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逃出荥阳:陈平曾以怎样的超级无间道救刘邦小命
迪丽瓦拉
2025-07-08 16:03:42
0

文/鼎湖听泉

汉王三年刘邦彭城遭遇大败之后,好不容易才把荥阳发展成了新的根据地,不再如惶惶不可终日的丧家之犬居无定所。

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后来,汉兵驻扎在荥阳南面,修筑了连接到黄河岸边并带有围墙的甬道,作为运输粮草的重要通道。项羽因此经常出兵侵夺甬道,以断绝汉军的军需线,汉军粮食短缺,心里十分恐慌,总之汉军与楚军对峙了一年有余,相持不下,也等于是刘邦被围困在荥阳一年之久,也算是其出道之后最黑暗的时期了。

就在刘邦几乎弹尽粮绝之际,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便要求议和,只求保住荥阳以西的土地就算了。目光短浅又有妇人之仁的项羽几乎不假思索就同意议和,不料老谋深算的范增却不同意,认为应该痛打落水狗,而且汉军粮食缺乏很容易被打败,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下次未必有这么好的全歼机会了,不然的话就会后患无穷甚至于后悔莫及了,反正在鸿门宴放过了刘邦,这次再放过那就是太便宜他了。于是项羽听信了亚父范增的建议,不再同意讲和,而是继续调集重兵来围困荥阳,围个水泄不通的样子。

对于此种严峻形势,刘邦当然是为汉军的前途深深担忧,正在想破敌之策时,智多星陈平又发挥作用献出了他的解围妙计,那就是"黄金离间计",非常有杀伤力。

"天下纷纷扰扰,分分合合,城头不断变幻大王旗,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平定下来,目前的形势,先生有何解救良策?"刘邦对陈平说。

"项王为人,恭敬仁爱,一些廉洁好礼又品行端正的有才之人,大都愿意归附他,然后却在授爵封地论功行赏时犯迷糊,甚至于十分吝啬,总是舍不得,所以归附他的才士也大都逃走;现今大王您对人轻慢不讲礼节,廉节高尚的士人就不喜欢来归顺;但大王却有一点最值得称道,那就是您能用封邑爵位慷慨地赏赐给有功的人,所以那些圆滑、贪利而不讲廉耻甚至于品行不正的士人也大多来投奔您。这就是骨牌效应,用一好人来一堆好人,用一坏人很多坏人就跟来了。如果大王能取长补短,也就是说分别除去两人的短处,吸收两人的长处,那么平定天下就指日可待了。然而大王您却喜欢随意侮辱人,态度比较轻慢,这样一来是不容易得到廉洁而有节操之士的。当然,楚国也存在可以致乱的因素,其实项王身边正直而有本事的臣子也只不过是几个人罢了,如亚父、钟离眜、龙且、周殷等人,搞定了这几个人,基本上楚国也要出乱子了。

只要大王您能拿出几万斤黄金,用来实施反间计,离间楚国的君臣,使他们彼此产生疑忌之心,项王为人好猜忌又特别轻信谗言,他就是这样的婆婆妈妈性格,这样必然会引起他们内部互相撕杀自我残害,自毁长城也。然后乘他们内讧汉军趁机兴兵攻打,能灭掉楚国是绝对没问题的了。"陈平对刘邦如此说道。

刘邦细想了一下,倒认为陈平说得很对,说到了点子上啦,因为就一个足智多谋的老狐狸范增就值百万雄兵,要是能用计让楚军祸起萧墙自相残杀,基本上会使楚军元气大伤,于是便不惜血本地拿出黄金四万斤给陈平,任凭他自己支配处理,爱怎样用就怎样用,刘邦不过问黄金用到哪里去,换句话说陈平有完全的支配权,也就是为了他毫无顾虑地去行使反间计策,刘邦这人最好的一点就是用人不疑。

然后陈平雷厉风行地用大量黄金在楚军中放手进行离间活动,于是在诸将中散布流言蜚语,说钟离眜等人在项王部下为将,战功赫赫,功劳很多,却始终不能分封土地为王,为此他们想背叛项王,反戈一击和汉军结盟共同灭掉项氏,然后分他的土地,各自占山为王。项羽本来就吝于封地许官,也知道部下对自己有所不满,当然也对此种事特别敏感,一听到这种坊间谣言,果然心怀猜忌,不管青红皂白对钟离等人不信任起来,正中了陈平之计。

项羽起了疑心之后,便急不可耐地派使者到我们汉军这里探听虚实,然后是陈平又设计了一箭双雕之妙策。一俟项羽的使者到来,刘邦便让人备了丰盛的宴席装成要盛情款待使者的样子,而项王使者一进来,就假装很吃惊地说道:"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却是项王的使者!"说完急匆匆地又把宴席撤走,故意换上粗茶淡饭来招待项王使者,以造成一种传播上的副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受到冷遇的项王使者回去之后,一定会添油加醋地把这种窝囊气用一种十分激愤的情绪统统报告给项羽听。最终,失去理智的项羽果然对楚国的顶梁柱亚父范增大起疑心,认为他和汉王一定有过地下交易,甚至订立过什么秘密的攻守同盟,这一忽悠终于让汉军毫无费力就抽起了项羽智囊团,也就是范增的被弃用。

当时心明眼亮的亚父想赶快把荥阳城攻下来,彻底消灭汉军,然而当时已经不信任他的项羽就是对其爱理不理的,反正死活不肯接受他的建议,我是主人我都不急,你急个什么,莫非是和刘邦勾搭成奸想里应外合?我才不做傻瓜呢。看到项羽这付德性,足智多谋的范增最终知道是项羽已经对他起疑,于是就生气地说:"这样看来,天下事大致已成定局了,君王您好自为之吧!愿您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完好无损地回家养老!"

刚自用的项羽当然没有他,巴不得他早点滚蛋呢,一个对自己不忠的老家伙留着何用?却不知中了别人的道道。范增十分失落地离开项羽,越想越不是滋味,哭都没眼泪的那种,回途中还没到彭城,就因急火攻心背部的毒疮发作而死了,一代英豪就此走上穷途末路,可惜可惜。做主帅嘛,当然得记住这样的信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然的话也只能是忽悠自己,直至成为光杆司令。

此时汉军的粮食也已经断绝,情况十分危急。为了突围,陈平灵机一动又想出了一个"美女假王计"来迷惑楚军。于是在夜间从荥阳城东门放出二千多名美女,身披铠甲冒充军士从荥阳城东门出城。楚军开始以为是汉军的敢死队突围,立马受诱四面围击,一看到一大堆美女,又是一阵骚9乱,大美当前,大肆哄抢,军阵大乱,也不记得要活捉刘邦了。

这就为刘邦逃出重围创造了解条件,趁着敌人自乱阵脚,汉军又使出了一出替身计,由相貌酷似刘邦的纪信做他的替身诱惑敌人,很刺激的连环计也,嘿嘿。

"现在情况十万火急,我的长相和大王相像,就让我扮做大王的替身去引诱楚军转移视线,以假乱真浑水摸鱼,大王就能趁乱逃出城去了。"将军纪信自告奋勇急切地对刘邦说道。

这个也对啊,反正情况万分危急,多一计就多一条生路,那就试试吧。于是纪信坐着刘邦的专车假装汉王,迷惑楚兵。

"城中粮食已经断绝,汉王前来投降项王。"假扮刘邦的纪信大声对楚军叫道。

一听到这句话,楚军以为汉王出降,立马兴高采烈地高呼万岁。趁着敌人的力量全被纪信吸引过去了,陈平就和刘邦在夜色中带领数十骑乘机从城西门出去,进入关中,收集散兵再向东进。当项羽见到纪信时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于是问纪信说汉王躲在哪里,纪信哈哈大笑道汉王早已出城了,你们这些傻瓜,还以为汉王真的投降了呢,做梦去吧。受愚弄的项羽大怒,立马把纪信残忍地活活烧死。然后是留守荥阳的御史大夫周苛(周昌堂兄)被项羽破城后宁死不降而遭项羽烹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塔...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东北野战军把首战的目标指向了东北的门户锦州。锦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尤...
追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青年网德州7月19日电,为追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红韵风华,播...
原创 华... 2007年12月26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14周年纪念日,已经是86岁高龄重病在身的华国锋不顾家人...
原创 淮... 近年来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淮海战役前华东野战军的代司令员粟裕曾经向中共中央提出一个请求:让中原野战军...
原创 南...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朱... 前言 朱德乃“十大元帅”之首,贵为“红军之父”,与毛泽东主席并称“朱毛”。 与毛泽东的形象稍有不同的...
原创 溥...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
原创 5... 1956年,早已对皇陵虎视眈眈的郭沫若盯上了明定陵。对于挖皇陵这件事关千古的大事,文化届和考古届一直...
这个中欧国家,为什么最受华人欢... ‍ ‍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地球知识局 (ID:diqiuzhishiju) 作者:地球知识局 中国人...
原创 此... 此人堪称吕布第二,关羽也因此人被杀,最后却被司马懿击杀 三国时期,诸侯纷争,群雄争霸,产生了很多有名...
三下乡|青火突击队:追忆甘霖史... 古人云:“甘如霖,润物无声悄然大地现生机风如暴,卷却残云敢教日月换新天”位于湛江麻章镇的甘霖村在抗日...
原创 新... 七七事变爆发时,蒋氏在哪?在庐山。 不过,这一次,蒋氏倒不是在庐山当“仙人”,而是在开会。 会议的议...
原创 李... 在无比强大的大唐王朝中,李家父子的后宫充满了缤纷与生机。 在李渊50岁之前,他只有五个儿子。但当他成...
原创 《... 大型古装悬疑探案剧《唐朝诡事录之西行》终于来了,也就是唐诡2,观众们足足等了两年,官方首播六集,还是...
原创 包... 《包青天》这部电视剧火得一塌糊涂,两岸三地都爱看。包拯和展昭这两个角色,更是家喻户晓,谁都知道。包青...
原创 苏... 引言 1939年后,苏联在东欧不断扩张土地,侵占了东欧诸国,建立了“东方战线”,苏联扩张领土到底有没...
原创 武... 飞云浦一战,是武松最经典的战斗之一。在这场战斗中,身负重枷的他,赤手空拳将四名杀手格毙,然后趁夜返回...
原创 1... 图 | 额尔德特·文绣 前言 众所周知,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有这样一位敢于向皇权发起挑战的女子,...
原创 他... 虽说在国民党执政期间,蒋介石确实做过许多坏事,但蒋介石本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他用起人来却是非常严谨的...
原创 李... 引言 贞观六年,唐太宗李世民例行“录囚”。 “录囚”是汉代以来传承的制度,天子不定时亲自巡查监狱,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