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经常出现,非洲大地上尘土飞扬,数不尽的角马群在飞奔的画面。很容易给我们一种,非洲很缺水的错觉。
而根据英国伦敦大学,与地质局的研究人员估算,非洲约有37.5万立方公里的地下水。不仅储量丰富,还能在七大洲里排第二。那他们为什么不开采这些地下水呢?
我们都知道,非洲地区发展落后,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所以,很多非洲人仍在使用传统的取水方法。
其实非洲有些人,还是能用上井水的。多年来,世界各国都都非洲进行援建。他们的打井技术、工具,都是靠各国援建的。
但非洲人用上的井,还有很多问题。如果地下水较浅,非洲人还能靠自己打井。碰上在地下一二百米的含水层,非要动用钻井设备不可。需要维护水井时,贫穷的非洲人,也付不起维修费。没有外界的帮助,这些水井注定会被废弃。
非洲人的一个村子,往往只有一口水井。这一口井,要供整个村子使用。即使地下水非常丰富,也很难坚持太久。如果井水枯竭,他们是不是还要靠别人的帮助呢?
另一方面,非洲气候独特。非洲大陆面积广大,大部分位于热带。从气候条件上看,非洲是不缺乏水资源的。
但非洲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的降水很丰富,却过度集中。这就导致非洲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而且非洲人,大多生活在这样的地区。这样的情况,使非洲的地下水,很容易被消耗掉。水井用一段时间,地下水就因为得不到补给,而枯竭了。
一到雨季,热带草原气候的地表水,就多起来了。而且非洲,遍地是能吃的食物。
非洲人不仅不需要打井,还不用发展农业。靠着打猎和采集,也能过的很不错。这也就导致了,非洲人没有对打井技术的需求。
旱季时,水资源较少,妇女会前往离家十几里的地方取水,还可以理解。可雨季时,降水丰沛,为什么非洲妇女还是要去取水呢?这还要归功于,非洲的野生动物。雨季时降水增加,野生动物的数量也多了起来。它们不用担心口渴、也能轻易的得到食物,所以它们就到处都是。
这些动物可没有卫生观念,它们的存在,使很多水源受到了污染。为了获得干净的水源,非洲人只能去动物较少的地方取水。
非洲人还有一种古老的取水办法,非洲的猴子、狒狒们也都会使用。现在河边挖一个大坑,但不要让水流进去。
挖好后,等一段时间,河水就会自己渗进坑里。这样取水不仅避免了动物的污染,还能对水进行简单的过滤。但这种方法获得的水,还是很浑浊的,喝起来也远不如井水干净。不知道你敢不敢尝试呢?
到了雨季时,丰富的雨水降临非洲大地。干枯的河道,就会暂时被河水覆盖。这时非洲人的取水条件,就好了一些。可冒然去不熟悉的地方取水,很可能被狮子、鳄鱼等动物袭击。所以,非洲人还是会去熟悉的地方取水。并且通过结伴的方式,组成取水团队。
要定居在水边,肯定会选择雨季和旱季都有水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对于其它动物来说,也十分重要。
雨季时,水源到处都是,非洲人与它们的冲突还不严重。可一到旱季,动物们为了生存一定会来喝水。到时候,非洲人与野生动物们的矛盾,就会十分尖锐了。
而且一旦定居下来,必须要发展农业。非洲人既要面对口渴的动物,还要保护好农作物。对于习惯采集、狩猎的非洲人来说,远离水源更安全、更安全。
还有就是,非洲的气温很高。水中非常适合细菌、寄生虫繁衍,如果定居在水边,很可能会导致疾病传播。
随着非洲各地的发展,他们的人口也多了起来。近年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非洲爆发疫情的新闻。所以,非洲人选择了远离水源,也算一种生存智慧吧。
近年来,我国与非洲国家有了更多的合作。帮助当地修建基础设施,还被写在了合同条款上。看来非洲兄弟,也认可了我们的实力。
非洲要发展起来,肯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非洲各地情况不同,要想实现井水自由,还是要靠他们自己。我们能做的不多,但希望世界和谐共存的立场,永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