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途经淮海战场的毛主席,为何发火说:粟裕不是樊哙,我也非刘邦
迪丽瓦拉
2025-07-08 16:02:39
0

前言:

新中国的诞生过程中,出现很多优秀的英雄人物,他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在东方大地上重新崛起。

在毛主席的革命生涯中,他遇到了许多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其中,粟裕无疑是其中之一。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役,而粟裕在其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毛主席和其他领导的赞誉。

然而,在一次途经淮海战场的场景中,毛主席却发火说:“粟裕不是樊哙,我也非刘邦”,究竟是什么让主席情绪如此激动呢?

源自与毛主席对粟裕的极高欣赏和信任

在他的印象中,粟裕是一个忠诚而勇敢的战士,对游击战有着深刻的见解,让主席倍感欣慰。

粟裕对战争有自己的规律认识,这与毛主席的思想相契合,为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共鸣。

在淮海战役前,毛主席已经认定粟裕是人民解放军的战将,是人民的好儿子。

他对粟裕的军事才能赞不绝口,对他的作战成就充满信心。

粟裕在豫东战役中的表现证明了他的军事天赋,让毛主席更加看重他。

在解放战争中,粟裕屡立奇功,特别是在淮海战役中,他率领部队连续取得重大胜利,令国民党军士气大挫。

毛主席对这样的战绩不禁赞叹:“粟裕同志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的军队。”

然而,就在途经淮海战场的时候,毛主席听到了一番令他愤怒的对话。

有人用“樊哙”来形容粟裕,希望表达对他的赞赏,但毛主席却毫不客气地反驳:“粟裕一不是樊哙,二不是韩信,我毛泽东也不是刘邦。”

“粟裕就是粟裕,是人民解放军的战将,是人民的好儿子!”这番话彰显了毛主席对粟裕的真实评价,他希望大家看到粟裕独特的个性和军事才能,而不是将他与历史上的英雄相提并论。

这个场景也凸显了毛主席对个人主义的反感。他希望每个战士、每个将领都能以集体利益为重,而不是陷入自我膨胀的陷阱。

毛主席的这番话反映了他的领导风格,他希望战士们能够保持谦虚和奉献精神,共同为实现革命目标而努力。

粟裕,被称为淮海战役的奇迹导演

1949年的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它为解放全中国的进程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这场历时66天的战斗中,有一个英勇智谋的战区指挥员,他就是被誉为“淮海战役的奇迹导演”的粟裕将军。

淮海战役之前,济南战役的胜利为接下来的战役铺垫了基础。而粟裕将军作为战区指挥员,具备敏锐的战略思维,对战役计划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对战局的把握和战略决策的果断,为淮海战役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淮海战役中,粟裕将军充分展现了他的卓越才能。

他先后预测了敌军黄百韬兵团和杜聿明兵团的撤退路线,并迅速采取了相应措施,使得敌军处于被动和绝境之中。

这一精准的判断和果断的行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除了战略规划的高明,粟裕将军在战役中,还展现了出色的指挥能力。他灵活调整战术,采取夜袭和阵地攻坚战等多种战术手段,使得敌军难以捉摸,取得了一系列战略性的胜利。

他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指挥能力,让人惊叹不已。

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仅意味着华东战场的胜利,更加速了解放全中国的进程。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对全国解放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淮海战役的胜利,凝聚了粟裕将军和全体指战员的智慧和汗水,不断的激励着下一代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淮海战役的成功,离不开粟裕将军的英勇智谋和出色指挥。他的军事才华和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典范,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他的淮海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为国家繁荣昌盛、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淮海战役中粟裕带领华东野战军的壮举

1948年春天,中国解放战争正在进行着,中原战场上,我军正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强大压力。

此时,毛主席和党中央决定派遣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成立东南野战军,为解除刘邓大军的压力,开展大规模歼灭战,渡江南下,战略构想艰巨而又挑战重重。

然而,粟裕对这一战略计划表示异议。他认为中原战场上我军实力已经足够,完全可以打大规模歼灭战,渡江南下可能带来不利的后果。

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尽管会议同意暂不过江,但毛主席仍然给予粟裕新的要求,要求他在汴徐线南北地区歼灭敌军部队,给予他4到8个月的时间。

粟裕接受了毛主席的要求,他开始着手筹备淮海战役。豫东战役的胜利证明了华东野战军的战斗力,为淮海战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豫东战役中,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歼灭了9万多国民党军,圆满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歼敌任务,显示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

淮海战役的筹备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随着兖州战役和济南战役的胜利结束,粟裕开始着手准备更大规模的淮海战役。

他制定了详尽的战略构想,计划乘胜攻歼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海州等地的国民党守军,为夺取徐州和“歼敌于长江以北”的目标做准备。

然而,原本计划的小规模淮海战役,却在后来发展成了大规模的战役,出乎双方预料。

时间来到1948年11月16,中央军委做出了一个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他们负责统筹华东、中原战场的战局,为战役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淮海战役在粟裕的指挥下,取得了重大胜利。

黄百韬第七兵团和黄维兵团全军覆没,而杜聿明等兵团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平津战役的基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内战中的胜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粟裕作为华东野战军的主要指挥官,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他在淮海战役中的杰出表现,不仅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淮海战役的成功也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和团结一致的军民关系,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淮海战役人民战争的壮丽篇章

淮海战役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争。毛泽东主席指出,战争的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而淮海战役的成功正是对这一真理的巨大验证。

这场战役的伟大胜利,归功于广泛深入地发动人民群众的支援。中共中央在战役期间全力组织支前工作,确保了前线的供给。

党的土地改革政策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参战支援战争。解放区人民掀起了参军热潮,提供了强大的兵源,广大民兵在战场上积极配合解放军的作战。

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积极支援解放军作战,组成了庞大的支援队伍。

他们运送大量物资,保障了作战的需要,体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

后方群众不辞辛劳,昼夜突击为前线提供支援,克服一切困难。

在淮海战役胜利后,陈毅总结时赞扬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形容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这句话充分展现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反映了人民群众踊跃支前、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淮海战役不仅仅是一场战役,更是人民战争的壮丽篇章。它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的意志,也证明了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巨大力量源泉。

结语

这场战役的成功,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更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战争中运用人民群众力量的光辉典范。

淮海战役的胜利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将永远牢记人民力量的伟大,坚定信念,继续前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在江湖的深处,传说有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存在——陆地神仙。他们不仅是江湖中的顶尖高手,更是天下大势的重要...
原创 国... “壮士手中三尺剑,雄图胸里十万兵”,一位上海大学的学生于1924年写下了这句诗。他就是后来的著名爱国...
原创 大... 自大清灭亡起,约14万名皇室成员的命运成为历史上的一道谜题。这个庞大的家族,从最初的皇室成员到清朝末...
原创 “... 前言 龙作为华夏文明的标志,数千年来广为流传,是被人们封为“神”一样的存在,但它是否真的存于世间一直...
原创 朱... 导读:朱元璋要杀他,他求留孙子一命,10岁孙子说8个字,朱说:灭全家 文/华升 大家好,元朝末年因为...
原创 此... 熟读汉末三国史的曹操风气是众所周知的。公元198年,曹操强大的一个女人成为妾,这个豆腐人是关羽最先喜...
原创 诸... 魏蜀吴三国的君主,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比较而言,以曹操的能力最强也最为全面。在...
原创 一... 要说到历史上哪个皇帝是最励志的,估计很多人会提到朱元璋,因为朱元璋的出身是最差的。朱元璋能当上皇帝,...
原创 民...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1913年7月24日:袁世凯下令...
原创 如... 前言 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全国人民都在举手高呼。 在进行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无数的英烈也...
原创 朱... 若说起明朝历史,我们就不得不提起明仁宗朱高炽的发妻张氏。虽然在明朝的历史典籍中没有出现她的名字,只称...
原创 彭... “司令员,彭总今天就要到了,要不要让食堂摆一桌饭菜?”许世友的秘书还没见过这么大场面,这应该如何招待...
原创 她... 有句话说得好:“母凭子贵”,但这并不适用于1837年出生的慈安太后。她曾是清朝皇后中晋升最快的,与慈...
原创 野... 在唐朝的盛世光辉下,皇宫中却暗流涌动,一场关乎权力与未来的较量正悄然展开。公元649年的夏日,长安城...
原创 塔...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东北野战军把首战的目标指向了东北的门户锦州。锦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尤...
追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青年网德州7月19日电,为追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红韵风华,播...
原创 华... 2007年12月26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14周年纪念日,已经是86岁高龄重病在身的华国锋不顾家人...
原创 淮... 近年来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淮海战役前华东野战军的代司令员粟裕曾经向中共中央提出一个请求:让中原野战军...
原创 南...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朱... 前言 朱德乃“十大元帅”之首,贵为“红军之父”,与毛泽东主席并称“朱毛”。 与毛泽东的形象稍有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