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地下水是地表水100倍,为什么非洲人不打井?他们面临什么困难
迪丽瓦拉
2025-07-08 16:32:25
0

纪录片中经常出现,非洲大地上尘土飞扬,数不尽的角马群在飞奔的画面。很容易给我们一种,非洲很缺水的错觉

而根据英国伦敦大学,与地质局的研究人员估算,非洲约有37.5万立方公里的地下水。不仅储量丰富,还能在七大洲里排第二。那他们为什么不开采这些地下水呢?

我们都知道,非洲地区发展落后,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所以,很多非洲人仍在使用传统的取水方法。

其实非洲有些人,还是能用上井水的。多年来,世界各国都都非洲进行援建。他们的打井技术、工具,都是靠各国援建的。

但非洲人用上的井,还有很多问题。如果地下水较浅,非洲人还能靠自己打井。碰上在地下一二百米的含水层,非要动用钻井设备不可。需要维护水井时,贫穷的非洲人,也付不起维修费。没有外界的帮助,这些水井注定会被废弃。

非洲人的一个村子,往往只有一口水井。这一口井,要供整个村子使用。即使地下水非常丰富,也很难坚持太久。如果井水枯竭,他们是不是还要靠别人的帮助呢?

另一方面,非洲气候独特。非洲大陆面积广大,大部分位于热带。从气候条件上看,非洲是不缺乏水资源的。

但非洲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的降水很丰富,却过度集中。这就导致非洲一年中,有旱季雨季之分。

而且非洲人,大多生活在这样的地区。这样的情况,使非洲的地下水,很容易被消耗掉。水井用一段时间,地下水就因为得不到补给,而枯竭了。

一到雨季,热带草原气候的地表水,就多起来了。而且非洲,遍地是能吃的食物。

非洲人不仅不需要打井,还不用发展农业。靠着打猎和采集,也能过的很不错。这也就导致了,非洲人没有对打井技术的需求。

旱季时,水资源较少,妇女会前往离家十几里的地方取水,还可以理解。可雨季时,降水丰沛,为什么非洲妇女还是要去取水呢?这还要归功于,非洲的野生动物。雨季时降水增加,野生动物的数量也多了起来。它们不用担心口渴、也能轻易的得到食物,所以它们就到处都是。

这些动物可没有卫生观念,它们的存在,使很多水源受到了污染。为了获得干净的水源,非洲人只能去动物较少的地方取水

非洲人还有一种古老的取水办法,非洲的猴子、狒狒们也都会使用。现在河边挖一个大坑,但不要让水流进去。

挖好后,等一段时间,河水就会自己渗进坑里。这样取水不仅避免了动物的污染,还能对水进行简单的过滤。但这种方法获得的水,还是很浑浊的,喝起来也远不如井水干净。不知道你敢不敢尝试呢?

到了雨季时,丰富的雨水降临非洲大地。干枯的河道,就会暂时被河水覆盖。这时非洲人的取水条件,就好了一些。可冒然去不熟悉的地方取水,很可能被狮子、鳄鱼等动物袭击。所以,非洲人还是会去熟悉的地方取水。并且通过结伴的方式,组成取水团队。

要定居在水边,肯定会选择雨季旱季都有水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对于其它动物来说,也十分重要。

雨季时,水源到处都是,非洲人与它们的冲突还不严重。可一到旱季,动物们为了生存一定会来喝水。到时候,非洲人与野生动物们的矛盾,就会十分尖锐了。

而且一旦定居下来,必须要发展农业。非洲人既要面对口渴的动物,还要保护好农作物。对于习惯采集、狩猎的非洲人来说,远离水源更安全、更安全。

还有就是,非洲的气温很高。水中非常适合细菌、寄生虫繁衍,如果定居在水边,很可能会导致疾病传播。

随着非洲各地的发展,他们的人口也多了起来。近年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非洲爆发疫情的新闻。所以,非洲人选择了远离水源,也算一种生存智慧吧。

近年来,我国与非洲国家有了更多的合作。帮助当地修建基础设施,还被写在了合同条款上。看来非洲兄弟,也认可了我们的实力。

非洲要发展起来,肯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非洲各地情况不同,要想实现井水自由,还是要靠他们自己。我们能做的不多,但希望世界和谐共存的立场,永不改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珍贵!北宋哲学家张载《春耕图》... 众所周知,张载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关学”创始人,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程...
同为晚清赴国外留学,有幼童留美... 晚清时期,在统治者腐朽的政治制度下,西方列强国家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之后他们到中国如入无人之境,这是...
《陈明仁将军年谱》长沙首发,缅... 本网长沙讯:2025年4月8日下午二点,长沙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盛会——《陈明仁将军年谱》首发仪...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王朝强盛往往决定一个朝代的国祚的时间。特别是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在我国的奴隶制社会...
原创 刘... 刘邦和朱元璋,在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逆袭人物。他们从底层逐渐往上爬,最终爬到了食物链的顶端,从韭菜成为...
原创 清... 李莲英作为一名宦官,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李莲英出生于1848年,根据史料记载可以得知李莲英在十三岁的...
原创 元... 中国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朝代也在不断更迭,每个朝代的发展也都经历了大起大落,再繁...
原创 晚... 图为一组拍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晚清百姓生活旧照,彼年正是晚清1861年间前后之时。当时随着英法联军...
原创 赵... 嘉佑六年6月,52岁的宋仁宗最后一个孩子出生了,还是一个女儿,大臣们再也没有耐心陪宋仁宗实现生儿子的...
原创 南... 《宋史》:“理宗享国久长,与仁宗同。由其中年嗜欲既多,怠于政事,权移奸臣,经筵性命之讲,徒资虚谈,固...
原创 明... 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兴衰起落,从建立到灭亡,总会存在几个高光时刻。明朝的高光时刻,我认为是朱棣的篡位...
原创 得... 说起“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可以称得上是宋朝第一奇案了。赵匡胤身经百战,体魄健壮,前一晚还和弟弟赵光义...
原创 刑... 1372年,刑部尚书钱塘扶棺进殿,指着朱元璋破口大骂:“数典忘祖之辈,国何以立。”朱元璋大怒,令侍卫...
原创 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古至今,我国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从老庄之道到孔孟学说...
明朝灭亡真相!百万皇族每年吃掉... 说到明朝灭亡,绕不开老朱家的奇葩操作。咱们这位太祖爷朱元璋,开局一个碗,打下江山后就开始疯狂造人。 ...
原创 成... 在很多人心中,倘若要评出中国古代皇帝中的真英雄,那么,成吉思汗定当入榜,这位皇帝曾经坐拥亚洲历史上疆...
原创 钓... 古代的兵器不像现在这么多,所以为了很好的防御敌人,大多数地区都会修建城墙来抵御外来入侵者。有防御的方...
导致中华文明倒退的朝代,不是明... 回顾中国历史,人们往往将中华文明的衰落归咎于“外族”统治的满清,或者昏庸的明朝皇帝。 但实际上真正让...
原创 开... 本文较长 关注再看 回味悠长 开封,离我老家曹县不远。儿时,听去过的大人说,“开封啥都没了,就剩个铁...
原创 元... 元朝是一只由蒙古人建立的王朝,他们生于马背,骁勇善战。早年间蒙古部落受困于自身的制约,因为他们部落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