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傅作义的起义,对蒋介石的打击,比不过王晏清失败的起义?
迪丽瓦拉
2025-07-09 02:33:32
0

在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的军队大约有四百二十万人,但是单单起义的军队,就达到了84万多人,占国民党军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大大小小的起义数不胜数,甚至有些部队担心起义失败,而在战场上故意被俘虏,由此可见国民党是多么不得人心。

那么在这么多起义的部队中,哪个部队的起义对于蒋介石的打击最大呢?这个起义的部队,对蒋介石造成了怎样的致命后果呢?今天就带大家走进这背后的故事。

蒋家御林军,深受信赖

对于国军起义的部队,很多人都觉得是傅作义的起义,对蒋介石的打击最大,毕竟25万人的起义,让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一时间让国民党内部人心动荡。

如果从战略方面说的话,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影响最大的军队起义,确实是傅作义促成和平解放北平的起义,至此之后,三大战役最后的平津战役也落下了帷幕,虽然对国民党的打击最大,但是对于蒋介石来说的话,却不是最大的打击。

毕竟国民党虽然是蒋介石统领的,但是内部还有很多派系,其中就包括以李宗仁和白崇禧为首的主和派。

当时在傅作义起义的时候,也是无奈之下的选择,面对东野以及华野的联合包围,带兵突围也成了空想,而且蒋介石当时已经知道他要起义的事了,为了维护自己主战派的形象还派人跟傅作义商量,让傅作义在他下野后再起义。

所以傅作义的起义对于国民党的打击很大,但是对于蒋介石的打击却不是最严重的。要说对蒋介石打击最大的起义,则是国军的45军第97师的师长王晏清起义.

虽然王晏清只是一个师长,在军衔以及国军内部的影响力上都比不过傅作义,但是他却有一个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南京警卫师的师长,这就相当于古代的御林军,可以说是蒋介石的亲信,负责蒋家人的安全。

其中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王晏清之所以能够担任御林军这种重要的职务,完全是因为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大力推荐。

蒋经国不止一次在蒋介石面前,夸赞王晏清的能力以及忠诚度,这也使得蒋介石对王晏清很信任。要知道蒋介石的性格就是排除异己,任人唯亲,在选拔国民党将领的时候,优先用黄埔军校毕业的,以及深受他信任的人,哪怕这个人没什么能力,但是也不影响蒋介石用他,其中的代表就是陈诚以及顾祝同了。

陈诚的优势在于后勤行政方面,打仗确实不值一提,但是蒋介石却让他去指挥打仗,难道当时国民党没人了吗?当然不是,而是因为能打仗的人不受蒋介石的信任。

由此可见蒋介石对于身边信任的人有多么看重,哪怕打了败仗都没事。而王晏清受蒋介石父子的信任,但这么重要的职位,足以证明对他的重视。

那么在国民党内部,那么多的将领中,为何王晏清会受蒋经国的重视?他有什么能力呢?

国军中的清流 引起蒋氏父子注意

王晏清属于根正苗红的黄埔系,黄埔军校第二期的学生,陆军大学第15期的毕业生,从排长开始做起,一直做到了第87军的副军长。

其中在远征军入缅作战时,王晏清也跟着去了,要知道当时去远征的国军将领,水平占比还是非常高的,

从淞沪会战时期,一直到解放战争后期,王晏清都在为蒋介石效力,大大小小的战争,使王晏清积累了不小的功勋。

但是跟其他的将领不同,王晏清可以说是国军将领中的一股清流,虽然本身战功卓越,但是为人却不自持清高,而且为官清廉。甚至就连军中的酗酒以及其他坏习惯也没有。

这样的作风,自然就受到了国军其他将领的排挤,但是本质上的不同,王晏清也没法改变。对于国军中有这样一位将领,自然就受到了蒋经国的注意,随后开始跟王晏清接触了起来。

随着接触越来越多,蒋经国对于王晏清的了解也越来越详细。最终经过多次的考察,结果才会这么相信王晏清。

于是在1948年,蒋经国向蒋介石推荐了王晏清担任南京警卫师师长。当时很多国军将领都知道这个职位的空缺,都盯上了这个具有特殊含义的位置,纷纷送礼走关系,希望能够当上这个职位。

而蒋经国在之前也推荐了好几个人,但是最后都不能让蒋介石满意,一直到王晏清上任,蒋介石才算满意。

这其中王晏清黄埔系的身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就是一路跟随着蒋介石,王晏清的忠心也是能够看出来的,还有一点就是当年抗日战争中,王晏清也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对于南京的布防还是非常有心得的,所以最后这个相当于御林军的职位就落到了王晏清头上。

对于国民党中有着这样一位将领,不单单是蒋经国注意到了,就连我党也注意到了,于是就派人跟王晏清接触,并且对他展开思想工作,鼓励他走向正确的道路。

当时随着平津战役的结束,下一步就是解放南京,而南京的防卫工作就是王晏清负责的,所以对于王晏清的争取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旦王晏清起义,那么和平解放南京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他当时受到了蒋家父子的重用,但是在国军内部,特别是那些将领,王晏清受到排挤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他的作风分我党非常的契合,这在我党看来,能够争取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

但是随着接触,却发现王晏清当时对于蒋介石还是非常忠心的,而且在早期时,王晏清也参加过对红军的围剿,这一点也是王晏清非常担心的,害怕起义后被揪着这一点不放。

更关键的一点就是,虽然当时有部队起义,但是也有很多部队起义失败,对于这些部队的将领,蒋介石可是没有丝毫放过之意,万一到时候起义失败了,下场可想而知。

所以王晏清当时还是没有下定决心起义。既然他不准备起义,后来发生了什么事,让他又决定起义了呢?

因言入狱 决定起义

1949年1月,随着傅作义的起义,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宣告着国民党在华北的主力部队瓦解,但是蒋介石仍然没有放弃抵抗,他任命汤恩伯以及张耀明为司令,想要以长江为依托,来遏制解放军挥师南下,而担任着南京警备师师长的王晏清也归他们管辖。

当时汤恩伯以及张耀明两个人驻守长江,并且还大力吹捧长江为天险,可以挡住解放军,这也让本来没什么信心的国军士兵信心大增。但是在国军将领开会的时候,王晏清却直接说:长江天险,也无必胜把握,本意是让他们做多手准备,但是却直接被张耀明扣押了。

甚至汤恩伯还打算送往老虎桥监狱关押,一旦关进这个地方,即使不死也得脱一层皮。但是王晏清毕竟是有着蒋经国这一关系在这里,张耀明也不好得罪,最终让覃异之把他放了。

在扣押的这一段时间,王晏清一直在思考,他跟我党的联系是不是暴露了,才会被抓起来,还好最终经过短暂的扣押之后,王晏清就被放了出来。

其实对于王晏清的策反,党一直在努力不曾放弃,也正是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再加上国民党的颓势越来越明显,才让王晏清下定决心起义。

起义前他找到我党人员,详细地指定了起义的计划,毕竟之前一些人起义失败的下场还历历在目,由不得王晏清不重视。

最终决定率领自己部下的第289、290、291三个团,打着执行军事的旗号,渡过长江再顺势发动起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避免被其他国军察觉动向从而起义失败。等到过了长江,即使被他们发现了,但那个时候,国军也没办法追了。

策略已经定下,接下来就是执行了,但是等到起义这一天,还是出现了差错,原因就是第291团的团长王义鸾刚上任不久,听到了要晚上过长江执行任务,有点不知所措。

于是就向师部打电话询问具体任务,但是因为王晏清已经开始准备起义,通讯联络一直占线,于是王义鸾就把电话打到了军部那里,结果两相印证,军部才知道王晏清这是要准备起义。

张耀明就直接派飞机往王晏清部队散发传单,说明王晏清被策反,所有士兵如果能够回防则重重有赏,如果能够拿下王晏清的命,则赏五万银元。

知道了这个消息的另外两个团长,则迅速回防,最终王晏清带着100多人回到了解放区,虽然这场起义失败了,没能给国军造成损失,但是最终在1949年4月22日,解放军仍然度过了长江,成功的解放了南京。

最然这场起义看是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对于蒋介石的打击可谓是非常大的,毕竟王晏清从早期的淞沪会战一直跟随着他,而且还是根正苗红的黄埔系军官,更是深受他们的信任,要不然也不会把南京城的驻防交给他。

但就是这样深受信任的王晏清都能反叛,更别说其他将领了,这也让蒋介石以及蒋经国对于身边的国军将领非常猜忌,对于身边的将领也不在那么信任。

那些国军将领自然也感受到了蒋氏父子的猜忌,如果只是一两天还没什么,但是这种猜忌是不会随着时间而下降的,蒋氏父子慢慢的也失去了人心。

就这样随着猜忌越来越重,而且在军统那捕风捉影的打击下,越来越多的军官向我军投诚,甚至有些士兵以及将领,害怕起义失败,于是就在战场上装模做样的打几声空枪,然后被我军俘虏。所以王晏清的起义对于蒋介石的打击不可谓不大,直接给国军高层埋下了怀疑的种子。

在解放战争这短短的几年时间,偌大的国军分崩离析,在战场上连连败退,主要因为他们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

其次我军施行的是官兵民平等,不像国军那样阶级严重,那些投诚的士兵,并没有受到歧视,只要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承认,就会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这几点是国军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1950年7月7日,中南海居仁堂,朱德、聂荣臻、林彪、罗荣桓、萧劲光、刘亚楼等解放军高级将领陆续走进...
原创 美...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担任政府总理一职务,直到1976年1月8日病逝。作为毛主席的主要帮手,周恩来...
原创 陈... “我这个人一辈子没干过外交,不知如何下手。我看,还是换个懂外交的同志去吧。陈司令员,我觉得你就很合适...
原创 曾... 1960年,一男子走出牢狱,望着远处的天空,不由心生感慨,他曾是蒋介石手下的一名中将,人称“头号杀手...
原创 北... 在近期的分享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发表了引人注目的看法,直言:“毛主席在世的时候,我完全没有...
原创 毛... 1976年9月9日,零点十分。 在经过长达四个多小时的抢救无效后,毛主席永久地闭上了双目。 毛主席的...
原创 有... 在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历代皇帝为了维系统治,消灭、镇压敌对势力,抵御外敌入侵,对于军事人才都极为看重...
原创 诗... 在我国诗歌史上,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八个字来评价诗仙李白,应该还是比较公允的。 李白的存在在很多人...
原创 朱... 古代有作为的皇帝出生必有异象,缔造“仁宣之治”的明宣宗朱瞻基出生时同样也有异象,只不过这个异象出现在...
原创 正... 《三国演义》虽然尊敬刘备,但却削弱了刘备的武功,因此刘备看起来忠厚仁义,但又有点窝囊。没有哪个战将能...
原创 毛... 组建人民海军 人民海军的组建,可以追溯到渡江战役前。 那是1949年3月25日,刚从大连赶到华东前线...
原创 为... 在楚汉战争当中,如果光论个人能力,那么项羽毫无疑问要甩刘邦一大截。 诸侯们却做出了让人意外的选择,很...
原创 5... 彭德怀是我党我军优秀的军事家、革命家,但也是一位脾气暴躁的领导,在他手下干活的同志多少都挨过他的骂,...
原创 当... 在不灭的共产主义理想当中,我们看到祖国的美好未来!向着祖国光荣的红色旗帜,我们将永远保持无私的忠诚!...
原创 玄...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宫廷政变次数最多的大一统朝代,其中最知名就当属“千古帝范”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的“玄...
原创 “... 读书观史,谈古论今,传承人文,守望正义。欢迎来到,吹牛的猩猩吹历史。清朝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封建王朝,...
原创 大...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国民党几十万大军步步紧逼,无奈之下,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5月份,中央主...
天水市博物馆参加黄河流域博物馆... 夏天 / summer 7月25日下午,陕西历史博物馆“长青论坛”青年学术沙龙邀请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
在这里,“拼”出2500年前的... 每天给上千块的陶瓷瓦片“拼图”是什么感觉? 7月23日,小布走进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看见了如此场景...
原创 朱... 明朝开国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草根出身,在位31年,治国勤奋,严惩贪官,巩固边防,重视农业,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