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宋江有偏见,有成见,有浅见,这已经是一大现象了。梁山大聚义,大排名,有人就说是宋江搞的鬼;好汉们征方腊后,死伤惨重,幸存者不多,有人就说是宋江为了做官害死了兄弟;宋江最后明知是毒酒,却还是喝了,结果中毒而亡,有人说是宋江咎由自取等。总之,宋江无论做什么,都不对,更不好,都是利己不利人的,这得多深的成见啊!
事实上,宋江头脑相当清晰,考虑得也很周到。别的不说,单是招安就能看出来,不招安没有别的出路,谁也不想一辈子做山贼水寇,何况一部分好汉有家属孩子。就算自己愿意落草为寇,孩子呢?孩子的孩子呢?更不要提粮草、铠甲、兵器等物资了。
即便不看这些大的方面,只看小的方面,宋江给晁盖送信之事,也能发现宋江是很有头脑的人。
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和阮氏三兄弟以及白胜,联合劫取了生辰纲之后,白胜走了,三阮回家,吴用等人就一直在晁盖的庄子里,几个人一直以为无人知晓这件事。但是,何涛很快根据弟弟何清的帮助,捉了白胜,查到了晁盖。
何涛属济州府的官差,他前往郓城县捉拿晁盖时,先去拜访了宋江,希望宋江带他去见知县大人。宋江这时候才知道,晁盖做了这么一件大事。为了救晁盖,他稳住了何涛,偷偷给晁盖报信。
在稳住何涛的时候,宋江是这么说的。
宋江道:“本官发放一早晨事务,倦怠了少歇。观察略待一时,少刻坐厅时,小吏来请。”……小吏略到寒舍,分拨了些家务便到,观察少坐一坐。”——《水浒传》
这话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
其一,以知县(本官是指知县)倦怠为由,拖住了何涛。按理说,宋江应该立带何涛见知县,但宋江说知县忙了一早上,正在歇息,这样何涛便不能直接去见了。这话的巧妙在于,宋江用知县为挡箭牌,即知县忙而不能见,而不是他宋江不想带何涛去见。
退一步来说,即便何涛见到了知县,也不会贸然问知县是否真的忙了一早上。如果宋江直接以自己家中有事为由拖住何涛,很可能受怀疑,毕竟有点巧合。
其二,宋江后面接着说家中有事,需要分拨。这话的好处在于,暗示了何涛,耽误的时间可能会久一些。这样一来,即便知县坐堂了,何涛也不能立马赶过去,还是要等宋江来,更为宋江报信晁盖,争取了时间。
再看宋江去报信时的反应。
宋江骑了马之后,本该快马加鞭去报信,但他偏偏是“慢慢地离了县治”,直到出了东门,才打马飞奔?这却是为何,宋江是故意拖延时间,不想救晁盖吗?
非也,宋江还在县城时,不能太匆忙,这样容易引人注意,毕竟宋江名头也大。若是被许多人留意到宋江快马加鞭,容易引起怀疑。而且县城人多,太慌忙的话容易碰到人,那时候就更麻烦了。
所以,宋江在城中表现得很慢,慢到没人注意他。一旦离开县城,这才快马加鞭去给晁盖报信。
由于县城到晁盖家很远,差不多半个时辰,所以来回差不多要两小时。这样一来,时间显得久了些。于是,宋江回来见到何涛后,又说和亲戚在家里说些家务,耽误了时间,消去了何涛的疑心。
您看,宋江给晁盖报信这件事,就考虑得相当周到。他找的理由都很缥缈,何涛想查也没法查,查了也查不到,这就是宋江的聪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