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演义一笔带过的小人物,后世却用30集电视剧纪念他,他是何人
迪丽瓦拉
2025-08-23 07:04:53
0

《三国演义》是一部群像小说,大群像为主,小群像则层出不穷,大群像自然就是整个三国框架中的主要角色,小群像通常都是章回主角色和次角色的往来,其中最经典的无外乎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此处出现了至少23人,包括主角诸葛亮、孙权、鲁肃,以及二十余文武。

这二十余人都没有说上几句话,但存在感最低的则要数这位——座上又一人应声问曰:“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孔明视之,乃陆绩也。孔明笑曰:“公非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陆绩语塞。

所以陆绩只是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的一位手下败将,是罗贯中拿来侧面衬托诸葛亮才辩无双的打光板,此后陆绩就从《三国演义》所有场景中消失无影了,就像涤荡的江水中再细小不过的砂砾,一朝沉底就难以为继,不过奇怪的是,他比《三国演义》中任何一位小人物都要受导演的青睐,他有以他为主角的电视剧,也有以他为主角的微电影。

小小的一个陆绩有什么魅力,让导演们纷纷为之折腰?事实上在正史中关于他的记载也非常少,《后汉书》《新唐书》中寥寥数语,最完整的当属《三国志》,其中言明陆绩生于188年的东汉,是江苏苏州人,官二代,只是作为庐江太守的父亲陆康,也是孙策高光时刻的背景板,可以说满门都是壁花,非常凄凉。

不过陆绩在正史这里,是有自己的闪光点的,陆绩6岁那年,因为父亲和袁术有来往,一次去往九江见到了袁术,袁术端出橘子来哄他这小孩儿高兴,但陆绩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吃,而是拿了3枚揣在怀里,不过跪拜辞别的时候,橘子却滚了出来,滚到了袁术的脚下,这要是放现代人身上,长大了回忆起来也不免懊恼一句“社死”。

陆绩那时候心中也忐忑,害怕被责难,而且袁术还老不厚道,故意嘲讽着问他:“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要知道橘子的原产地在中国,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像这种行为可不怎么上得了台面,不过陆绩毕竟只是一个6岁孩儿,他揣橘子的时候并没有想那么多,仅仅只是因为:“吾母性之所爱,欲归遗母。”

只是因为母亲素来喜欢橘子,所以陆绩想要拿回家去给母亲尝尝,这其实是很多孩子都会做的事情,大人们觉得丢脸,可问及孩子的目的,他们却仅仅只是惦记着母亲或父亲,是出于一颗柔软的心,也是出于一颗温暖的心,久居高位而远单纯之久的袁术不免惊异非常,陆绩也因此有了一个孝顺的名号。

少年的陆绩则更加优秀,《三国志》毫不吝啬地夸他博学多才,见多识广,跟比他年长的人都能自然交谈,且知识贮备量比他们还大,比如说他的朋友要么是丞相顾雍长子、比他大四岁的顾邵,要么是刘备帐下的谋士、比他大9岁的庞统,要么是日南太守虞歆的儿子,比他大24岁的虞翻。

而且在《三国志》中令人哑口无言的主角成了他,彼时孙策叫了一拨人在江苏苏州讨论大事,其中有张昭、张郃、秦松等,陆绩也受邀在席,不过因为年纪小坐在末尾,当时都认为“四海未泰,武治而平”,确实在东汉末年,纷争并起,似乎也只有武力能够大震四方、一统天下了,但陆绩不赞同。

他大声说:“昔管夷吾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车。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而惟尚武,绩虽童蒙,窃所未安也。”陆绩的意思就是光靠武力是不够的,光崇尚武力是不行的,这样的想法未必有多惊世骇俗,可当时在座的都比他有名气,却没有一个像他这样积极表达的,众人奇之。

长大后的陆绩,在公元200年被孙权任命为奏曹掾,奏曹掾官职不大,但干的事有点尴尬,就是掌奏议事,从前面那一段就能看出来,陆绩是个有点直头直脑的人,所以经常得罪小人,被排挤后外派为郁林太守,加授偏将军,还能领兵2000人,不过他腿有点毛病,所以并不以带兵行阵为主。

但他非常廉洁,《新唐书》和一些地方志记载了一个他当郁林太守时的事情,郁林属于岭南地区,非常贫困落后,他上任之后,又是修城墙,又是修水利,又是挖水井,任期满了之后也不留念,向孙权辞官,打算回家奉养老母,不过他回乡的时候不像别人那样装了满船金银珠宝,就是最初带过去的几身衣服,还有一些书。

陆绩自己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连船公都嫌弃东西太少了——轻舟不受风浪,难以入海远行,陆绩于是不得已买了几口大缸,装上满当当的咸菜,然后又从岸边搬来一块无主的七八斤重的石头,结果半途遇上水盗,翻箱倒柜一无所获,遂被他的两袖清风所感,陆绩的母亲见他简简单单回去,也大赞他是好儿子,于是有“官无长物唯求石”。

所以陆绩其实是二十四孝“怀橘遗亲”的主角,2016年胡储玺拍摄的二十四孝微电影中因此有他,他一直以来的廉洁名声都传得十分之远,2010年阚卫平特意以他为主角拍摄30集的《廉石传奇》,陆绩就是那种在别人传奇里做背景板,但坚持做自己生活主角的人,正如袁枚诗曰:“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常看短视频的人都知道,最近这几年,鉴宝热潮在网上十分大火,由于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落在民间的古...
保护中国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对于传承...
原创 她... 前言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近代史上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很多成为两军中的高级将...
原创 世... 在大清朝的历史上,有一段非常神秘的传说。 据说,圣洁的长白山深处,有一座小山,名为布库里山,山下有一...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发... 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2月19日在北京揭晓发布,吉林和龙市大洞旧...
原创 原... “富二代”渐入人眼,当人们关注富二代的同时,“官二代”也渐渐地被人们注视起来,有钱有势的人注定都拥有...
朱元璋女儿的墓被发现了,里面住... 一块墓碑背后的谜团:历史与传说的交织 家人们,咱都知道,历史这玩意儿就像个大宝藏,里头藏着数不清的...
原创 唐... 唐玄宗名为李隆基,是唐朝第六位皇帝,他创造过“开元盛世”,也毁于“安史之乱”,他的一生功过难以判断,...
原创 岳... 说到宋朝,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个“重文轻武”的宋朝,当年的“靖康之耻”,让宋朝人蒙羞。 很多人觉...
原创 不... 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除了军事行动以外,在对民众和社会的统治上延续了前明的组织形式和方式,唯独有一...
原创 如... 如果说“三国演义”里蜀汉的丞相非诸葛亮莫属,那么那些未能活到最后、与诸葛亮并驾齐驱的英雄们,似乎总是...
原创 雍... 雍正王朝:年羹尧死都不知,八爷胤禩为何要连喊两遍“百官跪迎”? 年羹尧,《雍正王朝》中赫赫有名,甚至...
原创 中... 我国有一本专门记录各家各族姓氏的文献叫作百家姓,但我国这么一个泱泱大国,人口高达十几亿,排名全球第一...
原创 中...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摆脱了温饱问题的人民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上的快乐。电视剧便作为其中的一种娱...
文化中国行丨简牍中国 “喜”看... 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文明瑰...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刚... 发布哥刚刚获悉,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 作者 傅飞扬 周健 “除了下汤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之外,我们还要加强下汤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让广大...
原创 嗜... 01 明太祖朱元璋还没称帝的时候,占据濠州城作为大本营从事反元起义。 有一次化装出行,侦察敌情,夜晚...
原创 中... 在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是一脉相承的发展关系。1948年5月,晋冀鲁豫...
原创 如... 文/青辉 注,本文为青辉说史原创,谢绝抄袭。 我们知道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最后离开皇宫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