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五虎大将”各个都是万人敌,他们为刘备建立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赵云赵子龙,作为跟随刘备最久的将军之一,他多次临危救主,深得刘备器重。
然而,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却对诸葛亮说,“子龙这个人,不可重用!”这到底是为什么,刘备难不成和赵云有仇,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重用赵云呢?
白帝城托孤
公元221年,刘备带着满腔的怒火,和70万大军杀奔东吴,势要一举歼灭东吴,为死去的关羽报仇。
然而,尽管刘备气势汹汹,但他的身边却几乎没有任何帮手,丞相诸葛亮因为辅佐幼子刘禅退居成都。
法正刚刚去世,刘备只能独自领兵出战,不仅如此,蜀汉号称将星云集,可夷陵之战中,刘备连一个拿得出手的将领都没有,最终被陆逊一把火烧了70里,落荒而逃。
刘备在这一次战争中,将自己好不容易积攒的力量,全部葬送,就连刘备自己,都得了一场大病,卧病在床,到第二年的时候,刘备深感命不久矣,就招来文武百官,交代后事。
之前因为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而被迫留守江州的“虎威将军”赵子龙,也来到了白帝城,听候刘备差遣。
赵子龙看着病入膏肓的刘备,有些感伤,毕竟两人一起征战多年,早已建立了非常好的友谊。
刘备见赵子龙来了,眼里突然泛出泪光,招手让赵子龙来到自己床边,赵子龙不敢怠慢,立刻就来到刘备身边。
刘备眼含热泪,拉着赵子龙的手,说,“当初真不该不听你的劝阻,落得如此下场,倘若有你在,一切就还有希望”。
刘备老泪纵横,指着一旁的刘禅说,“当初,是你把他救回来的,他的命以后就掌握在你的手里了。“
赵子龙被刘备的情绪感染,也留下了眼泪,“你放心,我会继续为小主公鞍前马后,为光复汉室继续战斗。”
刘备点了点头,又叫来诸葛亮,开始宣布后事,刘备说了很长一段话,中心思想就是,刘禅即位,诸葛亮为丞相,蜀汉的一切事务,甚至包括刘禅本人,都要听从诸葛亮的安排。
交待完后事以后,刘备摆摆手让人全部出去,只留下了诸葛亮一人,他还有话要单独对诸葛亮说,等人都出去以后,刘备对诸葛亮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子龙这个人,万不可重用”。
赵云不可重用?
刘备的话让人很难理解,赵子龙可是除关羽、张飞之外,跟随刘备最久的将军,也是刘备最信任的一位将军。
他曾经在长坂坡杀了个七进七出,救出幼主刘禅,之后又在赤壁之战和益州之战中屡立奇功,为刘备建立蜀汉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
按理来说,像赵云这样的猛将,人人抢着用还来不及呢,为什么刘备却拒绝重用他呢,这其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是,赵云这个人虽然作战勇猛,但却缺少察言观色的委婉,说白了就是直来直去,不懂得为官的道理。
当年,刘备打下益州以后,曾想将益州的田地、房屋都赏赐给文武百官,大家都很高兴。
然而,赵云却突然站了出来,说“益州的百姓刚刚经历战乱,应当把田地房屋都归还给他们,这样才能得到民心,如果主公强行夺取他们原有的财产,那和许昌的曹贼又有何异!”
赵云直言不讳的进谏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刘备知道赵云的建议是好的,只是言语比较直接,也就听从了赵云的建议。
不过,刘备也看出来赵云直来直去的性格特点,不适宜做官,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让赵云进入过权利的中心。
刘备之所以说赵子龙不可重用,也是这个原因,他担心自己死后,赵云如果在蜀汉当了官。
以赵云直来直去的性格,必定会遭到大臣们的记恨,甚至还有可能会被大臣们迫害,刘备不愿意这样,这才说不能重用赵云。
第二个原因,就是刘备要拉拢人心。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首先单独跟赵云说,刘禅和蜀汉的江山都托付在他身上了,目的就是从道义层面,拉拢赵云继续为蜀汉江山效力。
这和刘备后来当众宣布,诸葛亮为蜀汉真正继承者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拉拢人心的手段。
在刘备败走白帝城的时候,领导军队的大权也来到了诸葛亮和赵云的手上,刘备觉得这会造成内部的矛盾。
相比起赵云来说,诸葛亮的治国才能更加优秀,所以刘备才会对诸葛亮说,不能重用赵云,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两人起冲突。
赵云一人的独守
总的来说,刘备也没什么坏心思,他的说法也是为了赵云好,诸葛亮也非常聪明,瞬间就明白了刘备的心思。
然而,事与愿违,就在刘备死后不久,骠骑将军马超就因病去世了,至此,刘备当初的“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被人杀害,黄忠马超因病去世,只留下赵云一人独守汉室江山。
正准备出兵北伐的诸葛亮,一时间竟然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境地,无奈之下,他只能把赵云又拉上了战场,作为先头部队,迎击曹魏部队。
赵云老当益壮,在正面战场拖延住了曹真,为诸葛亮的偷袭提供了不少时间,但是,诸葛亮的计策却因为马谡的败走而失败了,只能被迫撤军。
在蜀军撤离的过程中,又是赵云主动聚集了四散的部队,拦住了追击过来的张郃部队,将蜀军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诸葛亮回去以后,发现部队阵型还算完整,忙问副官是谁把军队聚拢起来的,副官回答说,“赵子龙将军亲自断后,收拢部队,抵挡住张郃的追击。”
诸葛亮闻言大惊,立马将刘备的嘱托抛之脑后,要给赵云赏赐,赵云却拒绝了诸葛亮的赏赐,“丞相,我们还没赢呢”。
诸葛亮被赵云的话说得有些动容,看着这位征战多年的老将,诸葛亮暗下决心,再也不会让赵云上战场了,他觉得像赵云这样的老将应该安享晚年才是。
诸葛亮这才回到阵中,开始清点人数,准备下一次北伐,然而,诸葛亮突然发现:这次北伐虽然因为有赵云的存在,已经减少了很多损失,但还是有10位大将战死沙场,赵云成了军中唯一能称得上将军的人了。
第二次北伐开始前夕,诸葛亮并没有征召赵云参军,但赵云还是来了,诸葛亮感激涕零。
正准备率兵北上,可赵云的两个儿子却跑了过来,哭着对诸葛亮说,赵云将军刚刚去世了,诸葛亮悲痛不已。赵云一代将星,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最终死在了北伐的路上,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