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62年,毛主席询问传国玉玺下落,溥仪回答后,引起现场一片哗然
迪丽瓦拉
2025-07-08 10:02:48
0

1962年初,毛主席亲自在中南海举办了一场宴会,虽说在那里曾宴请过多位客人,但这场宴会可是非同一般的。

这次参加宴会的既有程潜、章士钊和仇鳌等人,除此以外,毛主席还特别邀请了末代皇帝——溥仪!

一位是开国领袖,一位是亡国之君。

身份上的悬殊和过往上的差异,无不彰显出这是场横跨世纪的宴会,这就好像是两个相隔万里的人在对话般,不禁让人感慨。

在宴会上,当大家正聊得欢快时,毛主席忽然笑着问了溥仪一个问题:“你知道传国玉玺去哪了吗?”

这一问题瞬间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关注,而溥仪虽然面带笑容,可也是被吓得冷汗直冒。

但过了一会儿,他便坦然地回答了上来,不过他的这个回答却引起了一片哗然。

那么溥仪到底说了些什么呢?

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

说起溥仪,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所有清朝皇帝中间,溥仪无疑是最悲惨的。

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别人的掌控下,在失去自由的同时,还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走向了灭亡。

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太后想要趁机管控国家,便直接指定了溥仪继承皇位。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还没等慈禧太后过完瘾,她便和光绪相继去世了。

这样一来,大清王朝的国政就变得一片混乱,群臣们更是胆大妄为,有人说:“不还有个摄政王载沣吗?”

但事实上,他只是个挂名的王爷,根本起不到任何实质作用。

因此年仅三岁的溥仪便当上了皇帝,由于年龄太小,朝政上的事情都是隆裕皇后在打理,而溥仪对此几乎完全没有概念。

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看到袁世凯拥有强大的军队力量,便打算和袁世凯达成一个约定:只要能逼迫皇帝退位,那么袁世凯就可以当选为大总统。

听到这个消息,袁世凯便立马将小皇帝赶下了皇位。

在1912年,隆裕皇后颁发了《退位诏书》,清朝就此落下了帷幕。

但即使这样,溥仪还是被允许以皇帝的待遇居住在皇宫中。

每个朝代覆灭后,大多都会遗留下来一些老顽固,清朝也不例外,这些残存下来的遗臣经常在溥仪面前吹耳旁风,议论着复辟的事情。

溥仪在当时可没有什么话语权,他只管照做便是,因此在1917年,张勋打着“庭院之争”的旗号,率领“辫子军”入京,企图复辟帝制,继续拥护溥仪为皇帝。

但结果可想而知,这次运动注定是失败的,而溥仪也仅仅只当了10天的皇帝,便又狼狈地逃回了舒适圈。

年幼的溥仪根本不懂得当皇帝的意义,在他小的时候,也和平常的孩童一样,拥有一颗天真烂漫的心。

对此溥仪曾回忆道:“在童年时期,我有很多古怪的嗜好,喜欢玩骆驼、喂蚂蚁、养蚯蚓等等,除此以外,我还更喜欢恶作剧。”

即使溥仪喜欢玩闹,但作为皇室成员,他不得不去念私塾,学习各种技能,因此溥仪既通晓历史,又熟悉传统主流文化。

可让他遗憾的是,虽然懂得这么多,可对于外面真正的世界,自己却一概不通。

直到1919年,英国人庄士顿成为溥仪的老师后,才打开了他通往世界的大门。

随着时间的流逝,溥仪从老师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

在那时,溥仪就把自己留了几年的辫子一刀剪下,脱下了冗长的袍子,换上简约的西装,甚至到了后来,溥仪还有了出国留学的计划。

不过好景不长,1924年,军阀冯玉祥在北京发起政变,溥仪被驱赶出宫,他再也没有了居住在皇宫的优待。

和他一起离开的,除了一些金银财宝外,就是他的两个妻子——文绣和婉容。

次年,溥仪几人搬去了天津,清朝遗臣们仍不甘心,心心念念地想要恢复王室,便又和溥仪商量着如何“复号”。

起初溥仪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但他在当地享受到了只有皇帝才有的待遇,比如一些华人不能去的场所,溥仪却能自由出入。

除此以外,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驻军司令和各国领事都尊称他为皇上,因此渐渐地,溥仪便心生出了一种优越感和满足感。

不过,即使溥仪有这份心思,最后的结局也是悲惨的,由于一系列的社会动荡,溥仪先后成为了日本和苏联的傀儡皇帝。

随后,我国打败了所有的入侵者,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溥仪也在新思想的影响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评,成为了社会中的一个普通公民。

封建王朝结束了,曾经的皇帝也成了普通的公民,那曾经被世人视作王权象征的传国玉玺自然也没了权利,本身只剩下了纪念属性。

传国玉玺的前世今生

据传,在秦始皇统一天下称帝后,李斯便拿了一块上等蓝田之玉,制成传国玉玺,作为“君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

传说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船经过洞庭湖的时候,天空突然狂风大作,吹起了一阵浪花,差点把船掀翻,于是秦始皇便将玉玺扔到河中,祈求神灵庇佑。

至此,玉玺便失去了下落。

八年后,有一神秘人将玉玺呈给了秦始皇,因此传国玉玺又重现于世。

但事实上秦朝并没有延续多久,便被刘邦灭了国,玉玺就落到了刘邦手中,之后代代相授,号曰:汉传国玺。

西汉末年,王莽企图篡位,但玉玺早就被藏到了长乐宫,王莽得知便派人前去搜查,太后瞬间感到十分恼怒,便摔碎了玉玺的一角。

到了献帝时期,董卓发动叛乱,孙坚攻进洛阳后,一小兵发现宫中有口井,下面吊死了一名宫女,但那宫女脖子上系了个匣子,捞出来一看,竟是传国玉玺!

孙坚非常高兴,便将其藏了起来,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传国玉玺就易主了,最终又回到了汉室。

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天下大乱,传国玉玺经常落到各种人手中,但每次都停留的时间不长,便被其他人抢走。

直到唐初,太宗李世民仍然找不到玉玺的下落,为了安抚世间百姓和自己的内心,他便命人打造了数十个假玉玺。

贞观年间,李靖奉命率人前去攻打突厥,而在同时期,萧后与隋炀帝从也突厥地域回到了中原,并且和他们一起回来了的,还有丢失多年的传国玉玺,至此,唐太宗才得到了真正的传国玉玺。

到了宋朝,传国玉玺则一直作为信物传与后辈,但随着宋朝的衰弱,金军进攻汴梁后,就将传国玉玺掠走,此后便再次销声匿迹。

元明两朝时期,皇帝们都未寻得真正的传国玉玺。

直到皇太极灭了蒙古林丹汗后,其后人才献出了所谓的“传国玉玺”,上面还刻着“皇帝之玺”的字样。

但无人知道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至清初,紫禁城中就藏有了三十九件所谓的传国玉玺,其中便有皇太极所缴获的“传国玉玺”。

乾隆时期,清高宗皇帝酷爱考察物品,并认为这所有的藏品都是赝品,但没人去仔细深究过,仅仅以假当真,用来充数罢了。

清朝末年,该玉玺存放于沈阳故宫,后不知所踪。

清朝覆灭后,溥仪依靠优待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中,直到1924年被冯玉祥驱除出宫,此玉玺便不见踪影。

虽然当时冯玉祥也曾派人追查它的下落,但到后来就没了消息。

溥仪在出宫之前,带走了许多宝物,这里面到底都有什么,无人知晓,因此很多人便认为,玉玺就在溥仪手中,被他带出了宫,只是不知道被藏到了哪里。

不过自从于此,传国玉玺便消失在世人面前,王朝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和扑朔迷离,传国玉玺忽隐忽现,最终还是淹没在了历史洪流中。

中南海里的特殊客人

时间来到1962年,毛主席亲自在中南海的颐年堂办了一场家宴,邀请了几个好友一同参加,但毛主席还特地邀请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当众人都来得差不多后,这位特殊的客人才姗姗进来。

没等大家反应过来,毛主席便热情地上前,像是见到老朋友般拉住了他的手,对众人说道:“这曾经可是我们所有人的顶头上司呢,我们都还当过他的臣民。”

听到这里,众人才知道,原来毛主席邀请的神秘客人便是末代皇帝溥仪。

溥仪随着毛主席的脚步走到餐桌旁落了座,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身上,这不免让溥仪感到有些焦虑不安。

同时,让他更担心的是,作为末代最后一个皇帝,毛主席对他又是什么态度呢?

起初,溥仪表现得十分拘束,毛主席看到后,为了缓解他的不安,便亲切地同他唠起了家常,先是向他介绍了宴会上的菜肴,又给他介绍了在座人的身份。

宴会上的菜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吃起来却清爽可口,唯一看着上档次的就是桌子上的葡萄酒。

溥仪看着这一切,不禁在心里感叹道:一国主席竟然过得如此朴素!

渐渐地,溥仪也没了刚开始的焦虑情感,和大家一起有说有笑,谈论身边的事情。

但就在大家相谈甚欢的时候,毛主席突然提了一口:“传国玉玺现在在哪呢?”

刚才还笑着的溥仪瞬间便没了心情,吓得直冒冷汗,支支吾吾地说道:“传国玉玺,我也不知道在哪,应该是丢了吧。”

听见溥仪的回答,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不敢相信溥仪的话。

毕竟这传国玉玺可是一件重要宝贝,更是传承了几千年的文物。

但毛主席只是笑笑,说道:“丢就丢了吧,没什么大事。”

随后,毛主席便拿出了一块新的玉玺,对着众人说道:“这个是代表新中国的新玉玺。”

毛主席手里拿的玉玺并不是玉打造的,而是由铜建造完成的,它与从前的玉玺完全不同,既不会刻上王朝的封号,也不会有其他代表封建的字样。

上面只刻着十五个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溥仪看到后,小心翼翼地接过来端详了好几遍,心中感慨万千,说道:“这才是真正的宝贝啊!”

向大家展示完后,毛主席便又和众人坐到了餐桌上,继续边吃边谈。

等宴会结束后,毛主席邀请溥仪拍了一张合照,临走前,溥仪就带走了这张合照。

不过,在之后的几年间,社会出现了动乱,溥仪害怕合照在自己手中丢失,便把它交给了政府机关,可惜到最后,这张合照还是被弄丢了。

自从宴会结束以后,毛主席对溥仪十分照顾,在听说溥仪生活拮据时,连忙就将自己的稿费送到溥仪的家中,希望他能度过难关。

收到稿费后的溥仪瞬间感动不已,没想到一国元首竟然能如此和善朴实,但溥仪并不想接受稿费,表示自己还有些余钱,可最终耐不住热情,还是收下了这笔善意的稿费。

而每当毛主席和大家谈到溥仪时,最后都总要说句:“都是一家人,今后一定要好好团结他。”

结语:

传国玉玺虽然在封建王朝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但在新时代,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我们的政府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好政府。

至于丢失的传国玉玺,就算如今寻得了也只会当它是一件普通的历史物件,而不再有其他含义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慈禧,作为清朝晚期的实际掌权者,众所周知。她不仅心狠手辣、专横霸道,还具有极强的政权控制欲,不允许任...
小说《汴京听风录》:揭秘北宋疑... 近日,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新书《汴京听风录》,该书是一部如《清明上河图》般恢弘且细致的历史谍战悬疑小说...
原创 同...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刘邦与项羽按怀王的命令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在这段时间里,两人曾是盟友。然而,随着秦...
原创 火... 火焰山下的孤忠:唐代西域守将李重晖的八十三载守望 2024年新疆火焰山麓的考古发现,将一段被风沙掩埋...
原创 刺... 《斩明》——用人之得失,用权之道路为你描绘大明王朝的权谋长卷3 上一章 朱厚熜登场当皇帝还要换个爸...
原创 人... 引言: 人殉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一种残忍做法,尤其是许多人认为其殉葬对象大多是女性,这在战国时...
原创 杨... 提到隋炀帝杨广,很多人可能会直接将他与夏桀、商纣王一同列为暴君。他在隋朝统治期间,官员与百姓的矛盾极...
原创 李... 引言 延和元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后续也除去政敌太平公主后,方登上帝位。从后世之人...
原创 “...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中最为独特且具有重要影响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代,国家的经济和文化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
原创 为...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您先点击上方的“关注”按钮,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给大家良...
原创 为... 俄国沙皇时期的国家形态呈现出一种独特而复杂的局面,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国家体制,而更像是由沙皇通过军事...
原创 4... 这四部经典的抗战老电影通过其真实且震撼的艺术表现,向那些哗众取宠的抗日“神剧”发出了强烈的反击。它们...
原创 原... 一副绝世的容颜,被誉为上天赐予女子最珍贵的礼物。然而,历史的长河中,那些拥有倾世容颜的女子,往往命运...
原创 为... 他是一位至今被誉为可惜的伟大将领,每次提到他的名字,人们不仅充满敬意,同时也常常伴随着深深的惋惜。他...
原创 从... 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也能让您体验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
原创 张... 提起蜀汉的名将,关羽与张飞自然是绕不开的话题。两人堪称蜀汉集团的根基性人物,陪伴刘备一路从涿郡杀出,...
原创 三... 东汉末年,历史上涌现了许多出类拔萃的剑客,其中王越和史阿是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两位。史阿曾是魏文帝曹丕的...
原创 世...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王朝崛起又衰落,其中有些曾一度辉煌,有些则默默消逝。然而,世界上存在着一个至...
原创 宋... 在封建时代,皇帝的继承通常由皇帝的嫡长子担任,作为皇室血统最为纯正的继承者。然而,南宋时期却有一位皇...
嘉靖朝干了啥,大明九边北方防御... 全文共4643字 | 阅读需9分钟 大同镇守制度始于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任命江阴侯吴高镇守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