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魏忠贤在明朝只手遮天,却斗不过刚刚继位年仅17岁的崇祯?
迪丽瓦拉
2025-07-08 23:03:18
0

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从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始,从此刻开始,一国之君掌握六国之政,在这种大一统的思维之下,秦始皇需要一人完成对整个中原地区的掌控,因此,权力的分配与制衡,是当前所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秦始皇下令权分三司,丞相,监察,御史大夫分别协助管理国家,其中丞相掌握行政大权,总理全国事务,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便是最早的权臣。

一直到后来东汉末年时期,权力的倾斜频繁出现,除了相权过大架空皇权之外,宦官专权也是一种典型现象。

从最早的十常侍乱政,到后来的黄皓祸乱蜀国朝纲,都是君主昏庸导致大权旁落,这样的情况也曾发生在明朝时期,因为后期皇帝们的荒谬至极,明朝曾出现了“阉党专权”的局面,自诩为“九千岁”的魏忠贤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但奇怪的是,党羽遍及朝野,权倾一时的魏忠贤,竟然斗不过年仅十七岁,刚刚继位的崇祯皇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日趋旁落的明朝大权

明朝是由朱元璋所建立的最后一个属于汉人政权的朝代,总共经历了十几位皇帝,看似传承了许久,但祸患却早就在朱元璋时期就埋下了。

首先,朱元璋在建立王朝之初,为了保证所谓的廉政,曾进行了一系列的反腐操作,但手段似乎有些太重了。

小到地方县令,大到中央朝官员,但凡是存在贪污行为的,全都从重进行处罚,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明政治的廉洁性,但因为后果的严重程度,也造成了后代无清官可用的局面。

杨浦其实太子朱标因为意外去世之后,朱元璋为了给朱允炆当皇帝开路,直接将“蓝玉”等原来的政治班底全部杀死,这直接影响到了大明江山的根基,另外朱元璋之后明朝的皇帝一个比一个奇葩,这也是后期明朝政权落入阉党的祸根。

从继位的朱允炆开始,自己原本就要面对叔叔伯伯这样来自长辈的压迫,但他却丝毫不知道收敛,刚一上位就要夺叔叔的权力,所以引发了靖难之役,仅仅四年的时间就被夺走了皇位。当然,后续继位的皇帝就更加离谱。

除了朱棣之外,明朝的每一位皇帝都在向万劫不复的衰败走去,朱高炽皇子和太子的身份加起来当了四十年,等他当上皇帝的时候,已经将近五十岁,后来却因为夜观天象觉得自己命不久矣,接着就服下毒酒身亡。

下一位皇帝朱瞻基贪图享乐,他原本可以执掌大明相对正常的江山,但却醉心于享受,除了治国理政之外,他的绘画,斗蛐蛐等水平十分高超,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明朝宦官干预国政。

朱祁镇则更加不得了,因为边境战争爆发又无能为力,在宦官的忽悠之下御驾亲征,但作战效果却适得其反,明朝一方不但死伤严重,甚至连自己也成为了对方的俘虏。

后续继位的是朱祁钰,他可以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短短八年的时间之内就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不仅自己死后没有皇陵可以安葬,连所立的太子也在中途夭折。

之后的朱见深被女人所迷惑,随着妃子的去世竟然相思成疾郁郁而终,后续的皇帝不是意外死亡,就是沉迷于方术完全不理朝政,甚至还有在农民起义频发的时候,在外面花天酒地的皇帝,结果在后来在偷偷返回的时候,竟然掉进河里淹死了。

明朝基本可以说是在千疮百孔之中交到了朱由校手上,但当时他的养母和太监勾结,引发了朝廷大乱,这个太监就是魏忠贤,也是后来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劲敌。

魏忠贤的步步高升与没落

因为皇宫的地位特殊,所以一般在选取太监的时候都是用推荐的方式,但明朝时期这种制度有些许松动。

魏忠贤原本是一位农民,在当时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中也可以生存,但他偏偏不是那么安分守己,好勇斗狠且赌博成性。

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魏忠贤挥刀自宫成了太监,并很快进宫当了太监,从魏忠贤的出身来看,没有背景的他几乎是没有机会出人头地的,但他的运气着实不错,几经辗转之后,被安排在了东宫太子身边服侍,并且这位太子就是后来的皇帝。

魏忠贤在和太子相处期间深得其信任,所以在太子当上皇帝之后,也对魏忠贤十分看重,此时的魏忠贤,充分发挥自己在市井之中所学习到的察言观色之能力,拉拢皇帝的奶妈。

因为上一任皇帝其实并不是很喜欢太子,小时候对朱由校总是一种忽视的状态,所以负责养育朱由校的奶妈就成了朱由校小时候唯一的情感来源,对其看重的程度可想而知。

正是因为这两者原因的加持,朱由校在治国理政方面的能力比较缺乏,一些大政策的颁布都是靠奶妈来写。

自从魏忠贤和奶妈客氏勾结在一起之后,所颁布的命令都开始为今后的大权在握铺路,很快,魏忠贤在朝中的阉党集团就形成了。

在执掌朝政的大臣之中,有三十多人都是魏忠贤的眼线,当然,这只是表面,魏忠贤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还在朝中培养了一批年轻力量,以自己无后为理由大收义子,皇帝是万岁,他就号称九千岁,此时的朱由校已经完全无法控制阉党的发展了。

此时的魏忠贤达到了自己权力的顶峰,大明上下从内到外都有自己的眼线存在,甚至连皇帝都对他言听计从,但他并没有猖狂多久,魏忠贤很快就垮台了,将他收拾掉的,竟然是刚继位的小皇帝朱由检。

当时朱由校病危,弥留之际,朱由检被接了回来,在一番嘱托之后,朱由校撒手归天,明朝的重担都落在了朱由检身上,虽然朱由校在死的时候嘱咐魏忠贤好好辅佐,但他自己也十分清楚,大明已经走上了末路。

魏忠贤看着眼前这个伤心欲绝的“小孩子”,天真地以为朱由校一死,大明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却是在向他宣布,他失策了,朱由检在处理完哥哥的安葬等事宜之后,就已经决定对阉党动手了。

朱由检从朝中的官员开始一步步进行自己的夺权计划,最开始的时候,只是罢免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官,这只是暗流涌动的表现,朱由检这不痛不痒的行为是在试探朝中中立官员的态度。

从小官到大官,随着魏忠贤一个个心腹的垮台,朝廷中的多数官员开始表态,他们也被皇帝这种果断的态度所震撼,纷纷上书,联合起来弹劾魏忠贤的心腹,仅仅十天时间,朝廷就从一边倒陷入焦灼,就在双方相争不下的时候,朱由检给出了自己的致命一击。

他带领兵部主动弹劾魏忠贤,直接揭露其所犯的十大罪状,并在召入宫中之后宣布消除其所有的权力,随着魏忠贤的垮台,他的朝中党羽也是树倒猢狲散,很快就在朝廷之中无影无踪。

真正的原因

新皇帝朱由检,究竟是怎么做到在无权无势空有一个皇位的情况下,将染指权力多年的阉党大臣除掉的呢?首要原因就是魏忠贤的轻视,其实早在上一个皇帝朱由校病重的时候,就曾有心腹劝说魏忠贤从中运作,让自己的义子继承皇位,架空后来的朱由检。

当时的魏忠贤自以为大权在握,根本瞧不起年幼的崇祯皇帝,认为他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花,所以并没有在他上位的时候动手脚,但朱由检却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般脆弱,阉党乱政的现状他都看在眼中,早就有心除掉魏忠贤。

所以在继位之初,就开始处处提防魏忠贤,因为朝中都是魏忠贤的眼线,所以朱由检十分小心,担心有人下毒,甚至不敢在朝中用膳,只敢吃自己带来的食物,一番隐忍之下,才找到了根除魏忠贤的机会。

原因之二,魏忠贤中了朱由检的缓兵之计,要说魏忠贤对朱由检没有防备之心,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朱由检刚继位的时候,魏忠贤曾赏赐大量的财宝和美女进行试探,朱由检则是照单全收,毫不犹豫,这就给魏忠贤一种好色之徒的假象。

殊不知这是朱由检为了蒙蔽魏忠贤而采取的暗渡陈仓之计,在朝中风吹草动的时候,朱由检也是十分稳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先采取中立的态度,待多数人都表明态度之后,再宣布自己的立场,这其实也是一种手段。

结语

不得不说,魏忠贤原本是有拿下大明江山的机会,但因为自己的情敌,最终落得“倒台”的下场,再者,崇祯皇帝虽然年幼,但能力十分强悍,只不过在历史的洪流面前,他也是十分渺小罢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一说到两宋,很多人就会想到他们“重文轻武”,对外战争常常失利,北宋从未真正统一过中国,更别说偏安一隅...
原创 如...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大军直扑北京城,如果崇祯皇帝能够力排众议迁都南京,凭借江南地区,绝对可以做到南北对...
原创 赵... 赵匡胤一统天下,最终登基称帝,成为了宋朝的开国皇帝。然而,他的登基之路却与大多数帝王有所不同。历史上...
原创 红... 【导读】上文我们介绍了爵位与官位的区别。本节我们要更详细地了解爵位制度,盘点书中各家的爵位高低。如此...
原创 隋... 前言 皇权更迭,看似是君主的独角戏,实则暗藏惊人内幕。隋炀帝杨广,这位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的昏君...
原创 在... 姓氏,是一个人家族传承的符号,相信人们对自己的姓氏总是充满着自豪感,但中国又是一个讲究自谦的民族,所...
原创 鹤... 在我国,执行死刑一贯实行枪决。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对待死刑犯,国家通常会以一种体面、相对没那么痛苦的...
原创 基... 2019年,96岁的亨利·基辛格在北京的一场闭门会议上说出惊人之语:“过去100年,美国成功遏制了四...
原创 赵... 赵匡胤问道士:你给我算算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过今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赵匡胤偶遇道士,改变...
原创 清... 说起每个女生童年时的梦想,想成为公主肯定是普遍的一个,公主集万千宠爱与一身,出身皇家,身份尊贵,生活...
原创 历... 王莽在历史中的地位跟武则天有些相似,王莽和武则天两人,一个把汉朝截成了两半,一个是把唐朝截成了两半。...
原创 明... 前言: 明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上乘下接的都是少数民族政权,从蒙古族手中将中原王朝恢...
原创 有...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的朝代,总是充满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皇权的巩固手段。从朱元璋的锦衣卫到朱棣...
原创 秦... 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其功勋可比肩白起。如果说白起帮秦昭王松动了六国的墙角,那么王翦则可以说是帮秦始皇...
原创 徐...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反抗暴元的统治,因此在元末明初时期,涌现出不少割据势力,比如...
原创 于... 公元1457年,北京的菜市口,一代名臣于谦就此陨落,那一天北京城哭声一片,而他在死前留下的《石灰吟》...
原创 远... 自从成吉思汗如彗星般崛起,蒙古铁骑开始了横扫天下之旅。蒙古铁骑的远征,最远曾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更...
原创 鳌... 前言:多尔衮的摄政、独断专权,为年幼的顺治帝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因此在顺治帝逝世时,为了防止再有人...
原创 北... 历史上真正的宋朝当真"积贫积弱"吗? 其实它强的可怕。宋朝凭着"崇文抑武"的军事策略,继承并发展了孙...
原创 古... 科举考试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对我国的影响十分深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有了高考制度,那么古代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