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范蠡二儿子在楚国犯事,大儿子以死相逼请求救二弟,范蠡赐他锦囊妙计,他却只带回二弟尸体,范蠡大笑:我就知道派老大去是这样的结果!
得知老二在楚国误伤了人,被关进大狱,范蠡救子心切,立即准备一车车金银财宝,安排老三前往楚国救人。
可老三还没出发,老大就找到了范蠡,他忧伤地对范蠡说:“弟弟有难,父亲派三弟去,却不派我这个做大哥的去营救,说明我这个大哥很没本事。”说罢,老大便要自尽。
范蠡之妻见此情景,不住抹泪劝范蠡:“不如还是让老大去楚国营救老二吧,要不然,老二还没回来,老大就先死在家里了!”
无奈,范蠡只好答应让老大前去营救老二。
范蠡书信一封,让老大带上千金,去楚国找一名叫做庄生的老人。临行前,范蠡再三叮嘱他:“到了楚国,一定要把这一车黄金送到庄老先生家里,而且一切都要听从庄老先生的安排,切记不可私自行动。”
尽管老大嘴上答应了,但是心里不免泛起了嘀咕,尤其是当他看到庄生的家门外叶草丛生,一贫如洗的时候,便对父亲的决定产生了深深地怀疑。不过他依然遵照父亲的意思,将书信和黄金交给了庄生。庄生看过信后,对老大说:“孩子,事情的始末我已知晓,剩下的事情交给我来办就行,你速速离开楚国,以免生出变故。你弟弟被释放回去之后,也不要询问具体的原因!”
本来就有些疑惑的老大,看到庄生如此说,内心更加肯定了庄生没有那个能力救自己的弟弟,所以,他非但没有听从庄生的建议离开楚国,反而是带着剩余的钱财四处结交楚国的显贵,想要通过其他方式解救弟弟。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庄生虽看起来清贫,但是品德高尚,视钱财如粪土,备受楚国上下尊敬,就连楚王,都心甘情愿尊称庄生为老师。范蠡大儿子前脚刚走,庄生就对妻子说:“这一车财宝都是我的好朋友辛苦赚的,你不要动,等着事情办成之后,是还要归还给他的。”
隔天早上,庄生便进宫,对楚王说:“我夜里观天象,有异常,这是天要降祸事于楚啊!大王不如大赦天下,以彰显大王仁德,规避天灾。”
楚王听罢,当即决定大赦天下。
这时,老大也从权贵那里得知了楚王即将大赦天下的消息,可他并不认为这是庄生的功劳,反而以为庄生什么也没做,还收了一车财宝。
于是,他自作聪明地返回庄生家里,庄生见到他非常惊讶,问他怎么还没离开楚国。
老大抱拳:“庄先生,我担心弟弟,所以没有离开,现在是来向您辞行的。听说楚王要大赦天下,那弟弟的事情也就不用再麻烦您了。”庄生那么精明的人,自然也听出了老大的弦外之音,于是打开门道:“你送来的财宝都在那里,你带走吧!”
老大一点也没有推辞,把那一车财宝拉走了。
庄生虽为名士,但是遭小儿如此戏弄,感觉尊严受到了侮辱,于是立刻进宫面见楚王:“我听人说,陶朱公的二儿子犯了死罪,在我们的的监狱里关押,而他的大儿子带来了大量的金银财宝来贿赂您的部下,坊间传闻,大王大赦天下是为了陶朱公的儿子,而不是为了百姓们啊!”
听闻此言,楚王怒火中烧,当即下令处死范蠡二儿子后再大赦天下。
末了,范蠡大儿子只能带着弟弟的尸体回到家中。众人见此,悲痛大哭,只有范蠡大笑道:“我就知道,派老大去会是这样的结果啊!”老大不服气,范蠡说道:“并非你不爱惜自己的弟弟,而是你小时候,咱们比较贫困,太知道钱财的来之不易,这才是你营救弟弟的绊脚石。”
老大不能够放心的把钱财交给庄生,害怕这么多钱白花了,因此不听取庄生的建议;而老三就不一样了,从出生起家境优渥,对钱财看得很轻,所以派他去,才是万无一失的啊!
范蠡告诫儿子:钱财如刀,可救人亦可杀人;钱财如水,既载舟也能覆舟。”经此一遭,范蠡的两个儿子幡然醒悟,范蠡也广施钱财,请庄生代为修渠引水,以解灾情化冤孽。
庄生说:陶朱公虽失去一子,却得了两子,也是着实幸运了。尽管庄生如此说,但是范蠡教育这两个儿子的成本着实大了一些。
众人很难想象,如此智慧的范蠡,为何会教出这样的儿子,和他本人的智谋根本不相匹配,于是,也有人说,这则出自《史记》的故事是杜撰的。
不管是故事中各人对钱财的价值观,还是范蠡大儿子的处事方式,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如何能在生活中,做一个更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