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52岁早逝,死因史书都不好意思记录,太丢人说不出口播
迪丽瓦拉
2025-07-09 00:33:25
0

李世民的强,可以说是全方位、无死角的强。

论军事,李世民16岁率军解突厥之围,18岁攻下长安,22岁擒两王,战功卓著,连伟人都认为“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论文化,他写出的诗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绝不是一个大老粗能写出来的。

论政治更是如此,他接手杨广留下的烂摊子时,中国风雨飘摇,强敌环伺,百姓苦不堪言。但到贞观末年,李世民已经将大唐带入了贞观治世,四夷臣服,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这个拥有如此强大能力的人,在贞观十年、天下大治后逐渐变得心情低落,身体也日渐衰弱。尽管他才刚过半百,却黯然离世。

更可悲的是,做为一个雄主,史官们却一直遮遮掩掩、不敢公开他的死因,只在一些细节上留下了暗示。

李世民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的死因会被掩盖起来?

据《资治通鉴》中记载,李世民一生征战沙场,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留下许多伤病。到了晚年,这些伤痛开始困扰他,令他无法入眠入食。加上他的背上又生了“痈疽”,尽管太子亲自为他吮痈,但李世民的病情却一直恶化。

长期受病痛折磨,李世民开始服用丹药,正是这个愚蠢的行为加速了他的死亡。尽管李世民对历史典故非常熟悉,也知道古代因服用丹药而亡的先例很多,但他仍然抱着幻想,希望通过服用丹药治好自己的病痛,实现延年益寿青春永驻。

这种心态可以用现代话来形容就是自欺欺人,他明明知道服用丹药有害,但还是选择了这条不归路。而丹药和他的关系,与罗迩婆寐有着密切联系。

在晚年,李世民的精神状态不佳,身体机能也逐渐衰退。尽管太子李治以庸仁之心待他,他仍然选择继续对高丽用兵,满怀父爱,实在让人感动。

然而,高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李世民原本可以推让,但由于他越加猜忌,不得不再次挂帅出征。结果他未能如愿,反而因为舟车劳顿生了“痈疽”。

再也没有昔日的雄风,他被抬回并州,经过一个多月的休养,虽然身体有所改善,但也留下了隐患。

此外,根据高丽人的记载,唐太宗因身中毒箭而逝。根据司马光的记载,李世民在征讨高丽期间很可能受了重伤。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记载:“上闻之,自至城下,召兵急击,斩首数十级,高丽退走。”李世民不服老,身先士卒。

远程武器中,箭是守城士兵们最常使用的。所以,作为最前线的李世民很有可能被箭击中,箭矢带来的伤口可能化脓,导致“痈疽”的产生。可以看出,这次战败给李世民的身体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承受着精神上的压力。

经历过玄武门之变、弑兄占嫂,李世民担心被写入史书。他曾询问史官,是否会将这些事件记录在史书中,史官回答将按实记载,同时也会记录他的功绩。

因此,为了洗白自己,树立明君形象,他全心全意地执政,不敢懈怠,朝政从未懈怠。

然而,所有这些并没有减轻他的心理负担,越到晚年越恐慌,经常做噩梦,失眠不得安宁,不得已让秦琼、尉迟恭守卫在门外。现在我们所熟悉的门神形象就是来自于这两位将军。

一个威震四海的皇帝竟然连个好觉都睡不安稳,这种情况十分夸张,可见他的心理压力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

贞观二十二年,王玄策从印度带回了一个俘虏。有句话说得好,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个来自佛教发源地的罗迩婆寐自然受到李世民的重视。而罗迩婆寐也是吹嘘自己能活200岁,全靠吃自己炼制的丹药。

稍有理性的人都不会受到罗迩婆寐的忽悠,世上怎么可能有人活到200岁?李世民熟读诗书,对历史典故了如指掌,更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但在长生的诱惑下,他还是抱着侥幸心理,选择相信胡僧罗迩婆寐的胡言乱语,竟然真的让这个胡僧炼丹。

李世民非常尊敬罗迩婆寐,命他炼制“延年之药”,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罗迩婆寐才炼出了这个“延年之药”。

事实上,罗迩婆寐在唐朝被封为上宾,过着舒适奢华的生活,根本就没有想要尽快炼出仙丹。但是李世民急于求丹,一再催促他早日炼丹,罗迩婆寐无法再拖延,只好假装开始炼丹。

至于罗迩婆寐炼出来的究竟是什么东西,恐怕他自己都不敢尝试!古代丹药所使用的原材料,铅、汞、红铜、硫磺等等,放在现代恐怕没有人敢吃,而李世民却咽下去了。

最终,这位“印度神僧”带来的异域丹药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导致了李世民的急病发作,无法挽救。

对一个皇帝来说,因服用丹药而身亡的事情本就十分荒谬。因此,史书才刻意避免谈论唐太宗的死因。

唐太宗作为我国最杰出的皇帝之一,他的文治武功值得每个人学习,但也应该看清他的缺点和局限。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肯定他们的优点,也要认识到他们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以史为鉴,明辨得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朱标作为朱元璋的长子,而且是朱元璋皇位首选继承人,他在朱元璋26子中无人能够撼动其地位,不是朱元璋其...
原创 唐... 曾经有人在群里问,大唐盛世的衰落与杨贵妃有关吗?虽然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
原创 “... 一说到两宋,很多人就会想到他们“重文轻武”,对外战争常常失利,北宋从未真正统一过中国,更别说偏安一隅...
原创 古... 过去我们在看电影、看电视、看各式各类的历史作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种流放的情节,可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的...
原创 陈... 朱元璋之所以不愿杀死陈友谅的后代,我认为既可能是因为朱元璋尊重陈友谅这个对手,不愿意让他断子绝孙,当...
原创 明... 明洪武年间,青州府日照县有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其母亲患病在床,为了给母亲治病,他费尽了心力,不仅遍访...
原创 如...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大军直扑北京城,如果崇祯皇帝能够力排众议迁都南京,凭借江南地区,绝对可以做到南北对...
原创 唯... 从世界历史来看,战争那是跟人类的产生而相伴相生的,而且无论何时,都难以避免战争,而且战争的破坏力那是...
原创 赵... 赵匡胤一统天下,最终登基称帝,成为了宋朝的开国皇帝。然而,他的登基之路却与大多数帝王有所不同。历史上...
原创 顺... 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一位顺治皇帝,历来以专情著称。他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在野史笔记和影视剧中被演绎得神乎...
原创 红... 【导读】上文我们介绍了爵位与官位的区别。本节我们要更详细地了解爵位制度,盘点书中各家的爵位高低。如此...
原创 隋... 前言 皇权更迭,看似是君主的独角戏,实则暗藏惊人内幕。隋炀帝杨广,这位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的昏君...
原创 在... 姓氏,是一个人家族传承的符号,相信人们对自己的姓氏总是充满着自豪感,但中国又是一个讲究自谦的民族,所...
原创 鹤... 在我国,执行死刑一贯实行枪决。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对待死刑犯,国家通常会以一种体面、相对没那么痛苦的...
原创 基... 2019年,96岁的亨利·基辛格在北京的一场闭门会议上说出惊人之语:“过去100年,美国成功遏制了四...
原创 赵... 赵匡胤问道士:你给我算算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过今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赵匡胤偶遇道士,改变...
原创 清... 说起每个女生童年时的梦想,想成为公主肯定是普遍的一个,公主集万千宠爱与一身,出身皇家,身份尊贵,生活...
原创 历... 王莽在历史中的地位跟武则天有些相似,王莽和武则天两人,一个把汉朝截成了两半,一个是把唐朝截成了两半。...
原创 明... 前言: 明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上乘下接的都是少数民族政权,从蒙古族手中将中原王朝恢...
原创 有...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的朝代,总是充满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皇权的巩固手段。从朱元璋的锦衣卫到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