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朝历代的皇帝中,他血脉最不纯,却成为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迪丽瓦拉
2025-09-11 01:32:32
0

在封建时代,皇帝的继承通常由皇帝的嫡长子担任,作为皇室血统最为纯正的继承者。然而,南宋时期却有一位皇帝,他的血统并不纯正,甚至可以说出身并不高贵,但他依然是南宋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人物。这位皇帝便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世孙——宋理宗赵昀,他的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多年。

有些人称他为宋朝历史上的明君,认为他完成了北伐灭金的壮举;也有些人认为他是昏君,认为他荒淫无度,断送了宋朝的江山。时至今日,他的形象几乎截然不同,可以说是两极化的评价。然而,正是这种极具争议的形象,使得人们对于他的事迹津津乐道,成为了饭后谈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血统并不纯正的皇帝,赵昀的故事。

上位的机会

宋朝的皇帝宋宁宗的继承经历十分悲惨。他有八个儿子,却因种种原因早逝。由于子嗣的缺乏,宋宁宗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其他可能的继承人。最终,他选择了自己的侄子赵竑作为继承人。

然而,赵竑被立为皇太子后,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皇帝气度,反而开始放纵自己,逐渐放肆。赵竑不仅开始批评杨太后,指责她生活荒淫无度,甚至还开始越来越不受控。赵竑有一个兴趣是弹琴,宰相史弥远了解到这一点后,便派遣一位擅长弹琴的美女靠近赵竑,意图拉拢他。美女不仅外表出众,而且温顺、聪慧,很快便赢得了赵竑的宠爱,她也逐渐向史弥远报告了赵竑的一举一动。

某天,赵竑看着地图说,等他成为皇帝后,会把史弥远流放到琼崖州。史弥远闻言心生恐惧,于是他急忙送上珍宝以求赵竑的欢心。然而,赵竑在饮酒过度后,竟把这些宝物摔得满地都是,这一行为让史弥远的警觉心进一步增强。于是,史弥远开始暗中物色一个新的继承人,最终找到了赵昀。

赵昀被带到临安府后,他意识到自己之所以被选中,与其赵家血统密不可分。在面对史弥远的测试时,他展现了卓越的政治智慧,冷静应对,深得史弥远的赏识。于是,赵昀被送到郑清之家中深造,并在三年后被封为亲王。此时,宋宁宗的健康状况日益堪忧,赵昀十分担心自己无法得到杨皇后的支持。杨皇后是当时极为重要的支持力量,若没有她的支持,赵昀的帝位之路将会充满困难。

然而,史弥远对此有足够的信心,他认为杨皇后必定会站在赵昀一方。原因在于,宋宁宗早已对杨皇后产生不满,而且杨皇后与赵竑的关系也相当紧张。在这种背景下,赵昀成为了杨皇后的最佳选择。经过史弥远和杨皇后的共同支持,赵昀最终顺利登上了皇位。

清除异党,掌握大权

尽管赵昀成功登基,然而他成为皇帝后的道路并不平坦。在刚开始的日子里,他的权力几乎被架空,甚至受到了当初扶持他上位的杨太后和史弥远的控制。赵昀在刚开始时,确实言听计从,甚至在杨太后坚持将一位丑女安排为皇后时,他并未反驳,反而愈加尊敬杨太后。同时,他对史弥远在朝堂上的权力也毫不介意。

赵昀深知,自己暂时的隐忍是为了在适当的时机借助这两位支持者的力量来消除反对他即位的声音。在此过程中,他也并没有放松自己对朝中权力的渴望。在逐渐平息了反对他当皇帝的声音后,赵昀开始巧妙挑起杨太后与史弥远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互相攻击,最终形成了不可调和的局面。

赵昀继续利用史弥远党派的力量,削弱杨太后的支持者,接着他巧妙地制造了烟花事件,恐吓杨太后,随后迅速带领大臣前去谢罪。杨太后受到惊吓,决定将权力交给赵昀,不再干涉朝政。此后,赵昀手握实权,他对史弥远的党派不再容忍,并在史弥远死后,利用其党派内讧的机会,彻底摧毁了这个党派,成功从一个“傀儡皇帝”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帝王。

有为的皇帝

在赵昀掌握大权后,南宋正面临着来自北方蒙古的压力。金国位于蒙古的南边,南宋的北方则成为了蒙古与金的夹缝之地。面对这一局面,宋朝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派主张联合蒙古,收复失地;而另一派则认为应继续依赖金国抵抗蒙古。然而随着金国逐渐在战争中败北,宋理宗最终决定与蒙古合作,于1232年,达成了联合攻金的协议。

1233年,宋朝出兵攻金,1234年金国灭亡。与此同时,赵昀也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为了清理政坛上的不法官员,他整顿了官场,并做出了适时的人员调整。在行政方面,他设置了新的官员考核制度,减少冗余人员,改善了当时的政治局面。

在财政上,赵昀采取了回笼楮币的措施,提高其社会信誉,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并对盐政进行了改革,成功增加了财政收入,这一系列改革被称为“端平更化”。

人生难逃吃喝玩乐

然而,随着端平入洛的失败,赵昀逐渐对朝政失去了兴趣。他沉迷于女色和享乐之中,逐渐放任政治腐败。此时,朝堂上的一些大臣如丁大全等借机扰乱政局。赵昀甚至将大量的国库资金用于阎贵妃的修建华丽的功德寺,远远超出了历代皇帝的标准。

但赵昀并没有完全忽视国家的重任。意识到朝政的混乱,他采取了措施,罢免了不法官员,恢复了一些秩序。他也亲自调兵遣将,成功抵挡住了蒙古军队在长江以北的进攻。尽管他所作的努力对南宋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这些行动仍表明,他并没有完全失去治国的意志。

结语

综上所述,赵昀无疑是一位前明后昏的皇帝。早年的治国成绩不容忽视,但也无法掩盖他晚年沉迷享乐、不理朝政的事实。尽管如此,他依然是南宋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的事迹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你... 趣谈“说曹操,曹操到”:成语背后的三国风云 在我们的日常交流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正聊起某个人,...
原创 清... 清朝人的辫子有多脏? “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古国,男子都梳着长辫,其梳洗卫生状况令人堪忧,让我终身难忘。...
原创 清...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鸿门宴的故事流传甚广,讲述了刘...
原创 他... 1929年,对于中国工农红军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就在这一年5月,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因身体原...
原创 明... 亲爱的网友们:感谢大家点击进入我的文章,我将始终如一地与大家诚恳地分享一些知识与个人见解。如果接下来...
原创 “... 引言 “历史仅依赖于事实来做阐释,绝不倚重任何的猜测。”——这是大仲马在其小说《三个火枪手》中的名...
原创 九... 2023年11月,一名名为李日圭的朝鲜外交官悄然脱离朝鲜驻古巴使馆,携带家人搭乘飞机直奔韩国。这个消...
原创 《... 吕布的武艺在我看来确实更加精湛,然而,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最终胜利的却是赵云!我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
原创 蜀... 咱都知道,三国时期,蜀汉有两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关羽和张飞。他们跟着刘备打天下,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
原创 雍... 雍正皇帝是清朝历史上最为勤政的君主之一,他的勤勉治国常常被列为帝王中最为突出的之一,甚至在中国历史上...
原创 他... 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历过一段极其黑暗的时期,那是我国近代的艰难岁月。由于清朝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原创 除... 朱元璋,作为历史上最刻薄且寡恩的开国皇帝之一,对于自己麾下的开国功臣极少给予赞誉。即使是《明朝那些事...
原创 清... 清朝后期“皇嗣”为何趋于稀少?专家解读:“无绝后”已属不易! 清朝为何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除了作为...
原创 上... 晚清时期,一些中兴名臣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凭借卓越的才华和勇气脱颖而出,成为国家命运的关键人...
原创 东... 从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王朝开始,中国的封建王朝就进入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篇章。皇帝...
原创 为... 从历史记载来看,我们可以明确地说,赵匡胤绝对不是沙陀人。根据从赵匡胤的高祖赵朓开始的族谱,我们可以得...
原创 汉... 对于三国时期蜀汉政权来说,有两场关键战争直接决定了其命运——那就是汉中之战和夷陵之战。这两场战争发生...
原创 为... 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听到“八旗子弟”这一称谓,它代表了清朝时期皇族与贵族的象征。那么,为什么在...
原创 他... 丁盛是开国少将中的一位杰出将领,在解放战争的后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在衡宝战役中表现突出,一举成...
原创 丰... 在1587年6月19日,紧随九州征伐胜利后,日本历史上又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丰臣秀吉发布了“伴天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