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俄战争,让俄国与日本40年不敢交锋?难怪苏联迟迟不肯对日宣战
迪丽瓦拉
2025-07-08 16:32:48
0

前言

在20世纪初沙俄的野心驱使其向东扩张,觊觎东北亚的肥沃土地,引发了一系列血腥的屠杀和冲突,最终导致了与日本之间的日俄战争。这场战争背后的国际力量错综复杂,不仅是东亚与欧洲的对抗,也是全球列强角逐的缩影。为何日本敢于挑战强大的沙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国际政治的暗流?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在1900年夏季,随着八国联军的步伐踏入中国,沙俄采取了分进七路的策略深入中国东北,唯独西南方向的军队除外,其余力量全数侵入东北地带。这一行为是其宏大陆地策略的一环,旨在控制清朝东北及蒙古地区。

沙俄这一霸道行径令日本急不可耐,俄国如此明目张胆地占据东北,无疑在日本心中激起波澜。两强之间的冲突已成定局,避免冲突的唯一途径便是一方的撤退,否则,未来的摩擦与冲突在所难免。

在俄国内部对于如何与日本开战的问题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虽然沙皇政府对扩张领土充满渴望,争论的焦点并不在于是否开战,而在于战争的策略。一方面,有人主张等到西伯利亚铁路的贝加尔湖段建成后,届时国家的远东运输能力将大为提升,此时再与日本决战更为合适。

他们建议先加强旅顺、大连等地的军事防御工事,为将来的战争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有一派激进的民族主义者轻视日本,认为日本不过是弱小之邦,俄国轻而易举便可胜之,因此主张立即向日本发起战争。

对于日本而言,面对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战争,日本不可能坐以待毙。日本将从清政府那里获得的大量白银投入到军事扩张中,多次会议上,日本明确了攻击东北俄国军队的战略目标,并制定了详尽的作战计划。

经过九年的酝酿,1904年,日本以决绝的姿态向俄国发起了挑战。表面看来,日本与俄国的实力悬殊,但日本的“小兔子”敢于挑战“北方的鹰”的背后,有三大因素的支撑。随着日俄战争的爆发,俄国因为战前准备不足而措手不及,这也是其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日俄战争的历史镜头记录了这一切。

当时俄国虽在地域、人口和工业水平上均超过日本,但远东地区的实力却不占优势,加之俄国东欧的主战场远离远东,对远东的军力投送极为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俄国更加需要能够稳住阵脚的指挥官,远东地区的俄国高层却似乎缺乏这样的人物。

相较之下日本国内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经历了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迅速现代化,国力大增。尤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取得了对中国的压倒性胜利后,日本不仅迫使清朝签订了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更是一举拿到了数额巨大的赔款和战利品,为其军队的现代化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支持。

得益于此日本军队得以迅速扩张并装备现代化武器,战斗力大增。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对俄罗斯的军事优势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军事装备和战术运用上,日本展现出了明显的先进性。

因此当日俄双方在远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升级为全面战争时,俄罗斯的内部问题成为其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俄罗斯帝国虽然拥有庞大的领土和人口资源,但是由于国内的政治经济问题,无法有效地动员和利用这些资源来支持远东的军事行动。加之俄军高层的指挥混乱,未能形成有效对抗日本军队的战略。

其次日本得到了英国和美国的默许与支援。在国际政治的大棋盘上,英国对抗俄国的野心始终如一,尤其是在争夺亚洲影响力的战略博弈中。英国选择与日本结盟,旨在通过日本来平衡俄国在远东的势力。美国也对日本的崛起抱有一定程度的支持。

日本抓住了西伯利亚大铁路未完工的黄金时机。俄国虽然人口众多,军力雄厚,但远东地区的军事部署和后勤补给远不如本土。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未完工,意味着俄国无法迅速将兵力和物资从西部调往东部。日本清楚地认识到,一旦铁路建成,俄国在远东的军事行动将更加灵活迅捷,届时再想挑战俄国将无比困难。

这场战争不仅为日本洗刷了历史上因“三国干涉”而受到的屈辱,同时确立了其在远东地区的霸主地位。然而这场胜利同样深深植入了俄日双方心中的仇恨。随着时间进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的军事重心被迫转向与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激烈交战,远东地区的事务暂时被搁置。

1917年俄罗斯革命爆发,改变了国家的命运。在这一背景下日本联同盟国军队干涉俄国内政,意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却最终被坚韧的红军击退。苏联在内战胜利后,以斯大林为核心的领导集团迅速着手进行国家的工业化改造,致力于将苏联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强国。

对于斯大林而言,日俄战争给俄国带来的屈辱是刻骨铭心的,他深知只有国力强盛,才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从而寻求与日本的历史恩怨的解决。斯大林的政策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现代化,更包含了对外强硬的一面,他坚信时机一到,苏联必将与日本进行一场正义的回应,以此来一雪前耻,重新确立苏联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尊严。

在二战的风暴中,纳粹德国与日本帝国签订了《轴心国协议》,缔结了一项军事同盟,目的是共同对抗苏联这个共同的敌人。德国的策略考虑深远,他们预见到直接对抗苏联可能会遇到的艰难困苦,因此希望通过与日本的合作,形成对苏联的双线夹击,从而迫使苏联分兵防御,以便突破苏联的防线。

遗憾的是德国的这一战略计划并未如愿以偿。当德军在东线与苏联军队展开殊死搏斗时,预期中的东线援军日军,并没有对苏联远东地区发起预期的攻击。德国的进攻因而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加之苏联地广人稀,德军深入后的补给线过长,再加上苏联严寒的天气和日本的不作为,最终导致了德国的战略失败。

日本之所以没有如德国所愿在远东对苏联发动进攻,主要原因在于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对日本军队的重大打击。当时日本已经在中国展开了全面侵略,尽管在多个战场上取得了进展,但坚强的中国人民和艰苦的抵抗使日军难以进一步突破。

德国已经制定了名为“巴巴罗萨计划”的详细作战计划,企图联合日本在苏联开辟新的战场。日本军方也试图通过攻占诺门坎等战略要地,为德国的全面进攻提供支持,希望能够重现一战时期的辉煌。

日本的攻击借口总是雷同,东八百藏中佐率领的小部队以寻找失踪士兵为名,前往诺门坎地区进行试探。日本军方由于过去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对苏联抱有盲目的自信,甚至自负地认为自己的一支师团足以击败苏联的三个师团。

此外日本方面还错误地评估了苏联的军事状况,以为苏联正在进行政治大清洗,无法调派经验丰富的将领应对战场。这种自大与误判促使日本越发傲慢。

然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日本的意图早有洞察。面对这种挑衅,斯大林决不坐以待毙,派出了经验丰富、曾在中国考察过日本作战模式的将领朱可夫。

当日本军队在诺门坎战役中试图对苏联展开攻势时,他们遭遇了由朱可夫将军领导的苏联红军的坚决抵抗。这支苏军与日本人记忆中那支腐朽的沙俄军队大相径庭,它们组织严密、作战英勇,迅速地让日军陷入了困境。

面对苏联军队那几乎压倒性的战斗力,日本军方感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战线一度处于僵持状态。为了突破这一僵局,日本决定走上了一条道德沦丧的道路,实施生物战。

此时臭名昭著的731部队被动员起来,承担起了这一不光彩的任务。他们选择了哈拉哈河作为行动的目标,计划通过将新开发的传染病毒投入河中,污染苏军的饮用水源,从而在敌军中引发疾病的大规模爆发,以此达到削弱苏联军力的目的。

然而命运的轮回让这场罪恶的计划最终反噬了其始作俑者。当时两名日本士兵在哈拉哈河的下游地区执行巡逻任务。由于极度口渴,加之对自己军队行动的无知,他们违反了禁令,直接饮用了河水。这一举动看似微不足道,却在日军内部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疫情爆发,严重削弱了其战斗力。

苏联军队凭借其深厚的战略耐心和对敌人动向的精准观察,很快洞悉了日军的困境。在适当的时机,他们迅速组织起有力的反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日本关东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日本关东军,已被内部疫情严重削弱的战斗力使得他们在这次反攻中几乎无力回天,只能被动挨打。

朱可夫的战术才智和苏军的英勇作战,迫使日本不得不签署了停战协议,从而暂时缓解了苏联的东部边境压力。此时苏联的主要精力仍需集中在西部的战场上,面对着纳粹德国的猛烈进攻,大量苏联远东军区的军力被迫调往欧洲参战,这使得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军力相对薄弱。

这场战役的结束,不仅是对日军的一次重大打击,也在日本军政高层心中种下了深深的恐惧。他们从这次失败中尝到了苏联军力的坚韧与凶猛,同时也为自己走上生物战这一不归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场战争的阴影,长久地笼罩在日本军方的心头,使他们从此对苏联保持了更为谨慎的态度,不再轻易挑起新的冲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朱标作为朱元璋的长子,而且是朱元璋皇位首选继承人,他在朱元璋26子中无人能够撼动其地位,不是朱元璋其...
原创 唐... 曾经有人在群里问,大唐盛世的衰落与杨贵妃有关吗?虽然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
原创 “... 一说到两宋,很多人就会想到他们“重文轻武”,对外战争常常失利,北宋从未真正统一过中国,更别说偏安一隅...
原创 古... 过去我们在看电影、看电视、看各式各类的历史作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种流放的情节,可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的...
原创 陈... 朱元璋之所以不愿杀死陈友谅的后代,我认为既可能是因为朱元璋尊重陈友谅这个对手,不愿意让他断子绝孙,当...
原创 明... 明洪武年间,青州府日照县有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其母亲患病在床,为了给母亲治病,他费尽了心力,不仅遍访...
原创 如...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大军直扑北京城,如果崇祯皇帝能够力排众议迁都南京,凭借江南地区,绝对可以做到南北对...
原创 唯... 从世界历史来看,战争那是跟人类的产生而相伴相生的,而且无论何时,都难以避免战争,而且战争的破坏力那是...
原创 赵... 赵匡胤一统天下,最终登基称帝,成为了宋朝的开国皇帝。然而,他的登基之路却与大多数帝王有所不同。历史上...
原创 顺... 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一位顺治皇帝,历来以专情著称。他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在野史笔记和影视剧中被演绎得神乎...
原创 红... 【导读】上文我们介绍了爵位与官位的区别。本节我们要更详细地了解爵位制度,盘点书中各家的爵位高低。如此...
原创 隋... 前言 皇权更迭,看似是君主的独角戏,实则暗藏惊人内幕。隋炀帝杨广,这位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的昏君...
原创 在... 姓氏,是一个人家族传承的符号,相信人们对自己的姓氏总是充满着自豪感,但中国又是一个讲究自谦的民族,所...
原创 鹤... 在我国,执行死刑一贯实行枪决。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对待死刑犯,国家通常会以一种体面、相对没那么痛苦的...
原创 基... 2019年,96岁的亨利·基辛格在北京的一场闭门会议上说出惊人之语:“过去100年,美国成功遏制了四...
原创 赵... 赵匡胤问道士:你给我算算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过今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赵匡胤偶遇道士,改变...
原创 清... 说起每个女生童年时的梦想,想成为公主肯定是普遍的一个,公主集万千宠爱与一身,出身皇家,身份尊贵,生活...
原创 历... 王莽在历史中的地位跟武则天有些相似,王莽和武则天两人,一个把汉朝截成了两半,一个是把唐朝截成了两半。...
原创 明... 前言: 明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上乘下接的都是少数民族政权,从蒙古族手中将中原王朝恢...
原创 有...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的朝代,总是充满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皇权的巩固手段。从朱元璋的锦衣卫到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