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拥有极大的称霸全球野心的国家,美国近些年来在背地里搞出了许多令人所不齿的小动作。
可这样一个向来推崇侵略与扩张的国家,在面对朝鲜这样一个小国时却变得畏手畏脚起来,近代双方所面临的重要冲突还要追溯到朝鲜战争时期。
实力强劲的美国究竟为何不敢对朝鲜轻易动手?朝鲜又有着什么秘密武器?这背后所隐藏的真相令人深思。
特殊的地理位置
要想深刻剖析朝鲜的特殊之处,首先不得不说的便是它那特殊的地理位置。
朝鲜的北部与中国的辽宁,吉林省接壤,东北部与俄罗斯为邻,所处的地理位置可谓非同小可。
历史上,中国对朝鲜最为著名的一场支援战争便是抗美援朝,可早在几百年之前,中国对于遭受侵犯的朝鲜便一直采取积极增援的态度。
明朝时,朝鲜一直饱受侵略的困扰。那时不论战争大小,万历皇帝始终都会派出重兵前去帮助。
对于他这样替别人做嫁衣的行为,不少无知民众表示抗议,这件事甚至还闹上了朝廷。
而这些“控诉”丝毫没有影响万历皇帝的基本判断,他依旧坚持自己的做法。
当时看来这种做法是多此一举的,可如今再回过头来思考问题,不得不称赞万历皇帝前卫的眼光与大局观。正是因为朝鲜没有掀起大规模的暴动,中国的边境才能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和平安定的状态。
这种唇亡齿寒的状况古代的统治者便已经有所意识,到了近代之后逐渐发展得更为深刻。
1949年中国才完成建国大业,一年之后便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抗美援朝战争。
那时中国的状态不比古代,一个饱受战争侵略摧残的民族内部矛盾尚未平息,外部还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虎视眈眈,现实情况可谓不容乐观。
而就是在这样内忧外患,百废待兴的状态下,我们国家依旧派出了诸多兵力前赴朝鲜参加战争。
这一仗,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也给予心高气傲的美国重重一击。自此之后,美国不敢再对朝鲜轻举妄动,中国也间接地捍卫住了自己国家的和平与安全。
在那个中美双方实力悬殊的年代美国尚未能够通过朝鲜压制中国,而如今在中国已经摆脱当年“东亚病夫”的称号,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后,美国更是轻易不敢对朝鲜“动手动脚”。
虽然渴望称霸世界的野心一直存在,但美国在多极化趋势明显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向任何一个国家公开宣战。
当年朝鲜和韩国在分裂之后分别交由苏联和美国管理,两国也便自动归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在两大阵营的对立中,苏联和美国也在做着无声的对抗。
如果美国要对朝鲜宣战,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国家要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公开挑战。这一仗不论输赢,都势必会将自己陷入不利之况,美国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不敢轻易出兵攻打朝鲜。
坚定的国家态度
除却朝鲜特殊的地理位置之外,本国人民对于美国也有着刻在骨子里的敌视与仇恨。
一个民族只有铭记历史的教训才能更好地向前行走。1950年到1953年,无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人在这场惨不忍睹的战争中牺牲,当然对于朝鲜人民来说这也是一段堪比地狱的艰难岁月。
那时,在美军高端武器的轰炸下,朝鲜再无半片净土。这场战争给朝鲜人民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也让他们与美国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直至现在,朝鲜还将每年的6月15日设为反美斗争日,意在提醒每一位朝鲜人民永远都不能忘却美国曾经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此前,也有记者专门采访过街头民众,询问他们如今对于美国的态度。其中一位中年大叔的回答令人们印象深刻。
虽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再次被提起时大叔的眼里还有化不开的疼痛。他注视着摄像机,双目赤红道:“这段屈辱的历史将永远都刻在每一位朝鲜人民的骨子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也永远不能忘记。尽管美国现在依旧强大,可它终究也打不垮我们。”
这位大叔的叙述同时引起了诸多人的共鸣,大家纷纷站出来对他表示支持。
这段简短的采访只是一个缩影,它背后反应的其实是朝鲜整个民族对于美国侵略者当仁不让的坚定态度。
同样是这场朝鲜战争,在中国加入之前,主要的敌对双方主要是朝韩两国。
虽然韩国有美国这个“老大哥”撑腰,但朝鲜人民对于他们的挑衅没有丝毫畏惧。除了勇登战场的朝鲜士兵外,许多普通老百姓的行为同样可圈可点。
那时,正值战略吃紧阶段,不少前线士兵因为后备资源供应紧缺甚至有一些人直接被活活饿死,冻死在了战场上。
为了让他们可以在前线安心打仗,许多朝鲜的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为这些官兵义务运送军粮和棉衣等战略物资。
正如陈毅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评价淮海战役一样,在朝鲜战争的前期阶段同样是人民群众的支持让朝鲜在实力悬殊的条件下依旧不落下风。
一位亲身经历过这场战争的韩国高官曾这样评价朝鲜人民:“他们真的太恐怖了。那种整个民族团结一心的坚定是高端精良的武器所无法打垮的。”
而另一边,朝鲜的指挥官也同样承认:“我们在武器装备方面的确无法与敌人匹敌,但好在我们有团结一致的人民群众,他们就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和保障。”
一个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的国家是永远不会灭亡的。正是因为在战争中朝鲜全国上下具有高度一致的战略目标和当仁不让的坚定态度,才让美国如此忌惮,时至今日依旧不敢对这个国家轻举妄动。
强大的制约武器
唯有不断反思才能收获进步,个人如此,国家亦是如此。
那场给朝鲜人民带来沉痛灾难的让他们永远铭记,当然在这之后也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反思与思考。
如今随便揪出一个朝鲜民众询问他们当年朝鲜战争中所得到的教训,他们都会回答“武器装备不足,军队战斗力薄弱”这些关键性的问题,可见在国家层面朝鲜自然也看出了落后的症结所在。
出了问题自然就要加以改正。后来的朝鲜开始致力于研发新的武器装备,当然这样的举动也让一部分民众感到不解,他们认为改善民生或许才是现在的重中之重。
对此,一些朝鲜高官也积极听取了这样的建议,但同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改善民生的确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但如果国防不巩固,我们之后只会重复上演历史的悲剧,最后最大的受害者还是普通民众百姓。”
在这样的话语里,我们听到了那些高层领导者们对建设武器装备的决心,当然也看到了他们对于历史更加深刻的复盘与思考。
后来的朝鲜,也的确像他们所计划的那样,开始侧重于国家的国防建设。
而那时朝鲜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用于武器研发,虽然自身条件不足,但这并无法阻挡朝鲜前进的脚步。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朝鲜迅速投靠了当时的“老大哥”苏联。
对于急需自己援助支持的“小弟”,苏联也采取了积极的回应,开始为朝鲜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和人才。
朝鲜积极把握住这次良机,利用这些绝佳的资源条件开始研发到目前为止杀伤力依旧十分强大的武器:核武器。
在进行核试验的过程中,朝鲜自然需要面对许多困难,其中最为煎熬的便是美国的恶意打压。
因为害怕朝鲜这个民族战斗力十分强悍的国家会对自己进行反扑,所以美国想尽一切办法也要阻止朝鲜进行核试验。
这样的插手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可依旧无法阻止朝鲜想要变强的决心。
1985年,朝鲜被迫加入了防止核扩散条约,但在苏联解体之后又开始继续操办这项尚未完成的“事业”。
而这份锲而不舍的努力最终还是见了成效,2006年,朝鲜完成了第一次核试验。
这一消息出来之后,引起了众多国家的哗然。对于这个曾经战斗力量如此薄弱的国家能够完成核试验这件事纷纷表示震惊。
其中,反应最大的当属一直想要压制朝鲜的美国。之前的美国总觉得制裁朝鲜就像碾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但殊不知如今的形势早已不像当年那样可受控制。
这次成功的核试验给了朝鲜十分大的鼓励,在这样正向反馈的激励下,他们决定乘胜追击,继续加强自己的国防建设。
后来,朝鲜又先后完成了多次核试验,并且成功研发了射程长,杀伤力大的洲际导弹。
在朝鲜的军备武装力量初具规模后,对美国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虽然他们的武器装备无法与美国匹敌,但美国在想要对朝鲜“下手”时也不敢再像当年那般肆意妄为。
日渐完备的国防不仅让朝鲜本国人民更有安全感,也让比自己强大数倍的“死对头”起了忌惮之心。
惨痛的历史教训
在数次短暂的交锋中美国已经感受到了朝鲜的不好惹,而普韦布洛号事件更是让他们吃了个大亏。
普韦布洛号是美国的一艘侦察舰,于1968年离开日本,驶入了朝鲜海域。
对于这个招呼都不打一声的“不速之客”,朝鲜军方也是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紧急派出一艘潜水艇紧跟其后,看美国究竟要搞什么鬼。
在美方侦察舰上的士兵告知长官这一消息后,长官轻蔑一笑,挥了挥手,不屑地说道:“随他们去,量他们也没这个胆子阻止我们侦查!”
而在这场无声的对抗中,朝鲜率先沉不住气,他们害怕美国在侦查过程中得到自己的国家机密,决定先下手为强。
在潜水艇上的高官决定截获普韦布洛号前,许多士兵心里也都没底,十分害怕酿成这次的截获行动失败,自己也反被俘的悲剧。
对此,他们的长官倒表现得十分淡然,三言两语之间便重新鼓舞了士气:“这也算是我们和美国的一次交手,若能成功,你们也必然会成为国家的功臣,人民的英雄!”
在这样振奋人心的激励下,战士们纷纷摩拳擦掌,打算大干一场。
经过短暂而周密的计划后,训练有素的朝鲜士兵积极采取了行动,迅速包围了普韦布洛号。
而这时,还在洋洋自得的美国士兵根本来不及反应便掉入了朝方的包围圈。
登上普韦布洛号后,朝鲜的士兵迅速控制了整条船上的所有人员,顺便还得到了许多重要的机密文件。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美方反应强烈,要求朝方立即归还所有机密文件并释放被俘船员。
他们这样无理的要求朝鲜自然不会同意,最终经过多次协商也只是释放了船员,但那些机密文件却迟迟没有归还。
后来,美国也通过多方对朝鲜施加压力,可朝鲜丝毫不为所动,最后这件事情不了了之,一向喜欢给别的国家使绊子的美国只得被迫吃下这个哑巴亏。
普韦布洛号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彻底摸清了朝鲜的脾气,今后再想要动朝鲜时也不得不三思而行。
在朝鲜与美国这样微妙的国际关系中,我们不难发现朝鲜这样一个“柔弱”的小国也蕴藏着令对手所忌惮的强大的能量。
历史存在的终极意义是为了让后人能够更好地反思过去,规划未来。回看我们国家的历史,不难发现曾经几时也有着和朝鲜一样的悲剧,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之所以能够让曾经嚣张跋扈西方国家忌惮尊敬,多数原因还是我们自身的强大。
“落后就要挨打”是一个万古不变的历史真理,只有抓住这个痛点努力提升本国实力才能在面对强大数倍的对手时依旧有底气挺得直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