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死前,给刘禅留下4字方针保江山,遭到蜀汉大臣们激烈反对
迪丽瓦拉
2025-07-08 16:02:51
0

关羽死后,蜀汉丧失了精锐的荆州兵团,实力已经受到伤筋动骨的损耗。刘备错上加错,再度发起夷陵之战,全面与东吴翻脸,结果再度遭遇大败,蜀汉赖以立国的军事实力,遭遇几乎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蜀汉一时间处在曹魏和孙吴两大强敌的包抄夹击之下,如果此时遭到魏吴两国的联手攻击,几乎会毫无悬念地灭亡。幸而诸葛亮才智出众,他派遣邓芝出使东吴,面见孙权,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换来与东吴重修旧好,孙刘联盟得以再度恢复,诸葛亮终于帮助蜀汉躲过一次大劫难。

随后,在诸葛亮的全面主持下,蜀汉国力逐渐得到恢复,重新成为兵精粮足的一方霸主。诸葛亮审时度势,继承刘备的遗志,以北伐中原、复兴汉室为己任,先后六次发起对曹魏的北伐战争,史称六出祁山。六出祁山虽然未能取得诸葛亮理想中的效果,但却十分巧妙地维持了魏国蜀国之间的强弱平衡,使得蜀汉终诸葛亮之世未曾遭受外敌入侵的困境。

然而诸葛亮长期内政外交、事无巨细一把抓,繁重的工作负担和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最后一次出师北伐前,诸葛亮感到自己身体状况已经不容乐观,于是给刘禅上了一封奏疏,即有名的《后出师表》。在奏疏中,诸葛亮对蜀汉的未来表现出极大的忧虑,他早已看出刘禅才干平庸,对他死后刘禅能否应付得了复杂纷纭的局势而忧心忡忡。但他同时也给刘禅留下了一条蜀汉保国安民的锦囊妙计。

《后出师表》中有一句话“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认为蜀汉如果停止对曹魏征伐作战,必然只有死路一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变被动为主动,以小打大,主动出击魏国,或者还有一线生机。这条妙计可以概括成四个字:“以攻为守”。

《华阳国志》对诸葛亮留给刘禅的这四个字极为赞许,认为是诸葛亮一生神来之笔,“以弱为强,犹可自保”,蜀汉本身国力远不如曹魏,如果思想保守,坐等曹魏来攻打才进行被动防御,则蜀汉将永远处在曹魏的威胁之下疲于应付,惶惶不可终日。而以攻为守,则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把战争主动权牢牢操之在己,反而使得曹魏疲于应付,无法组织起对蜀汉的大规模进攻。《读通鉴论》也对诸葛亮的这条妙计十分欣赏,称赞他是“巩固以存”和“待时以进”完美结合的高手。

然而谁也没料到的是,诸葛亮死后,刘禅果真奉行诸葛亮的这四字方针,派遣姜维屡次出兵攻打曹魏,却遭到大臣们激烈反对。如诸葛亮的接班人费祎就曾对姜维说:“不如且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反对继续采用连年兴兵的国策。

费祎的看法很有代表性,赢得了蜀汉大臣的一致共鸣。他们纷纷表态,反对诸葛亮的四字方针。如廖化曾经痛心疾首地对姜维说:“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张嶷也对姜维说:“国小民劳,不宜黩武”,认为以攻为守,连年用兵发起战争,严重损耗蜀汉国力,使得蜀汉民穷财尽,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诸葛亮的以攻为守的国策,为何他在世时人人赞同,他死后受到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诸葛亮的以攻为守,本身就是一个利弊相关的国策,既可以以弱胜强,但客观上也确实存在连年用兵、空耗国力的恶果。他在世时威望崇高,无人敢说二话,但他去世之后,人们的顾忌少了很多,加之姜维才干不如诸葛亮,发动的北伐成果极为有限,却使得蜀汉国力不堪重负,遭到大臣们反对也在情理之中。

参考史料《三国志》《汉晋春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珍贵!北宋哲学家张载《春耕图》... 众所周知,张载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关学”创始人,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程...
同为晚清赴国外留学,有幼童留美... 晚清时期,在统治者腐朽的政治制度下,西方列强国家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之后他们到中国如入无人之境,这是...
《陈明仁将军年谱》长沙首发,缅... 本网长沙讯:2025年4月8日下午二点,长沙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盛会——《陈明仁将军年谱》首发仪...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王朝强盛往往决定一个朝代的国祚的时间。特别是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在我国的奴隶制社会...
原创 刘... 刘邦和朱元璋,在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逆袭人物。他们从底层逐渐往上爬,最终爬到了食物链的顶端,从韭菜成为...
原创 清... 李莲英作为一名宦官,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李莲英出生于1848年,根据史料记载可以得知李莲英在十三岁的...
原创 元... 中国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朝代也在不断更迭,每个朝代的发展也都经历了大起大落,再繁...
原创 晚... 图为一组拍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晚清百姓生活旧照,彼年正是晚清1861年间前后之时。当时随着英法联军...
原创 赵... 嘉佑六年6月,52岁的宋仁宗最后一个孩子出生了,还是一个女儿,大臣们再也没有耐心陪宋仁宗实现生儿子的...
原创 南... 《宋史》:“理宗享国久长,与仁宗同。由其中年嗜欲既多,怠于政事,权移奸臣,经筵性命之讲,徒资虚谈,固...
原创 明... 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兴衰起落,从建立到灭亡,总会存在几个高光时刻。明朝的高光时刻,我认为是朱棣的篡位...
原创 得... 说起“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可以称得上是宋朝第一奇案了。赵匡胤身经百战,体魄健壮,前一晚还和弟弟赵光义...
原创 刑... 1372年,刑部尚书钱塘扶棺进殿,指着朱元璋破口大骂:“数典忘祖之辈,国何以立。”朱元璋大怒,令侍卫...
原创 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古至今,我国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从老庄之道到孔孟学说...
明朝灭亡真相!百万皇族每年吃掉... 说到明朝灭亡,绕不开老朱家的奇葩操作。咱们这位太祖爷朱元璋,开局一个碗,打下江山后就开始疯狂造人。 ...
原创 成... 在很多人心中,倘若要评出中国古代皇帝中的真英雄,那么,成吉思汗定当入榜,这位皇帝曾经坐拥亚洲历史上疆...
原创 钓... 古代的兵器不像现在这么多,所以为了很好的防御敌人,大多数地区都会修建城墙来抵御外来入侵者。有防御的方...
导致中华文明倒退的朝代,不是明... 回顾中国历史,人们往往将中华文明的衰落归咎于“外族”统治的满清,或者昏庸的明朝皇帝。 但实际上真正让...
原创 开... 本文较长 关注再看 回味悠长 开封,离我老家曹县不远。儿时,听去过的大人说,“开封啥都没了,就剩个铁...
原创 元... 元朝是一只由蒙古人建立的王朝,他们生于马背,骁勇善战。早年间蒙古部落受困于自身的制约,因为他们部落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