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最神秘的大侠,两次下诏不肯相见,朱元璋:我亲自修书一封
迪丽瓦拉
2025-07-08 13:03:33
0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曾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可见韩非子对游侠这个古老职业带有贬义的,私以为韩非子的结论过于武断。上至春秋,下至当下,类似游侠的人物屡见不鲜。他们重义轻利,神龙见首不见尾,在市井当中拥有极高的声誉。

今天就来聊一聊明朝初年的一位游侠—田兴,曾经跟随朱元璋平定天下,文能定策,武能搏虎的奇男子。

田兴其人,与明太祖朱元璋颇有渊源,朱元璋竟然称他为兄长。而且与常遇春等名将也是老相识,在开国期间也多有出力。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人物,在正史上并不见记载,只在一些野史、方志中才有记载。

既然是出自野史,按理说那应该是杜撰的人物了。但是朱元璋曾经三次诏请这个田兴,前两次都不得相见。朱元璋第三次诏请田兴,为示诚意亲自写下《与田兴书》,这也让田兴一介平民出现在后人眼中。足见田兴确有其人,也足见田兴与朱元璋关系匪浅。

与朱元璋的渊源

田兴原籍山东青州府,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田兴身材魁梧,孔武过人;为人好打抱不平,轻财任侠,有古侠士风。元至正年间,年已成人的田兴成了一名小商贩。足迹遍布淮河南北、长江两岸,经常出入南直隶之间,贩卖货物之余,顺带行侠仗义。

有一年冬天,田兴贩卖货物行至颍州的时候,天降大雪。田兴被迫停留在颍州一个叫老子集的地方,在路上荒草之中发现一少年,生命垂危。侠肝义胆的田兴便将少年带到旅店,为他请医备药,照顾颇周。没几日便治好了少年,与他交谈,此少年虽然年岁不大,谈吐之间却颇有胆识谋略。二人相谈甚喜,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根据方志记载,此少年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事情真伪值得商榷,但是,读过明史的伙伴们是否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元至正四年,时年十七岁的朱元璋家人相继饿死、病死。孤苦无依的朱元璋,出于无奈只能去皇觉寺出家为僧。但是寺里的效益也不好,只能打发僧人出外化缘。朱元璋只能四处游历化缘乞食,在途中有一次不慎染病,饥寒交迫之际昏倒于荒野之中。被两个神秘的紫衣人救下,在二人的帮助下恢复了健康。

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逾月,游食合肥。道病,二紫衣人与俱,护视甚至。病已,失所在。凡历光、固、汝、颍诸州三年,复还寺。——《明太祖实录》

这段故事在《明史》、《明实录》等诸多正史中都有记载。而且具有明显的神话色彩,朱元璋是被两个紫衣神仙护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路上染疾被人救济,这应该做不了假。那么这两个紫衣神仙,真实人物会不会就是田兴呢?

这也是笔者唯一能从正史中联想到的地方。无论真实与否,朱元璋与田兴的有一段过往肯定是假不了的。要不然朱元璋也不会大费周章地寻找田兴,甚至身为皇帝降尊给平民写信,信中言辞情真意切。

文能定策、武能搏猛的奇男子

短暂的相聚之后,田兴的继续当着贩夫走卒、行侠仗义的工作。而朱元璋也继续游历乞讨于各地。

元至正十二年,朱元璋受儿时伙伴汤和的邀请,参加了郭子兴的义军。由于作战勇猛,胆识谋略过人,没多久便得到郭子兴的赏识。被郭子兴倚为心腹,甚至将义女马秀英嫁给了朱元璋。

但是郭子兴这人那,量小志疏,眼见朱元璋威望越来越高,大有取代他的趋势。朱元璋处处受到郭子兴父子的排挤,甚至后面还发生了被郭子兴囚禁,差点被斩杀的地步。

也正是在此时,消失十余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田兴又出现了。他找到了朱元璋,二人推杯换盏叙旧。期间,田兴告诉朱元璋郭子兴不是明主,不值得追随,应该早日自立。

在田兴建议下,朱元璋仅带领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南掠定远,是为淮西二十四将。此后的数年,朱元璋南征北战,于至正十六年攻占了南京,在义军之间总算是有一席之地了。期间,田兴曾多次出入朱元璋军营,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建功颇多。

在拿下南京后,田兴却选择了再次离开。他找到常遇春,告诉他“:大业已定,元璋是位明主,早晚能得天下。我就继续云游四方了”。没成想,田兴这一消失,又是十余年,朱元璋果然没有再见过他。

昔者龙风之僭,兄长劝我自为计。又复辛苦跋涉,参谋行军,一旦金陵下,告遇春曰;“大业已定,天下有主,从此浪游四方,安享太平之福,不复再来多事矣!”我故以为戏言,不意真绝迹也。——《与田兴书》

朱元璋再次听闻到田兴的消息,则是在洪武三年。

洪武三年,田兴贩卖货物途经六合与来安县接壤的西北山区。此处地广人稀、山高林密,经常有老虎出没,毁害庄家、伤人性命。当地官员多次组织人手前去捕杀,都是失败而归。田兴听闻此事后,愤怒道:“我所经行之地,乃有虎挡道乎!”遂一个人单身入山搏杀猛虎,于十天日杀了七只老虎。

当地官员听闻有这等猛士,找到田兴,问他姓名,笑而不答。给他赏赐,又摆手不要。当地官员就把田兴的义举上报给朝廷,言其形,摹其状,讲其勇,请表彰。朱元璋收到六合的表彰奏疏后,大笑说道:“必吾故人田兴也!”

明太祖朱元璋喜不自胜,下诏把田兴打虎的无名山洼,命名为“打虎洼”,并在打虎洼建立石坊。由大儒宋濂在坊上亲自题写:“大明洪武三年九月田兴打虎处”,为田兴树碑立传。

三次下诏求见,而不得

时隔十余年后,再次收到田兴的消息,朱元璋百感交集。回想起少年时被田兴搭救,想起平定天下时为他出谋划策。朱元璋如今已经贵为九五之尊,想到的是一定要请到田兴,与其共富贵。但是两次下诏书,田兴都视而不见。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亲自修书一封交与田兴。这已经是朱元璋第三次诏请田兴了。

信中开头写到:“元璋见弃于兄长,不下十年。地角天涯,未知云游之处,何尝暂时忘也。”两次诏请都不得见,朱元璋也表达了自己的不解:元璋犯了什么罪过,兄长两次都不肯与我相见。(两次诏请,而执意不我肯顾,如何见罪至此。)

朱元璋害怕田兴是因为自己做了皇帝,如今身份悬殊,忘记了过往情分,不念兄弟旧情。为了打消田兴的疑虑,朱元璋在诏书中说道:“皇帝还是皇帝,元璋也还是这个元璋。我只不过是偶然做了皇帝,并不是一当皇帝,就不是朱元璋了。我也不会因为当了皇帝,就把兄长当做臣民了。”

皇帝自是皇帝,元璋自是元璋,元璋不过偶然做皇帝,并非一做皇帝,便改头换面,不是朱元璋也。本来我有兄长,并非做皇帝便视兄长为臣民也。愿念弟兄之情,莫问君臣礼。——《与田兴书》

朱元璋知道田兴习惯了游历四方,闲云野鹤的生活,并不强迫他入朝做官。在诏书中继续说道:“国家政务,兄长如果愿意帮助元璋,就当个一官半职。如果不愿意,也但凭兄长的意愿。此次相见只谈兄弟之情,不谈国事。”

至于明朝事业,兄长能助则助之,否则听其自便。只叙弟兄之情,不谈国家之事。美不美,江中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与田兴书》

这篇诏书写的情真意切,诚恳备至,也是朱元璋为数不多的好文章。朱元璋害怕田兴还是不来相见,在诏书最末写到:“再不过江,不是脚色!”朱元璋的言外之意是,你平日自诩为英雄好汉,行侠仗义。如今却连故人的面都不敢见,你还算什么英雄好汉?

果然,这一激将,田兴终于露面了,前往南京面见朱元璋。朱元璋以家人礼接待田兴,亲自前往龙江迎田兴。朱元璋也不强人所难,不谈国事,兄弟二人只是把酒言欢,经常畅聊到深夜,情谊如初。逗留月余,田兴多次辞行,朱元璋都不肯。

洪武四年,一代奇男子田兴病逝于南京。朱元璋听闻后,悲拗不已,亲自为田兴治丧。并下诏册封田兴的两个儿子为指挥使,田兴的儿子受父遗命,不肯为官,执意回到六合为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贫... 出生在一个穷苦的贫民家庭并不可怕,也无需悲观颓废,只要参考今天我们介绍的主人公魏仁浦的做法,也许就能...
原创 建...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
原创 4... 要问陈布雷是什么人?就要从抗战时期说起,陈布雷用一杆笔,书写了多篇激励民族志气不朽的文章,素有党国总...
原创 “... 前言 萨尔浒之战后,明军丧失了在辽东战场的主动权,由全面进攻转向全面防守。而努尔哈赤则加大了扩张的规...
原创 八...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三师六旅十二个团,这六个旅组成八路军的,在抗战...
原创 寿... 古人常说,寿长则辱,在古代社会,医疗条件不发达,大概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无病无灾的寿终正寝,这中间还...
原创 日... 前言 在20世纪初沙俄的野心驱使其向东扩张,觊觎东北亚的肥沃土地,引发了一系列血腥的屠杀和冲突,最终...
原创 《... 明朝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兴起,闲暇时光增多,对于阅读的需求就不断增加,那个时代就产生了...
原创 7...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在足够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诸多大事件里,苏联...
原创 曾...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一段时间,诞生了各种流派和学说,是中国文化极度繁荣...
原创 李... 丁伟和孔捷不是不想来,而是根本不知道 李云龙是在淮海战役后期,在与楚云飞的对阵中不幸负伤的,多亏了段...
原创 地... 纪录片中经常出现,非洲大地上尘土飞扬,数不尽的角马群在飞奔的画面。很容易给我们一种,非洲很缺水的错觉...
原创 汉...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汉朝无疑是一个辉煌而重要的时期。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阶段,更在治水方面有着显著的...
为发动侵略战争,日本曾找了哪些... 日本是个岛国,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德川幕府时,日本国内便有学者对其民族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危...
原创 2... 前言 2020年3月30日,台湾地区的“抗战老兵”代表郝柏村在台北去世,享年101岁。 金门炮战期间...
原创 与... 刘备从黄巾之乱后起兵,一心想要匡扶汉室,尤其是在获得了汉少帝的衣带诏之后,更是把自己当成了汉朝最后的...
原创 1... 1915年10月25日,在日本东京梅屋庄吉家,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婚礼,两位新人不但有着27岁的年龄差,...
原创 清...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清朝在地方上设有九大总督,握有实权,是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这九大总督在各自的辖...
原创 逃... 文/鼎湖听泉 汉王三年刘邦彭城遭遇大败之后,好不容易才把荥阳发展成了新的根据地,不再如惶惶不可终日的...
原创 吴... 三国时代,乱世频现,就连汉末群雄割据也在其中。乱世必然伴随战争,而军队行动需要规范管制,不同军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