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途经淮海战场的毛主席,为何发火说:粟裕不是樊哙,我也非刘邦
迪丽瓦拉
2025-07-08 16:02:39
0

前言:

新中国的诞生过程中,出现很多优秀的英雄人物,他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在东方大地上重新崛起。

在毛主席的革命生涯中,他遇到了许多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其中,粟裕无疑是其中之一。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役,而粟裕在其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毛主席和其他领导的赞誉。

然而,在一次途经淮海战场的场景中,毛主席却发火说:“粟裕不是樊哙,我也非刘邦”,究竟是什么让主席情绪如此激动呢?

源自与毛主席对粟裕的极高欣赏和信任

在他的印象中,粟裕是一个忠诚而勇敢的战士,对游击战有着深刻的见解,让主席倍感欣慰。

粟裕对战争有自己的规律认识,这与毛主席的思想相契合,为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共鸣。

在淮海战役前,毛主席已经认定粟裕是人民解放军的战将,是人民的好儿子。

他对粟裕的军事才能赞不绝口,对他的作战成就充满信心。

粟裕在豫东战役中的表现证明了他的军事天赋,让毛主席更加看重他。

在解放战争中,粟裕屡立奇功,特别是在淮海战役中,他率领部队连续取得重大胜利,令国民党军士气大挫。

毛主席对这样的战绩不禁赞叹:“粟裕同志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的军队。”

然而,就在途经淮海战场的时候,毛主席听到了一番令他愤怒的对话。

有人用“樊哙”来形容粟裕,希望表达对他的赞赏,但毛主席却毫不客气地反驳:“粟裕一不是樊哙,二不是韩信,我毛泽东也不是刘邦。”

“粟裕就是粟裕,是人民解放军的战将,是人民的好儿子!”这番话彰显了毛主席对粟裕的真实评价,他希望大家看到粟裕独特的个性和军事才能,而不是将他与历史上的英雄相提并论。

这个场景也凸显了毛主席对个人主义的反感。他希望每个战士、每个将领都能以集体利益为重,而不是陷入自我膨胀的陷阱。

毛主席的这番话反映了他的领导风格,他希望战士们能够保持谦虚和奉献精神,共同为实现革命目标而努力。

粟裕,被称为淮海战役的奇迹导演

1949年的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它为解放全中国的进程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这场历时66天的战斗中,有一个英勇智谋的战区指挥员,他就是被誉为“淮海战役的奇迹导演”的粟裕将军。

淮海战役之前,济南战役的胜利为接下来的战役铺垫了基础。而粟裕将军作为战区指挥员,具备敏锐的战略思维,对战役计划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对战局的把握和战略决策的果断,为淮海战役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淮海战役中,粟裕将军充分展现了他的卓越才能。

他先后预测了敌军黄百韬兵团和杜聿明兵团的撤退路线,并迅速采取了相应措施,使得敌军处于被动和绝境之中。

这一精准的判断和果断的行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除了战略规划的高明,粟裕将军在战役中,还展现了出色的指挥能力。他灵活调整战术,采取夜袭和阵地攻坚战等多种战术手段,使得敌军难以捉摸,取得了一系列战略性的胜利。

他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指挥能力,让人惊叹不已。

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仅意味着华东战场的胜利,更加速了解放全中国的进程。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对全国解放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淮海战役的胜利,凝聚了粟裕将军和全体指战员的智慧和汗水,不断的激励着下一代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淮海战役的成功,离不开粟裕将军的英勇智谋和出色指挥。他的军事才华和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典范,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他的淮海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为国家繁荣昌盛、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淮海战役中粟裕带领华东野战军的壮举

1948年春天,中国解放战争正在进行着,中原战场上,我军正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强大压力。

此时,毛主席和党中央决定派遣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成立东南野战军,为解除刘邓大军的压力,开展大规模歼灭战,渡江南下,战略构想艰巨而又挑战重重。

然而,粟裕对这一战略计划表示异议。他认为中原战场上我军实力已经足够,完全可以打大规模歼灭战,渡江南下可能带来不利的后果。

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尽管会议同意暂不过江,但毛主席仍然给予粟裕新的要求,要求他在汴徐线南北地区歼灭敌军部队,给予他4到8个月的时间。

粟裕接受了毛主席的要求,他开始着手筹备淮海战役。豫东战役的胜利证明了华东野战军的战斗力,为淮海战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豫东战役中,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歼灭了9万多国民党军,圆满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歼敌任务,显示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

淮海战役的筹备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随着兖州战役和济南战役的胜利结束,粟裕开始着手准备更大规模的淮海战役。

他制定了详尽的战略构想,计划乘胜攻歼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海州等地的国民党守军,为夺取徐州和“歼敌于长江以北”的目标做准备。

然而,原本计划的小规模淮海战役,却在后来发展成了大规模的战役,出乎双方预料。

时间来到1948年11月16,中央军委做出了一个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他们负责统筹华东、中原战场的战局,为战役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淮海战役在粟裕的指挥下,取得了重大胜利。

黄百韬第七兵团和黄维兵团全军覆没,而杜聿明等兵团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平津战役的基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内战中的胜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粟裕作为华东野战军的主要指挥官,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他在淮海战役中的杰出表现,不仅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淮海战役的成功也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和团结一致的军民关系,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淮海战役人民战争的壮丽篇章

淮海战役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争。毛泽东主席指出,战争的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而淮海战役的成功正是对这一真理的巨大验证。

这场战役的伟大胜利,归功于广泛深入地发动人民群众的支援。中共中央在战役期间全力组织支前工作,确保了前线的供给。

党的土地改革政策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参战支援战争。解放区人民掀起了参军热潮,提供了强大的兵源,广大民兵在战场上积极配合解放军的作战。

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积极支援解放军作战,组成了庞大的支援队伍。

他们运送大量物资,保障了作战的需要,体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

后方群众不辞辛劳,昼夜突击为前线提供支援,克服一切困难。

在淮海战役胜利后,陈毅总结时赞扬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形容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这句话充分展现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反映了人民群众踊跃支前、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淮海战役不仅仅是一场战役,更是人民战争的壮丽篇章。它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的意志,也证明了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巨大力量源泉。

结语

这场战役的成功,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更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战争中运用人民群众力量的光辉典范。

淮海战役的胜利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将永远牢记人民力量的伟大,坚定信念,继续前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珍贵!北宋哲学家张载《春耕图》... 众所周知,张载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关学”创始人,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程...
同为晚清赴国外留学,有幼童留美... 晚清时期,在统治者腐朽的政治制度下,西方列强国家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之后他们到中国如入无人之境,这是...
《陈明仁将军年谱》长沙首发,缅... 本网长沙讯:2025年4月8日下午二点,长沙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盛会——《陈明仁将军年谱》首发仪...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王朝强盛往往决定一个朝代的国祚的时间。特别是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在我国的奴隶制社会...
原创 刘... 刘邦和朱元璋,在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逆袭人物。他们从底层逐渐往上爬,最终爬到了食物链的顶端,从韭菜成为...
原创 清... 李莲英作为一名宦官,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李莲英出生于1848年,根据史料记载可以得知李莲英在十三岁的...
原创 元... 中国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朝代也在不断更迭,每个朝代的发展也都经历了大起大落,再繁...
原创 晚... 图为一组拍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晚清百姓生活旧照,彼年正是晚清1861年间前后之时。当时随着英法联军...
原创 赵... 嘉佑六年6月,52岁的宋仁宗最后一个孩子出生了,还是一个女儿,大臣们再也没有耐心陪宋仁宗实现生儿子的...
原创 南... 《宋史》:“理宗享国久长,与仁宗同。由其中年嗜欲既多,怠于政事,权移奸臣,经筵性命之讲,徒资虚谈,固...
原创 明... 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兴衰起落,从建立到灭亡,总会存在几个高光时刻。明朝的高光时刻,我认为是朱棣的篡位...
原创 得... 说起“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可以称得上是宋朝第一奇案了。赵匡胤身经百战,体魄健壮,前一晚还和弟弟赵光义...
原创 刑... 1372年,刑部尚书钱塘扶棺进殿,指着朱元璋破口大骂:“数典忘祖之辈,国何以立。”朱元璋大怒,令侍卫...
原创 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古至今,我国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从老庄之道到孔孟学说...
明朝灭亡真相!百万皇族每年吃掉... 说到明朝灭亡,绕不开老朱家的奇葩操作。咱们这位太祖爷朱元璋,开局一个碗,打下江山后就开始疯狂造人。 ...
原创 成... 在很多人心中,倘若要评出中国古代皇帝中的真英雄,那么,成吉思汗定当入榜,这位皇帝曾经坐拥亚洲历史上疆...
原创 钓... 古代的兵器不像现在这么多,所以为了很好的防御敌人,大多数地区都会修建城墙来抵御外来入侵者。有防御的方...
导致中华文明倒退的朝代,不是明... 回顾中国历史,人们往往将中华文明的衰落归咎于“外族”统治的满清,或者昏庸的明朝皇帝。 但实际上真正让...
原创 开... 本文较长 关注再看 回味悠长 开封,离我老家曹县不远。儿时,听去过的大人说,“开封啥都没了,就剩个铁...
原创 元... 元朝是一只由蒙古人建立的王朝,他们生于马背,骁勇善战。早年间蒙古部落受困于自身的制约,因为他们部落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