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的签订,与北宋的灭亡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
迪丽瓦拉
2025-08-31 05:03:28
0

全文共2893字 | 阅读需6分钟

《澶渊之盟》的签订是北宋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随着《澶渊之盟》的签订,北宋和辽国进入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和平时期”。

可就在《澶渊之盟》签订多年后的1127年,金军攻陷北宋首都开封,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极其悲惨的国耻——靖康之耻。当时的人们怎么也想不到,文化气息富足的宋朝竟然会在一夜之间被北方的金国攻陷首都。

说到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出现的原因,历史学界列出了多种观点。有的说法认为,宋徽宗的昏庸统治激起了国内的民变,宋徽宗和蔡京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有的说法认为,北宋的三冗问题——冗官冗兵和冗费是造成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还有的说法认为,北宋灭亡之前签订的《澶渊之盟》让宋朝进一步重文轻武,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那么,《澶渊之盟》的签订和北宋灭亡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呢?

上图_ 澶渊之盟

第一,《澶渊之盟》的签订让北宋彻底无法收回燕云十六州,这就为北宋的灭亡埋下了敌国长驱南下攻陷首都的伏笔。

自安禄山起兵叛乱之后,燕云十六州所在的河北地区就开始脱离中央政府管辖。安史之乱结束后,河北地区名义上归中央管理,实际上仍然自成一派。即便唐宪宗削藩打压藩镇,也无法剪除“河朔三镇”的独立性。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石敬瑭建立后晋政权。燕云十六州当中的幽州一度被后晋军队收复。后梁又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从此,燕云十六州长期被辽国、金国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占领,直至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北伐,才重新从元朝手中光复燕云十六州。

上图_ 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其既是中原王朝的农业保护区,也是抵御北方民族南下的重要屏障。北宋叶隆礼在《契丹国志》一书中就曾提到过: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燕云十六州的军事价值在于:在古代战争中,游牧民族的骑兵对中原王朝的步兵具有绝对的优势,在军事地理上,长城对于游牧民族的骑兵南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屏障作用。

紧挨着长城沿线的燕云十六州,以其坚固的城池和巍峨险峻的山脉与横贯交错的大河构成了又一条战略防线,它是长城防线的依托,和长城防线构成了唇亡齿寒,相互支持的关系。对于游牧民族而言,其一旦把燕云十六州控制在手里,其将对中原王朝构成直接的军事威胁。

上图_ 辽 北宋 西夏形势图

况且,辽国已经不是一个纯游牧性质的国家,而是一个带有中央集权性质的,兼具游牧和农业两种经济体制的国家,其军事实力比匈奴、东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强大很多。一旦控制燕云十六州,辽国就能直接威胁宋朝的北方地区。所以,从宋朝建立前的后周世宗柴荣,再到宋朝建立后的赵匡胤、赵光义两位皇帝,都梦想着收复燕云十六州。

但由于赵光义北伐指挥存在极其严重的失误,导致宋军本可以胜利的北伐功败垂成。到了宋真宗时期,辽军大举南下,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劝说下御驾亲征。最终,双方代表达成共识,签订了并非屈辱性质的,带有停战协定性质的条约《澶渊之盟》。

上图_ 赵光义(939年-997年),即宋太宗

对于当时的宋朝而言,《澶渊之盟》的签订是积极意义更多的,他让宋朝和辽朝开放贸易,对于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宋朝签订《澶渊之盟》,等于直接认可辽国对燕云十六州的合法占领,导致宋朝收回燕云十六州彻底无望,一旦辽国撕毁《澶渊之盟》大举南下,或其他和辽国性质相似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大举南下进攻宋朝首都开封,宋朝将无力抵挡。金军大举南下,一举攻陷宋朝首都开封就是《澶渊之盟》隐患爆发的直接证明。

上图_ 北宋东京(开封)平面图

第二,《澶渊之盟》确实对宋朝军队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这种消极影响和北宋灭亡并无直接关联。在宋神宗和宋哲宗时期,由于王安石变法加强宋朝的军备建设,宋朝还取得了熙河开边等军事上的胜利。

《澶渊之盟》签订后,宋朝高层以为“天下和平”,在神宗后期和仁宗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军备建设,导致了宋军在和西夏的战争中连战连败。宋神宗登基后致力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实,随即重用王安石等官员主持变法。

宋神宗是北宋后期大有作为的皇帝,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等变法派官员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在军事方面,王安石变法让宋朝军事焕然一新,其出台的《保甲法》《裁兵法》《将兵法》和《保马法》从多个层面对宋朝军事进行改革。

上图_ 王安石(1021年-1086年)

比如,《保甲法》公布后,宋朝将乡村农户组织起来,10家组为一保,农户家有2个青壮年的,抽1个青壮年参与军事训练,这等于给宋朝储备了强大的后备兵员和民兵组织。等到岳飞指挥的宋军连续组织北伐的时候,这些民兵组织就能武装起来,配合岳飞的宋军抗击金军进攻。

《裁兵法》整顿禁军和各州府的地方部队,将50岁以上的士兵全部退役,提高士兵战斗力。

《将兵法》的出台提高了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提高了战斗力。《保马法》的出台类似于汉武帝时期的马政,对加强宋军骑兵的建设意义重大。

王安石和宋神宗的改革让宋军面貌焕然一新,宋军在西夏方向一改往日消极防御的行动,向西夏展开全面进攻,双方互有胜负。1093年,宋哲宗亲政后继续沿用神宗和王安石的新法,宋军取得了洪德城战役和平下城之战的辉煌胜利,还收复青塘地区。

这就证明,《澶渊之盟》之后的宋军并非一直是轻视国防建设,宋神宗和宋哲宗的改革不敢说让宋朝军力恢复到太祖时期的水平,但宋朝军力肯定比仁宗时期有所加强。如果没有宋徽宗的“作死”,北宋不至于会灭亡。

上图_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

第三,宋徽宗的“作死”让《澶渊之盟》中宋朝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定时炸弹”迅速引爆,导致金军南下攻克北宋首都开封。

王安石变法留给宋徽宗一个很好的底子,但轻佻的宋徽宗却在宋哲宗驾崩后就开始轻佻的不负责任。在经济上,宋徽宗大搞花石纲和其他奢侈品,弄得国内民怨沸腾,爆发了多次农民起义。宋徽宗让宋军前去镇压起义,严重削弱了王安石变法后的宋军精锐力量。

宋徽宗不顾国内严重的阶级矛盾,和金朝签订“海上盟约”,撕毁《澶渊之盟》进攻幽云十六州后,又由于指挥上的失误让宋军在作战中连战连败。最终,金军大举南下,宋徽宗又在金军南下的情况下主张求和,压制主战派,最终让金军攻克了的宋朝首都开封。

上图_ 金兵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宋徽宗撕毁了《澶渊之盟》,却亲手引爆了《澶渊之盟》留给宋朝的“隐患雷”,如果宋徽宗能在国内矛盾不尖锐的情况下收复幽云十六州,如果宋徽宗能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斗中选择优秀的将领,而不是像童贯这样的宦官,宋军兴许能收复幽云十六州,还能抵御金军南下。退一步讲,即便宋军收复燕云十六州失败,如果宋徽宗能启用主战派保卫首都,而不是成天醉生梦死,北宋也不会灭亡。

换句话说,如果宋军能正确作战,《澶渊之盟》在客观上给宋朝埋下的“隐患”是可以规避的。比如,宋朝好好利用宋太宗修建的“水长城”就能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但宋太宗修建的“水长城”却在宋徽宗时期被彻底荒废。

总而言之,《澶渊之盟》在军事上为北宋埋下了军事上战败的隐患,而这个隐患是合理的调配下是可以规避的。北宋灭亡的最直接原因还是宋徽宗时期的腐朽统治和一系列的“作死”行为所导致。

参考资料:《宋史》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鹤... 在我国,执行死刑一贯实行枪决。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对待死刑犯,国家通常会以一种体面、相对没那么痛苦的...
原创 基... 2019年,96岁的亨利·基辛格在北京的一场闭门会议上说出惊人之语:“过去100年,美国成功遏制了四...
原创 赵... 赵匡胤问道士:你给我算算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过今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赵匡胤偶遇道士,改变...
原创 清... 说起每个女生童年时的梦想,想成为公主肯定是普遍的一个,公主集万千宠爱与一身,出身皇家,身份尊贵,生活...
原创 历... 王莽在历史中的地位跟武则天有些相似,王莽和武则天两人,一个把汉朝截成了两半,一个是把唐朝截成了两半。...
原创 明... 前言: 明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上乘下接的都是少数民族政权,从蒙古族手中将中原王朝恢...
原创 有...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的朝代,总是充满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皇权的巩固手段。从朱元璋的锦衣卫到朱棣...
原创 秦... 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其功勋可比肩白起。如果说白起帮秦昭王松动了六国的墙角,那么王翦则可以说是帮秦始皇...
原创 徐...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反抗暴元的统治,因此在元末明初时期,涌现出不少割据势力,比如...
原创 于... 公元1457年,北京的菜市口,一代名臣于谦就此陨落,那一天北京城哭声一片,而他在死前留下的《石灰吟》...
原创 远... 自从成吉思汗如彗星般崛起,蒙古铁骑开始了横扫天下之旅。蒙古铁骑的远征,最远曾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更...
原创 鳌... 前言:多尔衮的摄政、独断专权,为年幼的顺治帝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因此在顺治帝逝世时,为了防止再有人...
原创 北... 历史上真正的宋朝当真"积贫积弱"吗? 其实它强的可怕。宋朝凭着"崇文抑武"的军事策略,继承并发展了孙...
原创 古... 科举考试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对我国的影响十分深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有了高考制度,那么古代的科...
李世民52岁仓促离世,死因连史... 公元649年7月,唐太宗李世民,才52岁就走了,这事儿真是出乎意料,来得太快让人难以接受。 关于李世...
原创 清...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身份悬殊特别大,然而最关键的并不是有钱和没钱的问题,即便是有再多的钱,只要不是贵族...
原创 大... 大明朝史:明世宗朱厚熜创造的第一次,竟然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
原创 金...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多次朝代的变迁,有很多次是少数民族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两宋时期,女真族占据了中原地区...
原创 蒋... 1949年4月21日,百万解放军开始强渡长江。至4月23日,蒋介石引以为傲的长江防线已然尽数崩溃。 ...
原创 为... 个人认为要看皇族的政治基因。中国历史上的皇族也就那么几十个,唯独刘氏皇族时间最长,人口基数最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