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东北野战军把首战的目标指向了东北的门户锦州。锦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尤其是当时那个年代,锦州是东北地区与华北唯一的通道,关内的人员和物资只能通过这条通道进入关外。如果锦州被攻克,关外的几十万国民党军将和关内丧失联系,被解放军逐个歼灭。
对于锦州的重要性,战役双方都心知肚明。蒋介石不甘心失败,一面紧急从华北,山东调兵运至葫芦岛,与锦西守军组成11个师的东进兵团,北上增援;一面命令守将廖耀湘率12个师的攻击集团,西进援锦,与东进集团东西对进,夹击锦州的解放军。
当时在这两股援军中,沈阳援军不敢放弃长春来增援锦州,所以行动不会太快。但是葫芦岛距离锦州不到100里,如果国军东进兵团由此北上,两个小时就能到达锦州,给解放军对锦州的战役造成很大的威胁。在葫芦岛和锦州之间,有一处国民党军的必经之路,这里就是塔山。
针锋相对
塔山虽小,但是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这里距离锦州只有15公里,距离葫芦岛只有5公里,是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北上的必经之路。锦州是否能被攻克,甚至辽沈战役是否能成功,主要看塔山能不能守住。
根据东北野战军的命令,东野四纵,十一纵和热河独立第四师,独立第六师和炮兵旅,共八个师的兵力,由东野第二兵团司令程子华统一指挥,迅速向塔山地区集结,准备阻挡国民党军的进攻。
程子华在率领兵团司令部人员勘察完地形后,很快确定第四纵队防御正面为东起打渔山西至白台山脚一线,第11纵队位于第四纵队西侧,担任新立屯,魏家岭,老边一线的防御,独立第4师,独立第6师在南面东窑站,双树铺,地藏寺一线进行前置行动。
蒋介石命令侯镜如担任东进兵团司令,东进兵团下辖92军21师,62军,39军两个师,54军和暂编第62师,独立第95师,共11师的兵力,海上有舰炮,空中还有飞机的支援。但是东进兵团司令侯镜如的身份很特殊,他是1925年的老党员,曾参加过南昌起义,1931年和上级丧失联系后才加入国民党的,解放战争初期,他就和地下党联系上了。
蒋介石对此次行动十分重视,1948年10月6日,蒋介石亲自到达葫芦岛,对参战的军官进行训示,当时侯镜如还在唐山调运部队,只有阙汉骞的54军到达了葫芦岛,阙汉骞毕业于黄埔四期,是员猛将,抗战时曾在淞沪会战,昆仑关大捷,腾冲战役中表现优异,他所率领的54军是国军精锐部队,抗战时连日军都很畏惧。
蒋介石十分心急,在后续部队和兵团司令侯镜如还没有到达的情况下,他就命令阙汉骞代为指挥东进兵团,对塔山发动进攻。10日凌晨,阙汉骞指挥三个师的兵力,在步兵炮火,空军掩护,还有海上舰炮的掩护下,对塔山发动进攻。
第一天的防御战就进入了白热化,国民党军的火力十分强悍,四纵副司令胡奇才亲自到一线指挥,才夺回了被国民党军占领的打渔山阵地。为了守住塔山,东野阻击部队,尤其是四纵付出了很大的伤亡,当地的老百姓为了支援部队作战,连门板,棺材板都贡献出来,帮助部队官兵修筑工事。
11日,阙汉骞指挥四个师继续对塔山发动进攻,但是在伤亡1300多人后,依然拿不下解放军的阵地。11日下午,侯镜如率国民党军第21师等部队到达葫芦岛后,要求12日停战一天,等待独95师等后援部队赶到后,再继续攻击。这一天的停战,给东野阻击部队留下了休整的机会,各部队拼命修筑工事,准备继续阻挡国民党军的进攻。
赵子龙师
国民党军独立第95师,又被称之为赵子龙师,这支部队的前身是宁夏马鸿逵手中的一支劲旅,士兵主要是西北健儿,个个身体强壮,勇敢善战,刀法娴熟。1930年中原大战时,马鸿逵背叛冯玉祥,投靠了蒋介石,其部队被改编为陆军第35师,下辖三个旅九个兵团,共两万人的兵力。
1933年,蒋介石为了分化马鸿逵的实力,下令马鸿逵率五个团返回宁夏,剩下的四个团则被蒋介石的亲信刘峙改编为陆军第95师,一些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也被掺杂了进去,全师为两旅四团制。蒋介石为了加紧控制这支部队,还不断地往里派政工干部和中央军校毕业生。西安事变之后,罗奇担任独立第95师师长。
罗奇毕业于黄埔一期,他是蒋介石十分信任的一员将领,他在担任95师师长之后,把该师当成自己的生命一样看待,亲自制定训练计划,选拔任命各级军官。抗战爆发后,罗奇从95师中抽调三个营1000多名官兵参加淞沪会战,以检验这支部队的战斗力,结果95师的这1000多名官兵全部牺牲在淞沪战场上,表现十分英勇。
1943年,罗奇升任陆军第37军军长,但是这支部队经过多年的作战和补充,各级军官全部被换成了黄埔生,第95师已经被完全改造成了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但是独立第95师死打硬拼的作风依然没有丢弃,该部队官兵十分擅长白刃战。
解放战争期间,这支部队让华北的解放军很头疼,号称是没有丢过一挺机枪,因此被称之为赵子龙师。1948年10月12日下午,罗奇在到达塔山前线后,立刻以老师长的身份召见独立第95师全体中下级军官,并拿出大量金圆券组成敢死队。10月13日,在塔山前线,第95师的全体官兵战前动员大会上,全师高呼:“没有95师攻不下的阵地。”
白热化的战斗
10月13日,随着独立第95师等部队的到达,塔山的战斗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由于前两日伤亡太大,四纵将主力团第10师28团调到了塔山以东阵地,四纵在塔山堡阵地约1000米宽的正面配置了16挺重机枪,49挺轻机枪,9门60炮以及团属迫击炮。
这一天,国民党军投入了四个师的兵力发动进攻,其中独立第95师的进攻尤其凶悍。第95师以轻重火力为掩护,运用波浪式冲击办法,以营为单位,不断地向塔山发动进攻,并用一个团施行侧击,这支部队的战斗力确实十分凶悍,还很擅长白刃战,但是在我解放军的英勇打击下,还是没有能够突破我军防线。
13日下午,国民党军加紧了轰炸力度,蒋介石调集了一切能调集的飞机和舰艇,对塔山防线进行地毯式的轰炸。国民党军陆军部队也开始组建督战队,敢死队,逼迫士兵们迎着解放军的机枪扫射冲锋。战役进行到14日下午,双方都伤亡惨重,独立第95师打得就剩下一半兵力。
10月15日凌晨,国民党军东进兵团组织五个师的兵力发动全面偷袭,但是被我军察觉,偷袭变成了强攻。此时东野11纵主动出击,掩护负责正面防御的东野四纵,打得国军东进兵团全线溃散。15日下午六点,锦州解放。
塔山阻击战,东野四纵多支部队由于抵抗顽强,获得了荣誉称号。号称是赵子龙师的国军独立第95师,由于在此战减员过大,战后被缩编成三个营的兵力。这场战役对我军很多将领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吴克华、莫文骅、胡奇才、欧阳文、李福泽、江燮元、焦玉山、江民风等8位参加过塔山阻击战的开国将军,生前不约而同地立下遗嘱:死后归葬塔山,与牺牲在那里的烈士长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