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混战一团乱,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看看镇守边疆的人就明白了
迪丽瓦拉
2025-07-08 10:32:09
0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在浩瀚如烟的华夏历史当中,无论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还是盘踞在南边的少数民族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从苏武牧羊到张骞出使西域,从昭君出塞到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中原朝廷对于兵强马壮的这些彪悍之师似乎总显的无计可施。

纵观历史好像除了雄壮威武的汉家儿郎,曾将匈奴打的落花流水以外,其他王朝似乎鲜有胜绩。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中原各方势力逐一登场,搅动着历史的车轮,中原大地可以说是硝烟四起,乱做了一锅粥。

这本是外族进军中原的最好时期,让人意外的是那些骁勇善战的匈奴骑兵却似乎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那数十年的岁月当中,并不是没有他们的身影,只是被魏、蜀、吴三国激起的惊涛骇浪、史诗般的斗争所埋没了而已。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盛唐强汉是中国人骨子里的骄傲。

在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中,这两个王朝是华夏民族最为高光的时刻。盛唐时期那是万国来朝的世界中心,威武不屈的大汉是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雄心壮志。

众所周知在汉武帝之前,北方的游牧民族是中原朝廷的最大威胁,自恃武力强悍屡屡犯边的匈奴常常是攻城拔寨,让中原边境的老百姓是苦不堪言。

志在天下的汉武帝隐忍多年之后先后派出卫青、霍去病远征匈奴,巩固了大汉四百年的基业。

到了东汉末年匈奴已经分为南北两支,北匈奴远走中亚不与汉家儿郎为敌,南匈奴则归顺中原朝廷,渐渐的内迁到黄河一代。袁绍称霸河北之时曾邀鲜卑族各部与胡虏一同南下,试图克定中原寻求霸业。

公元200年枭雄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一决高下,曹军以少胜多打的袁绍丢盔卸甲狼狈北窜,躲到了现在的东北一代。

这里是乌桓国的老家,也就是汉代官家史料中所记载的东胡部落。乌桓盘踞大兴安岭一代多年,以骁勇善战、精于骑射著称,有着"天下名骑"的美誉。

6年以后曹操的大军席卷中原大地,曹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准备一统天下、谋图霸业。此时除了在长江一带耕耘数代的东吴以外,曹操觉的已经没有任何的敌手,于是他准备南下攻取江东。

倘若南下,北方必是一片空虚,一息尚存的袁氏兄弟极有可能携乌桓的铁骑卷土重来、报仇雪恨。曹操用兵向来是喜欢主动攻击,先发制人,与其防范,不如破之。即便是手下谋士大都反对,他还是采取了郭嘉的建议直指大兴安岭。

曹军在数倍于己的乌桓铁骑之下毫无惧色,作为先锋的大将张辽见乌桓军尚未调整好作战队形,一声大喊亲自率队杀入乌桓军中,乌桓大败,降者数十万。

曹操北定东胡,从此消除了东北地区的隐患。

三国时期至于南边为什么也没有外族的侵入,那自然要归功于天下第一名相诸葛武侯。

但凡是知道点《三国演义》的人对"诸葛亮七擒孟获"这句话绝不陌生,即便是不了解其中的区直,多少也知道点故事。

"七擒孟获"虽然在《三国志》中没有明显的描述和记载,但这并不是罗贯中肆意杜撰出来的故事。俗话说的好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这段历史当属于诸葛亮率兵平定南中的故事。

公元222年自视甚高的汉昭烈帝刘备让陆逊打了个丢盔卸甲、兵败夷陵。好不容易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白帝城,此时的刘备元气大伤,一心窝火,没过多久就随着关羽、张飞那世去了。

益州贵族雍闿见刘备过世,小儿刘婵刚刚登基坐殿,丞相诸葛亮又忙于政事,平定黄元叛军无暇他顾,便暗自与东吴串联准备起兵造反,夺取刘婵的汉家江山。

雍闿先是杀了建宁太守正昂,紧接着又联合朱褒、高定和南蛮首领孟获等人举起造反。这让已经是忙得不可开交的丞相诸葛亮大怒,于是亲自率兵出征南蛮各地,一到建宁就用了一招反间计将雍闿枭首示众。

紧接着诸葛亮又率兵南下先后击溃了朱褒和高定的叛军,进而围剿在南方诸郡颇有人心的首领孟获。诸葛亮在南方征战的岁月里恩威并施,一边帮助当地的普通百姓恢复生产,改善生活;一边又围剿叛军。

就如演义中所写的孟获数次被俘之后,终于明白了诸葛丞相的良苦用心,遂彻底的降汉,再无异心。

此后多年当地的少数民族与蜀汉百姓相互往来,其乐融融。也就促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民族大融合。

讲完了东北、西南还有青海、甘肃一带的广袤草原。这一地区之所以没有外部势力的入侵可以分成两部分看待。

一部分刚属三国初期的"马家军"。在马超出世以前,这支西凉铁骑一直由他的父亲马腾和韩遂统领,马家是大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镇守西凉多年,统领的这支西凉铁骑更是骁勇善战、威风凛凛。

西凉骑兵组成比较复杂,有当地善于骑射的汉军,也有归汉的胡人,日常训练都是按照骑兵的形式,所以战斗力异常的强大。

在马超和曹操初次交战的时候就看得出来,曹将军在马家军面前毫无抵抗之力。

若不是曹操用计让马超与韩遂闹掰了,马超也不至于败走西凉归了刘备。刘备也曾对马超与马岱带来的这支骑兵赞不绝口,为刘备割据一方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西凉铁骑一部分让马超带走了,一部分归了曹操。曹操拿下雍、凉之后继续由这支部队镇守边疆,外族自然不敢来袭。

曹操虽然平定了东北、西北等地,却万万没想到驻扎在河套一代的鲜卑族,却在几十年后成为中原各地的搅局者,为一场五胡乱华的风波埋下了伏笔。

如今各民族相亲相爱共同维护着我们这个国家,在边境线上有着我们最可爱的人,默默的守卫着我们的国土。

那些图谋不轨之人,更别想从我华夏大地上捞到一丝的好处,华夏大地寸土必争,中国主权不容侵犯。

我们热爱和平但绝不惧怕战争,甘将热血洒沙场,无非马革裹尸还,在和平和幸福的路上我们希望人们更走的更远,更坚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代两百多年中,先后出现了几十位皇后。但带着遗憾而死去的,却只有这么一位。 她不是别人,正是清太祖努...
原创 元... 在我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两次少数民族统一,分别是元朝和清朝。我们都知道元朝主要的统治者是蒙古族。 这个...
原创 溥... 光绪驾崩后,慈禧以“继承同治、兼祧光绪”的名义,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宣统的意思,就是要宣...
原创 清... 在中国古代,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掌权者为了能够将整个国家完全的掌控在自己手中,大兴农业,...
原创 大... 一半国土险沦丧,这个历史时期出现在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之一。当时,中国疆域面临着巨...
原创 原... 有时候国家之间的交往和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一样的,当你强大有钱的时候,身边总是围绕着很多人巴结你,讨好你...
后晋开国功臣桑维翰为何要坚持讨... 五代后唐末年,石敬瑭向契丹称儿,割让“幽云十六州”,致使中原无险可守,中原汉族之后遭受了四百多年的北...
原创 清... 清朝时期,皇帝的后宫妃嫔都住在紫禁城中的东西六宫。可是都说皇帝拥有三千佳丽,这么多人怎么住的下呢? ...
原创 太... 1851年,广西桂平的金田村,天刚破晓,村庄却早已热闹非凡。洪秀全手持一把镰刀,站在两万多名农民的队...
原创 三...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在北方被曹操基本整合完毕,东南又被孙权经营起来的情况下,才在荆州获得了立足之地。 ...
原创 7... 提到民国四大家族,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宋家三姐妹,其中有一句话总结得相当贴切:“大姐爱财,二姐爱国,...
原创 一... 在奉系军阀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位将军,他并不是因为军事才能而出名,而是凭借自己通过著书赚取收入的方式,...
原创 原... 喵仔爱读史奇闻趣史第四百二十八讲,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我已授权“维权骑士”! 导语:天下之...
原创 清... 近代时期的中国,也就是晚清统治时期,备受外国列强的欺辱,领土、资源也被人肆意宰割。清政府因为其错误的...
原创 古... 退休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古代常用“致仕”“告老”“乞骸骨”等词汇来形容...
阿富汗古代和中世纪简史 内部是沙乌·舒贾·乌尔·穆尔克(Shauh Shujah Ool Moolk)宫殿的内部,他是卡布尔...
韩复榘夫人给张宗昌让坐,张随口... 输出靠谱、有料的战争史,欢迎关注“今晚听历史”! (接上文)张宗昌有三个数不清:兵数不清、钱数不清、...
原创 秦...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历史上的皇帝,大多数都对于自己的陵墓格外重视,而号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更是...
原创 原... 《万里走单骑》第二季。 由洛阳出发,再到世界瓷都景德镇,途径东方大港,如今终于来到了中国八大古都之...
原创 赵...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时期战火纷飞,不论是《三国演义》的书籍,还是影视剧的播出,让我们对这个时期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