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作霖死后,张作相为什么没有跟张学良争夺东北大权?
迪丽瓦拉
2025-07-08 21:33:34
0

引言

自古以来,每逢“皇位”更替,都会引发无数纷争。为了权利,总有人不择手段的上位,即使是有着血缘关系的至亲,在此时也会争锋相对。

可是,在民国时期,却出现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原来,第一代“东北王”张作霖意外去世后,他的帅位需要有人接替。而此时最有希望的继承人是他的儿子张学良,还有一个名为张作相的人。

那么,这个能与张学良匹敌的竞争者张作相到底是谁?他也是张作霖的亲戚吗?

一、张作相到底是谁,他和张作霖父子什么关系?

单从名字来看,应该有不少人都下意识的认为张作相和张作霖是亲戚,或许是“兄弟”、“叔侄”之类的。但事实上,他们真的就只是单纯的名字相似而已,张作相最初只是张作霖手下的兵。

根据资料来看,张作相出生于1881年,家中虽然贫寒,但是还是读过几年的私塾,有些文化。在1901年时,他投身于张作霖的麾下,成为其得力干将。由于为人忠厚老实、有勇有谋,得到了张作霖的赏识,二人在1907年结拜成了把兄弟。

由此可见,二人可以说是不是亲兄弟,但胜似亲兄弟。在这种情况下,张作霖的爱子张学良,也算是张作相的晚辈。而一直以来,张作相也确实对张学良照顾有加。

但是,历朝历代,本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几人,为了争夺权利,最终闹得头破血流也是十分常见的。所以,张作相和张学良之间的这种“塑料叔侄情”看起来就更加脆弱了。

正因如此,当张作霖被炸死的消息传回之后,底下的一众人都忙着站队。而奉系军阀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支持资历更老的张作相,希望他能够接替张作霖的帅位,站出来成为新一代的“东北王”。

可此时,本来可以顺理成章接下帅位的张作相却选择“让贤”,将位置让给了张学良。那么,张作霖去世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二、群龙无首,奉系内部纷纷站队

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张作霖去世的始末。在1928年的6月4日,一直以来都被日本人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的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被谋害。当时,张作霖所乘坐的列车,被炸药炸的稀碎,而他本人也因此身亡。

作为当时奉系军阀的首领,张作霖的意外身亡立马使其麾下变的群龙无首,不少人都担心东北会因为“帅位”的争夺,陷入更大的纷争当中,政局更加动荡。此时,最要紧的显然就是推选出新的首领。

很快,奉系军阀的内部会议举行,意在推选出一位可以继任张作霖位置的人。会议上,大部分人都认为张作相最合适,因为他的资历最老,为人也受大家认可。就连张学良,也是这么认为的。

资料显示在会议上张学良曾表示:“大元帅殡天,群龙无首,辅帅(张作相)是父执,功在东北,德高望重,愿即拥为首长,共济时艰,请大家同意。”(引用)

可是张作相对于大家的推举却一再推辞,不仅借着母亲生病回到老家回避,还将东三省议会联合会送去的公推书全都退回了。并且多次表示,在他看来,最适合继任的人选就是张学良,别无他人。

二、为何关键时刻却选择“不争”

对于张作相不与张学良争权这件事,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觉得民国的军阀虽然没有明确定下以血缘继承的规定,但是这件事是大家都默认的,所以按常理来说,应该是张学良继位才对。在有这种默认规矩的情况下,张作相放弃才是最识相的。

也有人觉得,张作相此举就是“客气”一下,要多多推辞一下,最终再继位,这样的话支持张学良的年轻一派意见会小一点。

事实上,从史实来看,还真没这么复杂。以后来张作相的所作所为和他前期的为人处世风格来说,选择“不争”是出自真心的。具体归纳一下,有以下几个理由。

首先,前文中咱们提到了,张作霖的死亡并不是意外,而是日本人精心策划的。

日本人这么做的意图有二,第一是激怒张作相、张学良等人,让他们先动手,这样的话日本关东军就能顺理成章的挑起战争。

第二则是意在挑起奉系军阀内部的派系争斗,毕竟当时有人支持张学良,有人支持张作相。若是张作相继任,那么支持张学良的新派肯定会有意见。这样的话,到时候内部争斗一旦开启,日本人就更好搅浑水,使得东北政局陷入不稳定当中。

正因如此,张作相看穿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在他看来,只要自己真心实意的拒绝继任,支持自己的那一派即使有意见,也不便多说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皇上不急太监急也没用。这样的话,对于奉系军阀内部领导集团的稳定是有益的。

其次,张作相对于张作霖的知遇之恩十分感激。想当初,二十岁的他不过是穷乡僻壤出来的,若是没有张作霖的赏识和提拔,他不可能有如今的身份和地位。

而且,张作相这些年也算是看着张学良长大的,还曾陪着他一同去过海外游学,二人的感情也十分深厚。所以,不管是为了报恩,还是看在多年叔侄情的面子上,张作相都不愿与张学良争权。

最后,就是张学良的胆识、才干确实配得上帅位。在张作相看来,自己虽然有一些资历,但是仅仅上过几年私塾,知识储备还是不足的。

张学良就不一样了,张作霖自小就将其当继承人培养,不但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出国游学见识了不少新东西。张作相认为,在这样的年轻领导者的带领之下,才能走得更远,将东北建设发展的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张作相在推举张学良顺利继位后,也没有一味地对其“阿谀奉承”或表现出“完全顺从”的姿态。而是成为了一个敢于发谏的“宰相”,尽心竭力的帮助张学良,主持东北后方的事务,让其能够安心的在前方“开疆拓土”。

由此可见,张作霖父子能拥有张作相这样一个得力干将,确实是非常走运了!

参考资料

陈崇桥,肖鸿.罕见的历史奇迹——张学良、张作相互让“帅位”纪实[J].社会科学辑刊,1994,(01):93-99.

程亚娟.张作霖的铁杆兄弟张作相[J].文史精华,2013,(05):58-63.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项... “生当亦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只用了短短两句话,就道出了项羽的一世英名,这位西楚霸王有过太多的传...
学党史·兴法治丨《中国共产党百... 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大事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36 6月谢觉哉在参与领导陕西保安县的县、乡两...
原创 开... 一个人混迹在职场、官场,大多数情况下不会一帆风顺的,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委屈,甚至被冤枉、排挤...
原创 老... 1950年,时任贵州省军区司令员杨勇的书桌上多了一封特殊的信。当他看到寄信人那一栏“孔宪权”三个大字...
原创 雍... 在《雍正王朝》里,年羹尧出身四爷胤禛府邸,他从一个杭州参将,最后做到了西北平叛的大将军,从包衣奴才到...
一文看尽楚国八百年(下):陷吴... (接上回)一文看尽楚国八百年(中):晋楚交锋,庄王称霸 七、大国博弈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死后,...
原创 周...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在三国的纷争中,周瑜、诸葛亮、司马懿这三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各自书写了传奇...
原创 新... 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转回李定国的身上,正如上文所说,第一次进攻广东失败之后,李定国部的兵员损失并不大,所...
原创 襄... 襄樊之战长达四个月,为什么蜀汉没有一人来救援关羽? 看下地图嘛…荆州是东吴势力,相当于孤子…周边全是...
原创 左... 一提到民国军阀,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北洋”,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在网上臭名昭著,称霸甘青宁三省近百年...
原创 满... 自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以来,八旗铁骑和前明降将迅速消灭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南明弘光、隆...
原创 诸... 诸葛亮并非唯一的托孤大臣,只不过另一位被他清除,原因为何? 大家好,继续讲历史,《三国演义》中刘备白...
原创 《... 近期热播剧《上阳赋》中,皇帝马曜的角色成为了一大亮点。 他巧妙运用王氏内部的矛盾,逐步分化并瓦解敌...
原创 陈...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历经了近百年的抗争历史,国家危亡的时刻,各个年纪、各个阶层的爱国人士,都纷纷投入...
原创 蒋... 1930年,爱国进步左派革命家、农工党创始人邓演达带领黄埔军校师生与三十多个国民党省代表和党内反动派...
原创 朱...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在明朝开国的战火纷飞中,朱元璋麾下的一员猛将,以勇猛无敌闻名。然而,他...
原创 曹... 曹操不能像李渊与刘邦一统天下,就是运气太差的原因?枭雄 曹操和刘邦和李渊面对的局势也相差很大,刘邦和...
原创 海... 作为清朝的开国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绝对称得上是一代枭雄。在其父努尔哈赤创建的后金政权基础上,建立和...
原创 1... 1975年周总理膀胱癌加重,步入晚期。最严重时,周总理感觉有针在扎自己的骨头,疼得不能入睡。可就是这...
原创 苏... 在20世纪的历史长河中,苏联这颗曾经耀眼的红星,经历了从辉煌到衰落的跌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