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秦半两”到“汉半两”,西汉货币几经变革,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迪丽瓦拉
2025-09-11 01:33:26
0

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也能让您体验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这句诗出自宋代,被罗贯中巧妙地运用在《三国演义》之中,描写了董卓第一次见到貂蝉献舞的场景。在这句诗中提到的“榆钱”,是汉初至汉武帝时期常用的一种货币,称作“榆荚半两”,也叫“榆钱”。

提到“汉两半”的起源,必须要回顾到秦朝。实际上,汉两半的来源可以追溯至秦朝的货币体系,即秦两半。关于秦两半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史记·六国年表》中:“惠文王二年,天子贺,行钱。”这意味着,至少从秦惠文王二年起,秦两半就已存在。考虑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铸造金人,那么货币体系的统一理应不可或缺。因此,秦两半很快成为了全国通行的货币。

即便在秦朝的盛大宣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刘邦进入关中时,依然继续沿用秦两半作为流通货币。只不过,在刘邦为筹措军费而开始私铸两半钱时,汉两半便悄然诞生了。这样,汉初的货币体系便与秦朝的体系相延续,并且仍使用着秦两半。

不过,汉朝的两半钱在重量和规格上有所不同。与秦朝的两半钱相比,汉两半在重量上大大减轻,其实际重量比秦朝的要轻得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规格也各有不同。

谈到汉两半钱的历史背景,不得不提到一位历史人物——汉初的“首富”邓通。虽然他在历史上的名声响亮,但即使不熟悉历史的人,也常常听到他的名字。例如,《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王婆提到过“潘驴邓小闲”,其中的“邓”字便是指的邓通,代表着邓通背后的财富。这些财富,来源于他自己精心铸造的两半钱,而这些钱币并非掠夺或不正当获得,而是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组织力量,合法铸造而来。

邓通原本只是一个小吏,负责划船工作。机缘巧合下,由于汉文帝的一场梦,邓通成为了汉文帝的宠臣。《史记》中记载:“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虽然邓通没有其他显赫的才能,但他获得了铸造货币的权利。为何呢?原来,在封建迷信盛行的年代,邓通的面相被一位相士断言,他将因贫困和饥饿而死。于是,汉文帝为救他,将蜀地的铜矿赐给了邓通,让他通过铸钱来改变命运。

虽然邓通铸的钱被称为“邓通钱”,但它在设计和制作上仍遵循西汉初期的两半钱的标准。历史记载《汉书》卷24《食货志》指出:“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但即便是在那个时代,国家的铸币工作仍未完全统一。即便是由政府授权的铸造权,铸出来的钱币,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汉代初期,刘邦就开始私自铸造钱币。可能因为当时实力有限,或许是因为秦朝的两半钱过于笨重,刘邦决定将汉两半的重量减轻,规定重量为三铢,仅为秦两半的四分之一。虽然刘邦重视财富,但也因其对货币的过度吝啬,使得铸造的钱币比规定的重量还轻,甚至没有达到三铢的标准。这个时期的两半钱,中央的穿孔较大,且没有内外轮廓,钱币的形状较为扁平,制作工艺相当粗糙。

到了吕后时期,吕后认为这款两半钱过于轻薄,手感不好,百姓容易丢失。因此,她决定铸造新的标准,即“八铢钱”。这种新钱币的重量接近原来两半钱的三倍,且背面平整,正面的“两半”二字逐渐呈现出隶书的特点。然而,民间有不少聪明人将这种较重的“八铢钱”融化,重新铸造成轻便的两半钱,这使得吕后不得不停止铸造“八铢钱”,转而推出了比“八铢钱”更轻的“五分钱”版本,这比刘邦时期的两半钱还要轻、还要薄。

尽管吕后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货币的流通性问题,但金钱的流通与轻重之间的矛盾始终未能完全解决。直到汉文帝时期,推出了新的四铢钱版本的两半钱,才缓解了这一困境。四铢钱在大小和设计上基本沿用了原有的标准,但铜币的穿孔变小,整体的铜质也更重,制作工艺相较于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

这种经过改进的四铢钱,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不仅是政府铸币权分发的各方势力,例如汉朝的宗亲吴王刘濞和汉文帝的宠臣邓通,为了提升自家铸币的认可度,纷纷铸造了更为精细的钱币,这对整个货币市场的规范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到了汉景帝时期,铸币权重新收回中央,虽然宗室和大臣们的私铸被禁止,但民间依然有一些私人铸币作坊。然而,这些小规模铸币的流通并未对“四铢钱”版本的汉两半造成威胁。

最终,进入汉武帝时期,推出了五铢钱,汉两半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款五铢钱不仅成为了汉末通用的货币,还标志着西汉初期两半钱的彻底消逝。

对于许多收藏爱好者来说,汉两半的价值和真伪鉴定自然是一个关心的问题。辨别真伪时,首先要看铜币的材质,西汉初期的铜币主要采用青铜,少有白铜。其次,由于两千多年的历史,铜币的钙化现象明显,早已没有铜的气味,且用手弹击时也难以发出铜的音响。最后,若铜币没有生锈且没有流通过市场,其真伪便值得怀疑。至于汉两半的价值,小型铜币如今的市场价格大约为三五十元,而吕后时期的“八铢钱”版本,可能会有几百到上千元的价值。具体价格,还需根据铜币的保存状况和市场环境来估算。

“钱帛动人心”,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拜金主义盛行,仿佛有了钱就拥有了所有。然而,通过汉两半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来看,那些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财富的人,最终都没有善终。真正的君子应当以正道获取财富,大家应该以此为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你... 趣谈“说曹操,曹操到”:成语背后的三国风云 在我们的日常交流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正聊起某个人,...
原创 清... 清朝人的辫子有多脏? “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古国,男子都梳着长辫,其梳洗卫生状况令人堪忧,让我终身难忘。...
原创 清...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鸿门宴的故事流传甚广,讲述了刘...
原创 他... 1929年,对于中国工农红军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就在这一年5月,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因身体原...
原创 明... 亲爱的网友们:感谢大家点击进入我的文章,我将始终如一地与大家诚恳地分享一些知识与个人见解。如果接下来...
原创 “... 引言 “历史仅依赖于事实来做阐释,绝不倚重任何的猜测。”——这是大仲马在其小说《三个火枪手》中的名...
原创 九... 2023年11月,一名名为李日圭的朝鲜外交官悄然脱离朝鲜驻古巴使馆,携带家人搭乘飞机直奔韩国。这个消...
原创 《... 吕布的武艺在我看来确实更加精湛,然而,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最终胜利的却是赵云!我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
原创 蜀... 咱都知道,三国时期,蜀汉有两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关羽和张飞。他们跟着刘备打天下,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
原创 雍... 雍正皇帝是清朝历史上最为勤政的君主之一,他的勤勉治国常常被列为帝王中最为突出的之一,甚至在中国历史上...
原创 他... 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历过一段极其黑暗的时期,那是我国近代的艰难岁月。由于清朝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原创 除... 朱元璋,作为历史上最刻薄且寡恩的开国皇帝之一,对于自己麾下的开国功臣极少给予赞誉。即使是《明朝那些事...
原创 清... 清朝后期“皇嗣”为何趋于稀少?专家解读:“无绝后”已属不易! 清朝为何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除了作为...
原创 上... 晚清时期,一些中兴名臣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凭借卓越的才华和勇气脱颖而出,成为国家命运的关键人...
原创 东... 从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王朝开始,中国的封建王朝就进入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篇章。皇帝...
原创 为... 从历史记载来看,我们可以明确地说,赵匡胤绝对不是沙陀人。根据从赵匡胤的高祖赵朓开始的族谱,我们可以得...
原创 汉... 对于三国时期蜀汉政权来说,有两场关键战争直接决定了其命运——那就是汉中之战和夷陵之战。这两场战争发生...
原创 为... 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听到“八旗子弟”这一称谓,它代表了清朝时期皇族与贵族的象征。那么,为什么在...
原创 他... 丁盛是开国少将中的一位杰出将领,在解放战争的后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在衡宝战役中表现突出,一举成...
原创 丰... 在1587年6月19日,紧随九州征伐胜利后,日本历史上又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丰臣秀吉发布了“伴天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