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夜晚,驻卢沟桥的日军在没有通知中国政府的前提下,擅自开展军事演习并谎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军方的拒绝,随后日军开始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卢沟桥事变后,中日两国不宣而战,拉起了全国抗战的序幕,一个月后中日两国之间的第一次大会战在淞沪地区展开,史称“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要图
淞沪会战从8月13日开始,一直打到11月12日,历经三个月,国民政府先后投入了包括当时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和德械师87师、88师在内的148个师和62个旅共计80余万的兵力参战,日军投入8个师团又2个支队共计20余万人。
三个月的战争,国军伤亡惨重,光是在战场上伤亡的国军官兵就有187200人,在撤退途中又有10万人伤亡,这两者合计就达29万人。整个战争下来,中方伤亡30万人。此次会战,国军阵亡的少将级别以上的将军就有14位,团长有28位,营长有44位,中央海军全军覆没。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战场上阵亡的14位国军将领,以此来缅怀战场上牺牲的那些军人们。
淞沪会战中阵亡的校尉级以上军官近千名,少将以上的高级军官有14名(不包含牺牲后被追晋的),以下按照将军们牺牲的先后顺序来讲述:
1、黄梅兴少将,时任国民革命军第72军第88师第264旅少将旅长
黄梅兴,广东梅州人,黄埔一期毕业,毕业后先是参加了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战争中颇有战功,北伐战争中因战功升任团长。1932年,日军向驻守在上海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反抗,此次事件史称一二八淞沪抗战。黄梅兴时任88师264旅528团团长,率部参加了此次战斗,重创日军,战后因功升任264旅旅长并晋升为陆军少将。
黄梅兴少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进攻中国,上海地区又爆发了淞沪会战,时任88师264旅旅长的黄梅兴身先士卒,亲临前线率部积极抵抗日军。1937年8月14日,在连续攻破十多个堡垒后,黄梅兴进攻被日军占领的爱国女子大学时被日军的炮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41岁。
他是淞沪会战中第一个牺牲的国军高级将领,牺牲后被追晋为陆军中将,2014年9月,黄梅兴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2、蔡炳炎,时任国民革命军第18军第67师第201旅少将旅长
蔡炳炎,安徽合肥人,黄埔一期毕业,毕业后参加了东征和北伐战争,1928年升任团长,1929年任45师268团少将团长。淞沪会战爆发后,蔡炳炎率部于8月24日到达罗店设防,当夜便发现阵地前有日军,蔡炳炎于是对敌猛烈开火,全歼这股敌军。次日,蔡炳炎率部于日军激战,后因日军援兵到来,蔡部伤亡惨重。中午时分蔡炳炎亲率部队与日军冲杀,激战中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5岁。
蔡炳炎少将
198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蔡炳炎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蔡炳炎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3、路景荣,时任国民革命军第54军98师少将参谋长
路景荣,江苏武进人,黄埔四期毕业。毕业后他参加了北伐战争,一路升到团长的职位。淞沪会战爆发后,路景荣在98师583团任团长一职,他奉命率部赶到淞沪前线布防。经过6昼夜的拉锯式作战,前线阵地多次失而复得。路景荣升任师部少将参谋长后,接替他职务的是姚子青团长,由于当时姚子青对该团还不是太熟悉,所以路景荣主动留下来帮助他。
路景荣少将
9月7日到10日,路景荣一直守在月浦阵地,在日军密集的炮火打击下,仍然不下前线,9月10日中午,日军的炮弹再次像暴雨般倾泻而来,路景荣不幸被炮弹炸死,壮烈牺牲,时年35岁。
4、杨杰,时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旅少将副旅长
杨杰,河北容城人,黄埔四期毕业。淞沪会战中,杨杰副旅长奉命守卫西塘,战争惨烈之程度难以想象,阵地数次易手。1937年10月11日,日军冲锋冲破国军阵地,当时上级打电话询问战况时,杨杰将军回答道还可以坚守阵地。通完电话后,杨杰将军率领预备队冲了上去,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42岁。现在台湾的忠烈祠有杨杰将军的牌位,1993年被民政部追认为烈士。
杨杰少将
5、庞汉桢,时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第170师第510旅少将旅长
庞汉桢,广西靖西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宁分校毕业。1937年10月19日,庞汉桢奉命率部抵达淞沪战场,接替517旅从谈家头至陈家行北端一线防务。3天后的22日陈家行阵地被日军占领,当夜庞汉桢便率部向日军发起进攻,经过苦战最终将陈家行阵地夺回,但是自己也伤亡很大,加上部队十分疲劳,所以庞汉桢请求得力部队前来接防。
庞汉桢少将
然而当时陈家行附近的部队只有526旅的一个营,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庞汉桢继续在此死守阵地。23日下午,日军在这里再次发起进攻,不断地向国军阵地上发射炮弹,庞汉桢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6岁。战后国民政府追赠庞汉桢为陆军中将。
2014年9月1日,庞汉桢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6、秦霖,时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第171师第511旅少将旅长
秦霖,广西桂林人,广西陆军讲武堂毕业。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秦霖请求上前线抗日,不久他升任第171师511旅少将旅长,奉命开赴上海前线。秦霖将军率部到达前线后,担任湾宅至毛宅一线阵地的守备。
秦霖将军
1937年10月23日,日军在优势火力的支援下向国军发起猛烈的攻击,秦霖将军率部在前线奋起抵抗日军,在敌军强大的火力攻势下,秦霖将军所部渐渐处于下风,但他仍然血战不退,与日军拼死搏杀,然而不幸的是秦霖将军被炮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37岁。
秦霖将军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中将,2014年9月1日,他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7、官惠民,时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90师第270旅少将旅长
官惠民,广东曲江客家人,黄埔四期毕业。淞沪会战爆发后,第四军奉命开赴前线,在罗店争夺战中,官惠民率部与敌激战数次,虽伤亡惨重但仍然守住了阵地。10月初,官部奉命撤至嘉定附近休整补充。而后升任第90师270旅少将旅长,率部至南翔镇、马陆镇、石岗门间地区,接替第六十六军部队的防线。10月28日在嘉定清水一带被日军炮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31岁。
2014年9月1日,官惠民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官惠民将军
8、刘启文,时任国民革命军第67军第108师第322旅少将旅长
刘启文,河南南阳人,1921年到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北军任职,1936年刘启文已经是东北军115师少将师长。1937年初蒋介石对东北军进行整编,因为刘启文曾在西安事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蒋介石借整编之际将刘启文降为67军108师322旅旅长。
刘启文将军
淞沪会战爆发后,刘启文于11月初奉命驰援上海右翼松江防线,11月8日刘启文受命驻防松江县南口阵地,然而当时在此阵地的守军奉陈诚的命令秘密撤退,天降大雨加上日军密集的火力攻击,刘部伤亡惨重,但是他仍然坚持守在阵地上。在石湖荡,刘启文被日军一梭子子弹打中胸部,壮烈牺牲,时年39岁。
然而由于他与国民党上层集团之间的政治矛盾,导致他生前死后都遭到不公正的待遇。2015年8月24日,刘启文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9、吴克仁,时任国民革命军第67军中将军长
吴克仁,吉林宁安(今黑龙江牡丹江)人,1933年率部参加了长城抗战,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克仁通电请缨抗战,当年10月奉命开往淞沪战场,驻防青浦一带。11月,奉命率部抵达松江,在黄浦江北岸阻击日军谷寿夫师团,他亲临第一线督战,屡次击退日军进攻。而后日军调集重兵合围吴克仁部,为掩护大部队撤退,67军死战不退。在完成阻敌任务后,吴克仁率部突围,在苏州河架设浮桥时,不幸中弹殉国,时年43岁。
2014年9月1日,吴克仁将军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他也是此次淞沪会战中国军阵亡的最高将领。
吴克仁将军
10、吴桐岗,时任国民革命军第67军少将参谋长
吴桐岗,辽宁人,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松江与日军激战中与军长吴克仁一同牺牲。
11、邓玉琢,时任国民革命军第67军第107师少将参谋长
邓玉琢,辽宁安东人,东北讲武堂毕业。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后,邓部临危受命,掩护主战场撤退。在著名的“松江三日"中壮烈殉国。后被国民党诬为“投敌叛变",蒙冤四十余截。1988年9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记叙邓玉琢将军牺牲经过的文章。1993年3月,辽宁省政府批准其为革命烈士。
邓玉琢将军
12、朱之荣,时任国民革命军第67军第107师第321旅少将旅长
朱之荣,辽宁人,东北军将领,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赴上海参加抗战。1937年11月10日在上海与日军激战中壮烈牺牲。
13、李伯蛟,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8军第63师第187旅少将旅长
李伯蛟,湖南邵阳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伯蛟奉命于11 月初率旅进入上海金山卫沿海前线阻击日军登陆,激战中,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40 岁。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李伯蛟
14、吴继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58师第174旅少将旅长
吴继光,安徽盱眙人,黄埔二期毕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继光主动请缨上阵杀敌,不久,吴继光奉命率部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同年10月下旬,吴奉命率部在青浦阻击日军,掩护主力撤退。从11月5日起,指挥所部与日军激战四昼夜,损失甚重。11月9日,日军主力在陆、空火力掩护下向所部发动进攻,吴继光亲临火线,率部全力阻击。血战中,壮烈殉国,时年34岁。
吴继光将军
小结: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之言,当然中国军队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以上是在此次会战中牺牲的14位高级将领,当然除了这14位高级将领,还牺牲了28位像姚子青那样的团长,44位营长,以及30万的将士。
虽有党派之别,但是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面对外敌的侵略,他们毅然走上抵抗外国侵略者的道路,他们是伟大的,是值得后辈永远铭记的耀眼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