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顺治帝24岁驾崩,还专宠董鄂妃,但为何还会有14个孩子?
迪丽瓦拉
2025-08-31 20:33:10
0

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一位顺治皇帝,历来以专情著称。他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在野史笔记和影视剧中被演绎得神乎其神,是一对让人叹息的痴情怨偶。然而在正史上,顺治帝后宫中“董鄂氏”妃子不止一人,而且他的多子,似乎也证明顺治不像传说中那么专情。那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在董鄂妃出现之前,顺治帝是个十足的好色之徒

顺治皇帝是被淹没在多尔衮、孝庄皇太后和康熙皇帝三位牛人中的一位憋屈的皇帝。他的童年十分凄凉。多尔衮为了能垄断政权,规定皇帝和孝庄皇太后每个月只能见一次。虽然有太后侍女苏麻喇姑从中转圜,但母爱却终究是无法取代的。可以想象,失去母亲的疼爱,顺治小皇帝的童年是在怎样的扭曲中度过的。这也就是后来顺治皇帝任性妄为的原因所在。

在大清入关的头几年,顺治皇帝始终被笼罩在多尔衮的阴影下。多尔衮名为摄政王,但却是皇权的真正掌握者。只要他愿意,废帝自立也并非全无可能。顺治帝每天活在朝不保夕的迷茫当中,对这位叔叔可谓是又怕又恨。为了彰显自己的尊贵地位,他逼迫皇帝下旨,封自己为“皇父摄政王”。一时间皇宫内外流言蜚语,甚至传出了“太后下嫁”这样的绯闻。多尔衮这一举动,放在哪个朝代都是欺君大罪,但是顺治皇帝只能忍气吞声。

等到了顺治帝年纪稍微大一点之后,逐渐进入逆反期,对多尔衮的不满越来越大。可是他既不能、也不敢正面硬钢自己这位文韬武略的叔叔,只能找别的事物来作为精神寄托。顺治帝的选择是佛教的禅宗,那种““即心即佛,无心是道”的宗旨,让顺治皇帝找到了一个心灵的寄托处。但是对于一个“龙性初成”的少年来讲,内心是不可能平静的,他必须要找到一个真正可以发泄自己的精力。这个发泄的出口,就是女人。

清初的几位皇帝中,顺治帝对女色的需索是最为急迫的。据顺治帝的西洋老师汤若望记载,顺治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得“对女色方面有特别的兴趣”。到了十四岁正式娶妻之后,更是肆无忌惮,大量的册立妃子。到他去世的时候,随葬的妃子竟达三十一位之多,足可见这位皇帝的欲望之强。而当时,还没有后来的董鄂妃,顺治帝眼中每个女人都差不多。这样雨露均沾,孩子多也就不奇怪了。

那为何好色无度的顺治帝,会对董鄂妃情有独钟呢?

顺治皇帝的后宫,共有四名董鄂氏妃子,其中最为神秘的就是传说中的这位。有些资料记载,她嫁入宫前,可能已经嫁作人妇,是顺治帝对她一见钟情,从别人那里抢来的。至于那位被夺妻的苦主,有一说是一位姓董的将官,有一说是顺治帝的弟弟博穆博果尔。但是不管是谁,都能说明一个问题,董鄂氏的相貌和气质,确实很对顺治皇帝的胃口。

董鄂妃具体在哪一年进的宫,现在的资料没有显示。唯一能知道的是,她是在顺治十三年八月被封为贤妃的。仅仅四个月后,她就又被晋升为皇贵妃。她进宫之后,得到了皇帝的专宠。用《清史稿》上的原话,就是“上眷之特厚,宠冠后宫。”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答案还要看顺治帝给她做的行状:“后婗静循礼,事皇太后,奉养甚至,左右趋走,皇太后安之。事朕,晨夕候兴居,视饮食服御,曲体罔不悉。朕返跸晏,必迎问寒暑,意少,则曰:‘陛下归晚,体得毋倦耶?’趣具餐,躬进之,命共餐,则辞。……令同阅(奏章),起谢:‘不敢干政。’……朕喻以禅学,参究若有所省。”这里不做过多的翻译,总之就是董鄂妃既孝敬婆婆,又关心丈夫,温柔贤淑,知道进退,不敢干政。更重要的是,她能和顺治帝一起参悟禅理。放到现在,一个普通男人得到一个如此懂事又志趣相投的爱人,也必然是觉得三生有幸的,何况是从小生活在权力漩涡中的顺治帝呢。

而且,董鄂妃的优势还不仅于此。在晋升贵妃不久,她就生下了顺治帝的皇四子荣亲王。而顺治帝对原来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早已厌烦,正准备借这个机会来废后。如果照此发展,清朝又会多一位贤后,日后的皇位也绝对轮不到康熙帝来做。只可惜荣亲王短命,降生后不久便夭折了。董鄂妃受了打击,从此一病不起,身体每况愈下。顺治十七年,董鄂妃香消玉殒。

人常说,真正恩爱的夫妻,是很难独活的。一方死去,另一方即使不殉情,也会很快追随地下。顺治帝和董鄂妃显然也是如此。在董鄂妃死后不久,顺治帝就感染了天花,一命呜呼。刚刚打开局面的大清国,不得不再次交到一个少年天子手中。若不是康熙帝恪守本分,天纵奇才,世事还真的难预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说到我我国历史上的很多朝代,像三国,强汉盛唐等等,还有大家熟知的各个朝代都有很多的历史爱好者进行讨论...
原创 北... 对于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来说,都城的设置都是“国之大事”,必然要慎之又慎。鲜卑拓跋政权曾先后在三个城市建...
原创 成... 这是蒙古人最恐怖的一次西征,大军占领莫斯科,多处城市被焚毁殆尽,先进的武器令欧洲人前所未见。凭借着高...
原创 刘... 说到汉中守卫这件事情其实还是挺有趣的,因为可以说刘备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下汉中的,汉中这个地方呢大...
原创 一... 中国历史上,“丹药”虽然被人诟病,但是帝王都曾服食过。更是甚的是,还有很多帝,因为经常用“丹药”,而...
原创 为... 虽然在二战期间,英国的实力、影响、贡献都远远不如苏联和美国。但是在二战没有结束前,新的国际秩序没有确...
原创 原... 接上篇: 昭宗搞李茂贞翻车,官军一触即溃。宰相被杀,群臣离心离德 公元894年,又是崭新的一年,这天...
原创 老... 晚清时期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致使外国列强入侵,当时我国还处于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社会生产力极为低...
原创 历...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为躲避权臣高欢,西奔关中投靠宇文泰,大量关外的文武官员涌入关内。在著名的...
原创 光... 慈禧之所以被称为改变近代历史的重要人物之一,就是因为她做出了很多惊世骇俗、令人愤恨的事情。不仅是现代...
原创 民... 我国发展这么多年,早已经形成了很多具有我国独特色彩的传统文化,比如京剧,比如武术。 我国的传统武术...
原创 原... 作为唐朝记述功德、奖励功臣的建筑,凌烟阁可以说是最为人所知的了。众所周知,凌烟阁中的贞观二十四功臣,...
原创 原... 趣谈答案:因为安史之乱就犹如一颗老鼠屎,搅了满锅的荤腥 安史之乱的前后变化 大家都知道大唐有长安街,...
原创 4... 战国末期,爆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战役,这便是著名的长平之战,此战秦军战胜,赵国战败,并且使得赵国元气大...
原创 原... 张郃、徐晃的武力一直让人捉摸不透。 在曹魏五子良将中,若只论武力值,张辽与太史慈不分伯仲,乐进与凌统...
原创 清... 御笔封题墨未乾,君恩重许拜金銮。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董德元 中华民族从古到今,留下了...
原创 阎... 一提“阎老西”“山西王” 大家都知道说的是统治山西三十余年的大军阀 阎锡山 。 这个大军阀在世人眼中...
原创 原... 明朝结束后,继承其衣钵的是清朝,为此很多人感到不解和惋惜,除了当时局势变动的原因外,多数人认为明朝科...
原创 明... 关于明朝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也被不少朋友视为明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即明朝官绅依祖制享有优免赋税的特权。...
原创 魏...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典故也是“路人皆知”,说得是司马昭这个人篡位的野心已经无人不知了。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