然一统中国北方,但前期最大的敌人是袁绍。袁绍虽然昏庸,但凭借四世三公的地...
原创 国... 若心存爱国之念,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发挥价值成为有用的一生,从这一点出发,纵然大势之下犹如蝼蚁,也可众志...
原创 他... 要说历史上有名的“穿越者”,很多人都会想到新帝王莽,不过今天要讲的这位号称“清朝霍金”的穿越者,出现...
烟台黄渤海新区90%的中小学开... 烟台融媒5月6日讯(记者 刘洁 通讯员 贾燕钊)“120多年前,咱们古现东村名人王懿荣在喝中药时,发...
原创 李... 提到唐高宗李治,很多人可能对他不太了解,通常只能想到他是女皇武则天的丈夫。与父亲李世民那样丰功伟绩的...
原创 周...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战国乱世,建立了统一的大秦王朝,虽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秦朝犹如流星一...
原创 大... 小时候听到大禹治水的故事,那一段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把我结结实实地感动...
非洲“食人”总统之中非前总统让... 在非洲大陆的中部,有一段被鲜血与恐惧浸透的历史,主角是让·贝德尔·博卡萨。这个名字,在姆巴卡族的语言...
原创 元... 说到成吉思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看着他创造出的蒙古大帝国,也一定会有人竖起大拇指。 但如果深入去研究...
莫斯科再现苏联军队攻入柏林国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驻俄罗斯记者 赵祺)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沉浸式“历史重塑”...
原创 3... 1933年,被传言“世界首富”的宋子文和蒋介石大吵了一架。情绪上头,蒋介石直接伸手打了宋子文一耳光。...
原创 刘... 刘功利:烽火硝烟中的较量 口述/刘功利整理/刘少斌 【人物简介】 刘功利,男,1929年农历10月2...
原创 欧... 当提到欧洲中世纪,城堡、贵族、骑士和基督教等元素往往是大家最先想到的关键词。然而,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
原创 妹...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在工作领域非常出色,甚至在他的治理下出现了贞观之治的景象,可是因为他对亲情的极度渴望...
原创 普... 普鲁士和德国常常让人联想到其庞大的人口、强大的工业实力以及卓越的组织能力,这些因素共同成就了普鲁士和...
原创 司... 三国时期一般指从曹丕即位(公元220年)开始到司马炎灭吴(公元280年)为止的60年。然而,很多人会...
原创 苏...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世界上有很多原本国家原本出自一个国家或是联邦,因为种...
原创 刘... 说起刘禅,可能我们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到“扶不起的阿斗”,甚至说“刘禅”还没有“阿斗”出名,那么你真的...
原创 为... 成就成吉思汗多次胜利的物流“艺术”是“无物流”。 人们在观察或了解战争时,往往对武器强度、数量、战...
尧:古代中国的理想君主与智慧之... 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尧,这个在古代中国可谓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可是五帝之一,真的是个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