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自成临终前痛哭流涕:如果当年听了吴三桂的话,满清必败无疑!
迪丽瓦拉
2025-07-07 22:03:57
0

看着如今的败局,李自成绝望至极。他大哭着说道:“真后悔当年没有听吴三桂的建议,要不然满清必败无疑,我又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吴三桂和李自成不是敌对关系吗?为何吴三桂会给李自成提建议呢?吴三桂这个卖国贼,又会给李自成提出什么样的“好建议”?

高开低走

要说这李自成也是奇人一个,年少的他可是背负着多条人命。

但当时由于科技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所以即便有血债在手,李自成依旧能够光明正大地当兵。

不过当兵有什么意思,皇帝不香吗?

于是后来李自成借着兵变,成功走上了自己当皇帝的道路。

李自成他们的起义军虽然攻势迅猛,但由于局限性,打不过明末那些著名将领是非常常见的。

李自成起义可以说赶上了好时候,也可以说没赶上好时候。

当时明朝为了抵御东北方向野心勃勃的后金人,崇祯帝迫不得已将许多优秀将领调到了辽东。

如此以来,李自成他们的压力就小了许多。

其实这个问题崇祯帝也想过,但相比之下,后金要更强大,所以他才集中精力抵御金兵。殊不知,这给李自成慢慢成长的好机会。

就这样,李自成带着起义军一路北上直接打到了西安,在那里建立了大顺政权。

虽然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李自成他们的一些政策还是比较不错的,比如均田免赋,这个政策就深得各地百姓喜爱。

均田免赋说白了就是给老百姓们地种,而且还给他们发农耕具什么的,当然还有杀富济贫。

这个政策的核心就是,平均一下整个社会的财富,尽量让老百姓们都过上好日子。有地种、有饭吃,老百姓怎会不高兴?

不论之前还是现在,这个政策都是不错的。

除此之外,李自成在治军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他们说:“我们为什么要起义?当然是为了拯救天下老百姓!”

他们这么一喊,良好政策直接一颁布,实在是太得民心了。

后世许多史学家们评价,大顺军有很多治理缺陷。

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李自成刚开始的时候治军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论平时训练,还是奖罚、纪律等,都是严格正规的。

此外,当时李自成他们还有独属于自己的军队刀法。

李自成后来成为闯王,他的这套刀法就成了闯王刀法。

这套刀法据说共有53刀,具体是谁所创并不清楚。

闯王刀法非常讲究实战效果,所以士兵们练习的时候,没有一点花架子。

想必创造这套刀法的人也是一个武学大才,因为此刀法变幻莫测、极为诡异,敌人根本不会想到接下来你会如何进攻,主打的就是快、准、猛。

刚开始的时候,李自成起义军靠着这套刀法和勉强合格的战斗素质,接连取得了不少胜利。

腐败的大顺

但后来李自成越来越懈怠,所以军队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

这么一说,李自成跟后来的天王洪秀全非常相似啊!

有些人啊,刚一成功就骄傲自满,结果最后满盘皆输,所以做人谦虚和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这些方面,李自成当时在用人方面还有着很大问题。

李自成重用的都是一些所谓的民间高人,说白了就是一群当年没有做上官的聪明人。

这些人平时虽然说能力还算不错,但他们都有一个很大的缺陷:不懂得如何管理好新生的国家。

毕竟这些人没有在朝堂上待过,也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远见。

自己的手下没有什么远见,那李自成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也正是这一问题,成为李自成走向灭亡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过话又说回来,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他们继续征战四方,逐渐吞并了许多领土。

最后李自成的大军来到了北京城下,攻占北京城的过程还算顺利,因为大部分守门将领直接打开了城门。

在忠心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崇祯帝来到了景山,最后两人在那里自缢身亡,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正式灭亡。

就这样,李自成率领自己的勇武部队成功进入了北京城中。

李自成没有忘记想要得到民心的谋略,于是他亲自下令:“不许打人伤人,更不许抢夺民女和老百姓的财物,要是发现了,全部杀掉!”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京城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没过几天,李自成手下的士兵就开始放纵了,全然不顾之前李自成所说的。

一时间,北京城中许多有钱人家被起义军士兵给抄了。他们中有的丢失了大量钱财,有的被拖出去杖打,有的还被送进监狱中等死。

刹那间,北京城宛如人间地狱。百姓在家中纷纷颤抖着不敢出门,那这时候的李自成在干什么呢?当然是在享受了。

前面我们就提过,李自成和后来的洪秀全是一样的德行。

洪秀全那时候攻入天京有了天王府后,他就待在里面基本没出来过,李自成和他情况差不多。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李自成绝对没有任何懈怠的理由。

当时大顺北有后金,南有南明,他们是被夹在中间的,极有可能会被两边敌人吞并。

当然了,李自成也不是没有什么作为,比如他曾劝降过明将吴三桂。

抛开个人名声不谈,吴三桂那时候的军事能力的确非常出众。

吴三桂当年通过武举进入仕途后,曾多次率军出去打仗,尤其是和后金,更是交手多次。

在明朝最后的时候,朝中许多将领纷纷投降后金。

当时就连吴三桂的舅舅,也就是明末名将祖大寿都投降了,但吴三桂依旧坚持。

因为曾多次击退金军,所以吴三桂就成了明朝最后的希望,但随着李自成攻陷北京,吴三桂迫不得已想要易主了。

吴三桂的建议

其实从吴三桂内心来说,他是更想投靠李自成,为何这么说?

因为吴三桂的家人当时都还在北京城中,比如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不论为了家人还是爱妾,吴三桂都知道被迫投靠李自成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但吴三桂是个首鼠两端的人,他又有点想投靠皇太极的后金,这又是为何?

后金那边吴三桂的亲人虽然微乎其微,老同事们倒是不少,但是人家后金厉害啊。尤其是他们的头儿皇太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可要比李自成强多了。

要说真正让吴三桂改变主意的,还是关于两人的谈话。

刚开始吴三桂同意投靠李自成后,他赶紧提议:“南方的南明不足为虑,北方的后金才是大敌,所以我希望咱们能联手先把后金给灭了。”

李自成这时候非常不服气:“你还没正式投靠我呢,就在这里开始替我指点江山了?”

李自成的话着实让吴三桂非常生气:“这人实在是太没有远见了,竖子不足与谋!”于是他就暗中联系了多尔衮。

其实站在吴三桂的角度来考虑,不投靠李自成,他只能投靠后金,否则先被灭的只能是他了。

想必这时就会有人说了:“吴三桂就没有为他的家人和爱妾考虑过吗?”

其实不论换成谁,最后都会投靠后金的,为何?

从当时的情况分析,李自成最后注定是打不过后金的。与其这样无意义的灭亡,不如投靠个靠谱的活下来,只有活着,一切才能谈希望。

后来吴三桂投靠了后金,李自成得知后非常愤怒。于是他在离开北京前,将吴三桂的家人全部杀了。

不过陈圆圆没有被杀,后来吴三桂成功找到了她。果然呐!最后只剩下了英雄和美人。

那如果当初吴三桂投靠了李自成,那他们最后能打败后金吗?答案自然是不可能的。

大顺军进入北京城后已经慢慢走向堕落,这时候的他们根本不是后金的对手。如果说他们处于巅峰时期,或许还有一战之力。

吴三桂虽然有勇有谋,但他也无力让一支破烂军战胜强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自成大顺政权的根部正在慢慢腐烂,他们走的正是明朝的老路,所以还算有眼光的吴三桂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所以说不论我们谁,到最后都会投靠后金的。

后来吴三桂和后金联手,他们在山海关大战中成功打败大顺军。

此战李自成手下十多名将领战死沙场,士兵伤亡更是不计其数,直接伤到了大顺军的大动脉。

京城中的士兵本来就不多,所以李自成战败后只能往北京城南撤,最后清军成功入关。

撤出北京后,吴三桂带领清军继续清剿大顺残余势力。

看着如今的败局,李自成非常后悔地说道:“早知道当初就听取吴三桂的建议了!”

其实就算听了也无济于事,因为那个时期历史的主角就是人家大清帝国,这是已经注定了,且无法改变的事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司... 在正式讲述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摆弄曹魏政权、玩弄曹家皇帝的故事之前,,我们不妨先来探讨一下原因。首先,...
原创 为... 曾经诸多的历史人物,虽然历经岁月长河的侵蚀,但在世人的世代相传中依旧璀璨耀眼,而西楚霸王项羽则是备受...
原创 她... 在大清的后宫,名分是很重要的,只有有了名分,才能在后宫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免于被人踩在脚下。所以,后...
原创 诸... 对中国历史有点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三家归晋是必然,或者说“三国归魏”是历史大潮。多智若妖的诸葛亮...
原创 巅... 东汉末期,刘家汉室倾颓,三国骤起,瓜分天下,开始了历史上璀璨人杰争霸的序幕。《三国演义》中,作者站在...
原创 顺... 要说大清王朝的贤王,那必定是康熙的哥哥——福全,一个既拥有聪明智慧,又懂得明哲保身的王爷。但人们可能...
原创 国... 杨坚:隋朝的奠基者与明君 在《隋唐英雄》这部电视剧中,虽然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但开篇却让人印象深...
原创 新... 1955年,新中国举行了首次全军大授衔。此次授衔,共产生了10位元帅、10位大将、55位上将、175...
原创 李... 唐朝历史上的新城公主,她的一生注定充满风风雨雨,是那个充满权谋与暗流的封建时代的牺牲品。她的经历既反...
原创 北... 前言 蔡京是北宋末年著名的权相、书法家,蔡京同时也被视为奸臣。他在政治上出专横跋扈、权谋心机和政治阴...
原创 在... 中国历史进程发展到今天,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的,他就是开国领袖毛泽东。 毫无疑问,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最...
原创 当... 在这个历史典故中,我们将探讨“司马缸砸光”事件,其中司马光在七岁时展现出非同寻常的聪明和冷静。故事发...
原创 周...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灿烂的文明,尤其是在周朝这个历史悠久的时期,持续了八百多年,孕育了许...
原创 朱... 在上个世纪末,新闻中经常出现一位可爱的老将军,一身洗得有点发白的绿军装,满脸慈祥,最有特色的就是他嘴...
原创 薛... 提起李世民的对手,王世充和窦建德的名字常常会被提及,然而实际上,真正对李世民产生过威胁的,并非王世充...
原创 长... 战争虽然是一场政治游戏,但是战争的胜利却需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古代战争中,政治目的往往是通过...
原创 江...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古代时期,就有不少国家和我国建立了友好往来,那么日本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起就与中国建...
原创 结... 我们常说年关年关,今年以来,我们国家真的结结实实地过了一道关,疫情造成的影响乃至损失是巨大的,不过我...
原创 吕...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塑造曹操这一残暴的奸雄形象,展现了他心灵深处的人...
原创 济... 1948年9月11日,毛泽东收到一封来自济南前线的电报。 一向对华东野战军十分满意的毛泽东,这次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