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俄战争,让俄国与日本40年不敢交锋?难怪苏联迟迟不肯对日宣战
迪丽瓦拉
2025-07-08 16:32:48
0

前言

在20世纪初沙俄的野心驱使其向东扩张,觊觎东北亚的肥沃土地,引发了一系列血腥的屠杀和冲突,最终导致了与日本之间的日俄战争。这场战争背后的国际力量错综复杂,不仅是东亚与欧洲的对抗,也是全球列强角逐的缩影。为何日本敢于挑战强大的沙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国际政治的暗流?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在1900年夏季,随着八国联军的步伐踏入中国,沙俄采取了分进七路的策略深入中国东北,唯独西南方向的军队除外,其余力量全数侵入东北地带。这一行为是其宏大陆地策略的一环,旨在控制清朝东北及蒙古地区。

沙俄这一霸道行径令日本急不可耐,俄国如此明目张胆地占据东北,无疑在日本心中激起波澜。两强之间的冲突已成定局,避免冲突的唯一途径便是一方的撤退,否则,未来的摩擦与冲突在所难免。

在俄国内部对于如何与日本开战的问题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虽然沙皇政府对扩张领土充满渴望,争论的焦点并不在于是否开战,而在于战争的策略。一方面,有人主张等到西伯利亚铁路的贝加尔湖段建成后,届时国家的远东运输能力将大为提升,此时再与日本决战更为合适。

他们建议先加强旅顺、大连等地的军事防御工事,为将来的战争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有一派激进的民族主义者轻视日本,认为日本不过是弱小之邦,俄国轻而易举便可胜之,因此主张立即向日本发起战争。

对于日本而言,面对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战争,日本不可能坐以待毙。日本将从清政府那里获得的大量白银投入到军事扩张中,多次会议上,日本明确了攻击东北俄国军队的战略目标,并制定了详尽的作战计划。

经过九年的酝酿,1904年,日本以决绝的姿态向俄国发起了挑战。表面看来,日本与俄国的实力悬殊,但日本的“小兔子”敢于挑战“北方的鹰”的背后,有三大因素的支撑。随着日俄战争的爆发,俄国因为战前准备不足而措手不及,这也是其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日俄战争的历史镜头记录了这一切。

当时俄国虽在地域、人口和工业水平上均超过日本,但远东地区的实力却不占优势,加之俄国东欧的主战场远离远东,对远东的军力投送极为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俄国更加需要能够稳住阵脚的指挥官,远东地区的俄国高层却似乎缺乏这样的人物。

相较之下日本国内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经历了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迅速现代化,国力大增。尤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取得了对中国的压倒性胜利后,日本不仅迫使清朝签订了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更是一举拿到了数额巨大的赔款和战利品,为其军队的现代化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支持。

得益于此日本军队得以迅速扩张并装备现代化武器,战斗力大增。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对俄罗斯的军事优势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军事装备和战术运用上,日本展现出了明显的先进性。

因此当日俄双方在远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升级为全面战争时,俄罗斯的内部问题成为其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俄罗斯帝国虽然拥有庞大的领土和人口资源,但是由于国内的政治经济问题,无法有效地动员和利用这些资源来支持远东的军事行动。加之俄军高层的指挥混乱,未能形成有效对抗日本军队的战略。

其次日本得到了英国和美国的默许与支援。在国际政治的大棋盘上,英国对抗俄国的野心始终如一,尤其是在争夺亚洲影响力的战略博弈中。英国选择与日本结盟,旨在通过日本来平衡俄国在远东的势力。美国也对日本的崛起抱有一定程度的支持。

日本抓住了西伯利亚大铁路未完工的黄金时机。俄国虽然人口众多,军力雄厚,但远东地区的军事部署和后勤补给远不如本土。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未完工,意味着俄国无法迅速将兵力和物资从西部调往东部。日本清楚地认识到,一旦铁路建成,俄国在远东的军事行动将更加灵活迅捷,届时再想挑战俄国将无比困难。

这场战争不仅为日本洗刷了历史上因“三国干涉”而受到的屈辱,同时确立了其在远东地区的霸主地位。然而这场胜利同样深深植入了俄日双方心中的仇恨。随着时间进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的军事重心被迫转向与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激烈交战,远东地区的事务暂时被搁置。

1917年俄罗斯革命爆发,改变了国家的命运。在这一背景下日本联同盟国军队干涉俄国内政,意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却最终被坚韧的红军击退。苏联在内战胜利后,以斯大林为核心的领导集团迅速着手进行国家的工业化改造,致力于将苏联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强国。

对于斯大林而言,日俄战争给俄国带来的屈辱是刻骨铭心的,他深知只有国力强盛,才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从而寻求与日本的历史恩怨的解决。斯大林的政策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现代化,更包含了对外强硬的一面,他坚信时机一到,苏联必将与日本进行一场正义的回应,以此来一雪前耻,重新确立苏联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尊严。

在二战的风暴中,纳粹德国与日本帝国签订了《轴心国协议》,缔结了一项军事同盟,目的是共同对抗苏联这个共同的敌人。德国的策略考虑深远,他们预见到直接对抗苏联可能会遇到的艰难困苦,因此希望通过与日本的合作,形成对苏联的双线夹击,从而迫使苏联分兵防御,以便突破苏联的防线。

遗憾的是德国的这一战略计划并未如愿以偿。当德军在东线与苏联军队展开殊死搏斗时,预期中的东线援军日军,并没有对苏联远东地区发起预期的攻击。德国的进攻因而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加之苏联地广人稀,德军深入后的补给线过长,再加上苏联严寒的天气和日本的不作为,最终导致了德国的战略失败。

日本之所以没有如德国所愿在远东对苏联发动进攻,主要原因在于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对日本军队的重大打击。当时日本已经在中国展开了全面侵略,尽管在多个战场上取得了进展,但坚强的中国人民和艰苦的抵抗使日军难以进一步突破。

德国已经制定了名为“巴巴罗萨计划”的详细作战计划,企图联合日本在苏联开辟新的战场。日本军方也试图通过攻占诺门坎等战略要地,为德国的全面进攻提供支持,希望能够重现一战时期的辉煌。

日本的攻击借口总是雷同,东八百藏中佐率领的小部队以寻找失踪士兵为名,前往诺门坎地区进行试探。日本军方由于过去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对苏联抱有盲目的自信,甚至自负地认为自己的一支师团足以击败苏联的三个师团。

此外日本方面还错误地评估了苏联的军事状况,以为苏联正在进行政治大清洗,无法调派经验丰富的将领应对战场。这种自大与误判促使日本越发傲慢。

然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日本的意图早有洞察。面对这种挑衅,斯大林决不坐以待毙,派出了经验丰富、曾在中国考察过日本作战模式的将领朱可夫。

当日本军队在诺门坎战役中试图对苏联展开攻势时,他们遭遇了由朱可夫将军领导的苏联红军的坚决抵抗。这支苏军与日本人记忆中那支腐朽的沙俄军队大相径庭,它们组织严密、作战英勇,迅速地让日军陷入了困境。

面对苏联军队那几乎压倒性的战斗力,日本军方感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战线一度处于僵持状态。为了突破这一僵局,日本决定走上了一条道德沦丧的道路,实施生物战。

此时臭名昭著的731部队被动员起来,承担起了这一不光彩的任务。他们选择了哈拉哈河作为行动的目标,计划通过将新开发的传染病毒投入河中,污染苏军的饮用水源,从而在敌军中引发疾病的大规模爆发,以此达到削弱苏联军力的目的。

然而命运的轮回让这场罪恶的计划最终反噬了其始作俑者。当时两名日本士兵在哈拉哈河的下游地区执行巡逻任务。由于极度口渴,加之对自己军队行动的无知,他们违反了禁令,直接饮用了河水。这一举动看似微不足道,却在日军内部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疫情爆发,严重削弱了其战斗力。

苏联军队凭借其深厚的战略耐心和对敌人动向的精准观察,很快洞悉了日军的困境。在适当的时机,他们迅速组织起有力的反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日本关东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日本关东军,已被内部疫情严重削弱的战斗力使得他们在这次反攻中几乎无力回天,只能被动挨打。

朱可夫的战术才智和苏军的英勇作战,迫使日本不得不签署了停战协议,从而暂时缓解了苏联的东部边境压力。此时苏联的主要精力仍需集中在西部的战场上,面对着纳粹德国的猛烈进攻,大量苏联远东军区的军力被迫调往欧洲参战,这使得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军力相对薄弱。

这场战役的结束,不仅是对日军的一次重大打击,也在日本军政高层心中种下了深深的恐惧。他们从这次失败中尝到了苏联军力的坚韧与凶猛,同时也为自己走上生物战这一不归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场战争的阴影,长久地笼罩在日本军方的心头,使他们从此对苏联保持了更为谨慎的态度,不再轻易挑起新的冲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3000年前古城就有清晰规划 记者23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一系列新的考古证据表明:距今3000多年前,三星堆古城已有清晰...
美美与共 中乌对话激活古老文明... “土地沃壤,稼穑备植,林树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马。”1300多年前,中国唐代玄奘法师这样描绘撒马尔...
原创 诸... 诸葛亮如果选择休养生息,不举兵北伐,蜀国的命运会怎样? 导语:自东汉末年董卓乱京以来,因为汉室已经没...
明宣德浅雕五彩鬼谷子下山将军罐 大明宣德浅雕五彩鬼谷子下山将军罐是明代的一种极其珍贵瓷器,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瓷工艺、以及...
原创 为... 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从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始,从此刻开始,一国之君掌握六国之政,在这种大一统的思维...
原创 白... 谈起吕布,喜欢他的人说他是乱世枭雄,讨厌他的人骂他是见利忘义之辈。对于刘备而言,他显然是吕布的“黑粉...
原创 明... 有很多讲,明朝的灭亡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特别是亡在崇祯皇帝的手里,一个本该将王朝带向中兴的明君?为何...
原创 卫... 红25军最早创立于1931年10月安徽金寨,下辖73、74、75三个师。1932年11月,红25军7...
原创 聂... 你怎么能给钱学森教授乘坐这辆车呢?这太扎眼了。 1956年的一天,当钱学森与聂荣臻讨论完工作之后准备...
原创 李...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花费重金打造的凤阳皇陵,在经过200多年风光以后,竟然被一...
原创 在... 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五虎大将”各个都是万人敌,他们为刘备建立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赵云赵子龙,...
原创 5... 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是蒋介石的心腹,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国民...
原创 粟... 昔年间,战士们于祖国山河天南地北汇聚而来,共同构成了我军浩浩荡荡的革命队伍,在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并没...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必背知识...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1.人类文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
原创 为... 说实话,哪个朝代不想对自己的既有敌人或者潜在敌人做到“虽远必诛”?但是,这种做法是建立在一定实力基础...
原创 蒙... 今天小编和大家聊聊秦始皇最重视的将军蒙恬是怎么被迫害致死的,赵高假传圣诏赐死扶苏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弄死...
原创 敬... 周总理是我党我军的领袖人物,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担任了很多重要的职位,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当了26年的...
原创 当... 综述 在历史上,每个朝代在建立后,都会选择一个城市作为都城,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国家壮大起来。都城的选址...
原创 孙... 孙权是汉末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他继承父兄的基业,最终鼎足江东,建立了东吴政权,和曹操、刘备争夺天...
原创 为... 前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此后,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奋勇南下,追歼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