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变法,给了秦国横扫六国的底气
迪丽瓦拉
2024-06-29 22:08:51
0

原标题:一场变法,给了秦国横扫六国的底气

秦国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之中脱颖而出成为横扫六国的最终赢家。在此期间秦国几经沉浮,通过在秦孝公时期的变法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场变法就是对秦国至关重要的商鞅变法。商鞅的变法针对秦国所处的局势,在经济、政治、思想上对症下药,拉开了秦国变法图强的序幕,使受尽打压的秦国得以一朝崛起。

一、废除旧制,设立新法

战国初期,时局变幻莫测。各国之间相互抗衡企图吞并对方。对秦国威胁极大的魏国和楚国已经率先开始了变法改革的道路。对处于劣势的秦国来说,若此时再无所作为,恐怕很快会面临着被周边各国吞并的危险。

秦孝公审时度势认为秦国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然而秦国存在已久的旧制度阻碍着秦孝公变法的运行。同时秦国的旧贵族们唯恐自身利益受到制度变革的影响,对秦孝公的想法极力反对,在群臣之中唯有商鞅支持秦孝公改革的想法。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商鞅对于此次改革的看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商鞅从古人治国的角度出发,反驳了守旧派的保守思想,说服了旧贵族的顾虑使他们暂时支持变法。秦孝公在商鞅的支持和帮助下坚定了改革的决心。

由于商鞅对于魏国和楚国的变法早有研究,秦孝公毫不犹豫的任命商鞅为变法的领导者。商鞅不辱使命从秦国的国情出发,同时融合了魏国和楚国在变法上总结的经验,废除了秦国大量旧制,为秦国的军事、法律、制度都制定了全新的方案。

这一场由商鞅主导的变法使原本孱弱的秦国迅速崛起,拥有了横扫六国的基础。

二、建立资源平衡的制度

1、军队中论功行赏

在战国时期要想扩张领土必不可少的就是能征善战的军队,商鞅变法改革首先从军队入手。秦国军队在秦孝公以前体制并不完善,一般在战场上士兵即使奋勇杀敌也不会得到过多的奖励。

商鞅很快发现了这一现象的问题所在。士兵若是无法得到对等的奖赏又有谁会愿意在战场上主动的冲锋陷阵呢。这正是秦国在战时无法和别国抗衡的原因。

商鞅针对这一漏洞设立了二十等爵制度,从此秦国的军队全部论功行赏,按照杀敌的数量来封赏同等的爵位、钱财或是土地。

二十等爵制度一经设立,秦国军队中的士兵们都斗志昂扬,只要在战场上足够勇敢就可以从平民百姓变成衣食无忧的新贵。这种阶级上的改变对秦国的百姓是极大的诱惑,使许多秦国适龄的男性都踊跃参军、奋勇杀敌。因此后来的秦国军队才会骁勇善战,成为令六国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

2、剥夺贵族不劳而获的权利

论功行赏确实使军队的作战能力大幅提升,但这样一来秦国会多出极大一笔开支来奖励士兵。为了节省国家财力的消耗,商鞅又对应二十等爵制度而废除了世卿世禄制。

《史记》记载:“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制度的废除使那些没有立下军功的贵族无法倚仗身份不劳而获,也不能任意行使自己的特权。

在制度的改变下,秦国的财力、土地都用到正确的地方。空余出来的土地、资源更多,能够把它们给予更应该受到奖励的人。但商鞅的做法很快触碰到了贵族的权利,使秦国的旧贵族们对商鞅怀恨在心,也为商鞅埋下了祸患。

三、应用法家思想进行改革

1、轻罪重罚,依法行事

商鞅从魏国变法所颁布的《法经》中深受启发,在秦法的制定上也极其严苛。他鼓励将轻罪重罚,这样秦国的百姓都不敢轻易犯法,否则一点小的过错可能就会得到严重的惩罚。并且在律法中增设了“连坐”一条,但凡亲族中有违法者,其余族人也难逃罪责。

秦人对新的秦律产生了恐惧之心,亲人邻里之间都相互监督,引导人人从善。秦国的律法在百姓眼中树立起了神圣严峻的形象,小错都不敢犯,大罪者更是少之又少。秦国的风气在短时间内达到了一派祥和的景象。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故明主爱权重信,而不以私害法。”商鞅在法律施行的过程中时刻强调要确保法律的公平公正,这也是秦法得以延续下去的关键所在。

执法的官员首先应该对法律烂熟于心,且不徇私枉法,才能将法律更有效的传播给百姓们。百姓遵守法律,人人依法办事,也更加便于政府的管理。

2、知法守法,不感情用事

商鞅是法家的忠实追随者,在实施秦国的变法改革之时,一直在推崇法家的思想,法家从不会以情动人,“明法”的精神在商鞅的变法的过程里贯穿始终。在商鞅看来,一个国家要想强大起来,绝不可以凭借感情来办事。

但凡涉及到情感就会出现不公,唯有依法行事,才可以达到最终目的。因此他下达了分户令使父子、兄弟之间不能再同居于一室。少了情感上的牵绊,各家各户都必须严格遵守“法”的限制。

法家思想自商鞅变法起便在秦国根深蒂固,一代代的秦国人按照“法”的要求行事,将法家思想传承了下去。商鞅将法家思想带入了秦国并将其融入了秦国的方方面面,这是秦国能够迅速超越六国并将他们一一击败的重要因素。

结语

商鞅虽然因自己的变法主张而亡,但秦国的这一次变法无疑是极大的成功。秦国的君主虽无法容下商鞅,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对商鞅设立的律法制度有足够的肯定,这才能使这些制度一直延续。

当其余六国的人们还在因为微小的成果而沾沾自喜时,秦国早已悄然崛起。纪律严明的军队、骁勇善战的将士都标志着秦国已经摆脱了不堪一击的过去。商鞅选择了一条对于秦国来说正确的道路,为后来的秦国君主们建立好了方向。秦国能够一统六国也在情理之中。

参考文献:

1、《史记》

2、《汉书·艺文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洪... 在古代封建社会,为了镇压百姓的反抗,打击犯罪,统治者发明了很多令人发指的酷刑,让人生不如死,以此来杀...
原创 清... 在清代漫长的奋斗史中,有光辉的时刻,也有危机阶段,有励精图治的皇帝,更有软弱无力的帝王。三藩之乱、南...
原创 孝... 孝庄太后是个很出色的女人。是出色的女人就会有香艳的故事,孝庄也不能免。传说孝庄曾经以自己的美色,对洪...
原创 他... 说起公子,大家总是想起花天酒地,寻欢风流的那些少年们。但真正的公子又在何处?民国是不平凡也不平静的民...
原创 民... 每当出现民国题材的电视剧时,几个经典的场景必然会出现,一个是租界的洋人巡捕,一个是灯红酒绿的交际场所...
原创 《... 和清朝有关的电视剧一直很多,比较多的就是关于后宫的爱恨情仇,不过小编更偏爱历史剧,比如《康熙王朝》,...
原创 慈... 自从辛酉政变后,大清的实际掌权者就成为了一个女人慈禧。她掌握大权将近五十年,在这期间,清朝并没有起死...
原创 二... 明朝历国276年,历经16任皇帝,不过在治国方面上,除了朱元璋和朱棣比较出色之外,其他皇帝并没有太大...
原创 民... 何应钦显然没有白崇禧有知名度,但却也是国军中不可忽视的人物。何应钦和蒋介石关系好,而且是黄埔系仅次于...
原创 雍... 雍正皇帝曾经做过一件自以为出气其实很搞笑的事情,有一个大臣得罪了他,然而又没有犯下什么杀头的罪,雍正...
原创 和... 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皇帝病逝在紫禁城的养心殿,时年89岁,这是在弘历禅位于十五阿哥之后训政的...
原创 雍... 《雍正王朝》中弘时是暗杀乾隆帝失败后被雍正所杀,但当我查阅资料后,发现真实历史比这更加残忍,也让我看...
原创 为... 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者,有了他的存在,建州得以快速被统一,整个女真也才结束了多个部落混战的局面。当然...
原创 扫... 在近期热播的新《封神演义》中,纣王一直希望摘星楼可以尽快完成,但申公豹却称需要七年时间才能将摘星楼完...
原创 《... 晴雯与袭人作为怡红院的头牌丫环,一个是贾母培养的重点姨娘人选,一个王夫人扶持的“准姨娘”。两人同是从...
原创 九... 在康熙末年,有一场非常激烈的明争暗斗,就是九子夺嫡。最后是雍正集团在两个臣子的帮助下,最后夺位成功,...
原创 清... 【美国修筑横贯美国的大铁路时,华工做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被重视?】中国人细得像女人,他们怎能扛铁轨,铺...
原创 曾... 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曾国藩传》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 作为晚清第一大名...
原创 此... 二战之前,全有大约只有65个独立国家,而二战结束后,联合国瞬间多出了上百个独立国家,无论是哪里,大部...
原创 杨... 杨玉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传说她长得十分漂亮,长得十分有特色,因为他的体型比较丰腴,因此大家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