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给你小心心]
很多人谈及国民政府的历任主席时,会说到赫赫有名的蒋介石、汪精卫或者是李宗仁,却很少会谈起林森,有些不熟悉民国历史的朋友甚至会问“林森是谁?”
比起其他家喻户晓的民国人物来说,林森的名气确实不大,但是他却实打实的主席,这个位置坐了十二年
1943年8月1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病逝,此时蒋介石紧急召见了戴笠,眉头紧蹙,向他询问这事儿究竟是不是你干的,戴笠一头雾水,表示自己真没干过这事儿。
蒋介石稍微放松下来,可是林森的去世也引起了国民党当中如同海啸般的连锁反应,这林森究竟是谁?为什么在历史上鲜有知道他的名号呢?
国民政府主席林森
林森其实一直都跟在孙中山先生的身边投身革命。
他是一个坚定的革命党人,同时与蒋介石之间也有非常微妙的磁场关系。
林森出生于1868年,从小聪明好学,喜欢研究古书,同时在新思想流入的时候,他也会一门心思地研究中心思潮。
在那个动荡的社会中,他看到了晚清政府的迂腐,看到了人民群众为了五斗米而折腰,也看到了西方世界的奇妙。
他希望能够用自己所学改变这一切,长大后的林森在台北工作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让林森彻底看清了清政府的懦弱与无能。
林森作为爱国人士,选择加入了抗议队伍
后来他开始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兴中会与同盟会。
革命的热情让他觉得自己的人生都充满了斗志,后来林森带领民众举行九江起义,顺利解放九江地区,并且开始筹备报社,希望能够通过媒体的影响力,帮助民众更好地认识当下的局势。
林森在福州地区创办了报社,而后又积极地招揽新军,在革命事业当中,他是一个先驱者和践行者。
时间来到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此时的林森担任了参议院院长的职务。
只不过这时袁世凯对于辛亥革命的成果虎视眈眈,多次威胁孙中山先生交出大总统的职位。
孙中山先生认为其实大总统谁做都一样,他希望的是人民真正能够脱离苦海,于是向袁世凯进行了和谈,希望袁世凯能够继续革命。
就这样,孙中山先生卸任总统,林森看着这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也是心中有所不甘
到1925年孙中山先生因革命逝世,此时国民党内部混乱不已。
其实孙中山先生生前是希望由汪精卫担任接下来的国民党主席一职,然而蒋介石借着在黄埔军校时期建立的丰富人脉资源,以及他在军中的重大优势,于是顺理成章地成了国民党的接班人。汪精卫对此十分不屑,试图想要搅乱蒋介石的统治。
于是国民政府陷入了一场无休止的权力争斗当中,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蒋介石被迫离开国民党高位。
原本打算归隐山林的林森被重新推举成为国民政府主席,并由此开启了他12年的主席人生。
其实蒋介石一直以来都打算让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出任这一个职位,因为蒋介石认为自己现在根基不稳,而且汪精卫经常让自己身边的人搅局。
他现在无法在国民党当中立足,因此需要一个在国民党内部资历深浅德高望重的老人帮助自己共同稳定国民党的局面,林森对蒋介石来说无疑是最佳选择。
尽管蒋介石已经下野了,但是蒋介石对林森的好感还未褪去。
在林森上位之前,蒋介石也对于这个职位进行了多处的设限。
他要求德高望重、功勋卓著的长者担任,同时担任这个要职的人并不能是军人,也不可以兼任其他的职位,只是一个傀儡代表,并没有实质上的发言权,面对这些条件,林森其实并不在意。
毕竟他只是不希望国民党继续朝着与孙中山先生思想相违背的形式发展罢了,在林森的眼中,此时的国民党已经愈发乌烟瘴气,与当初孙中山先生创立时截然不同,他的满腔抱负或许都要成为泡影了。
于是林森才会答应邀约,希望能够拯救一下国民党的颓势。
然而他也知道自己现在年事已高,在国民党内威望已经大不如前,加上这些先加入国民党当中的新人,估计也不会听命于他,他能做的也只不过是为了能够镇住现在的混乱局面罢了,在位置上的他并不是碌碌无为,而是他真的已经尽力了。
蒋介石的猜忌
尽管林森已经表现得非常低调了,然而在蒋介石的眼中,林森依旧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存在。林森中没有实权,可是对于蒋介石来说,林森曾经是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在国民党当中还是很有分量的。
加上蒋介石这个人本来就非常喜欢猜疑别人,他与林森之间是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当中,他猜疑林森却又不得不对他保持信任的态度以此来维持表面平和。
因为林森曾经和蒋介石有过非常大的冲突,在孙中山先生逝世的时候,林森曾与蒋介石进行过夺权行为,因此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尴尬。
加之林森这人不喜欢蒋介石对于美国和日本虚与委仪的态度,一直认为和日本之间就应当是站在国仇家恨的角度去对待。
因此,在蒋介石颁布不抵抗政策的时候,林森是非常排斥的,后来蒋介石被张学良扣押,此时党内出现了两种声音
当中一部分人主张直接将张学良拿下,将蒋介石救出
而另一部分人则是主张和平解决这件事情。林森显然就是一个组合派,他认为将蒋介石救出来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后来西安事变平解决,林森其实也是贡献了不少的努力。
其实西安事变发生之后,林森也是主张要共同抗日,只不过他手中无实权,但是他对祖国的爱从未减少过。
蒋介石不信任林森,但是面对林森时,他也是尽可能地表现出一副客气的态度。
因为蒋介石觉得林森和大部分的国民党人不一样,国民党人喜欢奢靡的生活,林森个人作风却非常艰苦,并且蒋介石还常常要求林森每次去工作之前都必须对其进行汇报。
以至于林森每次出门都要给蒋介石发电报,自己去上班了,下班之后也要把一天的工作总结发给蒋介石,过程当中蒋介石还要不停地发电报,询问林森每一个工作的进度如何,林森就好像一个被蒋介石实时监控的人一样,即便如此,林森还是在蒋介石手底下干了12年。
林森虽身为主席,可是他的生活朴素到连蒋介石都难以相信,他的房子在南京城的一个小巷当中,十分简陋,而且他平时从来不会吃什么山珍海味,也都只是带一个司机出门罢了。
由于林森十分平易近人,因此在南京民众心中,他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领导。平时林森出门的时候就会坐着国民政府给他配备的专车,车牌号是渝001。
一般人都能认得他的车牌,也不会对他的车子进行冲撞,可是意外总有发生的时候,林森还是出了车祸。
突如其来的交通意外
1943年5月12日,林森的车子被大卡车追尾,将后排的林森直接甩出车外。林森本以为自己没有事,还坚持去完成这个仪式,结果在签字的过程当中,林森直接倒了过去,现场的人乱作一团,赶紧将他送到了医院去进行救治。
林森被查出脑出血,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才把人救了过来。
早在这之前,林森的身体其实就已经发出了红色预警,在一次会议当中,林森突感风寒,并向蒋介石请了假,蒋介石当时还一脸不可置信。
开完会直接就冲到了林森的家里去看,所有人都不敢拦着蒋介石,生怕蒋介石要做出什么伤害林森的事情来
直到蒋介石推开门,看到已经高烧到要晕厥的林森,他才放下心来,还假惺惺地和林森说,如果这边的医生治疗效果不佳,可以把他府上的私人医师请过来,其实蒋介石就是想知道林森究竟是在耍他还是真的生病了。
在这一次病症之后,林森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加之这一次的车祸,林森本就年迈的身体如今更加虚弱了,由于林森受到车祸的影响,需要长期住院,社会各界也开始纷纷关注起这件事来。
首先林森的车牌非常显眼,通常情况下不会有人故意挑事,而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林森也没有找对方进行问话,直接不了了之。
很多人都猜测这事情多半是蒋介石所为,要么就是美国方面故意而为之。
毕竟光天化日直接追尾的事情确实是不太现实,在经过了几个月的治疗之后,林森病死的噩耗还是传来了。
七十六岁的林森因高烧不退,最终抢救无效身亡,时年76岁
林森的去世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蒋介石更是着急地叫来了戴笠,询问他究竟是不是在这件事情当中动了手脚。戴笠表示十分冤枉,自己压根儿就没有做过任何的事情。
毕竟一开始林森的病情已经开始好转了,突然的恶化让人实在难以不联想到别的事情上,看着戴笠连忙否认,蒋介石也只好作罢。
其实在外界人们还是猜测是蒋介石动的手,蒋介石和林森本来就不对付,他让林森居于这个高位,一开始也就是想让他在国民党当中的位置更加牢固罢了,蒋介石对林森的管理可谓是非常严格,就差没把林森拴在裤腰带上,天天看着了。
如今林森病情恶化,蒋介石是最大的受益者,也难怪这么多人会将矛头直指蒋介石。
既然蒋介石已经问了戴笠并非他所为,或许真的与蒋介石没有任何的关系,不过还有人认为这多半是美国人故意找茬。
毕竟当时林森所坐的车子是被美国士兵所开的卡车撞到的,林森本身在民间有很高的威望,美国人害怕林森对中国民众的影响力,干扰了他们想要操纵中国的阴谋,于是策划这一场车祸也是可以理解。
美国人一直想借着国民党间接操纵中国的野心是路人皆知的,如今出了林森这一档子事或许也应该由美国给一个交代,不过事情到最后都没有人清楚,林森究竟是因为被谁算计而遇到了这场车祸,又是否因为在救治过程当中受到别人的故意折磨而去世的。
在林森进行秘密治疗的过程当都没有人见过他,也自然不知道他在这一段时间经历了什么。这样一个优秀的革命人士的去世,也引起了许多人的伤痛,不过更多的人愿意相信,或许只是林森年事已高才会抢救无效身亡吧。
结语:
林森是一位非常德高望重的革命党人,一直以来,他虽身处国民党当中,却始终与共产党的革命信仰更为相似。他相信共产党能够更加契合孙中山先生留下的三民主义精神,因此在后来担任国民主席的过程当中也一直积极与共产党之间进行互动,只可惜这样的一位革命烈士还是没能再看到革命成果时就牺牲了,让人十分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