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聂荣臻看见钱学森乘坐蓝色轿车,惊讶的说道:快把这辆车换掉
迪丽瓦拉
2025-07-08 23:02:57
0

你怎么能给钱学森教授乘坐这辆车呢?这太扎眼了。

1956年的一天,当钱学森与聂荣臻讨论完工作之后准备离开之时,聂荣臻对自己的秘书说出了这句话,聂荣臻的秘书也一下子就被问蒙了,这是最为先进的进口轿车,全国也仅有两辆,难道有什么不妥吗?

那么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竟然会让聂荣臻元帅如此的讲话呢?其中隐情,包含了聂荣臻对于钱学森的关心和爱护。

毕竟,这是一位冲破万千艰难险阻,才最终回国的爱国科学家,天下唯此一人尔!

放弃高官厚利,选择归国

中国可以没有苏联,但必须要有钱学森。1958年,中苏交恶之后,这是当时主管军工领域的聂荣臻元帅对于毛主席和周总理讲过的一句十分具有耐人寻味的话语。

时间刚刚进入到1950年,刚刚下班的钱学森回到家里后,十分兴奋的对妻子说道:“你知道吗?新中国成立了,这让我很兴奋。”

钱学森的妻子蒋英倒是显得很平静,最近一段时间,钱学森一直都在加州理工的空气动力学的实验室里,所以对于外面的情况是知之甚少。

再加上美国有意识的对着他们这批华裔军工科学家封锁消息,所以他们基本上是两耳难闻窗外事,一心只做试验。

以前不知道,现在钱学森知道了,他的那颗心就开始活泛起来了,他想要回国,想要靠自己头脑中的对于先进空气动力学的知识,为自己的祖国出一点力。

可以说,此时的钱学森完全沉浸在自己幻想中回国之后的场景,自己祖籍杭州,那里有着数不清的美景和幼时的回忆。

他1934年便离开中国,远渡重洋前来美国留学,在美国麻省理工里面,他是学校里面的风云人物,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和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让当时名满美国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冯

门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从麻省理工顺利毕业之后,当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日本军队也开始虎视眈眈美国,钱学森在当时便想到了回到中国去。

但是冯卡门却对他这样说道:“如果你现在回去,你只是一个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你不会有更多的建树,如果你将来可以成为一个教授,能具备更大的能力,那你才应该回去。”

面对着“航空鬼才”冯卡门的一番热心的劝告,钱学森动摇了,此时的他做好了一切的准备,他要留在美国,继续深造自己。

就这样,钱学森选择了跟随自己的老师进入到加州理工继续学习,经历过十年的艰苦学习和研究之后,1947年,钱学森被正式聘请为麻省理工的正教授。

不久之后,在冯卡门的推荐之下,钱学森还成功的加入了加州理工火箭推动小组,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当时的美国,钱学森的大名在美国科学界是大名鼎鼎的,有很多的美国人对他都十分的崇拜,甚至有人说他将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非美国裔外国科学家。

面对这些崇拜与追捧,钱学森没有迷失自己,更没有被美国政府许下的高官厚禄所打动,在他的眼里,回到自己的家乡,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出一些力气,才是对自己最高的奖赏。

美国当局阻挠,各界展开营救

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如果放钱学森回到中国,那么美国的导弹和火箭相关研究工作,就毫无秘密可言了,因为美国目前最引以为傲的相关火箭研究工作,钱学森就是主要的建设者和主要的参与者。

1950年2月的一天,钱学森将整理好的4个大箱子,交给托运公司,与此同时他正式的辞去了加州理工的工作,但也就在此时,美国当局出手了。美国海军次长金博尔甚至说:“钱学森要是此时回到中国,那么就等于砍掉了美国的五个满编师的力量”

几天后,在钱学森正怀着美好的憧憬准备踏上前往中国的游轮时,美国海关却以违反相关出口法案为理由,不仅扣留了钱学森的4箱自己个人的文件,还将钱学森带回警局,软禁了他。

实际上,这就是美国当局设置的一个陷阱,那些所谓的文件,其实就是钱学森这十几年在美国的一些学问研究和读书笔记。

钱学森被秘密的转移到了洛杉矶的特米诺岛,在这里,美国采用各种方法,软硬兼施,目的就是要迫使他屈服,打消回到中国的念头,可钱学森坚定地态度就说明了一切。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老师冯卡门出面,呼吁美国科学界营救钱学森,最后的结果就是钱学森虽然被成功释放,但是他却被限制自由,他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内活动,还有美国当局派出的特务盯梢。

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5年,钱学森与妻子蒋英想尽一切办法打听,最终才得知了自己的妹妹在欧洲比利时的消息。

在一次外出聚餐的时候,钱学森趁着监视他的特务没有防备之时,将一封写给妹妹的求护信放到了邮局门口的邮筒里面。

经过妹妹的手,将这封信最终传到了国内,被转交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叔通的手中。

最后几经周转,最终到了周总理的手中,信中钱学森言辞恳切的讲述了自己的遭遇,还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国的迫切心情。

经过周总理不断在国际上斡旋,再加上中国方面用多名在朝鲜战场上抓获的美国军官来作为交换条件,美国当局最终决定让钱学森回国。

1955年9月17日,在美国洛杉矶的码头上,人头攒动,美国各界科学家都前往这里前来送别钱学森。

在当时所有人都知道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心里都明白,此一别,怕是今生都再也难以相见了。

在最后分别的时刻,冯卡门紧紧的握住钱学森的手说道:“你是我此生最得意的弟子。”

听了老师的话后,钱学森泪流满面,他对于冯卡门这个老师是有感情的,可即便是这样,也阻挡不住他对于归国的决心。

五年时间,让美国当局坚信,钱学森对于导弹以及火箭相关的专业知识已经落伍,所以钱学森回到中国以后,不会对于中国政府有太多的帮助。

但是他们偏偏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于一个这个地球上最顶尖的军工专家来说,他不是一种新型技术的追求者和簇拥者,相反他是新技术的创造者和引领者,后来的钱学森弹道导弹就足以说明这一切。

因为一辆轿车,体现出对于钱学森的重视

1955年10月28日,在经过一个月的艰辛行程之后,钱学森最终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此时,他已经阔别中国整整21年。

在陈毅为首的一众科学家的欢迎声中,钱学森正式的进入到中国科学院。

回来后的钱学森,马不停蹄的开始在我国东北。西北等地区开始进行考察,按照钱学森的说法,我们在导弹和火箭等相关领域已经落后西方很多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追赶。

1956年,神秘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的成立了,钱学森成为了首席科研带头人,第五研究院的主要工作就是研制战略性导弹和火箭技术。

这个时候的钱学森,常常是白天要主持艰苦繁重的科研工作,一到晚上还要对于工作人员进行授课,在当时,因为西方的封锁,所以很多科研工作人员的知识体系是断代的,工作起来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

但是钱学森的回国,恰好就填补了我国关于导弹以及火箭的相关技术空白。

看着钱学森常常是步行向自己汇报工作方面的进展,聂荣臻就让自己的秘书范济生,向政务院申请了一辆轿车,在当时我国因为外汇缺少。

所以只能一次性的购买两辆蓝色轿车,其中的一辆,就被安排给了钱学森,在当时范济生看来,自己申请来的珍贵的轿车,让共和国的宝贵人才乘坐,可谓是最合理的。

但没成想,这反倒是让聂荣臻十分的生气。一天,钱学森向聂荣臻汇报完工作之后准备离开,聂荣臻送他到门口,当他看见了这辆十分扎眼的蓝色轿车的时候。

他就显得十分的惊讶,转头对秘书范济生说道:“让钱学森教授乘坐这辆车太扎眼了,赶快把他给换掉,这很容易成为特务的目标。”

直到聂荣臻解释完,秘书范济生才感到自己的确是没有考虑周全,当天晚上,就又重新给钱学森换了一辆特意经过改装之后的黑色轿车。

聂荣臻之所以会对于安全问题如此的敏感,还真的不是担心过度,在当时的情况下,钱学森一个人几乎就是中国导弹研究的半壁江山,事关国运,不敢有一丝一毫的耽搁。

当时的国民党特务依旧在大陆渗透和活动,这也是很大的一个不安定因素。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为了能够保护钱学森及其家人的安全,就连周总理都亲自过问。

曾担任毛主席8341警卫部队卫士的刁九勃,被派到钱学森的身边贴身保护。

北京化学研究院的研究员段恩润,被派遣到钱学森的家中,做食品化验员。按照当时的标准,钱学森配备的工作人员,放眼国内也就是毛、周等少数领导人才会有的待遇。

钱学森不止一次的鼓舞科研人员,他说道:“现在国外对于我们研究导弹越是反应剧烈,就越是表明了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

原子弹的“胳膊”是钱学森制造出的

今天的我们,如果提起1964年,总是会想到原子弹爆炸,我们的国家有多么的提气,同时也会想到邓稼先先生的历史贡献。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正是钱学森的弹道导弹,才让原子弹有了真正的活的灵魂。

1964年原子弹爆发成功以后,钱学森提出,我们如果想让我们的原子弹具备真正的核威慑能力,就必须将导弹和原子弹结合起来。

原子弹是拳头,导弹是胳膊,连在一起才有威力。也就是很著名的“两弹结合”。

在此基础上,导弹工业部正式成立,对外宣称是七机部,并且还是由钱学森挂帅。专门负责原子弹运载导弹的研制,在钱学森的带领和主持下,“东风二号甲”就研制成功了。

当消息对外发布的时候,刚好是1966年,在当时美国人嘲笑中国即使有钱学森,但是研究出运载导弹也需要至少五年起步,没成想只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

1966年10月27日,在大西北的试验场区内,导弹发射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可是对于钱学森来说,他还依旧是悬着一颗心,这次的运载导弹的试验,也是他发明的“钱学森弹道”的第一次试验。

最主要的,这一次的导弹还要穿过甘肃省境内的一片居民生活区,多达五万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只是一个数据的差错,都会导致几万人的丧命,这在全世界的弹道试验时,都是没有过的情况。

为此,周总理还特批了12字方针:“周密细致,认真负责,有错必纠”。发射前,聂荣臻和钱学森全都拒绝穿戴防护服,他们站在地下指挥所的指挥第一线,神情肃穆。

当导弹升空以后,所有人的心都被揪了起来,有那么几秒钟,似乎所有人的心都跟着导弹升空了。

几分钟后,工作人员传回消息,原子弹在运载导弹的引领下,成功在预定地点爆炸,这一刻,我国算是真正的有了让西方胆寒的核武器。

结语:现如今,钱学森教授斯人已逝,但是他的国之大者,已经成为了一道永恒的明光,引领了无数的后来者前赴后继的为我国的国防军工事业奉献终身,我们所有的华夏儿女都应该向其致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一说到两宋,很多人就会想到他们“重文轻武”,对外战争常常失利,北宋从未真正统一过中国,更别说偏安一隅...
原创 如...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大军直扑北京城,如果崇祯皇帝能够力排众议迁都南京,凭借江南地区,绝对可以做到南北对...
原创 赵... 赵匡胤一统天下,最终登基称帝,成为了宋朝的开国皇帝。然而,他的登基之路却与大多数帝王有所不同。历史上...
原创 红... 【导读】上文我们介绍了爵位与官位的区别。本节我们要更详细地了解爵位制度,盘点书中各家的爵位高低。如此...
原创 隋... 前言 皇权更迭,看似是君主的独角戏,实则暗藏惊人内幕。隋炀帝杨广,这位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的昏君...
原创 在... 姓氏,是一个人家族传承的符号,相信人们对自己的姓氏总是充满着自豪感,但中国又是一个讲究自谦的民族,所...
原创 鹤... 在我国,执行死刑一贯实行枪决。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对待死刑犯,国家通常会以一种体面、相对没那么痛苦的...
原创 基... 2019年,96岁的亨利·基辛格在北京的一场闭门会议上说出惊人之语:“过去100年,美国成功遏制了四...
原创 赵... 赵匡胤问道士:你给我算算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过今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赵匡胤偶遇道士,改变...
原创 清... 说起每个女生童年时的梦想,想成为公主肯定是普遍的一个,公主集万千宠爱与一身,出身皇家,身份尊贵,生活...
原创 历... 王莽在历史中的地位跟武则天有些相似,王莽和武则天两人,一个把汉朝截成了两半,一个是把唐朝截成了两半。...
原创 明... 前言: 明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上乘下接的都是少数民族政权,从蒙古族手中将中原王朝恢...
原创 有...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的朝代,总是充满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皇权的巩固手段。从朱元璋的锦衣卫到朱棣...
原创 秦... 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其功勋可比肩白起。如果说白起帮秦昭王松动了六国的墙角,那么王翦则可以说是帮秦始皇...
原创 徐...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反抗暴元的统治,因此在元末明初时期,涌现出不少割据势力,比如...
原创 于... 公元1457年,北京的菜市口,一代名臣于谦就此陨落,那一天北京城哭声一片,而他在死前留下的《石灰吟》...
原创 远... 自从成吉思汗如彗星般崛起,蒙古铁骑开始了横扫天下之旅。蒙古铁骑的远征,最远曾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更...
原创 鳌... 前言:多尔衮的摄政、独断专权,为年幼的顺治帝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因此在顺治帝逝世时,为了防止再有人...
原创 北... 历史上真正的宋朝当真"积贫积弱"吗? 其实它强的可怕。宋朝凭着"崇文抑武"的军事策略,继承并发展了孙...
原创 古... 科举考试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对我国的影响十分深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有了高考制度,那么古代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