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伯承请战犯廖耀湘讲课,廖不敢讲,刘伯承:有3点我们都不如你
迪丽瓦拉
2025-07-08 15:35:40
0

成立于1951年1月的南京军事学院,是全军第一所包括各兵种的规模最大的高级军事学府,首任院长兼政委是刘伯承元帅。刘伯承是主动请缨筹办军事学院的,中央原本打算让他从西南局回京,担任解放军总长,他风趣地说,自己年纪大了,以前当过总参谋长也没当好,还是去办学校,搞教育吧。

中央批准了刘伯承的请求,毛主席和朱老总还给他写了亲笔信,让他放下西南局的工作,专心办军校。起初军委决定开办一所陆军大学,校址选在东北,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计划有所改变。

刘伯承提议,为节省开支,暂时不建陆大新校舍,先找个现成的地方把学校办起来再说。于是校址选在了南京东南的华东军区军政大学。华东军大原本是国民党军政大学和国防部所在地,占地约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刘伯承和周恩来商量后,又将陆大更名为军事学院。

南京军事学院成立伊始,干部和教员主要是华东军大和华北军政大学的班底组成,其中有一些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知识分子,可以胜任教学工作,但人手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军事学院正规化教学的需要。

刘伯承请聂荣臻出面,在全军物色人才,从北京、上海、重庆等地方部队里找人,输送到南京军事学院。由于军事学院规模大,需要很多专家、翻译和教员,还是缺人,于是刘伯承又向中央和毛主席建议,采取三条措施招贤纳士。

一是从部队里做训练工作的干部和军队院校毕业的学员里挑选文化基础较高的,直接改任教员;二是从地方大专院校的师生里招聘人才,让他们到军事学院边工作边学习,培养为教员。

第三条措施可谓“大胆创新”,刘伯承提议,可以从原国民党军官里筛选一些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军事素养的人才 ,到军事学院当教员。刘伯承原本以为第三条措施不一定能批准,实际上很快就被批准了,毛主席还风趣地说 :“这么好的办法你应该早点说嘛!”

刘伯承心胸宽广,爱惜人才,办军事学院真正做到了唯才是举。建院初期,经刘伯承亲自协调,曾到南京军事学院当教员的原国民党军官多达600人,占教员总人数的70%。其中既有以前起义 、投诚过来的原国民党将官,还有不少临时调来当教员的国民党战犯。

军事学院的很多学员一开始有抵触情绪,思想转不过弯,有人说:“哪有让手下败将来教打胜仗的!”

刘伯承开会给大家做思想工作,对他们说:“我也是旧军官出身,也当过四川军阀嘛!我和朱老总都是半生军阀半生革命,革命不分早晚,只要站到正确的方向,就是我们的同志。 ‘旧军官教员’是毛主席、周总理批准,我把他们请来的。”

“现在,他们改变了立场,为我军服务,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就要尊重他们。他们教授的是军事科学,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分子,不要骄傲,要团结合作,协助他们搞好教学工作。”

为了打消原国民党军官当教员的疑虑,每次有人来军事学院报到,不管一二十人还是一两个人,刘伯承都亲自去看望,有时候还请他们吃饭,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用心教学。

1951年南京军事学院设立后,一次,刘伯承指名要把正在接收改造的国民党战犯廖耀湘请来讲课。是湖南邵阳(今新邵)人,蒋介石的得力干将,在抗日战争中颇有威名。当年黄埔第七期毕业生中,廖耀湘是第一个当上兵团司令的。

1948年的辽沈战役,廖耀湘兵败后化装逃跑,半路被解放军捉住,他索性坦白了身份,准备赴死。结果他和其他被俘的国军高级将领一样,受到很好的待遇。1951年,廖耀湘还在佳木斯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原国民党将领沈醉讲过廖耀湘在战犯管理所的轶事。据沈醉回忆,廖耀湘虽然沦为阶下囚,仍是自命不凡,经常对以前的同僚们说:“湖南邵阳(保庆)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你们知道是谁吗?”大家一听,都知道他要开始自吹自擂了。

沈醉听得多了,有一次故意气廖耀湘,说我只知道保庆出了个蔡锷,没听说还有第二个。廖耀湘很神气地拍着自己的胸脯说,还有我呢!沈醉爱开玩笑,退了几步,上下打量廖耀湘一番,慢条斯理地说:“可惜矮了一点,如果将来再长高一些,或许有希望。”廖耀湘大怒,正要发作,沈醉已经一溜烟跑了。

当时沈醉在管理所学会了剃头,每逢星期日,就给别人理发。一次廖耀湘来找他理发,屋里只有他们两个,廖耀湘又开始吹嘘,说自己是保庆第二个杰出人物。还说自己当初带着新六军进东北时,战绩如何辉煌,如何占领四平街,如何占领长春,越说越起劲,口沫横飞。

而沈醉对廖耀湘一向没好感。廖耀湘的新六军进东北时,军统刚好在秦皇岛接受了一批美式武器装备,沈醉负责清点转运,谁知刚清点完毕,蒋介石便电令这批武器全部交给廖耀湘,沈醉为此耿耿于怀。

廖耀湘理发时正在吹嘘,沈醉听得不耐烦了,把明晃晃的剃刀在廖耀湘眼前一扬,“威胁”道:“不要讲话。我手艺不高,要是不小心割破了你的脸皮,割掉了耳朵鼻子,可别怪我!”廖耀湘一惊,只好闭口不语。

不过沈醉也承认廖耀湘的优点。廖耀湘有文化,喜欢读书看报。在佳木斯的时候,管理所发的文件和报纸,很多人不想看,廖耀湘却从头到尾看得很仔细。后来搬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管理更宽松了,廖耀湘买了不少自己喜欢的书刊,还津津有味地看法文原著,大家笑他“一本正经”。

廖耀湘接到刘伯承的邀请时,很是惊讶。在管理所和战犯们吹牛和到军事学院给解放军讲课是两码事,一向骄傲的廖耀湘也怯场了。硬着头皮来到南京军事学院,迎接他的是德高望重、名扬中外的刘伯承元帅。

寒暄过后,刘伯承对廖耀湘说,这次请你来,是给我们当老师,讲军事课。”廖耀湘诚惶诚恐地说:“刘院长,我恐怕讲不好呀。”

刘伯承说:“放心吧。有三方面的问题,只有你能讲。”原来,刘伯承想让廖耀湘结合自身经历讲课,一是想听听廖耀湘率部远征缅甸时,采用的“小部队战术”、“森林作战法”和“城镇村落战斗”。

二是让廖耀湘讲讲对辽沈战役的体会,实事求是,说一说双方的优缺点;三是让廖耀湘对解放军建设提提建议。刘伯承真诚地说:“这三方面的问题只有你能讲,我们只能当你的学生。”

在刘伯承的鼓励下,廖耀湘走上了讲台,一开始还有点忐忑不安,额头渗出了汗水。讲着讲着,他仿佛回到了缅北战场,进入状态了,把军事理论和实际战例结合起来,讲得很精彩,刘伯承和学员们听得入神。

第一堂课结束,刘伯承上前握住廖耀湘的手,高兴地说:“廖将军,你的课讲得真生动!”自此,广大学员们也对廖耀湘刮目相看,都喜欢上他的课。

1961年,廖耀湘被特赦,曾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珍贵!北宋哲学家张载《春耕图》... 众所周知,张载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关学”创始人,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程...
同为晚清赴国外留学,有幼童留美... 晚清时期,在统治者腐朽的政治制度下,西方列强国家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之后他们到中国如入无人之境,这是...
《陈明仁将军年谱》长沙首发,缅... 本网长沙讯:2025年4月8日下午二点,长沙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盛会——《陈明仁将军年谱》首发仪...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王朝强盛往往决定一个朝代的国祚的时间。特别是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在我国的奴隶制社会...
原创 刘... 刘邦和朱元璋,在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逆袭人物。他们从底层逐渐往上爬,最终爬到了食物链的顶端,从韭菜成为...
原创 清... 李莲英作为一名宦官,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李莲英出生于1848年,根据史料记载可以得知李莲英在十三岁的...
原创 元... 中国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朝代也在不断更迭,每个朝代的发展也都经历了大起大落,再繁...
原创 晚... 图为一组拍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晚清百姓生活旧照,彼年正是晚清1861年间前后之时。当时随着英法联军...
原创 赵... 嘉佑六年6月,52岁的宋仁宗最后一个孩子出生了,还是一个女儿,大臣们再也没有耐心陪宋仁宗实现生儿子的...
原创 南... 《宋史》:“理宗享国久长,与仁宗同。由其中年嗜欲既多,怠于政事,权移奸臣,经筵性命之讲,徒资虚谈,固...
原创 明... 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兴衰起落,从建立到灭亡,总会存在几个高光时刻。明朝的高光时刻,我认为是朱棣的篡位...
原创 得... 说起“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可以称得上是宋朝第一奇案了。赵匡胤身经百战,体魄健壮,前一晚还和弟弟赵光义...
原创 刑... 1372年,刑部尚书钱塘扶棺进殿,指着朱元璋破口大骂:“数典忘祖之辈,国何以立。”朱元璋大怒,令侍卫...
原创 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古至今,我国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从老庄之道到孔孟学说...
明朝灭亡真相!百万皇族每年吃掉... 说到明朝灭亡,绕不开老朱家的奇葩操作。咱们这位太祖爷朱元璋,开局一个碗,打下江山后就开始疯狂造人。 ...
原创 成... 在很多人心中,倘若要评出中国古代皇帝中的真英雄,那么,成吉思汗定当入榜,这位皇帝曾经坐拥亚洲历史上疆...
原创 钓... 古代的兵器不像现在这么多,所以为了很好的防御敌人,大多数地区都会修建城墙来抵御外来入侵者。有防御的方...
导致中华文明倒退的朝代,不是明... 回顾中国历史,人们往往将中华文明的衰落归咎于“外族”统治的满清,或者昏庸的明朝皇帝。 但实际上真正让...
原创 开... 本文较长 关注再看 回味悠长 开封,离我老家曹县不远。儿时,听去过的大人说,“开封啥都没了,就剩个铁...
原创 元... 元朝是一只由蒙古人建立的王朝,他们生于马背,骁勇善战。早年间蒙古部落受困于自身的制约,因为他们部落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