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国民党落败原因,蒋介石在临别之际给出答案!
提起蒋介石的名字,那可谓是家喻户晓。在民国时期那也是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曾经也是和中国共产党一起对抗过侵华日寇。但终究因为国民党和共产党两个政治派别有着不同的方向,产生了分歧。
自然历史也给出了答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惨败逃往台湾,失去了整个大陆的统治权。虽然在台湾,蒋介石也建立了自己的政府,过着耀武扬威的生活。但对于生性傲慢的蒋介石来说,败逃这件事已经可以说是奇耻大辱了。
在当时去往台湾的轮船上,蒋介石既生气又悔恨,把自己儿子蒋经国叫到身边,问到:“经儿,你知道我们为什么战败吗?”蒋经国望着这个曾经率领着百万大军,风光无限的国民党首领沉默了,他不明白为什么父亲如今会落得这番模样。
没等蒋经国想出答案,蒋介石过了一会自己说到:“我们之所以会失败,我想了下,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点:第一就是我党治军无方,人心不齐;其次,党内干部腐化问题太过严重;最后,我们忽略了民心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当初能够做好这三点,也许我们就不会落到如今的下场。”
但是说起来容易,我们从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的种种行为不难看到,这些问题都是国民党内部长期积攒下来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所以也就意味着国民党注定会有一个战败的下场。今天富贵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国民党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败的呢?正题开始之前,新来的朋友别忘了点点关注,这样既方便回顾往期内容,又不错过之后的精彩内容。
国民党派别林立,互相倾轧
虽然蒋介石当时担任中华民国的总统,令人遗憾的是直到最后,实际上蒋介石都没有统一过中国。1928年,蒋介石被推举成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同年的四月,蒋介石和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四个集团集中兵力向着北方进军
共同战胜了奉系军阀张作霖,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十月份,蒋介石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兼海陆空军总司令,奉系易主,在名义上算是统一了全国,并改组国民政府。
然而就算是蒋介石建立了国民党统治,进行了数次的兼并和消灭,其内部仍然是派别林立。并且虽然承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但是相互之间却总想着置对方于死地。再加上蒋介石仍然用着老一套的方式治理军队。
扶一派打一派,对实力强的派系给予支持,实力弱的就实施打击。对于下级之间的权力争夺也是熟视无睹。在这种管理之下,助长了国民党派系之间的恶意纷争。对于国民党这一诡异的政治文化,胡汉民曾经说过,国民党内部的派系主要有三个。一个是cc系,一个是政治学系,一个是黄埔系。
cc系也就是国民党党内派系。在国民党内部,蒋介石是属于小字辈,资格不高。而且蒋介石对于党务本身并不是十分重视,相比之下更在意军权。于是就将国民党党务交给了自己的政治导师陈其美的侄子陈果夫和陈立夫去处理,因此二人也就成为了国民党内部最大的派系cc派。名字是来源于之前在上海成立的一个俱乐部的简称。
当时cc派把持着组织部、教育部、地方各级党部、以及特务机构中统等所有的党务人事系统,并且主持各级“清党委员会”,一方面是在帮蒋介石清除异己,另一方面也在各级安插自己的亲信。在国民党中,陈氏兄弟可谓是掌握重权。甚至在后来国民党选举中央委员的时候,陈果夫的票数居然超过了蒋介石。在当时甚至有着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但是随着后来国民党战败,cc系也逐渐没落。
政学系,与其说是一个派系,更像是一个咨询和幕僚机构。当时是因为蒋介石见cc系日渐壮大,于是就从其幕僚、官邸等一众亲信中选出来培养的一批顾问人选。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大都是留过学,希望有一个文官制政府,在政治上拥蒋亲日。
这些人长期在蒋介石的身边工作,得到了蒋介石很大的信任。但是从1936年,政学系的主要代表杨永泰被cc系暗杀之后,这个派系就急转直下,逐渐衰落,最后并入了政务系统。
黄埔系可以说是蒋介石在军中的最大派系了。顾名思义派系的成员都是来自于黄埔军校的学生,不然就是在黄埔军校担任过教员的人员。黄埔系是蒋介石的发家根本,占据了国民党中央军的绝大多数。尤其是一期到七期受到了蒋介石的很大重用。这些派别里的黄埔学生对蒋介石都是以校长相称,以学生自居为荣。
并且学生之间也有着地位之分,毕业越早资格就越老,权利也就越大。除此之外,黄埔系内部又分成了陈诚的土木系、胡宗南系、何应钦系、杜聿明系,这几个派系之间也是互相争夺权势,在后来的战争中,即使都隶属于中央军,但仍然是彼此见死不救。但整体对蒋介石都还是比较忠心的。当年蒋介石能够三次下野又重新上台,这些都跟黄埔系的支持离不开。
这些所谓的派系虽然帮助蒋介石登上了权利的巅峰,但一盘散沙,互相又成为了失败的根本。造就了整个军事集团的覆灭,在后期更是有大部分部队起义投诚。
国民党内部贪污腐败,蒋介石束手无策
后来蒋介石在其日记中多次表达了对共产党清廉的赞许和感慨。相比之下,国民党内部的贪污腐败,当时身为国家最高领导的蒋介石不可能不知道,也进行了一些反腐措施,但都是些小惩小戒,毕竟还得依靠这些人给他“办事”,多少感觉有些无可奈何。
国民党的腐败全靠着“欺上”和“瞒下”。“欺上”也就是虚报编制和伤亡,吃空饷。虚报编制在国民党军中已经是普遍存在的恶习了。一个国军的编制要求是每个步兵班是一个人,当时班长经常会将人数控制在七人左右,这样一来剩下的四个人的粮饷和各种费用都可以据为己有。
如此一级一级叠加,积少成多,到了师一级,可想而知整个部队的缺勤率会有多高。抗日名将戴安澜就提到当时初任200师师长的时候,经过严格排查,本来应该有一万两千五百人的师,实际上却只有五千人出头。
这中间多出来的七千多人的军饷和物资都进到了那些军官的私人腰包里。而且这种做法有着极强的隐蔽性,一旦上级有人来排查,就可以以战死,尸体找不到为由搪塞过去,另外还可以拿到政府下发的抚恤金,一举两得。
不止这些,国民党内的一些军官还“瞒下”,不仅克扣部队战士们的津贴,还要求他们来“孝敬”自己。就连当时美国军官史迪威都看不下去,在日记中记载,当时美国向在滇西的国民党军提供了大批的武器和物资支援,但是时隔几个月后,那些中国士兵们还是骨瘦如柴,面有菜色,没能杜绝部队中出现的营养不良的现象。
对此史迪威感到十分困惑,于是就派自己的亲信暗中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国民党军官将吃不完的美国援助的口粮拿到市场上去卖,换成金钱归自己所有,而部队里的士兵却只能四到五人吃一份口粮。知道真相的史迪威要求蒋介石撤销贪腐军官的职务,但最终都是不了了之。
另外还有惹怒美国政府的“美金公债舞弊案”。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为了缓解当时中国国内日益膨胀的财政需要,经过蒋介石的多次努力,美国终于同意向中国提供五亿的借款,并且双方就款项的用途签订了借款协议,避免国民政府将借款用在其他地方。然而美国方面的担心恰恰成了真。
当孔祥熙拿到先头的一亿美金之后,用这一亿美元作为基金,在西南、西北地区发行了“同盟胜利美金公债”,一美元折合法币20元。试图让老百姓用法币先购买,然后等到抗战胜利的时候再兑换美元。
但是可想而知,这点钱对于当时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的作用根本就不大,百姓们对其也没有多大的反应。但是孔祥熙仍是一意孤行,一亿美元全部用完之后,国内的经济状况并没有得到缓解。但是又因为法币贬值,根本无法发行公债。这倒是给当时国民政府中有权有势的官员创造了机会,对他们来说购买和销售美金公债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事情。
等到10月9日,孔祥熙上报蒋介石请求结束销售美金公债。随后各大报纸宣称所有的美金公债都已经销售完毕。但是实际上却有将近一半的债券根本没有卖出。最后孔祥熙授意中央各大银行迅速将没有销售出去的美金公债悉数上交到了国库局。当时一美元的市价已经炒到了法币250元,可国库局只需花费20元来低价回购。
这样算来,当时未售出的美金债券将近有五千万余元,换算下来市值达到了125亿法币。这些最后在孔祥熙的批准下,加盖“中央银行总裁”的公章,悉数揽到了孔祥熙等人的腰包里。一百多亿在当时可以说是天文数字,是老百姓们想都不敢想的,但是都被国民党的军官中饱私囊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贪污在当时可谓是臭名昭著。
蒋介石一步步失去民心所向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和军队官员只关心“接收”两个字。在军事上,国民政府和共产党比速度,抢先一步占领战争中的沦陷区和共产党人开辟的解放区。然而军队当中的官员则更关心那些已经失去主人的财富。
从汽车房产到金库银行,在那个时候,谁先抢到就是谁的,人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发家致富的好机会。南京城内的公馆别墅都按照规模和档次,挂上了从蒋介石到各级官员将领的名字。其余轮不到房子的科长、次长等抢民房、高级家具和汽车等,甚至将日伪办公楼里的地毯都拿走了。
那些日伪军和伪政府官员为了逃避责任,使自己在日伪统治时期的所作所为不被追责,开始想方设法的讨好国民党的军官。他们提出以行政命令或军事命令,将原来由伪中央银行发行的纸质储备票一律换成重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新法币,以此示好。
按照正常的兑换率,两种纸币之间的兑换比例应该是一比一。但是公布出来的兑换率竟然达到了两百比一,大大贬低了原储备票的市值,抬高了重庆钞票。这样一来,那些手里本来就拥有大量重庆钞票的国民党官员和将领一夜之间暴富。在这次的兑换中获取了暴利。据资料显示,仅仅南京这一个地区,国民政府官员就获得了价值三十万两黄金的暴利。
与此同时,和国民党官员暴富大相径庭的是,国民政府财政出现赤字,社会经济生活迅速崩溃。1946年,国民政府的财政赤字就已经高达将近三万六千亿元,是财政总收入的一倍。社会上更是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相比于抗战刚刚结束之时,上海的物价就已经上涨了六万倍。给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负担。
然而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形成了鲜明对比。共产党不仅没有召集“接收”,更是提出了走出城市,丢掉汽车,让干部走到农村,深入农民群众的口号。这也就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坚实的群众基础。
就在国民党知足享乐,想着如何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不说引起了群众的反感,他们自己本身又哪还有精力去打仗呢?后来,蒋介石违反约定,撕毁双十协议,更是让饱经战乱之苦的百姓感到厌恶,彻底的失去了民心。
在种种原因之下,使得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的短短三年,军事、经济各方面本来都比共产党有绝对优势的国民党蒋介石政权迅速战败,被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打的落花流水,狼狈逃回台湾。蒋介石的统一大梦彻底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