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人为什么常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真斩了会有影响吗?
迪丽瓦拉
2025-07-08 15:35:53
0

【前言】

尽管中国历史上国家间常发生战争,但他们更尊重礼仪制度。例如,有条规定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就像是战争年代中的一盏指路明灯,为交战双方指明行为的底线。

虽然战争无情且残酷,但古代有一条规则一直被严格遵守。看似只是个小细节,但如今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这个规则依然被遵循。那么,作为使者,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们是如何求得一线生机的呢?

【杀了来使的后果】

你或许想过,两国交战时不杀对方使者,这看似只是礼貌的规矩。但如果有的国家偏偏不遵守,硬要杀掉对方的使者,那会有什么后果呢?咱们可以通过历史来看看。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如果一国在交战中杀害了对方的使者,那就等于是在向对方宣战,表示敌意和不尊重。这样的行为往往会让对方感到愤怒和不满,从而可能加剧双方的紧张关系,甚至引发更大的冲突。再者,杀害使者也会破坏双方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渠道。使者通常是两国之间传递信息和谈判的桥梁,如果把这个桥梁给断了,那双方就更难坐下来好好谈判,解决问题了。所以,尽管这条规矩看起来简单,但它其实对维护两国之间的和平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遵守这个规矩,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国家利益的维护。

不斩来使这个规矩,大部分时候好处多过坏处。当然啦,极端情况下可能也有好处。那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规矩的好处和坏处,看看它到底对不对。首先说说好处。不斩来使能传递出友好和尊重的信息,让双方都有机会坐下来好好谈判。这样一来,冲突和误会就能减少,大家都能更和谐地相处。但是,不斩来使也有坏处。有时候,来使可能带着欺骗和阴谋,如果不斩他们,就可能让敌人得逞。而且,如果来使太嚣张或者傲慢,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们可能会觉得我们软弱可欺。所以嘛,不斩来使这个规矩的正确性,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大部分时候,它确实是个好规矩,能减少冲突和误会。但是,在极端情况下,我们也得灵活应对,看看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首先,斩杀来使这事儿在国际上肯定会被大肆议论。特别是当一个强大的国家杀了弱国的使者,那就显得不讲道理了。这种行为很可能会让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孤立它。所以,这种举动必须慎重考虑,避免在国际舆论上造成不良影响。

真的非得这么做的话,恐怕会给强大的国家带来不小的损失,说不定还会让它们的实力大大减弱。就像春秋战国时期,晋国这个大国家被四大家族瓜分后,智氏原本是最强的,结果却...

智氏攻打其他国家时,觉得自己优势巨大,就滥杀无辜。这让魏氏和韩氏两家非常害怕,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和智氏交过手,但还是决定联合起来对付智氏。结果智氏变得最弱,最后还被消灭了。

历史总是这么有趣,一个国家再强大,如果违反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公平原则,最终还是会失去民心。一旦把所有人都变成了敌人,悲剧就会随之降临。这就是为什么说,实力和公平都很重要,不能只顾一头。

上面举的例子是分析强国斩杀弱国使者的情况,局面已经很糟糕了。那要是两个国家实力差不多,或者弱国反过来杀了强国的使者,后果就更严重了。

有这么一个历史故事,发生在南宋末年。那时候,成吉思汗带领的蒙古帝国越来越强大,他们看上了周围的国家,包括金国和南宋,都想要占为己有。

简单来说,就是成吉思汗跟金国打仗时,对方有个猛将砍死了他好多手下。成吉思汗火了啊,一怒之下就带着十几万大军把这个国家给平了。

简单说,弱国与强国硬碰硬往往没什么好结果。除了可能让弱国走向灭亡,还可能激怒强国,导致他们滥杀无辜,伤害弱国民众。这样的后果极其严重,那个下令斩杀使者的大臣也因此遗臭万年。所以,弱国最好还是避免直接与强国对抗,寻找更明智、更和平的解决方式。

简单来说,斩杀使者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在汉朝,匈奴抓住了苏武,但并没有直接杀了他,而是选择把他囚禁了整整19年。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知道,直接杀死使者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冲突和战争。所以,他们选择了这种相对稳妥的方式来处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像“苏武牧羊”这样的故事。匈奴之所以不敢随便杀掉汉朝的使者,是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和汉朝相比,自己的实力差远了。要是真把使者给杀了,汉朝这么强大的国家,说不定就会发兵把匈奴给灭了。

当然,前面我们说了那么多斩杀来使的负面影响,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斩杀来使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其实也可以产生正面影响,成为一种可选的策略。

比如说耿工去打匈奴的时候,匈奴就派了使者去劝降。那时候耿恭他们队伍战斗力不是很强,也没有决心要战斗,所以耿恭就直接把匈奴的使者给杀了。

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守规矩,不遵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传统。实际上,他们已经陷入了绝境,此时此刻,已经没有什么平等的交易可言了。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拼尽全力,殊死一搏,才有可能活下去。

要让战士们拼尽全力进行最后一战,就得断了他们的所有退路。这样,背水一战的他们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耿恭就是这样做的,结果战士们的实力大增,最终成功逼退了匈奴。

最后,汉朝的援军及时赶到。当时有一句话广为流传,叫做“十三壮士归玉门”。这句话的背后,就是耿恭做出的明智决定,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如果他没有这么做,这场战争的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他的决策,确实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何国家会坚持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说到为啥各国都遵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个规矩,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不便之处,其实还有更深层的意思。简单来说,战争并不是哪个国家的终极追求。

没有哪个国家会因为享受战争中的杀戮快感而发动战争。实际上,战争只是实现其背后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只是将欲望包装成战争的形式罢了。换句话说,国家间的冲突往往背后有着更为复杂的政治动机和利益诉求,而战争只是达到这些目标的一种方式。

既然各国都想要维护自身利益,那互相尊重就是必不可少的。说到“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一公约,它其实早在公元前11世纪就被周武王定下来了。

这条规则的形成,跟当时的大环境密不可分。在周朝,各国间的交流主要靠使者。为了维护一个和谐稳定的国际环境,使者们的安全得到高度尊重,他们的通行往往畅通无阻。所以,尊重使者安全,也成了各国间的一种共识和规则。

想要解决问题,两国得达成协议。要是直接杀了对方派来的使者,那就等于是断了和对方的联系。所以,这个规定一出来,周围的国家都认可了。

尽管周朝到了晚期逐渐式微,战火纷飞,但各国间依然需要使者来进行交流和谈判。因此,大家默契地遵守了这一传统,直到它成为长久以来的惯例。

【近现代的认可与反抗】

直到近现代,甚至是19世纪,这个规则还得到了各国的一致认可。那时的欧洲发展迅猛,向周边很多国家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他国家为了能有谈判的机会,一般都会尊重来访的使者。

其实想想,要是碰到个强大的对手,保护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外交手段来搞定。但这个方法也不是万能的,特别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直到世界大战结束,这规则都被人家一次次地打破了。

就像鸦片战争中,中国派到英国的使者被英国军队杀害,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军队对波兰派来的使者进行了残酷的处决。这些行为都让国际社会感到非常愤怒。

现在的国际形势渐渐趋向平稳,因此不斩杀来使这一规则再次变得至关重要。它成为了各国交往中的一项基本法则,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刻,各国也会尽量尊重对方的基础地位,避免做出过激行为。这一规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有助于维护国际秩序和稳定,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

【结语】

杀了来使,一般就意味着跟这个国家彻底决裂,打算把战争打到底。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咱们还是别去碰这种危险的事情,毕竟这涉及到人类文明的底线呢。

#深度好文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塔...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东北野战军把首战的目标指向了东北的门户锦州。锦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尤...
追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青年网德州7月19日电,为追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红韵风华,播...
原创 华... 2007年12月26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14周年纪念日,已经是86岁高龄重病在身的华国锋不顾家人...
原创 淮... 近年来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淮海战役前华东野战军的代司令员粟裕曾经向中共中央提出一个请求:让中原野战军...
原创 南...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朱... 前言 朱德乃“十大元帅”之首,贵为“红军之父”,与毛泽东主席并称“朱毛”。 与毛泽东的形象稍有不同的...
原创 溥...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
原创 5... 1956年,早已对皇陵虎视眈眈的郭沫若盯上了明定陵。对于挖皇陵这件事关千古的大事,文化届和考古届一直...
这个中欧国家,为什么最受华人欢... ‍ ‍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地球知识局 (ID:diqiuzhishiju) 作者:地球知识局 中国人...
原创 此... 此人堪称吕布第二,关羽也因此人被杀,最后却被司马懿击杀 三国时期,诸侯纷争,群雄争霸,产生了很多有名...
三下乡|青火突击队:追忆甘霖史... 古人云:“甘如霖,润物无声悄然大地现生机风如暴,卷却残云敢教日月换新天”位于湛江麻章镇的甘霖村在抗日...
原创 新... 七七事变爆发时,蒋氏在哪?在庐山。 不过,这一次,蒋氏倒不是在庐山当“仙人”,而是在开会。 会议的议...
原创 李... 在无比强大的大唐王朝中,李家父子的后宫充满了缤纷与生机。 在李渊50岁之前,他只有五个儿子。但当他成...
原创 《... 大型古装悬疑探案剧《唐朝诡事录之西行》终于来了,也就是唐诡2,观众们足足等了两年,官方首播六集,还是...
原创 包... 《包青天》这部电视剧火得一塌糊涂,两岸三地都爱看。包拯和展昭这两个角色,更是家喻户晓,谁都知道。包青...
原创 苏... 引言 1939年后,苏联在东欧不断扩张土地,侵占了东欧诸国,建立了“东方战线”,苏联扩张领土到底有没...
原创 武... 飞云浦一战,是武松最经典的战斗之一。在这场战斗中,身负重枷的他,赤手空拳将四名杀手格毙,然后趁夜返回...
原创 1... 图 | 额尔德特·文绣 前言 众所周知,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有这样一位敢于向皇权发起挑战的女子,...
原创 他... 虽说在国民党执政期间,蒋介石确实做过许多坏事,但蒋介石本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他用起人来却是非常严谨的...
原创 李... 引言 贞观六年,唐太宗李世民例行“录囚”。 “录囚”是汉代以来传承的制度,天子不定时亲自巡查监狱,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