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8岁嫁孙中山,被誉为“民国国母”,同意丈夫离婚,后半生孤苦
迪丽瓦拉
2025-07-08 16:03:46
0

1915年10月25日,在日本东京梅屋庄吉家,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婚礼,两位新人不但有着27岁的年龄差,而且还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新郎是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新娘则是宋氏三姐妹中的二姐宋庆龄。

虽然二人的结合遭到了宋家人的反对,但并不影响他们缔结百年之好,在和父亲对峙时,宋庆龄义正言辞地说:“个人婚姻我自己做主。”

最终父亲的反对,母亲的眼泪都没有阻止宋庆龄的选择,她冒着和家人决裂的风险,投入到了孙中山的怀抱。

在短暂的十年婚姻生活中,两位革命伴侣信守誓约,相依为命,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们的爱情直到今天依然被传为佳话。

不过,他们的爱情虽然美好,却终究伤了一人心,她就是孙中山的原配卢慕贞。

尽管卢慕贞允许丈夫“纳妾”,但孙中山怎么会委屈宋庆龄呢?

于是,在和宋庆龄结婚前五个月,孙中山和卢慕贞签订了离婚协议,从此他有佳人陪,她却选择孤独终老。

1867年,卢慕贞出生在累世积善的书香门第之家,早年间她的父亲卢耀显曾漂洋过海去美国经商,家境殷实。

虽然家境富裕,但卢慕贞出生在晚清,那会封建思想依然笼罩在中华上空,女子并没有学知识的机会,她和那个时代的女子命运相同,从有记忆开始就接受“三从四德”的古训。

卢慕贞又比同龄女子多了一份成熟和稳重,她自小就勤快,家务事从来都抢着做,尤其擅长女红,在一针一线中,她细数光阴。

除此外,卢慕贞还是一个心地善良、乖巧懂事的女子,素以孝敬长辈而闻名乡里,虽然她没有宋氏三姐妹的学识和经历,但从品德上而言,她丝毫不逊色。

转眼间,卢慕贞已经年方十八,也到了嫁人的年纪,此时,比她小1岁的孙中山,一直想出去干一番大事业。

孙中山的雄才大略和伟大理想在家人看来就是“胡闹”,为了让他收收心,安稳些,家人想利用“婚姻”将这匹烈马束缚住。

就这样,在媒人的牵线搭桥下,卢慕贞和孙中山成了老人眼中的最佳配偶。

面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孙中山满心的反感和不乐意,但那会他年纪小,再怎么不情愿也执拗不过家里,只能硬着头皮娶亲。

和孙中山的态度相反,自幼接受传统教育的卢慕贞,对婚姻有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心理,她没有反抗意识,更不懂得如何去争取一个两情相悦的人,只知道“一切听从家人安排”。

1884年,卢慕贞成为了孙中山的妻子,那年她18岁,孙中山17岁。

如果孙中山是一个传统男子,娶到知书达理的卢慕贞自然会满心欢喜,夫妻二人虽然没有恋爱经过,但未来的生活也必定会相敬如宾,和和美美。

只可惜孙中山不是,他对这种封建包办婚姻有说不出的厌烦,加上两个人没有丝毫的感情基础,纵然卢慕贞在贤惠,他也从未将她放在心上。

从本质上而言,卢慕贞和朱安、张幼仪是一类人,她们明明出身不俗,又贴心、贤惠,但但穷其一生都不被丈夫接受。

婚姻并没有成为孙中山的绊脚石,婚后他依然在外读书,并慢慢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两个人也是聚少离多。

孙中山在外奔走的岁月,卢慕贞用柔弱的肩膀独自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料理家务,孝顺公婆,只一心一意地想做个贤惠的妻子。

卢慕贞心灵手巧,婆婆身上的穿戴几乎都出自她之手,每次丈夫回来,她都会为丈夫缝制一套新衣服和鞋袜,那一针一线都是她对丈夫无尽的思念。

自从结婚,孙中山常年在外奔波,卢慕贞自然不懂他的理想,更不懂他口中的革命,她只知道自己要将家打理好,丈夫就可以安心地做自己的事业。

纵然你对我毫无关心,我也会全心全意对你好,那个时代的女子对婚姻的执着和忠诚,确实让人佩服。

虽然孙中山对妻子没有男女之爱,但感念她为家的付出,对妻子的态度并没有那么冰冷。

让孙中山态度有所转变的是,1988年春,在父亲病重至逝世的那段日子,孙中山和哥哥返乡探望,亲眼看到卢慕贞犹如女儿般在父亲病榻前,小心侍奉,几乎到了寸步不离的地步,一股感动涌上了孙中山的心头。

从此后,夫妻二人的关系慢慢缓解,日渐和睦,此时他们已结婚四年,卢慕贞终于用孝顺、善良和贤惠,换来了孙中山的一点温情。

虽然关系日渐缓和,但孙中山依然是忙碌的,他们常年处于分居状态。一直到1891年,他们才迎来长子孙科。

在那个讲究“继承香火”的年代,长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许多欢乐,但她最开心的还是,为丈夫生了儿子。

孙科出生第二年,孙中山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即在澳门开了一家中西药局,并将卢慕贞母子接过去团聚。

卢慕贞以为终于可以过上一家团圆,夫妻相守的日子了,但她终究是不了解自己的丈夫,他的志向哪里是开一个药局那么简单。

国破家何在?孙中山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他是一个胸怀远大抱负的热血男儿,他要带领志同道合的伙伴,改写历史。

1894年,孙中山和卢慕贞迎来了女儿孙娫,同年十月,经过多年筹备,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了兴中会,从此后开始了漫长的革命生涯。

对于丈夫的事业,卢慕贞是陌生的,她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不明白这个国家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她只知道丈夫奔波在外,自己要守好这个家,哪怕日子孤独且寂寞,她也没有丝毫的责怪之心。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清政府下令逮捕孙中山,革命之路是漫长的,且布满艰辛和凶险,这次失败之后孙中山慌忙逃到日本,留给卢慕贞的是一家老小和无限的担忧、牵挂。

当时,清政府抓不住孙中山,就将爪牙伸向了他的家人,好在在兴中会会员的帮助下,一家逃到了檀香山,才幸免于难。

当年年底,在檀香山卢慕贞终于盼回了孙中山,可相聚没多久,孙中山就远赴欧洲宣传革命。

此后十多年时间,孙中山到处流亡、宣传革命,夫妻相聚不过三次,期间卢慕贞又生下了小女儿孙婉。

孙中山在外的日子,卢慕贞既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又要抚养三个孩子,经济上丈夫也不能提供任何帮助,日子之艰难,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从嫁给孙中山起,卢慕贞就任劳任怨,在丈夫那里她没有得到过太多的温情,但她对丈夫的和爱,却没有丝毫的锐减。

她不求富贵荣华,但求丈夫平安无事,一家人可以长相厮守,可如此简单的夙愿,都无法实现。

1910年,孙中山母亲去世,安葬好婆婆后,卢慕贞得知丈夫在新加坡,她带着两个女儿不远万里去团聚。

但没团聚几天,孙中山再次被通缉,又开始了流亡生涯,卢慕贞带着女儿在无亲无故的新加坡,只能靠华侨的资助度日。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成功推翻了大清王朝,流亡在海外的孙中山返回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不久后,卢慕贞带着三个孩子也来到了南京,那是她人生最风光的日子,走到哪里都被夹道欢迎,她也被尊称了“中华民国国母”,她终于享受到了由丈夫带来的光环和荣誉。

经过数年奔波和流亡后,一家人总算在南京相聚了,可这样的相聚并没有多少幸福感,孙中山日理万机,中华民国危机重重,此时卢慕贞才发现,自己和丈夫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差距。

而且,此时孙中山身边有一位名叫陈粹芬的秘书,孙中山流亡在外的日子,一直都是陈粹芬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并担任多次起义的准备工作。

因是旧式女子,对于陈粹芬的存在,卢慕贞并不介意,但她却感受到了自己的多余。在南京的日子,卢慕贞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于是不到一个月,她就回到了家乡。

1913年,袁世凯当政后为了笼络孙中山,特授他“筹划全国铁路全权督办,此后孙中山带着卢慕贞到处考察,一度走出国门,远赴日本,卢慕贞也一同前往。

当时,日本《大阪每日新闻》发表了《孙逸仙夫人来访》,大篇幅报道了卢慕贞在日本的活动,然而这样的应酬对于卢慕贞而言就是一种精神折磨,孙中山也感觉到两个人虽然是夫妻,却难以产生共鸣。

原本就没有感情基础,多年的分离和思想差距,让他们渐行渐远。

对于和丈夫的差距,卢慕贞自然心知肚明,她甚至允许丈夫纳妾,但她没有想到,自己的忍让、付出,只换来一个“离婚”的结局。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卢慕贞带着孩子回到了澳门,孙中山流亡日本,并在日本结识了好友宋耀如的二女儿宋庆龄。

此后,宋庆龄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一个是国父,一个是20多岁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魅力女性,日日相处中,他们之间产生了爱情。

当时他们的婚恋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从宋家父母到同盟会成员,但他们爱的坚定,任何阻力都不能将他们拆开。

不过宋庆龄是不能做妾的,孙中山同意和卢慕贞离婚,随即写信到澳门,让卢慕贞来日本二人办理离婚手续。

可怜的卢慕贞和于凤至一样,终于盼来了丈夫的来信,不料却是一张离婚协议书,孙中山的理由是:

“他们都是基督徒,奉行一夫一妻;其次,她是他很好的革命伴侣,能帮到自己。”

接到信后,卢慕贞有震惊,也有伤心,但她没有哭闹,也没有谩骂,纵然心中有委屈,她也只是回复了两个字“可以”。

卢慕贞的爽快,反而让孙中山震惊。他压根不明白,一切只因卢慕贞太爱他,而最好的爱就是成全。

同年9月1日,卢慕贞来到了日本商谈离婚事宜,当时同盟会元老都反对他们离婚,不料卢慕贞竟然说了一句:

“孙先生为革命奔走海外,到处流浪,身心为之交瘁,既然现有人愿意照料他的生活,我愿意成全其美,与先生离婚。”

用自己的委屈,成全丈夫的碧海蓝天,这种“舍得”,让人肃然起敬。

非但如此,卢慕贞还交代儿子孙科,宋庆龄虽然年龄小,但是要尊重她,她也愿意和宋庆龄以姐妹相称。

离婚后卢慕贞返回了澳门,从签订离婚协议书那刻起,她注定被遗忘,丈夫所有的光环和荣耀,都与她无关,付出半生,最后连个虚名都没有。

后来卢慕贞成为了基督教徒,她为人虔诚,热心帮助贫苦百姓,每当孙中山邮寄生活费后,她都将钱分给穷人,她虽然只是一个旧式妇女,但她的品德却是高尚的,人格也是伟大的。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去世,得到消息后,卢慕贞痛哭不止,悲痛万分。

卢慕贞对孙中山的爱,并不比宋庆龄少,只不过因为丈夫“太不平凡”,她无法与之相匹配,所以只能中途退场。

和孙中山离婚时,卢慕贞48岁,她没有改嫁,而是选择独自过活,儿女都不在身边,她的生活盛满了孤独。

1952年9月7日,卢慕贞病逝,终年85岁,葬于澳门。

卢慕贞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身上透着正直、善良、深明大义,嫁给孙中山后,她对公婆孝顺,对丈夫体贴,又为孙家延续了香火。

当丈夫遇到更好的人时,她自知已经配不上丈夫,纵然不舍,但没有哭闹,也没有抱怨,只是默默地接受命运赠与的一切。

李伯新先生在《默默支持孙中山革命的卢慕贞》一文中,给予卢慕贞夫人很高的评价:

“卢氏是一位具有中国传统女性优良美德的母亲,一手承担养育儿女的责任,又孝顺侍奉家翁家姑,照料婶母程氏生活。

一个小脚女人,承担这么多的繁重家务,还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担风险。

她使孙中山减少了家庭的后顾之忧,把精神集中到革命事业上。”

如此盛赞,卢慕贞配得上。

“世人皆知山龄喜,无人知晓卢氏悲。”我们在传颂孙中山和宋庆龄的伟大爱情时,更应该赞颂卢慕贞的付出和善良。

这样一位贤良淑德的女子,不应该被遗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珍贵!北宋哲学家张载《春耕图》... 众所周知,张载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关学”创始人,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程...
同为晚清赴国外留学,有幼童留美... 晚清时期,在统治者腐朽的政治制度下,西方列强国家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之后他们到中国如入无人之境,这是...
《陈明仁将军年谱》长沙首发,缅... 本网长沙讯:2025年4月8日下午二点,长沙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盛会——《陈明仁将军年谱》首发仪...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王朝强盛往往决定一个朝代的国祚的时间。特别是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在我国的奴隶制社会...
原创 刘... 刘邦和朱元璋,在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逆袭人物。他们从底层逐渐往上爬,最终爬到了食物链的顶端,从韭菜成为...
原创 清... 李莲英作为一名宦官,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李莲英出生于1848年,根据史料记载可以得知李莲英在十三岁的...
原创 元... 中国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朝代也在不断更迭,每个朝代的发展也都经历了大起大落,再繁...
原创 晚... 图为一组拍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晚清百姓生活旧照,彼年正是晚清1861年间前后之时。当时随着英法联军...
原创 赵... 嘉佑六年6月,52岁的宋仁宗最后一个孩子出生了,还是一个女儿,大臣们再也没有耐心陪宋仁宗实现生儿子的...
原创 南... 《宋史》:“理宗享国久长,与仁宗同。由其中年嗜欲既多,怠于政事,权移奸臣,经筵性命之讲,徒资虚谈,固...
原创 明... 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兴衰起落,从建立到灭亡,总会存在几个高光时刻。明朝的高光时刻,我认为是朱棣的篡位...
原创 得... 说起“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可以称得上是宋朝第一奇案了。赵匡胤身经百战,体魄健壮,前一晚还和弟弟赵光义...
原创 刑... 1372年,刑部尚书钱塘扶棺进殿,指着朱元璋破口大骂:“数典忘祖之辈,国何以立。”朱元璋大怒,令侍卫...
原创 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古至今,我国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从老庄之道到孔孟学说...
明朝灭亡真相!百万皇族每年吃掉... 说到明朝灭亡,绕不开老朱家的奇葩操作。咱们这位太祖爷朱元璋,开局一个碗,打下江山后就开始疯狂造人。 ...
原创 成... 在很多人心中,倘若要评出中国古代皇帝中的真英雄,那么,成吉思汗定当入榜,这位皇帝曾经坐拥亚洲历史上疆...
原创 钓... 古代的兵器不像现在这么多,所以为了很好的防御敌人,大多数地区都会修建城墙来抵御外来入侵者。有防御的方...
导致中华文明倒退的朝代,不是明... 回顾中国历史,人们往往将中华文明的衰落归咎于“外族”统治的满清,或者昏庸的明朝皇帝。 但实际上真正让...
原创 开... 本文较长 关注再看 回味悠长 开封,离我老家曹县不远。儿时,听去过的大人说,“开封啥都没了,就剩个铁...
原创 元... 元朝是一只由蒙古人建立的王朝,他们生于马背,骁勇善战。早年间蒙古部落受困于自身的制约,因为他们部落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