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第二次核试验成功的庆祝会上,这位抗日名将因激动心脏病突发去世
迪丽瓦拉
2025-07-08 14:32:41
0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我国东北不断蚕食,激起了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愤慨,为了转移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日寇经过精心策划,制造了一系列事件,为出兵侵略上海寻找借口。

1932年1月28日,日军分数路由租界向闸北进攻,驻上海的十九路军同仇敌忾,迎头痛击。

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接到报告后,亲自步行至前线指挥战事。

同时,他们接连发出两封急电,一封给时任京沪卫戍总司令的陈铭枢,一封给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何应钦。

何应钦的回电对蒋、蔡有所责难,使他们感到压力沉重。

恰在此时,陈铭枢的回电到达,要他们继承十九路军的光荣传统,血战到底,并表示立即赴沪与官兵共赴国难。

十九路军是陈铭枢训练出来的一支劲旅,久经沙场,战斗经验丰富。

陈铭枢

十九路军的前身是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军长就是陈铭枢。

1929年,蒋介石将第十一军改编为第一编遣区第三师及独立第二旅,蒋光鼐为第三师师长,蔡廷锴为独立第二旅旅长。

同年,第三师和独立第二旅又被先后改编为第六十一师和第六十师。1930年2月至3月,两师在中原大战中助蒋介石击败冯玉祥与阎锡山。

同年7月,第六十一和第六十师被合编为国民政府军第十九路军,由蒋光鼐为总指挥,蔡廷锴为军长。

其实十九路军的真正领导人,是陈铭枢。

陈铭枢对十九路军的指示是:如日军向我防地进攻时,即在原地抵抗消灭之。

十九路军官兵人人怀必死之心,誓死保卫国家,英勇作战,击退日寇无数次的进攻。

2月底,侵沪日军增至10万人,而十九路军连同后来自动参战的部分军队,总共不足4万人,且武器装备远不如日军。

陈铭枢忧心如焚,不断向国民党中央提议,增派援军。有一次,他和冯玉祥、李济深去找何应钦商谈增援问题。

商谈中,何应钦也承认上海是战略要地、经济中心,要十九路军固守原防,但以“开赴不及”为辞,拒绝派遣援军。何应钦还几次发脾气:“不要打了,打十几天也够了。”

陈铭枢大怒:“前方的官兵要打,老百姓要打,我能叫他们不打吗?”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拍桌子、摔话筒。

日军得到大规模增援后,于3月1日发起全线总攻。

同时,日军一部在我军侧后浏河口一带登陆,企图夹击守军。蒋光鼐审时度势,忍痛下令全军撤退至嘉定、黄渡一带的第二道防线。全军将士得令,无不义愤填膺,声泪俱下。

至此,历时一个多月、震惊中外的淞沪抗战结束。

蒋光鼐、蔡廷锴、张治中以及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将士,。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数次增兵,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作出的英雄业绩,永垂史册。

陈铭枢自始至终参与发动、组织、指挥这场战役,无愧为抗日名将,同样名垂史册。

1935年,徐悲鸿创作了油画《风尘三侠》,以唐代传奇小说中李靖、虬髯客、红拂女的故事为隐寓,对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的抗日壮举予以歌颂。

陈铭枢一家

陈铭枢是广西合浦人。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

1919年,陈铭枢加入粤军,任广东地方军肇军任游击营营长。此时,他手下有个小兵,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蔡廷锴。

1921年,陈铭枢任粤军第6军第1纵队司令,次年任粤军第1师4团团长,1924年冬任国民革命军第1师1旅旅长,麾下的两名团长后来名气都很大,他们是张发奎与蒋光鼐。

1925年8月,陈铭枢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10师师长。

1926年7月,陈铭枢率第10师北伐,与独立团一道攻占汀泗桥、贺胜桥,参加攻打武昌战役,因战功被称为"铁军"。

攻克武汉后第10师扩编为第11军,陈铭枢任军长兼武汉卫戍司令。

这一时期,陈铭枢担任了不少重要职务:1927年4月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28年12月任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

1931年12月任行政院副院长兼交通部部长,后任行政院代理院长。

淞沪抗战后,陈铭枢看清了蒋介石的面目,1932年10月毅然辞职赴法国。

1933年回国后,陈铭枢与李济琛等发动福建事变,蔡廷锴不认同他的军事部署,他把蔡廷锴骂得抬不起头来,蔡廷锴事后对人说,反正十九路军是他陈铭枢的,他愿意怎么败掉是他的事。

十九路军在福建反蒋失败后,陈铭枢失去了军事实力,年底去了香港,继续从事反蒋爱国活动。

抗日战争期间,陈铭枢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议等职,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抗日民主运动。

1948年1月,陈铭枢在香港与李济深等建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团结各派民主人士,反对蒋介石独裁、内战政策。

1949年9月,陈铭枢应邀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法制委员会主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等职。

中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老照片,陈铭枢(二排左一)

中国的原子弹研制工作,从1960年初全面展开。

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附近的沙漠上进行了首次地爆核试验。1965年5月14日,我国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用飞机空投核弹,大获成功。

第二天,民革中央举行庆祝我国第二次核试验成功的座谈会,陈铭枢在会上因为太激动,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76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董... 马军五虎将可以说是水泊梁山的武力担当,要知道古有蜀汉五虎大将个个名垂千古,而水泊梁山的梁山的五虎将也...
原创 历... 近年来,随着历史剧的大火,诸多历史人物逐渐走进大众视线,这些历史人物或为众人熟知,或是鲜少听闻,虽然...
在古代大一统封建王朝中,为什么...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这些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朝代里,宋朝的面积是最小的,所以只有宋朝不被认为是“大一统”王...
原创 统... 大业贞观兴亡事,曲折是非任涂鸦。 公元626年7月2日,大唐帝国爆发了惨绝人伦的玄武门事变,秦王李世...
原创 李... 李世民经过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李建成,然后夺了太子之位。不久后,他就逼迫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了,当时的...
原创 金...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按照道理而言,金国在兴起之初,接连灭掉东亚两大超级帝国辽国和北宋,其实力不可小觑,...
原创 晚... 罗马帝国,西方文明史上最为强盛的古代国家之一。它不仅称霸了那个时代的西方,直至如今也在西方的文明构建...
原创 溥... 溥仪重回故宫,看到画像摆错了,专家却不屑一顾,溥仪:那是我爹 历史发展的轨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原创 红... 宁荣二公都是国公,为何宁国公儿子贾代化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荣国公儿子贾代善却平袭了荣国公? 这个问题稍...
“东方的起点”大展给宁波留下什... 展览现场。 一场持续118天的展览,让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大运河三大线性文化遗产首次“同框”...
原创 他... 诗文与酒于中国文化而言,仿佛是分不开的。郑板桥云:“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是的,酒不醉不...
无影山、无影潭泉城地理名字:颜... 在山东济南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孕育出了无数杰出人物,颜廷利教授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以其...
原创 为... 楚汉争霸后期,项羽已经出现了败相,尤其是陈平用了反间计,离间了项羽和亚父范增的关系之后。 范增被项羽...
朱元璋与茶:从布衣天子到茶政改... 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以布衣之身逆袭称帝的故事广为人知,但他与茶叶的深厚渊源却鲜少被大众熟知。从...
中国国家文物局今年将启动夏商文... 中新社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从中国国家文物局25日在北京举行的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
看,彩陶纹里的古老文化(感知文... 图为临洮县博物馆展厅。  临洮县博物馆供图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临洮马家窑文化研究院馆员赵志刚行走在...
原创 她... 孝庄太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她为大清的稳定作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不可磨灭的,有很多人在提到孝庄的时候...
原创 李... 众所周知,西游记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唐朝,因为唐僧的原型玄奘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人物。历史上的李世民一...
原创 徐... 三国时期要在诸葛亮之前对刘备贡献最大的人,这个人就是徐庶。他原本是江湖侠客,突然间弃武从文,从此发愤...
原创 诸...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发动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在渭水南岸对峙,在知道司马懿会固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