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商朝立国550年,为何400年都在打仗?并非好战,你看考古发现什么
迪丽瓦拉
2025-07-09 00:33:34
0

早从两河流域华夏文明开始出现的同时,战争就作为一种激烈的交流和生存方式一直存在着。最早的时候是人类社会适应自然界之间的战争,除了要面对残酷的环境之外,还要考虑穷凶极恶的野兽,适应当下的生存环境之后,人类部落战争开始。

当时的部落组成靠血缘关系维持,为了争夺领地或是剩余猎物,冲突和战争是常有的事情。即使是后来的炎黄统一和征讨蚩尤都离不开战争,可以说是当时社会演进的必要手段,即使过渡到奴隶制社会,这种手段也是在所难免的。

比如在夏朝之后的商朝,虽说商纣王暴政被周武王所灭,但也存在了五百多年的实际。离谱的是,这五百多年之中,竟然有四百多年都在打仗,并且从考古的发现表明,如此漫长的战争岁月,并非因为好战。

商朝的连年战争

追本溯源来说,具体的商朝势力可以一直追溯到三皇的尧舜禹时期,当时商朝的祖先协助大禹治水有功于社稷,所以被大禹王赐封地于商丘地区,商一族便从这里开始发迹,代代相传。尤其是传到商汤的时候,势力已经是非常强盛。

在商汤的领导之下,商地的能量进一步扩大,周边的小势力有感其威慑选择归顺,于此同时,夏朝也是随着夏桀的各种高压政策走入了灭亡的轮回,连夏朝的国民都对商汤的“汤以宽治民,而除去邪”非常期待。

最终商汤假借上天惩奸除恶的名义,决定起兵,并且立誓铲除夏桀,还百姓一个宽容的社会,商朝的立国之战就此开始。

在商汤的带领下,首先灭亡了听命于夏朝的周年势力,随即从四面八方包围而至,而此时夏朝国内由于不正常统治早已经混乱不堪,商汤大军很快就长驱直入,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大国初立,百废待兴,取代夏朝之后,商汤开始着手治理国家政治,社会生产力也大幅度提升,手工业农业进一步得到发展,但这种繁荣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

众所周知,商朝建国之后的百年之内,水患频发,不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所以时常进行迁都。在我们熟知的盘庚迁都之前,商王仲丁就曾迁都于嚣,这也是商朝四百余年战争的开始。

相比于商汤建国之后对内政的稳固,仲丁在迁都伊始,并没有着手稳定现状,而是直接进行了开疆拓土。首先是对周边的少数民族进行了讨伐,诸如夷、班方,武丁伐鬼方、土方、羌方等地,都出现了商朝的战争足迹。

要知道,商时期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盘根错节,复杂聚居,并且地形复杂,顷刻之间难以攻克。这就注定了商朝的争边战争是一场持久战,后续的每一任君王都在将这场战争继续,甚至到了末代君王商纣的时候,战争依然在继续。

由此得知,商朝的和平大约只持续了一百余年,此后便陷于战争无法自拔,直到商朝灭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商朝的战乱持续了如此之久呢?商朝本质上并不好战,这从后续的出土文物就能说明问题。

文物的佐证

随着后续华夏文明的不断出土,商朝遗址也被人们发现,根据当时的遗迹分布,我们发现商朝当时出现了至少三个政治核心,有些遗址还出现了与早年间夏朝遗址混杂的现象,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族群的遗迹。

这些发现,一方面说明了商朝持续百年的战争并不假,另一方面也说明,商朝这旷日持久的战争,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从周边混杂的多民族遗迹,我们可以得知,当时商朝的周边,还存在此前夏朝的残余势力。

这些遗迹之中存在玉器,鼎炉等祭祀用品,说明这些残余势力已经逐渐形成了领导集体,已经足够对商朝构成威胁。一个新建王国周边之所以出现如此庞大的前朝余孽,还获得了许多少数民族支持者,只能说明商朝的内部出现了问题。

非打不可的原因

刚才提到过,商朝立国之后经历过好几次迁都,原因就是国内的洪灾。早在1125年,就发生了洪水,这次洪灾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灾情甚至严重到非人力所能左右,只能选择迁都避让。

此后多年自然灾害多次降临,而商朝只能多次迁都。都城的多次变化造成了商朝国家的衰弱,国家内部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仲丁在立足未稳之际就对少数民族发动战争,加剧了国内的矛盾和混乱。

就连传承许久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也在后来被废弃,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兄弟之间的皇位争夺,引发的朝堂混乱影响到了后续九位国君,负责驻守边疆的诸侯也拒绝入朝觐见,当时辗转反侧的统治者见到现状,只能选择对外战争。

因为无论是国内的水患还是政治争端,都已经无法控制,当时商朝能做的,只能是通过攻打周边夏朝余孽和少数民族来扩充自己的势力,一是其尚未形成气候,收服之后不但有利于国内状况的稳定,也算是清除了周边潜在的威胁。

另外,以常年的战争可以当作理由对周边的诸侯发号施令,常年不入朝觐见的诸侯难免会出现脱离控制的趋势,这是商朝统治者最不愿意看到的,只能选择用打仗的方式密切与诸侯之间的联系,不过下令让其亲自作战也可以达到此目的。

出土的玉器等文物也能从侧面证明,商朝内乱期间,周边的残余势力和少数民族已经相当强大,领导阶层也将要出现,这对遍体鳞伤的商朝来说也是潜在的威胁,所以战争是必要的,无论胜败与否都是对其的一种削弱。

从总体上看,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愿意常年处于战争状态,但是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商朝又不得不进行这四百余年的战争。相比于国内的权力争夺,外部残存势力的发展对商朝有亡国的风险,只能将战争延续下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一说到两宋,很多人就会想到他们“重文轻武”,对外战争常常失利,北宋从未真正统一过中国,更别说偏安一隅...
原创 如...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大军直扑北京城,如果崇祯皇帝能够力排众议迁都南京,凭借江南地区,绝对可以做到南北对...
原创 赵... 赵匡胤一统天下,最终登基称帝,成为了宋朝的开国皇帝。然而,他的登基之路却与大多数帝王有所不同。历史上...
原创 红... 【导读】上文我们介绍了爵位与官位的区别。本节我们要更详细地了解爵位制度,盘点书中各家的爵位高低。如此...
原创 隋... 前言 皇权更迭,看似是君主的独角戏,实则暗藏惊人内幕。隋炀帝杨广,这位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的昏君...
原创 在... 姓氏,是一个人家族传承的符号,相信人们对自己的姓氏总是充满着自豪感,但中国又是一个讲究自谦的民族,所...
原创 鹤... 在我国,执行死刑一贯实行枪决。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对待死刑犯,国家通常会以一种体面、相对没那么痛苦的...
原创 基... 2019年,96岁的亨利·基辛格在北京的一场闭门会议上说出惊人之语:“过去100年,美国成功遏制了四...
原创 赵... 赵匡胤问道士:你给我算算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过今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赵匡胤偶遇道士,改变...
原创 清... 说起每个女生童年时的梦想,想成为公主肯定是普遍的一个,公主集万千宠爱与一身,出身皇家,身份尊贵,生活...
原创 历... 王莽在历史中的地位跟武则天有些相似,王莽和武则天两人,一个把汉朝截成了两半,一个是把唐朝截成了两半。...
原创 明... 前言: 明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上乘下接的都是少数民族政权,从蒙古族手中将中原王朝恢...
原创 有...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的朝代,总是充满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皇权的巩固手段。从朱元璋的锦衣卫到朱棣...
原创 秦... 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其功勋可比肩白起。如果说白起帮秦昭王松动了六国的墙角,那么王翦则可以说是帮秦始皇...
原创 徐...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反抗暴元的统治,因此在元末明初时期,涌现出不少割据势力,比如...
原创 于... 公元1457年,北京的菜市口,一代名臣于谦就此陨落,那一天北京城哭声一片,而他在死前留下的《石灰吟》...
原创 远... 自从成吉思汗如彗星般崛起,蒙古铁骑开始了横扫天下之旅。蒙古铁骑的远征,最远曾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更...
原创 鳌... 前言:多尔衮的摄政、独断专权,为年幼的顺治帝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因此在顺治帝逝世时,为了防止再有人...
原创 北... 历史上真正的宋朝当真"积贫积弱"吗? 其实它强的可怕。宋朝凭着"崇文抑武"的军事策略,继承并发展了孙...
原创 古... 科举考试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对我国的影响十分深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有了高考制度,那么古代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