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作为专家学者和普通百姓之间的桥梁,易中天是其中最为熟知的一位专家学者。回想起易中天老师在百家讲坛讲述三国历史的时候,许多人都是每天准时准点地坐在电视机前聆听。然而,易中天曾经评价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时代,这样的说法引起了许多人的疑惑。那么,大明王朝为何会被如此负面地评价呢?
易中天认为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朝代,这一评论引起了广泛关注。金庸在《袁崇焕评传》中也提到,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专制、最腐败、统治者最残暴的朝代之一。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朝代备受指责呢?
首先,明朝初期的一系列案件,如“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涉及人数过万,数万人被诛杀。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朱元璋的开创性做法为株连九族的先河。方孝孺因为直言朱棣继位的合法性,竟然被朱棣诛灭十族,此案规模可与“胡惟庸案”相媲美。虽然株连九族一直是历史上的惯例,但在明朝却因为一小小质疑而株连十族,这种残暴之举令人深思。
其次,明朝的厂卫制度以东厂和西厂为代表,以其臭名昭著而令人胆寒。《明史,刑法志》载,被捉入镇抚司狱的官民家属,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交纳足够的金银,就要受到“全刑”,即械、镣、棍、拶、夹棍五大类酷刑。这使得一入“诏狱”就九死一生,可见其黑暗程度。厂卫就如同附在大明王朝肌体上的毒瘤,不断吞噬着国家的健康,使得明朝病入膏肓,不可挽回。
再者,明朝的皇帝们在位时,有的喜欢当木匠,有的喜欢玩蝈蝈,有的喜欢当道士,有的喜欢饲养猛兽,形形色色,各异其趣。然而,勤勉的好皇帝却寥寥无几,导致朝廷党争之风日益猖獗。明末时期的党争,尤为突出,东林党与宦官浙党明争暗斗,同党派内部相互庇护,而不同党派之间则相互残害,为朝政造成巨大的伤害,同时也大大削弱了明朝的力量。
明朝被称为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朝代,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明朝的皇帝们昏庸无能。然而,明朝的皇帝在关键时刻,至少在身先士卒等方面,并没有掉链子。虽然朝代交替是封建专制时代最后的挣扎,但明朝确实在其末期达到了封建专制时代的巅峰。
综合而言,明朝因其初期的残暴案件、厂卫制度的恶劣、皇帝们的昏庸等因素,成为历史上备受争议的朝代。然而,明朝在历史上的地位也有其独特之处,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