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尧都平阳”之谜:山西考古重大发现,又一神话成为现实
迪丽瓦拉
2025-07-08 07:32:56
0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开始全面否定中国历史,将五帝夏商归于神话传说,甚至还提出“中华人种西来说”等等。殷墟甲骨文出土后,西方才承认商朝存在,但至今依然否定五帝、夏朝,比如西方撰写的世界通史中的中国第一王朝是商朝。

上世纪20年代,受到西方的影响,中国出现疑古思潮,开始极端的僵化的怀疑古史,乃至胡适认为“东周以上无信史”,即认为史书中的西周、夏商、五帝都不可信的神话传说。一时之间,中国古史迎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自古以来,总有一批不盲信权威、坚持真理的中国人,近现代也是如此,他们并不盲信西方,而是积极探索中国上古历史,最终推翻了西方许多结论。其中,五帝之一的帝尧,被中外不少学者都归于神话,但山西考古重大发现,却让这一神话成为现实。

考古与文献的巧合

1926年,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晋南考察时感叹:“临汾县,这是一个勾起人们历史遐想的城市——帝尧的古都!可是,他究竟建造过一个雏形的城市没有?”

文献、民俗、传说、方言、地方志、地名、家谱等,都将尧都指向临汾,但当时没有发现符合帝尧的古城遗址,故而李济只能感叹却无法证明。

1978年,在山西临汾襄汾陶寺村南,考古发现震惊海内外的“陶寺遗址”。经过数十年的考古发掘研究,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陶寺遗址在许多方面与书中帝尧存在诸多高度一致之处,比如以下几点:

首先,关于尧都何在,史书上主要有山东菏泽成阳古城与山西晋阳或平阳,其中“平阳”就在今日临汾,史记记载“汉元年,项羽徙魏王豹于河东,都平阳”,汉代大儒郑玄认为“尧始居晋阳,后迁河东”。巧合的是,在临汾襄汾县考古发现“陶寺遗址”。

其次,陶寺遗址分为早中晚三个“明显”的阶段,4300年前至4100年前为早期,4100年前至4000年前为中期,以及4000年前至3900年前为晚期,早中期既与尧舜时间吻合,早中转变时的巨变也犹如尧舜政权转接。

陶寺早中晚变更时,都发生过动荡巨变,但相对于中晚,早中时要平和一些。因此,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原院长戴向明指出:尧舜应不是指个人,而是两个地域相邻、前后相继的大型社会集团的代表,早中期相对平和的转接,可能就是传说中“禅让”的平稳过渡。

第三,传世文献记载的五帝中,帝尧与天文历法关系最密切,而陶寺遗址中,不仅出土上图观象台,还出土用于立表测影系统的圭尺等,其中圭尺上的夏至刻度被凸出,与尚书尧典中的唯独夏至日写了“敬致”吻合。总之,陶寺出土的文物,印证了史书中的帝尧观象授时。

第四,文献中夏朝之前还有虞朝,尚书第一篇是《虞书》,虞书第一篇是“尧典”。陶寺古城内城面积四倍于故宫,比平遥古城还大,内部还有“宫城”等。上述戴向明指出:这里的一切都不同凡响,是那个年代的“顶配”,一定住着地位最为崇高的“王”。

总之,陶寺遗址中的很多发现,都与史书中的帝尧高度吻合,这就不禁让人思考:陶寺遗址真的是尧都平阳吗?

又一神话成为现实

夏朝考证时,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文献不可信,包括尚书、左传、国语、史记夏本纪等等,应该抛弃文献、只谈考古证据,只要没有考古铁证,尤其字证,那么就不能认为夏朝存在。如今,不少中国人受西方影响,彻底否定文献记载,因为没有考古字证就轻率的否定夏朝。

西方学者对夏朝考证如此,对夏朝之前的五帝时代更是如此。如果以此考量陶寺遗址,因为陶寺没有出土公认的尧都字证,自然不可能被认定为“尧都”。陶寺遗址扁壶上有两个字,但有的学者认为是“文尧”,有的认为是“文命”或“文令”,还有认为是“文邑”等,如今还未公认是“文尧”。

但问题是:这种彻底否定文献的做法,到底科不科学呢,还有没有更科学的考证方法?

西方历史记载稀少,故而需要依赖考古,中国历史记载丰富,传承又未中断,为何彻底否定文献记载?这样做,只能说不是蠢就是坏。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初期,随着现代考古兴起,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就是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 以考量古代历史文化。如今,这种方法成为一种公认科学的学术正流。而以“二重证据法”看,陶寺遗址就是尧都!

通过考证可知,陶寺不仅与帝尧史料存在诸多“巧合”,而且当地民俗、传说、方言、地方志、地名、家谱等都说明尧都就在临汾一带。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的王巍说过:“没有哪个遗址像陶寺遗址这样与尧都的历史记载等方面如此契合。后世历史文献记载、当地民族志资料、地名甚至方言等,也都指向尧都在临汾一带。”

总之,陶寺遗址、临汾与帝尧关系,不是一两处吻合,而是一连串的吻合,已经形成了一个证据链,最终都指向陶寺就是尧都。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何努,经过四十年的考证指出:“我们已初步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考古—文献—人类学’证据链,指向陶寺都城遗址为尧舜之都,它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尧舜时代并不是传说而是信史。”也就是说,以如今考证来看,陶寺遗址就是尧都,又一神话传说成为现实!

最后,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两点值得一谈:

首先,影响“字证”存在的因素太多,比如文字载体能否保存数千年等,因此拿“字证”作为判断依据,显然不太科学。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因此要勇于打破唯考古论的西方迷信,吸收西方正确的,抛弃西方错误的,“二重证据法”就明显比西方的更科学。

其次,以“二重证据法”来看,即便陶寺遗址没有公认的“字证”,也可以认定其为“尧都平阳”。与之类似的还有夏朝考证,文献与考古存在证据链式的吻合,难道就因为二里头遗址没有“字证”,就要否定其他一切吻合?

总之,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除了帝尧从神话成为现实之外,相信史书中的其他上古神话人物,可能还有一批会成为现实。之所以如此,在于中国历史本来就可信,自然可以慢慢找到存在的证据。

参考资料:史记、尚书、《中国报道——陶寺是“尧都”吗?》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当... 在之前的中国近代史系列中,咱们聊到了康有为的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自己流落到海外,光绪皇帝也落了个身...
原创 谢... 有这样的一位国家干部,曾经官至副国级,死后葬在八宝山,这本来是莫大的一种荣耀。但没想到的是,他在几年...
城市考古有哪些新进展 浙江绍兴稽中遗址发现的战国与汉代建筑基址遗迹。 江苏淮安板闸镇遗址发掘区(资料照片)。 浙江绍兴...
原创 明...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曾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可见韩非子对游侠这个古老职业带有贬义的,私以为韩...
原创 南... 南北分治:高纬昏庸自毁长城,后宫混乱争风吃醋 惟周勋州刺史韦孝宽被斛律光杀败,尝欲报恨,特构造谣言...
原创 此... 在三国那样人才辈出的时代,有很多武艺超群,以一敌百的人物,比如说最有名的就是刘备的五虎将,个个都可以...
先秦淑女步,怎么走? 最近,“先秦淑女步”成了热梗,是搞笑幽默博主“氧气在巴厘岛”造出来的网络梗。 “先秦淑女步”指的是先...
山东一中学发现4座古墓葬,初步... 本文转自【齐鲁网】; 近日,在山东省聊城第三中学(以下简称“聊城三中”)一处施工工地,施工人员在施工...
原创 1... 1997年邓公逝世前,曾向江主席安排了四件大事,并且还特意提出一个苛刻要求,这四件事从离世的第一天起...
原创 秦... 秦始皇是何许人也,相信没有人会不知道。所以我也就不多费笔墨进行介绍了,对于这位历史人物。我们知道他是...
原创 英... 1937年7月7日夜晚,驻卢沟桥的日军在没有通知中国政府的前提下,擅自开展军事演习并谎称一名士兵失踪...
原创 1... 1952年,刘亚楼来到毛主席的办公室,准备向他汇报空军的情况。就在这个时候,毛主席突然对刘亚楼说:“...
原创 一... #2月图文动态激励计划#公元762年五月三日,带领大唐进入开元盛世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在帝都长安神龙...
原创 我... 说起胡宗南,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他贵为“天子第一门生”,不但是唯一一个做到战区长官的黄埔毕业生,还在...
原创 一... 一起领导秋收起义的5人,除了毛主席之外的四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上,秋收起义无疑是一次具...
原创 没... 一个政权的衰落总是伴随着另一个政权的崛起,但有时候,也不只是一个政权,可能背后隐藏着“多匹黑马”。而...
原创 清... 其实,很大一部分人对溥仪或多或少是有一些了解或耳闻的。他出生于1906年,是摄政王载沣(光绪皇帝异母...
微视频|古树名木:胡杨古树群 古树名木被誉为“有生命的文物”。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古树名木508.19万株...
原创 美... 说起来,傅履仁先生其实并不姓“傅”,他姓“富察”。 是的,傅履仁先生是满族。 不仅是满族,他祖上还是...
原创 老... 1956年,铁路边上那座古老的建筑,便是白俄罗斯布列斯特火车站。 布列斯特位于白俄罗斯和波兰交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