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人民海军
人民海军的组建,可以追溯到渡江战役前。
那是1949年3月25日,刚从大连赶到华东前线的张爱萍便突然接到总前委要他参加会议的通知。在接到通知后,张爱萍立即骑上马向会议召开地疾驰。
一路上他都在想,既然是总前委开会,那么肯定是讨论渡江战役的事,眼看着全国都陆续解放,剩下的大仗就不多了,决不能错过机会。要知道张爱萍将军在指挥两淮保卫战中负伤,先是去苏联接受治疗,继而回国到大连休养,离开战场已经快3年了。
张爱萍在抵达会议召开地后,便快步登上二楼,走到会议室门口。只见三野司令员兼政委委员陈毅、二野政委邓小平、三野参谋长张震等人全都在里面。打过招呼后,陈毅请他坐下,告诉他,这次会议有个两个内容:一是研究渡江战役方案;二是拟定《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
这场会议从3月25日开到第二天结束。会议结束后,陈毅和张爱萍一道下了楼,朝野外走去。陈毅抽着烟,突然询问道:“爱萍啊,有没有考虑去执行别的任务?”
张爱萍以为是老首长担心他身体吃不消,随便问问,不当一回事地答道:“就要发动渡江战役了,我还能执行什么别的任务?”
陈毅笑了笑,说道:“有啊,现在党中央要你去执行一个新任务!”
张爱萍问道“要我执行什么任务?”
“党中央让你去组建人民海军。”
“要我去组建海军?搞海军,我只有中学文化程度,连游泳都勉强,难以胜任。”张爱萍回答道。
陈毅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告诉张爱萍,在这之前,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已经将组建人民空军的任务交给了第四野战军,由刘亚楼和佳木斯开始筹建。一个月前,国民党海军“重庆”号巡洋舰起义后,舰长邓兆祥及全体官兵致电毛主席和朱老总;3月24日,毛主席和朱老总复电说:
中国人民必须建设自己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设自己的空军和海军。
“这是党中央对你的信任,由你去组建海军,党中央和前委都认为你是合适的人选。”陈毅拍了拍张爱萍的肩膀说道。
张爱萍也不是那种扭捏之人,便答应了下来:“请老军长放心!”
4月23日,我军解放南京,红旗 插上了南京国民党总统府。就在此时,张爱萍正式接到了由总前委发来的关于成立人民海军的指示。这天下午1时30分,接到通知前来开会的人员陆续到齐,张爱萍点了一下人数,说:“我们13个人,都到齐了。现在正式开会!今天,1949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海军诞生的第一天!”
随着张爱萍的话音刚落,大家纷纷鼓起掌来。
不过后来随着华东和华南海军的相继成立,急需一个全国性的领导机关。中央军委了解情况后,便报请党中央和毛主席批准,决定成立全国海军领导机关。
为了海军司令人员问题,毛主席专门两次召见萧劲光,谈组建海军机关的事。
当时萧劲光得知党中央和毛主席想让自己担任海军司令员时,便连忙拒绝:“主席,我是个‘旱鸭子’,又不懂海军,哪能当海军司令啊!最关键的是我还晕船,哪有海军司令员还晕船的道理……”
毛主席听后则笑着说:“我就是看中你这个‘旱鸭子’,再说是让你去组织指挥,又不是让你整天出海……”
萧劲光在经过一番思考后,便同意了这个任命。1950年1月12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萧劲光为海军司令员。
调陶勇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
1952年,陶勇率领部队刚从朝鲜战场返回国内后不久,组织上便给他分配了新的工作,:担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
华东军区海军,后被改为东海舰队,其所属部队地处苏、浙、闽三省一市海防前沿,辖区广阔,控制海州湾、长江口、杭州湾;舟山群岛是守卫上海的重要屏障,福建沿海与台澎金马一水之隔,特别是在50年代那种国际环境下,华东海军的战略地位显得非常重要,由谁来担任这一重要领导人是至关重要的是事。
上文我们提到,华东海军初建于1949年4月23日,第一任司令员由张爱萍将军担任。后来张爱萍将军被调任后,海军司令员的职务便空缺了出来。
当时组织上很快便想到了陶勇将军,因为陶勇在战争年代便常常在华中、华东地区作战,他的不少老战友都在华中、华东地区任职,这样配合起来就非常的有默契。
不得不说,中央军委选陶勇坐镇东海,无疑是最合适的。
作为陶勇的老领导,陈毅对他是非常了解的。当陶勇前来向陈毅司令员报道时,陈毅便将华东军区海军政委袁也烈介绍给他认识:“陶勇同志,当初你还未参加革命的时候,袁也烈同志就在南昌起义中当营长。最重要的一点是,人家在海军中已经干好多年了。”
听了陈毅的话后,陶勇表态:“陈老总你放心就好,我陶勇尽管脾气爆,但并不是不讲理的人。”后来陶勇在上任后,对于袁也烈同志非常的尊重,大小事情都找他来商量,两人之间的合作也很是默契。
陶勇脾气虽然暴躁,但是他在工作中与人相处十分融洽。1955年授衔时,当时舰队领导班子中连他在内有4名中将,其他领导也都是资历较深的老同志,但大家都对他的领导心悦诚服,敬佩他勤奋好学,讲大局,不专断。
1953年的某天,陶勇站在舰甲板上。当时正值春天,周围一切寂然,江水平静。“南昌”号军舰长啸一声,缓缓地向南岸驶去。
陶勇将军眼睛看着前方,沉默不语,没人知道他当时在想什么。军舰靠近南京下关码头,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那是因为毛主席要登舰检阅中国海军。
当毛主席的身影出现在码头上时,人群便如海洋般地沸腾起来。陶勇同样很是激动,因为这和打仗时期不一样,他会当面向毛主席汇报工作。在看到毛主席过来时,陶勇便立刻快步向前,然后说道:“主席您好,我是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陶勇。”
毛主席点了点头,然后拉着他的手说:“你的名字我听过,久闻大名啊!在战争年代,你打了不少大胜仗啊,是一员猛将。”
陶勇听了毛主席的这番话后,有些不好意思说道:“主席过奖了,我之所以能够在战争年代取得这样的成就,全靠陈毅司令员和粟裕副司令的正确指挥,一切都是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才取得的……”
随后陈毅又向毛主席介绍袁也烈政委和其他领导。
在简单介绍完毕后,陈毅、陶勇等人便陪着毛主席在甲板上走着。突然毛主席看到几艘鱼雷快艇,于是便想要上去体验下,不过陈毅出于对毛主席安全的着想,便说道:“主席,快艇速度快,晃动大,有点危险性,您还是别上去了。”
在听到陈毅的话后,毛主席也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是问道:“你坐过没有。”
听到毛主席的反问后,陈毅回答道:“坐过。”
“你自己坐过,却不让我坐,还有这样的道理吗?”毛主席笑着说道。
陈毅仍在劝着毛主席:“主席要不这样吧,让快艇在江面上跑跑,您看看再说。”
陶勇在接到命令后,便组织鱼雷快艇在江面上进行演习,毛主席在看到鱼雷快艇的表现后,高兴地说:“这个快艇不错……”
“我们准备建立一个快艇支队,到时候请毛主席来检阅。”陶勇说道。
“好的,没问题”毛主席说完这句话后,便来到了“南昌”舰的会议室。
在众人坐下后,毛主席扫视一圈后说道:“这个舰空间很大啊。”
陈毅说:“这艘舰比您之前乘坐的军舰要大得多。”
毛主席听后点了点头,对于海军的发展,毛主席还是关心的,为此便向陶勇询问道:“现如今你领导的华东海军有多少人?”
陶勇站起来回答道:
华东海军在张爱萍同志的领导下,建立了第五、第六、第七舰队和淞沪基地、舟山基地,共有指战员4万余人。
在以往的岁月中,毛主席对于陶勇将军并不算很熟悉。然而真正让陶勇进入毛主席视线则是在“紫石英”号事件发生以后,在谈起这段往事时,毛主席笑着说:“那时候我就有让你当海军司令员的想法,如今来看并没错啊。”
随后,毛主席看了看在座的海军将领,然后问道:“你们出过海没有?”
在得到大家的回答后,毛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你们是海军,一定要出海锻炼,不然就成了花架子了!”
在谈到战争问题时,毛主席听后考虑得更远:
有仗打,还有帝国主义呢!现在美帝国主义霸占台湾,人民解放军要解放台湾,美帝国主义一定要插手,我们还要准备同美帝国主义打,太平洋还不太平。我们的海岸线很长,应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目前,我们国家还很穷,钢铁很少,经过两个、三个五年计划建设,我们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变。那时候,我们就可以自己造军舰了。
正当陶勇努力记住毛主席的话时,毛主席则询问他:“水兵每天的伙食费是多少?”
陶勇答:“7000多元。”(旧币)
毛主席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向陶勇叮嘱道:“在军舰上士兵们很辛苦,一定要保证大家的营养问题。如果伙食费不够的话,一定要增加,不然让士兵饿着肚子去锻炼。”
在会议室坐了几十分钟后,陈毅请毛主席到外面去转转。毛主席欣然同意,站起来说:“好,好。”
看到毛主席出来后,一群水兵也跟着来到甲板上。毛主席看着战士们企盼的目光,便招呼记者说:“记者同志,麻烦你给我们一起照张相吧。”
水兵们得知后非常的高兴,便纷纷地围绕在毛主席身边。照完相后,陈毅赶快请毛主席顺着扶梯,登上了驾驶台。
就在这次视察华东海军时,毛主席挥笔写下了几个大字: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陶勇将这几个字牢牢记在心中,然后为此奋斗了一辈子。
毛主席给陶勇发电报
1954年秋天,毛主席在中南海菊香书屋内阅读着文件。
在阅读完一份由总参送来的敌情通报后,毛主席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走着。
人民海军自从组建以来,虽然发展迅速,并在台湾海峡护渔护航、近海作战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从未重创或者是击沉敌人的大型舰只。相反蒋介石虽然不停地撤帅换将,但却并未停止对大陆沿海岛屿的侵犯,并且出动的大多是大型战舰。
从来不信邪,富有挑战精神的毛主席,早就想寻机敲打下蒋介石,为此毛主席便给陶勇发了一封电报:
时机不可不抓,军威不可不振务安排近期于大陈至渔山列岛之间对蒋舰实施打击,并力求击沉中型以上军舰一至两艘。不打则已,打则必歼,以证明我海军之实力。
陶勇将军在收到毛主席的这封电报后,便立刻开始召开会议,经过商量后,他们决定:伏击,在海上伏击!不过陶勇也没有让毛主席失望,在经过一番精心设计后,我军成功击沉了一艘敌人的大型舰船。当陶勇在得知这个战果后,便激动着对话筒大声说道:“同志们,打得好,人民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