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在光绪死后的20小时慈禧就死了,是暴病而亡吗?
迪丽瓦拉
2025-09-11 02:03:15
0

慈禧,作为清朝晚期的实际掌权者,众所周知。她不仅心狠手辣、专横霸道,还具有极强的政权控制欲,不允许任何人对她的权力提出质疑。对于慈禧的了解,多数人往往来自影视剧中的演绎,尽管这些剧情可能有所夸张,但历史中的慈禧却的确展现了她不择手段的权力欲望和可怕的冷酷手段,隔着屏幕,观众也能感受到她那种让人胆寒的威压。

慈禧掌权三朝,经历了丈夫咸丰帝、儿子同治帝以及侄子光绪帝的相继去世。她在皇宫中步步为营,权谋之术层出不穷。与武则天相比,这位“未冕女皇”最终却因其不择手段的权力争夺,成为民众眼中的阴险人物,历史上留下了被人诟病的形象。而她与光绪帝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更是将她的狠辣无耻推向了极致。

在政治上,慈禧以个人利益为重,操控政权,而光绪帝力图改革、寻求国家新生,两者的矛盾逐渐激化。慈禧以种种手段打压光绪,最终在38岁时,光绪帝猝然死于非命。而令人惊讶的是,慈禧几乎在光绪去世后20小时内,也随之死去。这个时间上的巧合,难免让人怀疑,光绪的死究竟是偶然,还是背后有着慈禧的暗中操作?

1852年,年仅17岁的慈禧被选入宫,册封为兰贵人,年轻时的她美丽动人,深得咸丰帝宠爱。四年后,她为咸丰生下唯一的儿子载淳,成为皇帝的继承人,这一举动让整个皇宫为之欢欣鼓舞。咸丰帝非常器重慈禧,而慈禧也因儿子的出生迅速被封为懿妃。随后,她更是飞速升职,仅一年后便成为懿贵妃,地位上升之快令其他妃嫔心生嫉妒。然而,随着地位的提升,慈禧的野心也愈加膨胀。

1860年,咸丰帝在英、法、俄三国的联军压力下逃往热河。不久,咸丰帝因病去世,临终时,他将6岁的儿子载淳托付给肃顺,并留下遗诏。在儿子继位后,慈禧成为了太皇太后,住在西宫,而孝贞显皇后则成为慈安太皇太后,住在东宫。虽然两位太皇太后分别占据两宫,但慈禧并不满足,她继续争取更高的权力,并成功借助奕?的支持,在辛酉政变后掌握了朝政大权,开始实施“垂帘听政”。

尽管慈禧能巧妙运用权谋,但她在封建礼教严苛的皇宫中深知分寸,始终以“姐姐”称呼咸丰帝的正室,尽量保持礼节。并且,涉及朝政的大事,慈禧总是要首先请示,而奕?则倾向于支持慈安,这让慈禧颇感不满。为此,她开始大力培养亲信,并为自己建立起强大的权力基础。安德海便是其中之一,但这位仗势作威的奴才,最终因不知收敛而被慈安下令处决。虽然两宫表面上未发生冲突,但慈禧心中却深藏怨恨。

1875年,同治帝去世,慈禧凭借独断专行的手段,决定让奕?的4岁儿子载湉继位。由于载湉是她亲妹的儿子,这也使得慈禧能够通过控制小皇帝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年仅四岁的光绪帝成了名义上的皇帝,每天被迫在“是”与“不是”之间徘徊,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一种极为残酷的折磨。然而,慈禧对此毫不在意,始终沉迷于权力的控制。

不久,慈禧为了扫除对自己权力的威胁,气死了自己的儿媳嘉顺皇后——同治的皇后。1881年,慈安太皇太后去世,慈禧的地位愈加稳固,所有曾与慈安亲近的大臣也开始遭到排挤。尤其是奕?,直接被罢免了军机大臣职务,回家颐养天年。

五年后,光绪帝终于迎来成人礼,即将“亲政”。然而,经历多年垂帘听政的慈禧怎会轻易放手?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她提出了“还政”一说。光绪的父亲奕?在一旁顺势提出“训政”的建议,慈禧毫不客气地继续掌握了朝政。光绪帝正式“亲政”后,慈禧不仅在他身边安插亲信,还将自己的亲妹妹的女儿叶赫那拉氏嫁给光绪帝,进一步加强对光绪的控制。

随着光绪帝深入政务,慈禧感受到自己权力的威胁。她不仅通过荣禄掌控兵权,更为防止光绪的势力扩张,密切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光绪帝尝试进行变法,但始终无法摆脱慈禧的控制。最终,光绪帝在多次尝试改革失败后,选择向袁世凯求助,意图借兵权实现自己的目标。但袁世凯作为一个政治投机者,很快将光绪的计划泄露给了慈禧,导致了更为严厉的打压。

慈禧得知光绪帝意图反抗,立刻采取行动,将所有与光绪亲近的变法支持者一一诛杀,并将光绪帝囚禁在瀛台。随后,她还发布诏令,扶持溥仪为“大阿哥”,意味着有意取代光绪帝,尽管最终未能成功,但这一事件仍彰显了慈禧皇权的不可挑战。

光绪帝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彻底沦为傀儡,慈禧的控制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即便他想要改革,也屡屡遭遇打压。最后,他因长期的压抑与囚禁导致病情加重,终于在1908年去世,而慈禧则在光绪死后的20小时也随之离世。这个巧合令人疑惑:究竟光绪的死是偶然,还是慈禧早有预谋?

慈禧的死前,她留下遗诏,规定清朝以后不允许女性掌控朝政,宦官也不得插手政治,这或许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可能是对后人发出的警告。而光绪帝的死因,在许多历史学者的研究中逐渐浮出水面,光绪的死背后,似乎隐藏着慈禧的阴谋。

最终,慈禧的生死之间的巧合,成为了历史上最耐人寻味的谜团。她的每一个决定都深刻影响着清朝的命运,而光绪帝的悲惨遭遇,最终成为了慈禧权力掌控欲的牺牲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你... 趣谈“说曹操,曹操到”:成语背后的三国风云 在我们的日常交流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正聊起某个人,...
原创 清... 清朝人的辫子有多脏? “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古国,男子都梳着长辫,其梳洗卫生状况令人堪忧,让我终身难忘。...
原创 清...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鸿门宴的故事流传甚广,讲述了刘...
原创 他... 1929年,对于中国工农红军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就在这一年5月,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因身体原...
原创 明... 亲爱的网友们:感谢大家点击进入我的文章,我将始终如一地与大家诚恳地分享一些知识与个人见解。如果接下来...
原创 “... 引言 “历史仅依赖于事实来做阐释,绝不倚重任何的猜测。”——这是大仲马在其小说《三个火枪手》中的名...
原创 九... 2023年11月,一名名为李日圭的朝鲜外交官悄然脱离朝鲜驻古巴使馆,携带家人搭乘飞机直奔韩国。这个消...
原创 《... 吕布的武艺在我看来确实更加精湛,然而,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最终胜利的却是赵云!我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
原创 蜀... 咱都知道,三国时期,蜀汉有两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关羽和张飞。他们跟着刘备打天下,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
原创 雍... 雍正皇帝是清朝历史上最为勤政的君主之一,他的勤勉治国常常被列为帝王中最为突出的之一,甚至在中国历史上...
原创 他... 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历过一段极其黑暗的时期,那是我国近代的艰难岁月。由于清朝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原创 除... 朱元璋,作为历史上最刻薄且寡恩的开国皇帝之一,对于自己麾下的开国功臣极少给予赞誉。即使是《明朝那些事...
原创 清... 清朝后期“皇嗣”为何趋于稀少?专家解读:“无绝后”已属不易! 清朝为何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除了作为...
原创 上... 晚清时期,一些中兴名臣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凭借卓越的才华和勇气脱颖而出,成为国家命运的关键人...
原创 东... 从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王朝开始,中国的封建王朝就进入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篇章。皇帝...
原创 为... 从历史记载来看,我们可以明确地说,赵匡胤绝对不是沙陀人。根据从赵匡胤的高祖赵朓开始的族谱,我们可以得...
原创 汉... 对于三国时期蜀汉政权来说,有两场关键战争直接决定了其命运——那就是汉中之战和夷陵之战。这两场战争发生...
原创 为... 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听到“八旗子弟”这一称谓,它代表了清朝时期皇族与贵族的象征。那么,为什么在...
原创 他... 丁盛是开国少将中的一位杰出将领,在解放战争的后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在衡宝战役中表现突出,一举成...
原创 丰... 在1587年6月19日,紧随九州征伐胜利后,日本历史上又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丰臣秀吉发布了“伴天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