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十大元帅33岁时,哪一位打得军阀何健狂奔3千米吗?
你知道十大元帅33岁时,哪一位身负重伤,差点命丧黄泉吗?
你知道十大元帅33岁时,哪一位在斯大林面前预测了德军进攻方向吗?
你知道十大元帅33岁时,哪三位竟然没有担任任何军事职务吗?
在今天的文章里,小莫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有趣的问题吧!
33岁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年龄,在这个年龄,有人已经儿女双全,有人已经事业有成,有人已经出类拔萃。而比普通人优秀很多的十大元帅,在33岁这个年纪,更是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但是在十大元帅内部做一个比较,在33岁这个年纪,十大元帅在这个时候,级别和职务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级别从高到低排列的话,大致是:徐向前元帅>彭德怀元帅>林彪元帅>罗荣桓元帅>聂荣臻元帅>贺龙元帅>朱德元帅。至于刘伯承元帅、叶剑英元帅、陈毅元帅三位元帅,在这个年龄,压根就没有实际的军职。
今天的文章,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十大元帅在33岁的时候,分别是什么级别,分别有什么传奇的经历,分别有哪些战功吧!
朱德元帅:出生于1886年12月1日,1919年33岁,滇军少将旅长
朱德元帅33岁的时候,还以旅长的身份驻守在泸州,当时泸州地区的匪患已经逐渐平息,朱德元帅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未来的人生之路。在这一年,恰好爆发了五四运动,使朱德元帅的思想发生重大转折。五四运动的浪潮给泸州带来了大量有关新思想、新文化的书刊。朱德元帅从这些书刊中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等各种思潮,他对这些思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眼界被大大打开了。从1919年下半年起,朱德元帅就和好友孙炳文埋头到了书堆里,阅读了大量诸如《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进步刊物的书籍,讨论他们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朱德元帅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去探寻中国的前途。而最吸引朱德元帅注意力的,是书刊中介绍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文章,俄国革命的不断胜利,给朱德元帅带来了希望。
彭德怀元帅:出生于1898年10月24日,1931年33岁,红三军团总指挥兼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彭德怀元帅在33岁的时候,以红一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身份,参加指挥了第二次反“围剿”战役和第三次反“围剿”战役。在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中,彭德怀元帅指挥红三军团,在红一军团的配合下,全歼国民党军队74师1个旅、28师大部和43师一部,取得中洞、白沙两战胜利。在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中,彭德怀元帅又指挥红三军团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全歼国民党军队47师1个旅,54师2个团,8师4个团,52师和9师1个炮兵团。彻底粉碎了敌人对苏区的围剿。
林彪元帅:出生于1907年12月5日,1940年33岁,115师师长,在苏联治疗
林彪元帅在33岁的时候,还在苏联疗伤,这一年,林彪元帅做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斯大林提供了苏德战争的建议。当时,苏军统帅部召集军事会议,邀请林彪元帅参加。当时,几乎所有的苏联元帅都认为,德国将先攻占最富饶的乌克兰。作为旁听者,林彪元帅一直没有说话,而此时斯大林一定要听听他的意见,林彪元帅这才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林彪元帅认为,希特勒如果攻打苏联,不是要掠夺苏联的财富,而是要消灭苏联,所以他不会从乌克兰打,他将从西线进攻,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全线向苏联进攻,占领莫斯科。对于林彪元帅的预测,与会者都纷纷摇头,所以最终苏联的主要兵力仍部署在乌克兰。然而最终的事实告诉我们,林彪元帅的预测是准确的,打脸了所有的苏联元帅,包括斯大林本人。如果他们能听取林彪元帅的建议,那恐怕在卫国战争初期,就不会陷入那么被动的局面了。
刘伯承元帅:出生于1892年12月4日,1925年33岁,无军职
刘伯承元帅33岁这一年,跟随杨闇公等人,在上海等地区做了一次类似于游学的考察,对中国当时的社会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刘伯承元帅先是随吴玉章从上海到北京,见到了中共北京地委负责人赵世炎,从而了解到全国革命形势及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情况。之后,又和吴玉章从北京到上海,亲身经历了震动全国的“五卅运动”,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买办资产阶级剥削、压迫中国工人阶级的贪婪性、残暴性,对工人阶级巨大的斗争力量和不甘屈服的斗争精神,有了较深刻的印象。6月,刘伯承元帅又跟随吴玉章由上海经香港到广州,目睹了省港大罢工和英、法帝国主义制造的“沙基惨案”,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和中华民族不可遏制的反帝怒潮。在这一年,刘伯承元帅近距离地观察了如火如荼的工人运动,为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打下了思想基础。
贺龙元帅:出生于1896年3月22日,1929年33岁,红四军军长
贺龙元帅在33岁这一年,终于又拉起了一支革命队伍。这一年,贺龙元帅率领红四军占领鹤峰,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和中共鹤峰县委及农民协会、农民自卫武装,建立了湘鄂西第一个革命根据地。随后,贺龙元帅又率部占领了桑植县城,消灭地方反动武装,将桑植、鹤峰两地连成一片,湘鄂边根据地初步形成。7月份,贺龙元帅又指挥红四军在南岔和赤溪河渡口全歼进犯桑植的湖南警备第一军军长陈渠珍所属向子云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贺龙元帅就让湘鄂边根据地从无到有,真不愧被称为“贺老总”。
陈毅元帅:出生于1901年8月26日,1934年33岁,无军职
陈毅元帅在33岁这一年,不仅身受重伤,命悬一线,而且还被留在南方从事危险的游击战争。8月份,陈毅元帅在江西兴国老营盘指挥作战时负重伤,在朱德元帅和周恩来关心下,才经博生医院转到瑞金云石山国家医院治疗。10月,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即将长征,陈毅元帅为中共中央分局委员、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留在苏区领导斗争(注意,这个时候陈毅元帅并无军职,严格意义上说只属于地方干部)。这时,陈毅元帅主张在掩护红军主力撤出中央苏区的任务完成后尽快分散,转入游击战争。11月,陈毅元帅着手压缩合编中央政府的布局;疏散和安排干部家属及病弱干部;布置埋藏机器与钨砂;开始分散和安置伤员。就这样,陈毅元帅重伤未愈,就被委以重任,随即就投入到了数年的游击作战中。
罗荣桓元帅:出生于1902年11月26日,1935年33岁,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
罗荣桓元帅在33岁这一年,跟随中央红军开始了长征之路。罗荣桓元帅先是随中央红军的后卫三军团过草地北上,到达俄界之后,开始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在跟随后卫三军团过草地的时候,因为在草地中难以得到补给,所以部队经常会断粮,罗荣桓元帅就把自己最后的麦粉贡献出来,煮面汤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一次战斗中,罗荣桓元帅指挥部队消灭了一批敌人的骑兵,战士们高高兴兴地打扫战场。有的搬运战利品,有的宰杀死伤马匹,烧火烤肉,有的还把马肚子里未消化的青秧麦粒掏出来,准备冲洗干净后熬粥喝。开饭之后,罗荣桓元帅就和大家一起津津有味地咀嚼着那烧得酸黑的马肉。随后,罗荣桓元帅又决定每人带一点马肉以外,全部留给后面的部队。这就是罗荣桓元帅的本色,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会从大局出发,为其他部队着想。
徐向前元帅:出生于1901年11月8日,1934年33岁,红四方面军总指挥
徐向前元帅的33岁是在一场又一场战斗中度过的。2月,徐向前元帅指挥了马鞍山反击战。7月份,徐向前元帅又组织了著名的万源保卫战。是役,川军军阀何健集结50个团的兵力围剿红四方面军,当时红四方面军被迫收缩至万源地区,准备死守。何健以3万银元作为夺下万源城的赏金,并宣布擅自弃阵者军法从事,长官不临阵指挥者处死。在战役当中,徐向前元帅指挥部队挫败川军多次大规模进攻。在7日下午,红军在击退川军轮番冲击后,乘势组织多路出击,追杀敌军3千米多,使其无力再次进攻,取得了万源保卫战的胜利。整个万源保卫战历时20余天,歼灭刘湘部1万余人,缴获步枪千余支、机枪30余挺、迫击炮30余门,重创围攻川陕苏区的川军主力刘湘部,为红四方面军主力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而这一切,和33岁的徐向前元帅是密不可分的。
聂荣臻元帅:出生于1899年12月29日,1932年33岁,红军东路军政委
33岁的聂荣臻元帅刚从上海到苏区不久,但是却已经开始在军事指挥上展露头角了。在这一年的4月,聂荣臻元帅作为红军东路军政治委员,参与指挥了漳州战役,部队顺利地夺取了漳州城。聂荣臻元帅在指挥战斗中表现出的沉稳和勇敢给毛泽东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同时,聂荣臻元帅也从毛泽东那里学到的正确的战略战术思想和策略思想,对其以后领导一个大的战略区增益很大。在不久之后,聂荣臻元帅就调到了红一军团,和林彪元帅成为了搭档,从这一点看,聂荣臻元帅的指挥能力确实是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认可。
叶剑英元帅:出生于1897年4月28日,1930年33岁,无军职
叶剑英元帅的33岁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赶路上。这一年,叶剑英元帅从莫斯科出发,横穿大半个苏联,经由海参崴返回了国内,到达上海。在上海,叶剑英元帅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与刘伯承元帅等人翻译了苏联红军的步兵战斗条令和政治工作条例等资料,为红军的正规化做出了贡献。
纵观十大元帅的33岁:级别最高的应该就是担任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徐向前元帅的,接着就是担任红一方面军副总指挥的彭德怀元帅,再往后依次排列就是:115师师长林彪元帅、红一军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罗荣桓元帅、东路军政委聂荣臻元帅、红四军军长贺龙元帅、滇军旅长朱德元帅。至于刘伯承元帅、叶剑英元帅、陈毅元帅根本就没有军职。
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十大元帅在同一个年龄级别差异很大,他们也曾经经历过失败和变故,但是不变的就是他们那颗革命到底的心,而这正是最值得我们铭记的。
那么,你觉得十大元帅中,哪一位的33岁最具传奇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