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发动夺门之变的徐有贞和石亨的结局如何?
迪丽瓦拉
2025-07-08 02:02:44
0

徐有贞和石亨,这两个夺门之变的大功臣,只风光了3年,就要么被贬,要么被杀了。

朱祁镇也回过神来,意识到,夺门之变本来是没有必要的。朱祁钰已经病入膏肓,就算他不夺门,等到朱祁钰一去世,大权还是会回到自己手里。

徐有贞,石亨,曹吉祥,这些夺门之变的“功臣”,不过是拿朱祁镇的安危,去博自己的富贵罢了。

而因为夺门之变,这几个功臣,还尾大不掉,让朱祁镇憋屈了好几年,才把这些人全部除掉。

一、徐有贞和石亨是怎么上位的

如果光看能力,不看人品,徐有贞在朱祁镇、朱祁钰两朝的大臣里,应该是名列前茅的。

他是朱瞻基宣德年间的进士,长得不起眼,个子矮小,技能点却不少,在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阴阳方术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

土木堡之变前,明朝一片大好的景象,徐有贞却敏锐地觉察到,平静的表面蕴藏着深刻危机。

他上书给朱祁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朱祁镇表示他说得很好,却一条都不采纳。

1449年,瓦剌犯边,朱祁镇御驾亲征。明朝上下,都没把这场仗当回事,以为可以让皇帝轻松刷战功,徐有贞却眉头紧锁,觉得朱祁镇这一去,恐怕要出事。

当然,他没敢在皇帝兴致正高的时候,冒犯龙颜,而是让妻子儿女赶紧收拾东西,麻溜地滚到南方避祸去了。

不久之后,朱祁镇兵败土木堡,当了瓦剌人的俘虏。

气势如虹的瓦剌人,很快就要打到北京城了。

监国的郕王朱祁钰问大臣,现在该怎么办。徐有贞可不敢和瓦剌人硬刚,他第一个跳出来,提出要放弃北京,举朝南迁,以避瓦剌锋芒。

兵部尚书于谦,斩钉截铁地说:言南迁者,可斩也!把徐有贞给喝退了。

徐有贞满腹憋屈,从此单方面和于谦结下了梁子。

北京保卫战胜利之后,徐有贞由于建议南迁的污点,很长时间都得不到重用。

1453年,也就是土木堡之变发生后4年,黄河连续第7年决口了,明朝的君臣,对此束手无策。

就在这时,有人向当时的皇帝朱祁钰推荐了徐有贞,说他擅长水利工程,是一个难得的治水人才。

徐有贞终于迎来了出头的机会。

他经过实地考察之后,提出了3条对策:设置水闸,开辟支河,疏浚运河。

当时,工部尚书江渊等人急于尽快解决问题,提出可以派5万人去支援治水,赶在3个月内完工。

徐有贞拒绝了。他义正辞严地说:如果只知道堵决口,秋冬堵住了,来年春天又要决堤,只是徒劳无功罢了。治水这种事,急不得,需要徐徐图之。

他亲自监督工程,按照计划,用了555天,终于治理好黄河,立下利国利民的大功。

后来,山东洪灾,又是徐有贞亲自出马,平息水患。

如果徐有贞的故事就此结束,后人或许会觉得,徐有贞虽然在土木堡之变中软弱了点,但也是个人才,是治世的能臣。

徐有贞是通过出色的治水本领,脱颖而出。而石亨,则是通过战功一路升迁。

他身材高大,胡子飘飘,一看就是猛将,早在朱瞻基年间,就开始被重用。

朱祁镇登基之后,到土木堡之变之前,他几乎每一年,都有军功的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击败敌军、夺回马匹、擒获贼首等。

土木堡之变中,他跟随朱祁镇出征,却要听命于不懂军事的太监,导致全军覆没。他一个人杀出重围,逃回来之后自己募兵,立功赎罪。

在打退瓦剌的过程中,石亨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侯。

如果石亨的故事到此为止,他的评价,也会是栋梁之臣。

历史的奇妙之处,就在这里。白居易有一首诗,完美形容了徐有贞和石亨的一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1457年,徐有贞、石亨勾结宦官曹吉祥等人,强行打开囚禁朱祁镇的南宫的大门,把朱祁镇接到了皇宫,重新登基为帝。

他们这是在为自己日后的富贵,放手一搏。

哪怕故事到底结束,徐有贞和石亨的历史评价,也还不会这么差。

但是,他们在复位之后,变本加厉,做出了更多天怒人怨的事。

最终结局凄惨,也是属于自食其果。

二、徐有贞的结局

早在朱祁钰在位的时候,徐有贞就恨上了于谦。

他通过于谦的门生,求取国子祭酒的职位。于谦觉得他是个人才,就向朱祁钰举荐了他。

朱祁钰却记得他。当初瓦剌兵临城下,正是这个人软弱无能,跳出来嚷嚷着要南迁。这样的人,去当国子祭酒,岂不是会带坏监生?

于是,通常对于谦言听计从的朱祁钰,果断拒绝了于谦的举荐。

徐有贞却不知道这些内幕。他以为是于谦没有举荐他,从此对于谦怀恨在心。

夺门之变后,朱祁镇和徐有贞等人商量,要怎么处理于谦。

徐有贞咬牙切齿地说:不杀于谦,夺门之变师出无名。

就这么一句话,决定了于谦含冤而死的命运。

不过,这时候的徐有贞,是不会在乎这些的。他当上了内阁首辅,正春风得意,连皇帝朱祁镇,都感念他帮忙复位的功劳,敬他三分。

飘飘然的徐有贞,决定和石亨、曹吉祥这些同他一起策划夺门之变的人划清界限。

曹吉祥、石亨干了不少不法之事,徐有贞便抓住机会,多次向朱祁镇告状。

这让曹吉祥和石亨恨上了他。

曹吉祥作为皇帝身边的宦官,很快就利用职务之便,对徐有贞发起反击。

朱祁镇经常屏退众人,和徐有贞秘密交谈。曹吉祥命令小宦官去偷听他们的谈话,然后装作不经意的样子,说给朱祁镇听。

朱祁镇很吃惊:你怎么知道这些事的?

曹吉祥很淡定:徐有贞告诉我的。

朱祁镇大怒:我们的密谈,徐有贞居然敢泄露?

从此疏远了徐有贞。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让朱祁镇一怒之下,把徐有贞给贬了。

有人上书,要弹劾石亨。上书还没到朱祁镇手里呢,就被经手的人泄露给了曹吉祥和石亨。

曹吉祥和石亨立刻去找朱祁镇哭诉说,这是内阁的阴谋。

而此时的内阁首辅,正是徐有贞。

朱祁镇本来就看徐有贞不顺眼了,一下子就被曹吉祥和石亨带了节奏,下令把徐有贞抓起来,随后贬到广东去。

徐有贞还在去广东的路上,石亨一阵添油加醋,又让朱祁镇把徐有贞抓了回来,严加审问。

不过,老实说,徐有贞虽然干了害死于谦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平时为官,居然还是不错的。相关人等审来审去,也没抓住他什么差错来。

最后,朱祁镇把他贬为庶民,流放到云南去了。

没过多久,石亨也倒台了。朱祁镇又想起了徐有贞。

他叹息着对身边的大臣说:徐有贞也没犯什么过错,只是被石亨陷害罢了,就赦免了他吧。

徐有贞就此返回故乡,放浪于山水之间,直至去世,享年66岁。

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登基之后,感念徐有贞也算是为明朝立过大功,恢复了他的冠带。但是他害死于谦,是不可原谅的,所以,徐有贞纵使能力出众,也再也没有得到重返朝堂的机会。

三、石亨的结局

朱祁钰非常信任和看重石亨,在他病重的时候,石亨可以接近他的病榻,还能代替他祭天。

石亨反手就把朱祁钰卖了,去南宫迎接朱祁镇,换取荣华富贵。

他赌赢了。朱祁钰很快去世。朱祁镇复位之后,认为夺门之变的功臣里,石亨排在第一位,把他封为忠国公,对他“眷顾特异,言无不从”。

石亨不可避免地膨胀起来。

他在制作夺门之变的功臣名册的时候,把他的弟弟、侄子等家族中人,都塞了进去,加上旧部、亲朋等人,居然有4000多人在他手下,摇身一变,成了夺门之变的功臣,获得了官职。

平日里,更不必说了,顺着他的,就大加提拔,逆着他的,或者他看不顺眼的,就统统贬黜,简直要一手遮天。

石亨还敢给朱祁镇甩脸色看,每天都要进宫找朱祁镇说事。他提出的要求,如果朱祁镇不答应,他的脸色就变了。

长久以往,朱祁镇也受不了了。

皇帝的尊严何在啊。

有一天,朱祁镇突然雄起了一把,下令,如果没有宣召,不能再放石亨进宫。

如果石亨懂得察言观色的话,这时候,就该收敛了。

然而,石亨依然我行我素,骄横无礼,屡屡向朱祁镇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有一次,朱祁镇登高远眺,看到一座富丽堂皇的府邸,大惊失色,问:这是谁家的?

身边的人故意回答:这一定是王府吧。

朱祁镇脸色阴沉。他知道,那是石亨的住所,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除掉石亨。

机会很快就来了。

天顺三年,也就是夺门之变后第3年,朱祁镇抓住了石亨侄子的把柄,查出了他家里藏有绣蟒龙衣、日常用品僭越的证据。

这可是造反的前奏啊。

石亨也因此被牵连,被禁止上朝。

第二年,又有人上奏说,石亨本人也意图造反。

这些年来,石亨得罪的大臣,可太多了,他们纷纷说,绝对不能饶了石亨。

朱祁钰顺水推舟,把石亨下狱,并抄了他的家。

石亨很快就病死狱中。他的家人,也都被牵连,一并被处死。

因为石亨而获得官职的4000多人,基本上都被罢黜。

石亨家族显赫一时,最终归于沉寂。

写在最后

夺门之变的3个最大的功臣:石亨,徐有贞,曹吉祥。

徐有贞和石亨先后倒台,曹吉祥,也没有好结局。

他本来就被朱祁镇疏远了,后来又因为养子反叛而被杀。

至此,这3个人,全都没有好结局。唯一留下一条命的徐有贞,是因为他除了力主杀于谦之外,没干其他不可饶恕的事,朱祁镇抓不住他的小辫子。

而杀于谦,最大的罪魁祸首,是朱祁镇本人。徐有贞只不过说出了朱祁镇内心的想法。

经历了这么多之后,朱祁镇突然回过神来,开始反省自己,夺门之变,是不是本来就没有必要?

大臣李贤斩钉截铁地告诉他:是的,当时朱祁钰已经奄奄一息,又没有儿子,一旦朱祁钰去世,大臣们除了请朱祁镇复位,还能拥立谁呢?就算朱祁钰临终前想通了,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新皇帝,朱见深也还不到11岁,掌权的,除了朱祁镇这个亲生父亲、太上皇,还能是谁?

而朱祁镇出来夺门,反而有可能在混乱中受伤甚至丧命,风险很大。

石亨、徐有贞、曹吉祥这几个人,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发动夺门之变,为的,不是朱祁镇的皇位,而是自己的荣华富贵。

毕竟,如果朱祁镇等朱祁钰去世之后再复位,就没他们什么事了,像石亨这种被朱祁钰重用的人,可能还会被朱祁镇清算。

而在朱祁钰还活着的时候,拥立朱祁镇,一旦成功,就是从龙之功,飞黄腾达。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朱祁镇沉默良久,下令,从此以后,在奏章里,不允许再出现“夺门”的字眼。

当然,朱祁镇的后悔,也是有限度的。

他甚至没有为于谦平反。

他悔的,也不过是当初居然轻率行事,冒了这么大的风险,还搞得自己这么长时间内受制于功臣石亨罢了,而不是后悔误杀忠良。

你觉得是不是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张飞张三爷可能是吕布天生的克星。虎牢关下,不可一世的吕布自认为能够以一己之力便摧毁关东十八路诸侯联军...
原创 老... 作为一个拥有极大的称霸全球野心的国家,美国近些年来在背地里搞出了许多令人所不齿的小动作。 可这样一个...
原创 给... 众所周知,老蒋此人睚眦必报,许多反对、得罪他的人,或多或少遭到了他的报复。“山东王”韩复榘,明面上他...
原创 犯...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与汉武帝是经常被并列提起的两位“千古一帝”,史称“秦皇汉武”。秦始皇与汉武帝对中...
原创 叶... 1991年12月25日晚,时任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在总统办公室,面对着摄像机发表了辞去苏联总统职务的...
原创 霍... 霍去病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记载只有简单的一句“病死”,野史有说是打仗时感染瘟疫,但瘟疫会传染,没...
原创 女... 女儿国的男人都去哪了?原著中一句话说明真相,吓得唐僧不敢留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原创 中... 1946年6月,蒋军调动11个军26个师和湖北、河南保安团,共38万人,将中原军区压缩在以宣化店为中...
原创 真...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其延续了近三百年,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使我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
原创 魏... 明粉中流传这么一句话,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亡”。 魏忠贤有这么大能力吗?这个说法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最...
重庆学子三下乡:英雄可以无名 ... 重庆7月8日电(通讯员:官尚青 包艳玲) 为缅怀红军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了解革命历史,让党史学...
原创 清... 提到清朝官员的生活,你可能会想象他们每天早起上朝,忙于处理政务。但你知道吗,对他们来说,真正累人的其...
历史的回响与现代的脉动 行唐,一个位于河北省中南部的古老县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这片土地上,历史的回声与现...
原创 1... 1953年北京胡同里一个叫文绣的妇女因为心脏病去世,而他的丈夫是一位环卫工人,曾经也是一位国民党人。...
原创 原... 文/炎心 本文原创发表于百家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在中国的历史中,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在中国皇帝的...
原创 丁... 丁谓:其才堪为相,小人无肚量 很早就知道这个丁谓,他被后人称为“溜须宰相”,从字面上一看就知道是个奸...
原创 亮... 当年,身为汉人的曾国藩为何能够身居高位?为何湖南人出身的巡抚占到全国巡抚总数的一半?是因为曾国藩才华...
原创 在... 魏惠王魏罃在位52年,魏国从中原霸主的位置跌落,国家实力急转直下,后期不得不苟延残喘。这与他的性格、...
原创 宋... 包拯列传 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县(今安徽省肥东县)人,北宋名臣。 铁面无私...
原创 陈... 陈金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官员,出生在应城,后迁徙到武昌去居住,于成化八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婺源知县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