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隆基崛起史丨与权倾天下的太平公主巅峰对决,险中求胜
迪丽瓦拉
2025-09-11 02:01:21
0

引言

延和元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后续也除去政敌太平公主后,方登上帝位。从后世之人的角度看,李隆基发动的这场政变,貌似没啥难度。

作为太子,他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太平公主一介女流,能和他相提并论?事实上,史书中的故事情节,往往比后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复杂的多。想战胜太平公主,难度堪比登天!

(太平公主)

一、太平公主背景雄厚

唐隆政变前,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还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在两人倾力合作的背景之下,铲除韦后势力,唐朝权利才重新回到了李家人手中。

作为皇帝的李旦当时心里感动的很。一个是自己的妹妹,一个是自己的儿子,两个人都是有胆略的角色,我大唐有此卧龙凤雏,咱还在政绩上拼什么命啊!直接打开躺平模式

(太平公主剧照)

也就是李旦自己在工作方面的不作为,直接导致权力分归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两人,那可都是对权力有所向往的狠角色。李旦认为两人应该是姑侄搭配,效率翻倍,但事实却变成了,姑侄反目,想着法儿的要清理门户。

要说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当时谁的力量更为强大,那必然是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虽然作为女人,不可能成为太子,但她实实在在是武则天的女儿。

武则天在政治斗争中的基因,那是完美的遗传给了太平公主,这一点武则天老婆子是自己承认过的。

(武则天和太平公主)

其次,在武则天时期,作为女人的她,也开始提拔有能力的女人当官,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那个在历史上有着政治墙头草之称的六边形“女战士”上官婉儿

当时的太平公主也被武则天安排处理政务,再加上武则天的疼爱,很多官员也都会有意无意的巴结她。武则天在公元690年登基,此时的太平公主已经25岁了,李隆基仅仅是个5岁的孩子。

(李隆基)

从政治背景和磨炼时间上去看,太平公主在这段时间建立的人脉优势不是一般大。更何况唐隆政变中,太平公主位居首功。

李隆基确实成为了太子,但问题是,朝中大多数大臣那都是听太平公主的,太子党在此时看上去好像并没有公主党来的靠谱,甚至有官员认为,也许太平公主,将会复刻她母亲的成就。

(太平公主)

二、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博弈

面对如此恐怖的姑妈,李隆基到底是怎么战胜她的?李隆基当时看姑妈的政治班子,堪称豪华!里面不仅有武则天时期的诸多老臣,还有很多韦皇后死后,差点被清算,但是因为太平公主的“善良”,而被其收入囊中的能臣。

李隆基当时的手中有谁?一个姚崇,一个宋璟,两人能力爆炸,但是人数太少,进入了宰相班子,开始进行改革,产生的效果不错,毕竟不论是太平公主还是李隆基,本心还是希望将这大唐经营为盛世,只不过两人没有选择合作,而是选择斗争。

(李隆基)

李隆基本身是有谋略才干的,他对太平公主,一共发动了以下几波攻势。第一,利用太平公主手下萧至忠为主的四人政治团队,曾经是韦皇后手下的身份,让李旦对他们感到怀疑。其中有一位名叫崔湜的还是太平公主的情夫。

这直接导致了这位情夫从宰相被降职到尚书右丞,其他三个则是成为地方刺史,远离了京城朝局。其次,太平公主对他的身份进行了抨击,你又不是嫡长子,你当什么太子?废了太子,维持正统,这是祖上的规矩。

(太平公主)

在这件事上,李隆基的谋士宋璟站出来了。凭什么废太子?他是唐隆政变没有立功嘛?他做错了什么事情,伤天害理了?太子之位是嫡长子李成器自己让出来的,他不想当太子,谁能逼着他当?他还是主动要求让李隆基当太子的,这是能力的见证,这不是正统是什么?

太平公主见这招无效,内心将宋璟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但之后凭借着宫中多年耕耘的关系,对李隆基进行监视。但凡他做错了什么事情,立马有人上奏疏

(太平公主剧照)

若是按照这个节奏,李隆基的一切都被控制,太平公主赢下这场政治斗争应该没有问题,但他的这个哥哥李旦,不是一般的皇帝。

三、李旦的柔情盾牌

李旦是一个好皇帝,更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看重自己的儿子,更希望妹妹不要受到委屈。当他发现两人之间的矛盾,堪称不可调和的时候,他也心累。

(李旦)

不是说好了可以躺平的?你们手心手背都是肉,这是要我怎样,你们不要再打了啦!李旦的想法很简单,让李隆基能够确定政治优势,平稳过渡成为皇帝,让妹妹能够死了这份心,减少情绪上的痛苦,自己之后再好好补偿她。

但怎么去做,这是一个问题。此时李隆基手下的姚崇和宋璟表示这还不容易嘛?把嫡长子李成器调出去历练历练,比李隆基小的皇帝带回来也掌控一些政务,锻炼锻炼能力。至于太平公主,让她出去就行,两人隔离之后,总不会发生什么问题了。

(宰相姚崇剧照)

李旦认为这很有道理,太平公主知道这件事儿后心里气炸了,但她不能表现出来。她想了一个计策,让心腹大臣对李旦说,姚崇和宋璟这两个官员可不是好人啊!他们大量的裁撤“斜封官”(韦皇后动乱时期花钱买官的官员),但世界上里面有一些是有能力的角色。

他们这么做,不过是满足自己的政治需求,而不是为了朝廷,为了皇上。任命这些官员都是先皇做的决定,他们这么做,不就是在打先皇的脸?李旦认为确实有道理,就在这个关口,太平公主来卖可怜了。

(太平公主)

哥哥让我走,我走就是了,就是和哥哥相处多年,多少还是有些不舍。刚刚好像听到你们再说什么斜封官的事情。哥哥,你一定要注意姚崇和宋璟这两个官员,大量罢免这些官员不是什么好事,妹妹就只能帮你到这里了,我到了新地方,会想你的!

李旦是个感性的人,他当时就绷不住了,我的好妹妹啊,你的话我一定听,我知道你心里委屈,但以后哥哥会补偿你的!

实际上,太平公主做这些事也是为了她自己,前文说过,韦皇后旗下的很多官员都被太平公主纳入麾下,这些斜封官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太平公主能够用得上的有生力量。

(李隆基)

也就是因为李旦的柔情,给了李隆基一个踉跄。这两人是我手下的,我这个姑姑倒是要给我扣上一个对先皇大不敬的帽子。思来想去,为了能够保住姚崇和宋璟,更为了让这件事不会对自己产生影响,他决定壮士断腕,表示是这两个人建议自己,让太平公主出走洛阳。

其实自己也舍不得姑姑,他们两个离间咱们姑侄两的感情,皇上,对他们动刑吧。李旦是一个不喜欢杀生的皇帝,他只是免了两人的官,其他再无决议。

打到这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可谓是73开,太平公主手下的政治集团人数规模还是遥遥领先于李隆基。可是没多久后,李旦表示,这个皇帝老子不想当了,我就想躺平,当个太上皇挺好。

(太平公主)

李隆基当时敢上位吗?肯定是不敢的,谁知道自己老爹是不是在试探自己。但从后世角度去看,李旦真是想躺平。虽然李隆基表面拒绝了,但他做了一件事很高明,那就是让父亲李旦,将太平公主和两个比自己大的哥哥召回。

咱这个做太子的,怎么可以不念及手足之情?太平公主这一回来,看到这个情景,她知道,如果再不下手就来不及了。

(太平公主)

看到这里,其实大家可以看出,李旦对于权力那是真不想往,他对手足之情的看重,超过了对权力的喜爱,这也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斗争多年,却总是拳头打在棉花上,无法根除对方的核心原因。

四、太平公主惊现骚操作,政变爆发

太平公主想到的方法是,让负责观星的大臣,对李旦表示,天象今日有移动,帝星移动,这个皇上的位置,可能要换人了。太平公主理想中的画面是,李旦怒不可遏,老子皇帝当的好好地,谁说要换人了?

前段时间我也就是试探试探隆基,怎么说,他还真想要做皇帝,托你骗我,说什么帝星移动?太平公主平时心机太深,高估了李旦的复杂程度,人家说要让位,那是真让,一点都不带掺假的。

(太平公主)

现在搞了这么一出,李旦表示,既然天意如此,那么隆基,你上位吧,我终于可以退休躺平了!这一下把太平公主整不会了,李隆基夜里在被窝里估计笑了有三天三夜。

不过太平公主还是有手段的,她表示李隆基还是年轻,太上皇不能完全放权,关于三品以上官员任职,以及国内的诸多重要案件,哥哥你还是要看着点。李旦自然满口答应,却显得有些敷衍,太平公主看李旦的态度,她知道了,自己这个哥哥是“没救了”。

若是想要夺权,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她需要进行一场暗杀,或者发动一场政变!暗杀行动以对李隆基下毒的方式进行,但是这个计划失败了,随后就是发动政变。她花钱买通了禁军统领,随时准备派人杀入到李隆基的住处,割下自己侄子的头颅。

(李隆基)

可惜,这个计划被一个名叫魏知古的宰相听到了,传到了李隆基耳朵里。李隆基此时笑了,既然你要动刀,那也休怪我不客气了。在掌握了太平公主要发动政变的证据后,李隆基的一切行为,被视作自卫,当然从我们后世之人的角度去看,李隆基还是发起了一场政变。

先是引君入瓮,以自己下的皇帝诏书为诱饵,在以李旦太上皇的名义,让这些被买通的禁军统领入圈套,将他们一个个都杀了。掌控了禁军后,逼死一个太平公主,也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太平公主)

这场政治斗争,李隆基之所以能够成功,核心在于自己老爹李旦对权力的看淡,以及对手足至亲的爱。其次在于,太平公主很显然对自己的这个哥哥并不是完全了解,李隆基的太子身份是她无法拥有,也在最初的尝试后,发现是无法撼动的。

太平公主想要夺权,那只能通过政变杀死李隆基,可惜,她的运气还是差了点。若是这个消息没有被传出去,也许在京城的某个地方,将会高挂着李隆基的人头。

参考资料:

唐华全.论唐玄宗诛太平公主事[J].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1):41-47+70.
杜文玉.天下独有一公主——太平公主[J].文史知识,2023,(07):11-20.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黄... 黄忠,这位年老的将军,在晚年迎来了自己辉煌的时刻。尤其是在定军山战役中,他亲手斩杀了曹操麾下的猛将夏...
原创 长... 大家好,我是小步。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略决战,甚至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这场战争的...
“草鞋皇叔”刘备:一生都在狼狈... 三国虽是一个乱世,却也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在三足鼎立的国家掌权人中,刘备的起点是最低的。 最早的时...
古韵悠长 航拍京杭运河畔邵伯古... 11月25日,江苏扬州,航拍京杭运河畔邵伯古镇。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邵伯古镇南濒长江、西邻邵伯...
原创 清... 清朝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完善和具有代表性的制度之一,作为当时最为重要的政治体制,它对官员的等级...
原创 历... 三家分晋中的三家指的就是韩、赵、魏三家。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三家是如何将强大的晋国瓜分的。 在西周时...
原创 从... 蒋介石,作为20世纪中国政治和军事领域的关键人物,他的崛起与衰落,充满了传奇色彩。在中国政局动荡的年...
周公礼乐如何奠定三千年中华文明...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 刘晓明)作为诞生于河洛地区的经典思想,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了以宗法等级制度为基础...
原创 韩... 2000多年前,在江苏淮阴的大街上,热闹非凡,街头人们聚集在一起看戏,吃着瓜,议论纷纷。就在这时,一...
原创 姜... 有记载提到:姜太公辅佐周武王攻打纣王,经过无数次的战斗成功后,便遵从元始天尊的命令,手捧玉符和金令,...
原创 三...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山东省无疑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山东位于太行山以东,因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是...
原创 唐... 尉迟恭是唐朝初期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尽管他在历史上可能没有其他名将那样的辉煌表现,但他在帮助秦王李世...
美丽的秦汉四校 (图片由AI生成) ■西咸新区秦汉第四学校 八(1)班杨晨鑫 秦汉第四学校,如一颗璀璨闪耀的新星,...
原创 张...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刘备、关羽和张飞之间的深厚情谊,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从那一刻起,三人结拜为...
原创 《... 谋士,指的是为君主或权臣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的人,通常以智慧为核心,帮助统治者实现霸业。历史上,许...
明代公务员的班味怎么比我还重 每天早上闭着眼睛 按掉第八次“稍后提醒”闹钟, 睡眼惺忪地被人群推上早高峰地铁, 在陌生人腋窝的前后...
巨龙巡游珠玑巷 25日,承载着千万广府人乡愁记忆的第五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在广府祖地韶关南雄珠玑巷隆重开幕,约800...
“明清鼎革一百年”系列:东亚动... 在传统史料中,壬辰战争常被一笔带过,但若把目光真正投向四百多年前的战场,便会发现它绝非寥寥数语能够概...
原创 五... 五代十国:外侮都从内讧招,一波才了一波摇 李璟寻改封李景遂为齐王兼诸道兵马元帅,燕王李景达为副。李...
原创 为... 萧司令员,135师违抗军令,孤军冒进,钻入敌人包围圈了!参谋长解方拿着电报急匆匆走进了第四野战军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