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总理晚年患癌仍坚持工作,逝世后解剖遗体,多个器官都有癌细胞
迪丽瓦拉
2025-07-08 16:03:01
0

病魔无情、人有情。

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7分,我国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总理因膀胱癌与世长辞,令我国全国人民万分悲痛,万分怀念。

即使被病痛折磨也无法放下的工作

在1972年5月18日的一次体检中,74岁的周总理被查出膀胱癌。

看到体检报告的医护人员心情十分沉重,随后他们将这个噩耗告诉了叶剑英,叶剑英得知消息后难掩悲伤,立刻将消息上报给了毛主席。

之后中南海门诊部联系周恩来总理立刻进行手术治疗,然而此次手术关系到周恩来总理的健康,就不得不谨慎、谨慎再谨慎。

于是叶剑英建议组织一个专门的医疗队伍,进行再次诊断。

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拿着周恩来总理的体检报告,迟迟说不出话来。

毛主席的秘书曾说:

“毛主席看到这份体检报告,愣了很久,眉头紧紧皱在一起,即使曾经面临无数次难题,也没有这样过,看上去心情十分沉重。”

很久以后,毛主席终于做下决断,提起笔,在体检报告上写到:

“一定要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和休息,防止癌细胞的扩散,至于立即手术一事,风险过大,目前还是保守治疗比较好,可以先中医治疗,控制病情。”

因为和癌症对抗往往需要乐观的心态,所以大家决定先瞒着周恩来总理。

此时周恩来总理还不知道自己的详细病情,但随着身体一天天变差,周总理也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

病情是无情的,周总理的病情恶化的比所有人预想的更快。

即使周总理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也一直在通过中医治疗控制病情。

但是在1973年1月5日,周总理的病情还是进一步加重,此时的周总理开始大量便血,叶剑英得知后迅速将这一消息通知了毛主席。

毛主席立即为周恩来总理组建了医疗团队,这支医疗团队聚集了当时全国最好的医生,由叶剑英领导,组长吴阶平。

医疗团队对周总理的现状进行研究后,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建议周总理住院治疗。

对于让其他人来说住院治疗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对周总理来说却十分艰难。

因为周总理的工作本就十分繁忙,周总理更是不愿放下未完成的工作去住院。

据周总理身边的警卫说,当时周总理的工作十分多,但周总理拖着重病的身体也要接见外宾。

病情恶化后的周总理时常便血,不仅如此,凝固的血块还会堵住尿道,导致排便困难苦不堪言。

此时周总理身边的同事都十分心疼,为了缓解周总理的疼痛,他们特意在周总理的办公室中摆了一张床,这样周总理难受的受不了的时候可以在床上休息,减轻一些痛苦。

长时间的便血,对周总理的身体造成了巨大伤害,即使医疗团队为周总理进行了两次电灼手术,效果也微乎其微。

1974年5月29日我国与马来西亚总统拉扎克进行了会面,参加会面的有毛主席、小平同志和乔冠华与周总理。

会议结束后,小平同志、乔冠华与马来西亚总统拉扎克离开了书房,只有周总理没有动,毛主席将众人送出书房后,回头看见坐在原地的周总理。

此时毛主席内心十分沉重,笑容凝固在脸上。

周总理看出了毛主席对自己的担心,想要回毛主席一个微笑,但是最终也没有笑出来。

两个人对视一会后,周总理伸出了手,毛主席随即握了上去。

这一幕被随行的人拍了下来,不成想却成了我国两大领袖的最后一张握手纪念。

爱岗敬业干劲高,甘为绿叶助华茂

1974年6月1日,周总理的身体越来越差,不得不去解放军305医院接受治疗。

但周总理的心中十分不舍,舍不得离开自己生活了26年的中南海西花厅,更舍不得自己的亲人朋友。

还有就是周总理的朋友、战友住进去后很少有出来的,自己不知道自己还能出来吗?

但为了自己的身体,周总理还是听取建议,住进了解放军305医院接受治疗。

即使在住院期间,周总理还是将工作放在了第一位,凡事以工作为主。

从《周恩来年谱》中的记载,我们可以有个具体的了解:

1974年1月到5月,周总理的实际工作量为每日工作12到14小时有9天,14至18小时有72天19至23小时有38天,连续工作24小时有5天,从3月中旬到5月底,除了日常工作,周总理共计参加中央各种会议21次,活动52次,其他会议谈话57次。

生病后即使按时休息身体也会每况愈下,更别说周总理每日超负荷的工作,这样的工作模式使周总理的身体更加透支,病情加重。

在住院治疗中的周总理,心中时刻记挂自己的工作,无论是在输液还是在输血或是在进行其他形式的治疗,只要有外宾到访,周总理总会拔掉针管,停止一切治疗前往人民大会堂进行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时常有人劝周总理,要注意休息,养好身体。

可周总理却说:“我现在只有八个字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令人听后深受感动。

即使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周总理却也时刻关心着别人。

日坛医院肿瘤科李冰后来曾回忆道,在一次为周总理治疗中,刚给周总理打完麻药,周总理却突然询问云南锡业公司矿工肺癌的事情。

简单了解后周总理便告诉李冰立刻组建一支医疗团队前去云南,拯救那些生病的矿工

李冰看到被病痛折磨的不成样子的周总理即使这样还时刻关心别人,十分感动,当即留下了泪水,哽咽着应下,说等手术结束后,便立马派人前往云南。

周总理还时刻关心着同事、战友的身体健康。

1971年之后,年龄越来越大的毛主席身体也变的越来越差,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来到中国访问的外宾越来越多,只要身体允许毛主席几乎不会拒绝,几乎每一个访华的外宾都要求见毛主席,毛主席几乎都会同意。

1973年,毛主席的眼睛得了白内障,随后毛主席的视力也大幅度下降,周总理得知后十分紧张,召集全国顶级眼科专家为毛主席会诊。

即使后来周总理已经在解放军305医院住院,他也将会客厅改为了办公室,经常召开毛主席眼睛的治疗会议。

为了减少对毛主席眼睛的刺激,周总理在每次接见外宾时都会特意叮嘱拍照不要超过3分钟,因为相机的闪光灯对眼睛是极大的伤害。

一开始,毛主席是不愿进行白内障手术的。

周总理为了让毛主席放心治疗,接受手术,便让主刀医生唐由之讲述白内障的病因,并让许多不同科室顶级专家为毛主席检查身体,确保手术安全。

看到周总理如此重视,最终毛主席还是同意了手术。

1975年八月,毛主席进行了白内障手术,即使这是一个小手术,手术风险也非常小,但周恩来总理还是十分不放心。

这时周总理的身体已经非常差,医生都不建议周总理离开病床。

但周总理还是不顾医生的阻拦,在毛主席的手术室外等待,直到手术结束,确定手术成功后才偷偷的离开。

我国伟大巨星陨落

1975年12月,周总理病情恶化,进入了昏迷。

医疗团队十分努力想要挽回周总理的生命,但还是拗不过病情的发展。

毛主席及其他人即使早知道迟早会走这么一天,也难掩心中悲痛。

在1976年的元旦,周总理在收音机中听见了毛主席十年前所写的两首诗《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鸟儿问答》。

周总理听见后,还让工作人员找来报纸,为周总理读这两首诗.

当再一次工作人员读到《念奴娇·鸟儿问答》中的“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时,周总理笑了出来,据工作人员说,这是周总理最后一次笑。

之后周总理时常会让工作人员为周总理读这两首诗,最后还让工作人员将刊登毛主席诗句的报纸放在枕边.

1976年1月5日,这是周总理进行最后一次手术的日子,周总理像是预感到了什么,这一次不再像之前一样配合.

周总理对工作人员说道:“我不想再做手术了,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别再为了我浪费资源了,还有更多的病人需要你们,我想回家去,我已经离开家两年了,真的想回家住。”

医生听后泪流满面、

1976年1月7日,周总理的身体已经快不行了,呼吸越来越薄弱,医生时刻守在病床外,时刻准备抢救.

当晚11点,周总理在昏迷中醒了过来,总是惦记旁人的周总理对守在旁边的吴阶平说:“吴大夫,我没事,让大家去照顾其他病人吧,他们更需要你们。”

周总理说完话后便看向门外,大家都知道周总理在看自己的妻子邓颖超,但不巧的是,邓颖超熬夜有些身体透支,刚刚回去.

周总理一直看到凌晨,才终于闭上眼睛睡了过去。

众人看到后开心极了,以为周总理的病情控制住了,只有经验丰富的吴阶平没有放下心,因为吴阶平知道这只是回光返照,周总理并没有好。

1976年1月8日上午,周总理病情极度恶化,离开了人世。

邓颖超听到消息匆匆赶来医院,但还是错过了见周总理的最后一面。

对此邓颖超几近崩溃,两个人从相识到现在已有53个年头,两个人相识相爱,如今最后一面却没有见到。

周总理曾经说过,自己死后可以将自己的尸体解刨,因为目前全世界都无法治疗癌症,希望自己的身体可以为医疗发展提供更大的参考。

国家遵从周总理的遗愿,将周总理的遗体转移到了北京医院的太平间并对遗体进行了解刨。

解刨后医疗人员发现周总理身上的癌细胞早已扩散,身体的各个器官上遍布癌细胞,甚至器官上还有很多恶性肿瘤。

之后周总理的遗体进行了火化,骨灰由妻子邓颖超保管。

1976年1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为周总理举办了追悼会,而周总理的骨灰则在护送下撒到了祖国的万里河山。

结语:

周总理生前将自己的所有心思全部放在国家中,死后将遗体交给了医疗事业,骨灰交给了大自然。

如今我们所生活的太平盛世,要感谢伟人的付出,更要向伟人学习。

我们将会更加努力,不负期望,使国家更加强大繁荣昌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珍贵!北宋哲学家张载《春耕图》... 众所周知,张载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关学”创始人,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程...
同为晚清赴国外留学,有幼童留美... 晚清时期,在统治者腐朽的政治制度下,西方列强国家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之后他们到中国如入无人之境,这是...
《陈明仁将军年谱》长沙首发,缅... 本网长沙讯:2025年4月8日下午二点,长沙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盛会——《陈明仁将军年谱》首发仪...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王朝强盛往往决定一个朝代的国祚的时间。特别是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在我国的奴隶制社会...
原创 刘... 刘邦和朱元璋,在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逆袭人物。他们从底层逐渐往上爬,最终爬到了食物链的顶端,从韭菜成为...
原创 清... 李莲英作为一名宦官,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李莲英出生于1848年,根据史料记载可以得知李莲英在十三岁的...
原创 元... 中国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朝代也在不断更迭,每个朝代的发展也都经历了大起大落,再繁...
原创 晚... 图为一组拍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晚清百姓生活旧照,彼年正是晚清1861年间前后之时。当时随着英法联军...
原创 赵... 嘉佑六年6月,52岁的宋仁宗最后一个孩子出生了,还是一个女儿,大臣们再也没有耐心陪宋仁宗实现生儿子的...
原创 南... 《宋史》:“理宗享国久长,与仁宗同。由其中年嗜欲既多,怠于政事,权移奸臣,经筵性命之讲,徒资虚谈,固...
原创 明... 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兴衰起落,从建立到灭亡,总会存在几个高光时刻。明朝的高光时刻,我认为是朱棣的篡位...
原创 得... 说起“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可以称得上是宋朝第一奇案了。赵匡胤身经百战,体魄健壮,前一晚还和弟弟赵光义...
原创 刑... 1372年,刑部尚书钱塘扶棺进殿,指着朱元璋破口大骂:“数典忘祖之辈,国何以立。”朱元璋大怒,令侍卫...
原创 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古至今,我国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从老庄之道到孔孟学说...
明朝灭亡真相!百万皇族每年吃掉... 说到明朝灭亡,绕不开老朱家的奇葩操作。咱们这位太祖爷朱元璋,开局一个碗,打下江山后就开始疯狂造人。 ...
原创 成... 在很多人心中,倘若要评出中国古代皇帝中的真英雄,那么,成吉思汗定当入榜,这位皇帝曾经坐拥亚洲历史上疆...
原创 钓... 古代的兵器不像现在这么多,所以为了很好的防御敌人,大多数地区都会修建城墙来抵御外来入侵者。有防御的方...
导致中华文明倒退的朝代,不是明... 回顾中国历史,人们往往将中华文明的衰落归咎于“外族”统治的满清,或者昏庸的明朝皇帝。 但实际上真正让...
原创 开... 本文较长 关注再看 回味悠长 开封,离我老家曹县不远。儿时,听去过的大人说,“开封啥都没了,就剩个铁...
原创 元... 元朝是一只由蒙古人建立的王朝,他们生于马背,骁勇善战。早年间蒙古部落受困于自身的制约,因为他们部落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