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淑女步,怎么走?
迪丽瓦拉
2025-07-08 13:03:20
0

最近,“先秦淑女步”成了热梗,是搞笑幽默博主“氧气在巴厘岛”造出来的网络梗。

“先秦淑女步”指的是先秦贵族淑女们走路时的步伐。由于文字押韵,音乐魔性且节奏感强,听起来十分洗脑上头,很快就掀起一波全网模仿热潮。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历史上真有“先秦淑女步”吗?真实的“先秦淑女步”到底是什么样的?古人又有哪些行走礼仪和规定呢?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古人早在秦汉以前就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行走礼仪”。

不过,对于“先秦淑女步”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据说这种步伐自然、轻盈,有轻、灵、巧的美感,根据先秦的服饰和史书记载,我们可以推测一二。

先秦时期,流行深衣,有曲裾和直裾两种。

《庄子·田子方》有“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的说法,成语“亦步亦趋”就是由此衍生而来的。

根据《礼记》记载,在宗庙中,严格规定地位尊贵的国君走路要慢,前后两步的足迹需重叠一半,称为“接武”。

“大夫”走路稍快一些,两步足迹相接即可,称为“继武”。

“士”就更快了,两步之间可留有一足间隔,称为“中武”。

由此看来,地位越高,行走速度相对越慢。

而先秦时期,“淑女”通常指的是身份贵重、德行出众的女性。因此,她们大概率也需要保持小而轻的步伐,再配合服饰,就有轻盈的动感。

有网友说,除了二皇子,《庆余年》里的其他男性角色走的都是“四方步”。

在很多关于古装剧的讨论中,我们也常常会听到这个词,会不会走四方步,已经成了衡量古装剧演员仪态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不过,“四方步”其实是来源于戏剧的步法,在古代只存在于舞台表演中。

传统四方步要求腰板挺直,抬腿亮靴,步伐适度,利落稳健;还会随着角色的年龄变化,老年要慢抬快落,青年要快抬慢落,更符合人物特点。

老一辈古装剧演员也是从戏曲中汲取灵感,觉得它很有气势,符合现代人对古代官员的想象。

古代礼仪中确实也对“官步”有明确要求。

行走时,需要保持上半身的稳定,无论步速快慢,都能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

快速行走时显得威严庄重,慢速行走时则显得悠然自得。

古人对于行走速度、场合、仪态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

行走的速度按快慢排序,大致是:步<行<趋<走<奔。

“步”是徐行,“行”是走路,“趋”是小步快走,“走”是咱们现在的跑,“奔”就是快跑。

在什么地方怎么走也有明确规定。

《尔雅·释宫》记载: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

根据礼法规定,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或被召唤时,要行“趋礼”以表对尊者的礼敬,也就是要低头弯腰,小步快走。

汉初,叔孙通制定朝廷的礼仪制度曾有明文规定,臣子入朝、退朝时都要行趋礼,如果没有遵守,就要挨罚。

《后汉书》曾有记载,有一个官员去见上级,因为没有小步快走向前而被免官。

“入朝不趋”是古代皇帝赐予大臣的一种特殊恩遇。

历史上,萧何是第一个被赐予这一特权的人,不仅如此,他还可以不用脱鞋,带剑上殿。

在萧何之后,梁冀、曹操等人也曾获此殊荣。

古代的男子为了规范和矫正步伐,会在腰间两侧佩带玉佩。

如果步伐不够稳重,就会导致两边佩玉乱甩,腿动身不动,玉佩就不会乱晃,这样人在走路的时候就会变得从容端正,快慢合拍,符合君子的礼节。

贾谊《新书·容经》有云:“古者圣王居有法则,动有文章,位执戒辅,鸣玉以行。”

女子为了约束行为举止、礼仪规范,会佩戴步摇和玉禁步。

步摇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如今它也已经成了衡量古装剧演员仪态的重要标准。由于特殊的垂珠结构,步摇可以做到一步一摇,展现女性的婀娜柔美。但如果晃动幅度太大、甚至是乱甩,就毫无美感可言了。

玉禁步最初源于先秦时期的玉组佩,只有身份高贵的人才能佩戴,它可以压住裙边,防止在行走的时候裙子散开。

大家闺秀行走时轻盈有度,禁步上的坠饰碰撞会发出悦耳的玉音。

反之,如果步伐过大或者走得太快,坠饰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就会杂乱无章变得嘈杂。

除了对体态和步伐要求外,古代在多人同行、在路上走哪一边等方面也有明确的规定。

文并供图/小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与... 刘备从黄巾之乱后起兵,一心想要匡扶汉室,尤其是在获得了汉少帝的衣带诏之后,更是把自己当成了汉朝最后的...
原创 1... 1915年10月25日,在日本东京梅屋庄吉家,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婚礼,两位新人不但有着27岁的年龄差,...
原创 清...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清朝在地方上设有九大总督,握有实权,是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这九大总督在各自的辖...
原创 逃... 文/鼎湖听泉 汉王三年刘邦彭城遭遇大败之后,好不容易才把荥阳发展成了新的根据地,不再如惶惶不可终日的...
原创 吴... 三国时代,乱世频现,就连汉末群雄割据也在其中。乱世必然伴随战争,而军队行动需要规范管制,不同军事制度...
原创 曾... 曾经强大的苏联为何突然崩溃解体?一盒鱼子酱告诉了我们答案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过一句名言:苏联解体是2...
原创 刘... 刘邦临终时的那场政治安排,堪称汉朝初期权力斗争的一幕佳话。吕后作为刘邦的皇后,虽然未被直接问及太尉人...
原创 日...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也是一百多年前各国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的原因,他们都想在中国的土地上分一杯羹...
原创 此... 提起三十六计,人人都会说上几个诸如美人计,空城计等。虽然我们对三十六计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但并不能将...
你没看错,非洲正在成为AI出海... 转载自《钛媒体APP》 文 | 四分仪Quadrant 作者 | 一十 编辑 | ...
原创 跟... 西楚霸王项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秦朝的时候,秦二世登基后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农民不堪折磨...
原创 周... 病魔无情、人有情。 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7分,我国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总理因膀胱癌与世长辞...
原创 诸... 关羽死后,蜀汉丧失了精锐的荆州兵团,实力已经受到伤筋动骨的损耗。刘备错上加错,再度发起夷陵之战,全面...
原创 诸... 诸葛亮素以神机妙算闻名天下,但诸葛亮在晚年也曾错杀了两员大将,这直接导致蜀汉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致使...
原创 途... 前言: 新中国的诞生过程中,出现很多优秀的英雄人物,他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
原创 诸... 诸葛亮当年为何不让张飞守荆州?他一语道出实情,刘备很后悔 导语:三国时期的蜀国创业最艰难,曹操孙权都...
原创 贪... 朱国治是谁呢?看过《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的朋友肯定会对平西王吴三桂造反抗清时,那个杀掉自己妻儿而后痛...
原创 项... 刘邦能够打败项羽、建立汉朝,项羽的叔父项伯是功不可没。要不是项伯,那刘邦早就被项羽杀害,也不会有后来...
东北抗联历史研究学者李龙逝世,... 澎湃新闻记者从国家图书馆方面获悉,2024年7月17日20时17分,中国记忆项目口述史受访人,东北抗...
原创 古... 【前言】 尽管中国历史上国家间常发生战争,但他们更尊重礼仪制度。例如,有条规定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