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八路军六个旅的首任旅长建国后成就如何?
迪丽瓦拉
2025-07-08 16:33:01
0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三师六旅十二个团,这六个旅组成八路军的,在抗战中不断壮大,到抗战结束时八路军已经发展到90余万人,

这六个旅的首任旅长和继任旅长在当时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各自率领自己的部队打出了自己的威风,尤其是陈赓的386旅,更是让日本人打出了“专打386旅”的口号,战场上威风赫赫,建国后他们各自又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呢?

八路军成立时下辖三个师,每个师又下辖两个旅,分别是115师的343旅和344旅,120师的358旅和359旅以及129师的385旅和386旅。

陈赓大将

343旅首任旅长陈光

陈光,1905年生,湖南宜章县人。1927年,22岁的陈光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入红军后陈光作战勇敢突出,历经连长、副支队长、团长等职。1933年八月,任少共国际师师长,不久改任红二师师长,1934年率部参加长征,1936年任第一军团代理军团长。

抗战爆发后,陈光任115师343旅旅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并担任主攻,林彪被阎锡山的小兵伏击受伤后,陈光代理115师师长一职。

陈光将军

解放战争时期,陈光在东北作战,先后任东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六纵队司令员、四野副参谋长等职。1950年1月,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1954年6月7日,因遭受不应有的诬陷和打击,含冤逝世。

1988年4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恢复陈光的名誉,撤销原定的“反党”结论,恢复党籍。

344旅首任旅长徐海东

徐海东,1900年出生,湖北大悟人。1925年,25岁的徐海东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夏天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与了黄麻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徐海东先后历任红四方面军独立四师师长、红九军27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等职。陕北会师后,中央红军的处境非常艰难,毛主席试探性地给徐海东写了一封信,要借2500块大洋,徐海东收到信后立刻从7000块大洋中拿出5000块交给了中央红军后勤部,这笔钱确实解了中央红军的燃眉之急。

徐海东大将

抗战全面爆发后,徐海东任115师344旅旅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斗。但是在旅长的位子上还不到一年,徐海东便病倒了,不得不回延安养病,毛主席亲自批示“安心养病,天塌不管”。

此后,徐海东大部分时间都在养病,解放战争时期也没能在战场上发挥自己的作用。1955年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位列大将第二位。

当时徐海东知道自己被授予大将军衔时说道自己长期养病,没能参加解放战争,大将军衔受之有愧,但是毛主席直接表示,徐海东不仅要授大将,还要位列大将第二位,这是主席对他的肯定,尤其是当年中央红军身处绝境时徐海东的慷慨解囊。

1970年3月25日,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下,含恨逝世于郑州。

358旅首任旅长卢冬生

卢冬生,1908年出生,湖南湘潭县人。卢冬生出生于一个佃户家庭,小时候曾给人放过牛,而牛的主人家有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少爷陈赓。两人年龄相差不大,关系很好,后来陈赓的离家投军对他影响很大。

1925年,卢冬生到湘军第四师当兵,次年参加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卢冬生先后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等职,一路成长为贺龙的爱将,成为第二军团的第四号人物。长征路上卢冬生率部或作前锋,或当后卫,时而攻坚,时而阻击,屡担重任,屡建奇功。

卢冬生将军

抗战全面爆发后,卢冬生被任命为120师358旅旅长,但是还未到职卢冬生便被调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被派到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2年到驻苏联远东地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工作。

1945年9月回国后,卢冬生先后任哈尔滨卫戍司令员、松江军区司令员等职。当年12月14日晚在东北哈尔滨市制止苏联红军士兵抢劫时被害。殉职时37岁。如果不是这个意外,或许1955年大授衔时他可能会被授予大将军衔。

359旅首任旅长陈伯钧

陈伯钧,1910年生,四川人。

土地革命时期,陈伯钧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先后任排长、连长、纵队参谋长、师长、军长等职。

长征时陈伯钧调任红5军团参谋长,协助军团长董振堂指挥所部执行后卫任务,多次打退国民党军追击,被誉为“铁屁股”。而后又任红四方面军第9军参谋长,红二方面军第6军团军团长等职务。

抗战全面爆发后,陈伯钧被任命为120时359旅旅长,不久便被调到中央党校学习,后来大部分时间都在后方保卫党中央。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东北野战军第1前方指挥所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兼第45军军长等职,参加了辽沈、平津、衡宝等大战役。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2年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1974年2月6日,陈伯钧在北京病逝,终年64岁。

385旅首任旅长王宏坤

王宏坤,1909年生,湖北麻城人。

1927年,18岁的王宏坤参加了黄麻起义,1929年,20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宏坤先后任红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排长、连长,红四军第十师第二十八团一营副营长,第十师第三十团团长,第十师师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

全面抗战爆发后,王宏坤被任命为385旅旅长,率部参加了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神头岭、林南等战斗和战役。

王宏坤上将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兼第六纵队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兼桐柏军区司令员,湖北军区副司令员。参加了挺进大别山、淮海、渡江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王宏坤任海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93年,王宏坤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386旅首任旅长陈赓

陈赓,原名陈庶康1903年出生,湖南湘乡人。陈赓出生于将门世家,他的爷爷曾是湘军将领。1916年,13岁的陈赓就加入到湘军鲁涤平部当兵,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陈赓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著名的“黄埔三杰”之一。后来参加东征还救了蒋介石的命。

土地革命时期,陈赓在上海的中央特科工作了四年,之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13师318团团长、红四方面军12师师长、红军干部团团长、红一师师长等职。

陈赓大将

抗战全面爆发后,陈赓任386旅旅长,在刘伯承元帅的领导下抗击日寇,而且陈赓的386旅在抗日战争期间战果颇丰,甚至日军打出了“专打386旅”的口号。

解放战争期间,陈赓率领他的陈谢兵团先后参加了晋南战役、洛阳战役、宛西、宛东战役、淮海战役等。

新中国成立后,陈赓有参加了抗法援越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从朝鲜战场回来后陈赓受命筹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53年9月1日军事工程学院开学,任院长兼政委、院党委书记。

1954年10月31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位列大将第四位。

陈赓大将称得上是解放军最为传奇的一员战将,年轻时在中央特科工作过。抗日战争时期与日本人打仗;新中国建立后又帮助越南的胡志明抗击法国鬼子;朝鲜战场上又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打仗;回国之后办起了军校,为新中国培养军事人才。

1961年,陈赓病逝,终年58岁,是十位大将中最早去世的一位。

小结:

八路军六个旅的首任旅长,陈光和卢冬生都没能活到1955年,要不然很有可能会被授予大将军衔,剩下的四个旅长,陈伯钧和王宏坤被授予上将军衔,徐海东和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不管是强盛的秦汉,还是大一统的唐王朝、明王朝,都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太监干政、掌权...
原创 古... 【朱允炆】即明代第二个皇帝建文帝,被他的叔叔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推翻了,南京城破,宫中起了大火,建...
原创 细... 受影视剧和小说的影响,历史上的很多名人都被曲解化了,而这里要说的三位名将也是如此,原本是智勇双全的名...
原创 慈... 在我国历史上,一代国家的统治者大多是男性,但也不乏有女子贪图权利,沾染国事。就比如清朝的慈禧太后,她...
原创 此... 看过电影一代宗师的人都知道,在这部电影中,有一位名叫宫羽田的著名拳师,是剧中民国时期著名的武术宗师,...
原创 清...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王朝对历史的贡献几乎为零。清朝晚期几乎是每一个官员都贪,同时清...
《澶渊之盟》的签订,与北宋的灭... 全文共2893字 | 阅读需6分钟 《澶渊之盟》的签订是北宋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随着《澶渊之盟》的签订...
原创 刘... 中国大一统王朝中,所谓的“布衣天子”有两个,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 对这两个人,毛泽东的评价都是...
原创 雍... 将军打仗离不开善战勇猛的战士,君主治国同样离不开能力出众的臣子。若无可用的兵,纵是以一当百的将军犹如...
原创 摄... 清朝历史上共有两位摄政王,第一位大家比较熟悉,清太宗皇太极之弟摄政王多尔衮。第二位,就是末代皇帝溥仪...
吴三桂占据清朝半壁江山,兵马是...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吴三桂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本是明朝的将领,却在关键时刻选择投降清朝,打开...
原创 《... 导读:赫舍里·索尼,清朝初年有名的重臣。他对历经从努尔哈赤到康熙四代君王,对大清对爱新觉罗皇室绝对是...
原创 历... 历史上唯一无污点的皇帝,去世已1400多年,仍有人愿为他守陵 哈特是美国的历史作家,在上个世纪九十年...
原创 当... 只有用心灵才能看清事物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小王子》 童话里白马王子爱上灰姑娘...
晚清传统地方官书局的出版文化理... 所谓晚清官书局,指同光时期由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同治中兴名臣开其端,诸省督抚大吏倡其行或...
原创 故... 柳亚子《纪事诗二首》:“第一伤心民族耻,神州学界尽奴风。” 对于我国历朝历代 的 皇帝而言,他们心中...
原创 晚...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 千百年前,李白写下如此...
原创 国... 毛主席曾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道理,如果当局统治者不能够很好地治理国...
原创 皇... 戊戌变法后,慈禧是恨透了光绪帝,本来是想放权让他实行维新变革,可到头来损害的却是以她为首的后党利益,...
原创 清...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会有很多军队,来保卫国家。清朝虽然是最后一个王朝,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