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那么强,其它六国为什么不抄作业?
迪丽瓦拉
2025-07-08 18:32:17
0

商鞅变法使得秦国迅速崛起,军事上连年获胜,成为战国七雄之首,最终横扫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制王朝,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商鞅变法效果这么好,那么山东六国为什么不有样学样,直接抄作业呢?

其实,从源头来说,秦国的变法也是向魏国抄作业,魏国的李悝开创了战国时期变法的先河。在政治上改变过去的贵族世袭,按照能力来选拔官吏。在经济上,鼓励民众开垦荒地,废除原本井田制制度下的土地界限,允许土地私有买卖。在军事上,采取武卒制,建立职业军人体系,年年考核,优胜劣汰,保证军队的质量。因此,魏国在战国时期首先冒尖,一度压得秦国抬不起头。

除了魏国之外,其它国家也都有大大小小的改革,比如赵国施行了胡服骑射,让赵国人放弃原有的宽大服饰,学习落后野蛮的胡人的穿着打扮,便于骑马打仗,军事实力暴增。

但相比而言,商鞅变法更为彻底,把温情脉脉的周礼为作为文化底色基础的国家彻底地改造为一架没有人性的战争机器。

商鞅变法的核心就是耕和战。平时为农,战是为兵。秦国百姓除了这两样身份,其它的都不要考虑了,成为没有思想,随时听候调遣的杀人机器。

商鞅变法最诱惑人的就是二十等级爵位制度。采取按人头计件提成的激励方式。一个出身普通的秦国底层人民,可以通过在战场杀敌取得社会地位和财富,激发了主观能动性,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战斗力,在很多人看来是进步的表现。

但商鞅变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商鞅的法是严刑峻法,全国随时处于一种高压状态,民众没有自由,并且鼓励揭发,实行连坐,百姓一不小心就会犯法。

秦国士兵之所以愿意在战场上杀敌,不仅仅是为了追逐个人财富,还有一方面是立了军功,可以为家人赎罪。一级爵位可以免除自己亲人的奴隶身份。而即使自己战死沙场,爵位却可以继承。在这套激励制度下,秦国士兵豁出性命在战场上杀敌。

但是从人的角度看,秦国人幸福吗?如果能够选择,人们会乐意选择成为这个当时宇宙第一强国的一员吗?上党郡的人民的用脚投票作出了选择。上党郡原本是韩国的领土,在秦国的连年侵略下,韩国不得不把上党这块飞地割让给秦国以换得秦国赏赐的和平。然而上党郡守却不愿意归附秦国,而是带着全郡一起投奔了赵国,在他们的眼里,宁做赵国人,不做秦国人。即使他们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会引来秦国的虎狼之师疯狂的报复,最终导致了长平之战,40万赵国人殒命。

作为六国人和秦国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自由。

商鞅变法的结果,是富了秦王,却苦了所有的秦国百姓。

而在其它六国,百姓的自由度则要高得多,允许自由迁徙,私产也能得到更好地保护。

而在秦国,普通百姓被锁在土地上,除了辛勤了劳作,就是自带干粮没有薪水地为国家打仗,冒着生命危险,砍下与自己无冤无仇的同类的脑袋赚工分。

在当时的人看来,秦国虽然扩张得厉害,武力值爆表,但这种做法太下三滥,没有底线。

即使各国君主在连年败给秦国情况下,想向秦国学习,但在全国人民的阻力下,也不可能办得到。

秦兼并六国,在某种角度看,是进步。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一种退步。

周王朝取代殷商,建立华夏认同共同体。相比殷商的四处武力征讨,残酷的人殉制度,周王朝用周礼维系天下秩序,实现天下太平。

周礼虽然不完美,但相对文明,许多夷狄,在周礼的教化之下,成为周文化圈的一份子。这是通过不流血的方式,实现文明的扩张。即使诸侯国之间有矛盾,相互之间爆发的战争也是烈度极小的,相当于一场比武大赛,一个上午就解决战斗,死亡率极低。

所以作为殷商后裔的孔子感慨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国学大师钱穆的翻译是:周代借鉴了夏、殷二代之演进,它的一切制度礼乐文章,何等美盛呀!我是主张遵从周代的。

而进入战国之后,商鞅的军功制的加持之下,杀人盈城,杀人盈野,比比皆是,如同打开潘多拉的盒子,让人类经历更加深重的苦难。

可以说,从周向秦的过渡,相当于从文明走向野蛮。

也许有人反对说,秦朝统一了六国,结束了六国之间的杀伐,给百姓带来了和平。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文字,这是千古功业。

但不要忘了,秦朝从统一到灭亡仅仅14年,14年后,百姓经历了更大的战争浩劫,人口从2900万,锐减到750万,消耗了70%的人口。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2倍。

秦灭六国,不代表它更文明,就像五胡乱华,蒙元灭宋,满清代明,只是在所有的指标中,野蛮者的军事因素更占优势。

同一时期的齐国所建立的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也是中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政府智库。

虽然稷下学宫由官府创办,属于官学范畴,但齐国政府一般不干涉学宫的运行。相反,齐国统治者崇尚兼容并包,秉持着“有容乃大”的原则。在稷下学宫的150年的历史中,儒家、法家、杂家、阴阳家、名家等各家学派纷呈,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而这座思想的圣殿在秦灭六国的历史车轮下被碾碎了,百家争鸣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周... 前言 周恩来给大家的印象一直都是文质彬彬、亲和有礼,但其实在他年轻的时候,还有过曾拜师学武的经历。...
原创 王... 昭君出塞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位列四大美女的她总是会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尤其是对她没有贿赂画师而...
原创 岳... 宋朝陷入了动乱,因为岳飞不再像一根无根的浮萍,而是一根将宋朝钉在历史上的根。可以说,岳飞在古今名将中...
原创 得... 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 在这场暴行中,至少有30万无辜百姓...
原创 湖... 与抗战时期的川军、桂军、滇军等基本保持着独立指挥体系及独立建制的地方部队不同,鄂军不但实亡就连名存也...
答辩·《人民的西湖》|自然与文... 【按】“答辩”是一个围绕文史类新书展开对话的系列,每期邀请青年学者为中英文学界新出的文史研究著作撰写...
原创 清...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不同王朝之间的更迭是相当正常的现象。每一个封建王朝都会经历由盛转衰的过程,当国...
原创 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南方八省15块游击区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队...
原创 阉... 很多人都认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是个地地道道的大老粗,没多少文化,这种观点放在朱元璋早期...
西汉开国之君:推翻强秦,赢得楚... 秦始皇在位的晚年,因为北征匈奴,建筑长城等,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上修筑官室和骊山陵等大工程,从...
原创 张... 说到中国东汉末年时期著名的神医,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华佗,而可能会忽视张仲景,的确,张仲景无论是当时还是...
原创 张... 引言 自古以来,每逢“皇位”更替,都会引发无数纷争。为了权利,总有人不择手段的上位,即使是有着血缘关...
原创 此... 此人如若不死,朱元璋压根都不会杀害功臣,更不可能背上千古骂名 朱元璋是历史上少有的草根皇帝,最终靠着...
原创 王... 战乱时期的感情都很不容易,既要把国家的重担肩负在自己的肩膀上,又不能辜负家庭的期待。战争时期难免聚少...
原创 回... 前言: 1950年,沈邵华想去北京看望已经离家3年的儿子,但独她一人又不敢去,这时一位穿着朴素的农村...
原创 女...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伟大的建设者,不仅在中国的动荡时期,稳定了中国的局面,并且在他和多位同志的共同努力之...
原创 美... 美国曾邀请中国瓜分日本,老蒋先遣队都派过去了,为何最终没成? 说起来可能许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在民...
原创 蜀... 三国鼎立,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心中的理想奋斗终生。可谁能想到,蜀汉这个寄托了无数人希望的政权,最终会以如...
原创 女... 一位网友发了一个视频出来,画面是一个女子和一个男子在火车上争吵的。据说这个女子是在抢座位,而且还是移...
原创 毛... 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人民战胜了帝国主义,打赢了国民党,终于建立起了全新的国家。 百废待兴之际,建设祖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