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得知弟弟有不臣之心,赵匡胤曾采取三大措施,结果离奇死亡
迪丽瓦拉
2025-08-30 20:03:14
0

说起“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可以称得上是宋朝第一奇案了。赵匡胤身经百战,体魄健壮,前一晚还和弟弟赵光义一块喝酒,结果第二天就离奇死亡。针对宋太祖之死,皇室讳莫如深,民间却流传出多种版本,但几乎都是说赵光义杀了自己的哥哥,篡夺皇位。

其实历朝历代,兄弟为了皇位手足相残的事件屡见不鲜,赵匡胤即使相信自己的弟弟,但也并非一点防范之心都没有。就好比都虞侯张琼,曾经就对赵匡胤说过:

“晋王(赵光义)殿下利用职权结交豪杰,私蓄兵甲,有不臣之心。”

当赵匡胤得知弟弟有不臣之心后,就已经对他有所防范。他表面上显示自己重视手足之情,所以将告密的张琼处死,但私下却曾采取三大措施,来制衡赵光义。那么他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一、迁都洛阳

迁都是件大事,毕竟首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除了平日生活要方便,交通要便利之外,还要满足地势、气候各方面的条件。而迁都这件大事,也不能皇帝一人说了算,必须要群臣都赞同才行。

当时北宋的都城是开封,赵光义就担任开封府尹,他趁机结交和拉拢了许多当地势力,给赵匡胤带来很大不安。为了打压赵光义的势力,赵匡胤就决定迁都洛阳,甚至还亲自到洛阳祭天。

可就像前面说的,这是大事,所以必须征求群臣的意见。然而北宋的朝臣,几乎都在开封安家置业,突然要他们去洛阳重新发展,很多人都不愿意,所以他们极力反对。没办法,最后赵匡胤只有尊重朝臣的意见,迁都之事宣告失败。

二、打压党羽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讨厌手下的人结党营私,毕竟这就有图谋不轨的嫌疑。就算赵匡胤相信自己的弟弟,也不会容忍他结党营私。为了减轻威胁,赵匡胤只能打压赵光义的党羽。

乾德四年,赵匡胤就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为由,接连将冯瓒、刘嶅、李美等人贬斥出京,这些人正好都是赵光义的人。直到后者即位,这些人才得以官复原职,可见当初赵匡胤,确实是借此削弱弟弟势力。

三、敲打弟弟

就算削弱了赵光义的势力,但只要他本人有心谋反,那即使把党羽清除了,他迟早也能培养新的党羽。所以要想治本,还是要敲打赵光义本人,让他断了谋反的心思。

于是赵匡胤召弟弟进宫,名义上是兄弟把酒言欢,实际上是对赵光义进行训斥。根据《续湘山野录》记载,两兄弟喝完酒以后,赵匡胤就屏退左右,与弟弟进行密谈。不一会儿,

“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

赵光义在什么情况下会“避席”呢?要不就是散场了,他要回去所以避席,这是一种礼貌的行为。但赵光义“时或”避席,且并没有退出来,就说明他不是要走。要不就是另一种情况,就是遭到哥哥的训斥,他才会避席。

接着,赵匡胤又“引柱斧戳雪”,对弟弟说,让他好自为之。由此可见,赵匡胤训斥完弟弟后,希望他能够安分守己,也表示出他没想过要惩罚弟弟。但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他便离奇死亡,皇位落到赵光义手上。

“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

后世将这一事件称为“烛影斧声”。

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提出了“金匮之盟”一说。就是说杜太后在临终前,赵匡胤就在身边侍疾,于是太后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劝说赵匡胤传位给弟弟。赵匡胤出于孝顺,亲口答应要传位给赵光义。不过后世普遍认为,这是赵光义的托词罢了。

(参考文献《续湘山野录》《宋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不管是强盛的秦汉,还是大一统的唐王朝、明王朝,都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太监干政、掌权...
原创 古... 【朱允炆】即明代第二个皇帝建文帝,被他的叔叔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推翻了,南京城破,宫中起了大火,建...
原创 细... 受影视剧和小说的影响,历史上的很多名人都被曲解化了,而这里要说的三位名将也是如此,原本是智勇双全的名...
原创 慈... 在我国历史上,一代国家的统治者大多是男性,但也不乏有女子贪图权利,沾染国事。就比如清朝的慈禧太后,她...
原创 此... 看过电影一代宗师的人都知道,在这部电影中,有一位名叫宫羽田的著名拳师,是剧中民国时期著名的武术宗师,...
原创 清...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王朝对历史的贡献几乎为零。清朝晚期几乎是每一个官员都贪,同时清...
《澶渊之盟》的签订,与北宋的灭... 全文共2893字 | 阅读需6分钟 《澶渊之盟》的签订是北宋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随着《澶渊之盟》的签订...
原创 刘... 中国大一统王朝中,所谓的“布衣天子”有两个,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 对这两个人,毛泽东的评价都是...
原创 雍... 将军打仗离不开善战勇猛的战士,君主治国同样离不开能力出众的臣子。若无可用的兵,纵是以一当百的将军犹如...
原创 摄... 清朝历史上共有两位摄政王,第一位大家比较熟悉,清太宗皇太极之弟摄政王多尔衮。第二位,就是末代皇帝溥仪...
吴三桂占据清朝半壁江山,兵马是...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吴三桂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本是明朝的将领,却在关键时刻选择投降清朝,打开...
原创 《... 导读:赫舍里·索尼,清朝初年有名的重臣。他对历经从努尔哈赤到康熙四代君王,对大清对爱新觉罗皇室绝对是...
原创 历... 历史上唯一无污点的皇帝,去世已1400多年,仍有人愿为他守陵 哈特是美国的历史作家,在上个世纪九十年...
原创 当... 只有用心灵才能看清事物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小王子》 童话里白马王子爱上灰姑娘...
晚清传统地方官书局的出版文化理... 所谓晚清官书局,指同光时期由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同治中兴名臣开其端,诸省督抚大吏倡其行或...
原创 故... 柳亚子《纪事诗二首》:“第一伤心民族耻,神州学界尽奴风。” 对于我国历朝历代 的 皇帝而言,他们心中...
原创 晚...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 千百年前,李白写下如此...
原创 国... 毛主席曾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道理,如果当局统治者不能够很好地治理国...
原创 皇... 戊戌变法后,慈禧是恨透了光绪帝,本来是想放权让他实行维新变革,可到头来损害的却是以她为首的后党利益,...
原创 清...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会有很多军队,来保卫国家。清朝虽然是最后一个王朝,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