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晚年最后悔的三件事,爱错一个人,杀错一个人,放错一个人
迪丽瓦拉
2025-07-08 10:03:26
0

蒋介石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了满足对权力的渴望,更是做了不少错事。

等到他败退台湾后,还一直试图“反攻大陆”,导致台湾的事宜被耽误了多年。

他还囚禁爱国将领张学良54年,甚至死前还吩咐儿子蒋经国,不能放了张学良。

这桩桩件件的罪名,简直是罄竹难书。

蒋介石在台湾度过最后的时光,逐渐走向衰老的他,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

晚年的蒋介石心里对一直对三件事耿耿于怀,感到非常地后悔,最终在郁郁不得志中去世。

这三件事就是:爱错了一个人,杀错了一个人 ,也放错一个人。

这三个人究竟是谁,又是什么事,会令蒋介石如此难以释怀呢?

爱错一个人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出生于浙江奉化一个盐商家庭,家境很是富裕。

幼时他的生活还不错,可随着父亲蒋肇聪的去世发生了变化。

他的母亲王采玉是父亲的第三任妻子,蒋介石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大哥蒋介卿。

大哥年长蒋介石12岁,在蒋介石幼时,这个大哥对他还算可以,一派兄友弟恭的模样。

可是等到父亲去世后,大哥暴露出真面目,将父亲名下财产都霸为己有,只留给蒋介石母子一所破屋子,和一块贫瘠的土地。

自此蒋介石母子日子过得非常凄苦。

蒋母在贫苦的情况下,也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坚持送蒋介石上学堂。

蒋介石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学习方面一直都还不错。

等到蒋介石19岁的时候,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对母亲提出想要去日本留学。

一向望子成龙的蒋母心里很是欣慰,但是又为留学的费用发起了愁。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如果不是公派留学的话,学费等费用全都是要自己承担的。

蒋母能将孩子拉扯大,已经很不容易了,哪里来的钱供儿子留学。

为了儿子的将来考虑,蒋母咬咬牙将家里的田地都卖了,但也只筹够了部分学费,剩下的还是没着落。

蒋介石为了学费,找到了大哥蒋介卿,希望他能帮助自己。

谁知这个大哥不仅不帮他,还对蒋介石说留学没用,不如在自己手底下做伙计打杂,将来还能给他分一间铺子。

心高气傲的蒋介石哪能受此羞辱,他愤然回到家中,发誓定要闯出个名堂,让这个假仁假义的大哥刮目相看。

蒋介石抱着最后的希望,找到了两位舅舅,如果舅舅们也不肯帮自己,留学的计划就要落空了。

舅舅们在听完外甥的话后,对他的想法极为赞同,他们很高兴外甥能有此志向。

为了能支持外甥,将家中的钱都拿了出来,甚至还为此变卖了良田。

在两位舅舅的倾囊相授下,蒋介石带着他们和母亲的期望,终于踏上了去日本留学之路。

来到日本留学的蒋介石的确受益良多,他学习到更多先进思想,结识了很多有志青年,其中关系最好的,便是一位名叫戴季陶的青年。

他们二人很快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兄弟,后来甚至还爱上了同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就是当津渊美智子,当时18岁的津渊美智子十分年轻貌美,是当地知名的艺伎。

在异国他乡的蒋介石对她心生爱慕,正准备发动追求时,发现戴季陶也在追求美智子。

美智子在两位青年的追逐下,选择了更为年轻和帅气的戴季陶。

蒋介石看着兄弟和爱慕的女子出双入对,虽然郁闷但也不得不将爱意藏在心中,祝福二人。

等到后来蒋戴二人,跟随孙中山先生回国时,津渊美智子已经怀了戴季陶的孩子。

戴季陶临走前安抚美智子,等自己回国安顿好了,就会来接她。

等到美智子在日本将儿子生下来,望眼欲穿也没等到戴季陶来接自己和孩子。

美智子便带着孩子,来到国内寻找戴季陶,等找到戴季陶才发现,原来他在国内早已有了妻子。

在自己带着孩子苦苦等待时,戴季陶却和妻子恩爱度日。

美智子看透了戴季陶的真面目,自己不过是他在异乡时的消遣,她不愿看到戴季陶好过,将孩子丢给戴季陶,就回到了日本。

戴季陶在国外的风流韵事都瞒着妻子,自然不敢将孩子留下来,可这毕竟是亲生儿子,也不能看他流落街头。

这时戴季陶想到了好兄弟蒋介石,对他说明原委,拜托他帮忙养着这个孩子。

重情义的蒋介石看到兄弟陷入难处,自然愿意帮忙。

何况这也是美智子的孩子,他对美智子的爱意还未消散,便将孩子养在自己名下,还取名为蒋纬国。

谁知,正是这个养子蒋纬国,造成了蒋介石晚年时极大的困扰。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随着年纪增长,渐渐将手中权力都交给了儿子蒋经国。

可是养子蒋纬国的手下,却掌管着一支装甲部队,这支部队在蒋纬国的管理下,实力十分强劲。

蒋纬国依靠着这支装甲部队,拥有了不容小觑的势力,就连蒋经国也无法靠近这部装甲部队一步。

作为接班人的蒋经国对这支部队十分顾忌。

蒋介石没想到养子蒋纬国,竟会成为亲生儿子政途上的最大障碍,内心不免十分后悔。

假如当时他没有爱上美智子,也就不会因为曾经的爱慕收养蒋纬国,自然不会有眼前两难的局面。

蒋介石一生风流、敢爱敢恨,先后有好几任妻子,最后悔爱上的,还是这个来自日本的女人,津渊美智子。

杀错一个人

蒋介石在大陆实施政权野心的期间,死在他手下的亡魂不计其数。

自古一将功成万骨枯,为了成就大业,这些生死是必须经历的,蒋介石从来不曾觉得自己有错。

但是有一人的死亡,是蒋介石晚年十分后悔的,也正是因为杀了这个人,蒋介石失去所有民心,不得不败退台湾。

这个人就是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

当时我国正面临着外敌入侵,举国上下都希望停止内斗,共同抵抗日本入侵的步伐。

但是蒋介石固执己见,坚持“襄外必先安内”,誓要继续与我党斗争到底。

眼看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杨虎城将军多次向蒋介石谏言,都得到了拒绝。

无奈之下杨虎城只好联合张学良,一起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进行了兵谏。

蒋介石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签署了多项协议,停止了内战,开启了国共合作。

事后,蒋介石对杨虎城和张学良怀恨在心,分别将两人软禁起来。

张学良被软禁长达54年,直至蒋经国死后,才得以恢复自由身。

而杨虎城将军,却永远没有等到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其实在一开始,蒋介石就想处死“西安事变”的主导者杨虎城。

西安事变主要还是因为,蒋介石对共同抗日之事消极对待才爆发的,杨虎城将军的行为,早已被人民群众视为英雄之举。

如果蒋介石此时杀害杨虎城将军,恐怕会遭到群众们的唾骂。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蒋介石先是以出国考察的名义,罢免了杨虎城一切职务,先将其送往美国学习军事方面的事务,后面又安排杨虎城英国去考察。

当时国内“七七事变”爆发,眼看着国内战事频起,杨虎城想立即回国投入到抗日队伍里。

杨虎城多次联系蒋介石,向他说明此事,换来的都是蒋介石的敷衍对待。

再之后杨虎城接到了宋子文的电话,告知他可以准备回国事宜了。

彼时的杨虎城还以为蒋介石终于消气,肯让自己回去带兵打仗了,却不知这是个圈套。

等到杨虎城回到国内,刚在南昌下了飞机,便被蒋介石提前安排的人控制了起来,切断其和外界的一切联系。

原来蒋介石始终对西安事变耿耿于怀,害怕如果再次启用杨虎城,还会发生受制于人的情况。

最好的做法,就是将杨虎城牢牢地控制住,将这员虎将磨去爪牙,余生只能在牢笼之中度过。

和杨虎城一起被囚禁的还有其家人,和秘书宋绮云一家。

杨虎城一家人都被囚禁在一间屋内,一旦有想要踏出房门的想法,便会被门口把守的士兵喝退。

长达十几年的囚禁生活,使得杨虎城的妻子精神出了问题,最终自杀身亡。

等到1949年,眼看着国民党逐渐失势,各方都在要求放了杨虎城一家人,睚眦必报的蒋介石又怎会答应。

他安排人将杨虎城一家转移到重庆戴公祠,表面上说的是要释放他们。

但等一到地方,国民党特务就趁他们不备,将尖刀刺入杨虎城儿子的胸膛中,随后特务又上前终结了杨虎城将军的性命。

杨虎城将军最终死在了解放前夕,永远无法看到解放后晴朗的一片天。

在得知杨虎城一家的死讯后,民众的愤怒都被点燃了,他们痛斥蒋介石丧心病狂,连宋绮云8岁的幼子都不放过。

蒋介石在一时之间民心尽失,如果说败退台湾是既定的结局,蒋介石杀掉杨虎城,无疑加剧了这一进程。

晚年的蒋介石一直在想,假若当时没有囚禁杀掉杨虎城,留他继续为自己所用,会不会就不是今天这番境地。

可是一切没有如果,蒋介石余生都活在遗憾和懊悔当中。

放错一个人

蒋介石对杨虎城一家心狠手辣,但是对自家人那是一向宽容,他曾错放大哥蒋介卿,使蒋家人一度成为他人笑柄。

当初蒋介石想要去日本留学时,大哥蒋介卿的羞辱,他一直没有忘记,所以发迹后一直对大哥颇为冷淡。

蒋介卿却是个没皮没脸的,眼看着曾经的弟弟身居高位,舔着脸找到了蒋介石。

表示当年是自己狗眼看人低,没想到弟弟竟有如此作为,他也想沾弟弟的光,搞个官当当。

看到曾经的大哥在自己面前伏低做小,蒋介石心里那口恶气也出了。

此时的蒋介卿大打亲情牌,说起两人小时的情谊。

蒋介石想着大哥到底是自家人,手底下多些自家势力也放心,便将蒋介卿安排了个英德县县长的职位。

本想着就算大哥没什么真本事,混日子拿点钱也不算什么,可谁知这蒋介卿却是个胃口大的。

他根本看不上那点薪水,竟开始中饱私囊贪污受贿,最终被人举报到蒋介石眼前。

蒋介石立即罢免了大哥的官职,不让他再担任何职务。

蒋介卿尝过从前的甜头,哪愿意过平凡的日子,弟弟这不好说话,他便找到了弟媳妇宋美龄。

那时宋美龄和蒋介石刚结婚不久,被大哥表面所呈现的迷惑,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宋美龄便向丈夫说明,给大哥安排个职务。

蒋介石自然不答应,但又架不住妻子的再三请求,再次安排蒋介卿担任海关监督。

没想到这个蒋介卿屡教不改,在这个职位上用尽一切手段捞油水,私生活方面更是吃喝嫖赌样样都沾。

仗着是蒋介石的哥哥,从来都用鼻孔看人,认为所有的官员都低自己一等。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挪用公款建造富丽堂皇的屋子,眼看着比总统府都要豪华了。

国民党官员们实在忍不下去,再次告到了蒋介石的面前。

蒋介卿在海关监督任职期间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这次怎么说都应该接受制裁了吧。

可没想到蒋介石再次放过了大哥,只是将他臭骂一顿后罢免职位,还自讨腰包将他贪污的款项补上。

蒋介石对自家人的纵容,令国民党不少官员感到心寒,这一副任人为亲的做派,根本不是明主。

蒋介卿被赶回老家后,在蒋介石的庇护下继续过着安稳日子。

在得知西安事变发生后,感觉好日子到头了,想到自己从前做的那些混账事,早晚会被追究,终日生活在恐慌当中。

最终蒋介卿竟因为害怕大难临头,而心脏病病发死在家中,外界都说他是被活活吓死,一时之间对他充满了耻笑。

蒋介石看在眼里十分后悔,当初若能大义灭亲,又怎会让蒋家人沦为笑柄。

蒋介卿曾经的腐败行为,造成了后续国民党官员的效仿,自那以后国民党内部的腐败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注定了会走向衰亡。

蒋介石晚年最后悔的就是这三件事,多少个辗转反侧的夜里他都在想。

如果没有爱错一人,错杀一人,放错一人,他现在又会是什么景象。

然而蒋介石晚年才开始醒悟,实在是悔之晚矣,他这一生所做的错事实在太多,这三件事只不过是过江之鲫。

而造成这一切都是他的咎由自取,史册上会一一记载他的功过,由后人来对他进行评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诸葛亮当年为何不让张飞守荆州?他一语道出实情,刘备很后悔 导语:三国时期的蜀国创业最艰难,曹操孙权都...
原创 贪... 朱国治是谁呢?看过《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的朋友肯定会对平西王吴三桂造反抗清时,那个杀掉自己妻儿而后痛...
原创 项... 刘邦能够打败项羽、建立汉朝,项羽的叔父项伯是功不可没。要不是项伯,那刘邦早就被项羽杀害,也不会有后来...
东北抗联历史研究学者李龙逝世,... 澎湃新闻记者从国家图书馆方面获悉,2024年7月17日20时17分,中国记忆项目口述史受访人,东北抗...
原创 古... 【前言】 尽管中国历史上国家间常发生战争,但他们更尊重礼仪制度。例如,有条规定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原创 陆... 中国人对于未来的预测的意愿一直是非常强烈的。自上古时代起,就有先祖用火烧甲骨文后的纹路,来占卜吉凶。...
原创 一... 导语:近代史上,一位才华横溢的北大教授刘半农,因一字之争而备受争议。他的发明——“她”字,引发了一场...
原创 邓... 这个工人的回答实在是太真实了,1978年9月,邓小平视察大庆油田,为了准备与美国石油大王哈里斯谈合作...
原创 刘... 成立于1951年1月的南京军事学院,是全军第一所包括各兵种的规模最大的高级军事学府,首任院长兼政委是...
辽宁振兴之路:砥砺前行,焕发新... 辽宁,这片位于中国东北的土地,曾经是我国工业的摇篮,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辽宁...
文化中国行丨世界两大文明古国 ...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19日,由上海博物馆、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
原创 国... 说起国民党滇军,很多人都会马上和龙云麾下部队联系起来。其实,除了龙云系统部队,滇军还有另外两个系统。...
原创 锦... 东厂、西厂、锦衣卫,合称“厂卫”,是明代所特有的一种特务制度,目的是维护皇权、侦缉官员百姓言行举止,...
邦阿西南之战:明朝大海盗林凤的... 公元1574年,林凤和他的潮汕海盗集团,在对马尼拉的突然袭击中功败垂成。由于不愿返回故土,又不甘心将...
原创 金... 刘裕灭南燕后,原本准备“留镇下邳,经营司(州治在今洛阳东北)、雍(州治在今陕西西安西北》”,紧接着就...
别被电视剧骗了,宋代的圣旨其实... (上图是个闹剧!) 我们看古装影视作品,往往会觉得以前的君主金口玉言,口出为敕,口含天宪,是吧?皇帝...
原创 湘... 与南昌起义、黄麻起义、广州起义相比,湘南起义的名声要小得多,但是这场由南昌起义部队余部发展而来,由朱...
原创 毛... 1955年,毛主席吃羊肉泡馍,结账时却发现没钱,解决方式尽显伟人风采。毛主席参加会议之后坐车返回中南...
原创 恩... 1897年,湖南维新派人士江标在长沙的湘水校经堂设立“实学会”,聘请专人为会员讲解数学、英文、地理等...
原创 黄... 黄埔军校是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所军校,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蒋介石更是把黄埔出身的将领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