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七国之乱令诸侯各国顾及不暇,这时的文学中心,产生了哪些变化?
迪丽瓦拉
2025-07-08 22:32:41
0

汉初几代统治者,多不重视文学。高祖马上得天下,对文学不肩一顾;惠帝、吕后以黄老思想为主,不甚重视文学;文帝与景帝亦不好辞赋。因此,众多士人无法在宫廷之内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

与此相反,诸侯国继承战国余风,各自招贤纳士,遂形成了若干诸侯文学中心,包括吴楚文学中心,淮南文学中心,河间文学中心以及梁苑文学中心。

汉初诸侯王对文学的重视,为当时的士人营造了良好的栖息之地,亦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为汉初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随着各诸侯国的兴衰起伏,以及汉帝国统一大势的不可阻挡,尤其是七国之乱导致的诸侯国的兴衰变化,各文学中心不断发生转移。

吴楚文学中心逐步衰落

吴王刘擤、楚元王刘交等礼贤下士,凭借丰厚的物质条件,招致天下文人游士。自吴王招贤纳士,至七国之乱爆发,吴国即是当时的一个文学活动中心,众多贤能之士,如枚乘、部阳与严忌等齐聚吴国,他们在吴国皆以文辩著名,所创作的一些文学作品在汉初影响颇大。

虽然他们的作品因缺少记载,流传下来的很少,但我们亦能通过现有的一些作品,看到汉初吴国文学的兴盛。

枚乘的《七发》是吴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品,这篇标志着骚体赋向汉大赋转变的作品,以其对于至壮至美景物的描绘,显露出诸侯国物质经济的大发展,并通过对物质经济的极度夸饰,既提醒吴王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壮美景物和繁盛经济,又提高了吴王对吴国经济发展的自信心,不再因恐慌文帝惩治自己而预谋反叛,最终成功使得吴王放弃了最初的谋反行动,转而励精图治,为汉帝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枚乘的《上书谏吴王》与部阳的《上书吴王》,以其议论纵横的文风,真挚而执著的讽谏,同样是汉初杰出的“上书”类文章。自楚元王交至七国之乱时期的楚国,是当时另外一个学术活动中心,申公、白生、穆生以及楚元王对《诗》的研究与传播做出了很大贡献,而韦孟的《讽谏诗》,亦是汉初四言诗的代表之作。

这些士人凭借吴楚等国良好的条件,在汉初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同时,诸侯国也通过招揽文人游士,让他们为本国出谋划策,指点藩国政治事适,也使他们作为文学宾客为诸侯国增添娱乐,粉饰太平。因此,吴楚两国的文化学术比较兴盛。

然而,随着吴王谋反之心日盛,枚乘、部阳与严忌去吴适梁,吴国的文学中心逐渐瓦解;而楚国文学中心亦在韦孟、申公等劝谏楚王戊不成离开后逐渐衰落。七国之乱失败之后,曾经兴盛一时的吴楚文学中心彻底解散。

淮南文学中心专心著书

淮南王刘安在七国之乱中亦有谋反倾向,甚至已经准备起兵谋反,《汉书淮南王传》记载:“孝景三年,吴楚七国反,吴使者至淮南,王欲发兵应之。其相曰:‘王必欲应吴,臣愿为将。’王乃属之。相已将兵,因城守,不听王而为汉。汉亦使曲城侯将兵救淮南,淮南以故得完。”

淮南王预谋反与他长期以来的复仇心理有关,他的父亲淮南厉王因谋反被流放蜀郡而死于途中,淮南王其时不过六岁,他所遭受的“惊吓、屈辱、颠沛流离之苦和受人歧视的清贫生活”,使得淮南王从小就心存怨望,有叛逆之心。

吴楚七国之乱给刘安创造了反叛朝廷的机会,于是他准备发兵应之,只因其相张释之阻栏而欲反未遂。七国之乱后,景帝并未对淮南王施加任何惩处,纵观当时谋反的诸侯王,要么自杀,要么被诛杀,即使是被臣下劫持、未能发兵的原济北王,也被改封为国土较小的菌川王,可见,景帝心底对于谋反的诸侯王是十分痛恨的。

而之所以未对淮南王施加任何惩处,一方面应是淮南王的父亲曾因谋反被迁死于途中,文帝因此有不顾骨肉亲情之名,景帝不愿步此后尘;另一方面,景帝将衡山王改封为济北王,已经暗自分散了刘安兄弟的力量,想其不能对朝廷构成威胁,所以未对其施加惩罚。

此外,王云度在《刘安评传》中认为淮南王国是以道家为主的学术活动中心,尊黄老之术的景帝因此对淮南王网开一面,这也是有道理的。虽然景帝未对淮南王施加任何惩罚,却产生了防备之心,淮南王此后的政治活动明显减少,虽在此后的景帝时期亦曾两次入朝,但并未有任何政治动向。

而淮南王自己亦明白此次预谋反必定难以再取得景帝的信任,稍有行动即容易给自己招来祸患,而沉浸于文化学术则是躲避祸患的最好方式,于是退守淮南王国,专心致志地编写《淮南子》一书,如此即可保全自身,亦可等待新的时机,正如王云度所说淮南王欲“以文才顺取政权”,但他之所以这样做,并非心有所愿,而实属迫不得已,这从他在武帝时期再次起兵谋反,以武力逆取政权即可看出。

七国之乱发生后,淮南王刘安远离政治,却在文化学术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不仅与他“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戈猎狗马驰骋”,还想借此招纳天下宾客方术之士为自己出谋划策有关,更与他因预谋参与七国之乱后为保全自己有关。

而其全心贯注于学术创作的精神,客观上促进了淮南王国学术文化的发展。武帝即位当年,淮南王便完成了《淮南子内篇》,该书也体现了淮南王在七国之乱至武帝即位期间的心态与思想,虽然它旨归老子的淡泊无为,却赋予“无为”以积极内涵,这就显露了淮南王参与政治的强烈意识。

武帝登基第二年,淮南王便将此篇献给了武帝,而武帝对这位叔父也非常尊敬,淮南王沉寂多年之后,终于凭借文化学术再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幵始了新一轮的政治生涯。

梁苑文学中心进入鼎盛期

在七国之乱中功劳堪与汉室相抵的梁国,因与汉室最亲,又有丰富的物质条件,加之梁王礼遇文人游士,专门为士人建造华丽的园囿,有意广招天下士人,因此,众多士人前往梁国。即使已作了景帝武骑常侍的司马相如,亦因慕梁国的文人游士生活,而从梁孝王游。

一时间,枚乘、邰阳、严忌、羊胜、公孙诡与司马相如等士人齐聚梁国,梁国遂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文学活动中心。现存七国之乱至武帝即位前的主要文学作品,大都出自梁国。七国之乱的爆发使得吴楚文学中心彻底衰落,却促进了梁苑文学中心的兴盛。

七国之乱发生时,枚乘、与庄忌已经来到梁国,当时,枚乘写了劝谏吴王罢兵的《上书重谏吴王》,七国之乱之后,邹阳亦写了《狱中上梁王书》,可见,“上书”类文章在梁苑文学兴盛初期,还是比较流行的。

而由于梁国与汉帝国之间的关系最亲,梁国又具有良好的物质经济条件,使得那些进入梁苑的士人在梁苑更多的作为不是为梁王出谋划策,而是吟诗作赋,粉饰太平。他们的作品无论从内容上,还是风格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段时期的咏物小赋出现较多。

无论是枚乘的《柳赋》,路乔如的《鹤赋》,还是公孙诡的《文鹿赋》,部阳的《酒赋》等,虽然经众多学者考证基本都是伪作,但也从侧面表明当时咏物小赋的流行,这也反映了当时梁苑士人创作的兴盛。而在这些赋作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枚乘。

此外,这段时期也出现了汉大赋类的作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是代表之作。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借夸耀齐国,对梁苑的盛况竭力這染。

《子虚赋》出现于梁孝王去世前,此时司马相如还在梁苑,文中亦主要描绘的是诸侯之事,因此该作品作于梁苑无疑,《上林赋》则是武帝阅读了《子虚赋》之后续补而作,两篇后合称《天子游猎赋》。

《子虚赋》是一篇描绘大美的作品,表现了诸侯国的盛大与宏丽,作品通过子虚、乌有与亡是公三人的对话,盛夸诸侯国,而这正暗指当时的梁国,展现了梁国物质的丰腴,宫殿的华丽等。

在战国余风已经逝去,新的大一统国家不断巩固的时期,士人在诸侯国更多的作为不是参与政治,为诸侯王出谋划策,而是创作粉饰太平的辞赋,司马相如因此写出《子虚赋》描绘诸侯国的强盛。

王增文在《论梁苑辞赋》中说齐国即暗指当时的梁国,司马相如是借齐国来夸饰梁国的。同时,他也对梁孝王这种奢侈的生活,在末尾予以否定,希望梁孝王能节检用度,如此也可放松汉统治者对于富有的梁国的警戒之心。

我们知道,司马相如写这篇赋是在梁孝王去世前不久,此前梁孝王因想获取天子之位不成,而暗中派人剌杀了大臣袁盘,事情暴露后,他与景帝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尽管通过部阳的努力,梁孝王并未受到任何惩罚,但亦不复像之前那样受宠。

此时,梁国的富有与奢侈势必会引起景帝对梁国的警惕。为此,司马相如用极大的心血铸就了《子虚赋》,一方面,司马相如感到梁国对汉室产生了某种威胁,因此在极尽夸饰梁孝王园囿后予以否定,希望梁孝王对于奢侈的生活有所收敛。

另一方面,它也是司马相如对于梁苑生活所奏的一首挽歌,对诸侯国豪华奢侈、独据一方生活的最后夸饰,对文人游士未来命运的思考与忧虑,同时,它还是司马相如在对于大一统帝国形势的清醒认识下,在国家步入昌盛之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衷心赞美,而这也是汉武帝读罢《子虚赋》后感慨“独恨不得与此人同时哉”的真正原因。

结语

随着梁孝王的去世,以及梁国的逐渐衰落,继位的梁王已经表现出对于文人游士的冷淡,枚乘与司马相如就此离开梁国回到老家。梁苑文学中心在经历了最后的辉煌之后,终于也走到了它的尽头。

由此可见,七国之乱虽然促进了梁孝王文学的兴盛,但毕竟从实际上削减了诸侯国的实力,遂又加快了诸侯国文学的衰落,梁孝王的去世,即标志着兴盛一时的藩国文学彻底衰落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外交鸿门宴:汉朝扩张历程中的反... 古往今来,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可谓人尽皆知。如若有一方盲目斩杀使者,就有可能面临灭国报复。譬如中世...
原创 中...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前,曾有五万神秘的军队陆续从中国开到朝鲜,就是后来世人熟知的“朝鲜师”。坊...
原创 他... 1973年,王宗槐将军被安排新工作,出任昆明军区副政委。但他并没有第一时间接到通知,如果不是在别人的...
原创 从... 中国古代对帽饰有严格的限制。只有皇帝的平顶冠才能缀十二条串珠,且每条系十二颗珠。唯一的例外是孔子的塑...
原创 苏... “苏联入侵我国,我们要誓死捍卫祖国的安全” “以苏联的实力,中国恐怕不是它的对手” “中国和苏联的战...
原创 皮... “皮有功,少晋中!”短短六个字,却道出了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故事。这是发生在建国后1955年授勋仪式后...
原创 孔... 托《三国演义》的福,罗贯中把诸葛亮的形象太高了几个档次,蜀相本来的历史地位就很高,后世文人皆以他为楷...
从唐代海关说起 ◆郭瑞炜 在普通人印象中,奇珍异宝都是进贡给皇上的,应该应有尽有——凡所应有,无奇不有。事实情况并...
原创 隋... 文天祥的《正气歌》举世闻名,开头几句就不同凡响,所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12件晚清民国服装首批入藏上海... 央广网上海7月25日消息(记者林馥榆)知名歌手张信哲除了是歌迷心中的“情歌王子”,还是一位月份牌和海...
原创 邓... 提到邓华,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是著名的开国上将之一,同样他也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及抗美援朝的时候为我国作出了...
原创 粟... 粟裕是我军有名的战神,众所周知,如果仅从军事指挥能力来看,他在我军的高级将领中,绝对能够排行前三,一...
原创 悬... 悬崖上有数个古老山洞,考古队去一探究竟:难怪秦始皇陵碰不得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个王朝的...
原创 赵... 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5个月之后,赵国战败。 赵国曾经赖以为长城的草原飞骑在秦国的打击之下全军...
原创 有... 《水浒传》中,我们最熟悉的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玉麒麟卢俊义几乎承包了梁山众好汉的武功担当,而如此武...
原创 南... 背景 之前《齐明帝是如何诛杀先帝子孙的?杀得一个都不剩了吗?》说到,旁支篡位的齐明帝在生前惦记着自己...
原创 蒋... 1975年4月5日,中国台湾省台北市的士林官邸中,年近九旬的蒋介石在睡梦中停止了心跳。 虽然身边的医...
原创 外... 秦朝地处西陲,虽然有山川之利,易守难攻,但却也因为国土促狭,人口稀少,没有太多杰出人才。但历代秦王励...
原创 黄... #优质作者榜# 黄埔军校曾走出来许多出色的将领,比如说陈赓、罗瑞强,还有国军的胡宗南、王耀武等等,他...
国际学生在盘龙城参与暑期田野考... 近期,在武汉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9名国内外学员将在盘龙城国际田野考古暑期学校接受为期五周的课堂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