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越王勾践欲杀范蠡,没想到成就了商祖陶朱公
迪丽瓦拉
2024-06-30 01:33:12
0

原标题: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越王勾践欲杀范蠡,没想到成就了商祖陶朱公

陶朱公范蠡,春秋时期人士,位极人臣,弃官后从商富甲天下。以前的人们若是开店经商,总会在自己店铺里面挂上“陶朱事业,端木生涯”的牌匾,其中前半句的“陶朱”就是指陶朱公范蠡。

鸟尽弓藏

公元前493年,越王勾践在会稽山被吴王击败,不得已之下投降保全性命,越王勾践和范蠡君臣二人入吴为奴三年。期间就是著名的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多年来励精图治,最终凭着范蠡的辅佐和文种“伐吴七术”的帮助下消灭吴国。

常言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虽然灭掉吴国成就一番霸业,但是因为范蠡和文种二人的能力太强,功高震主之下,对二人逐渐生疑。

经过二十多年的相处,范蠡也看出越王是那种不肯同富贵的人,于是便借之前“主辱臣死”为由向越王请辞。越王不允,说道:“我还想将国家分给你呢,你要是不留下来,我就下令杀了你!”

于是范蠡便回答越王说:“您的意思我明白了,但是君王按照法令行事,臣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句话虽然平淡无奇,却展现出范蠡面对强权统治时,宁折不屈的铮铮傲骨。

之后范蠡收拾行装离开越国,但是为越王献上灭吴七术的文种就没能保全性命了。范蠡离去时,曾给文种写了一封信,劝说其早日离去,只不过文种看完后并没有选择离开越国,而是一直在家称病不参与朝事。

没想到即便是如此,也有人诬陷文种这是要反叛的迹象,于是越王就赐剑让其自裁,说道:“你曾经为我献上灭吴的计策,我只用了其中三种就打败吴国,其余四种你就为我替先王试一试吧。”文种只能听命自杀身亡。

布衣之极

范蠡辅佐越王时,已经位至上大夫、上将军,军政无一不精,离去后先是去了齐国改名换姓,在当地从事农业生产。不久后在范蠡一家人的辛苦治理之下,就积累了数十万财产,当齐国听闻后,认为他是一个有贤能的人,于是送去相印请他做了国相。

但是这时的范蠡已经决心不再从事政治,叹息道:“在家里就能累积千金的财富,做官则能位至卿相,这是百姓能做到的极致了。长久居于尊名之下,这是不详的预兆。”于是将相印归还给齐国,把自己的家产则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们,只带着一些贵重的物品悄然离去。

离开齐国后范蠡又到了商业发达的陶地,自称为朱公,从此便有了陶朱公之称。他又开始从事于农业生产和牧畜,不久就发现陶地虽然不大,但是交通方便,是商人们的聚集之地,于是便开始经营商业,很快就展现出其在商业上超凡的才能。

当时是农业经济时代,最主要的商品就是粮食,多年从事农业生产的范蠡对此更是熟悉。在以前农业产品都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每年根据季节天气不同,产量自然也就大不一样。

再加上时不时的会遇上旱灾、涝灾,更是可能颗粒无收,导致粮价大涨。于是范蠡就采取贵抛贱买的策略,他认为商品的价格如果贵到极致就会下降,如果低到极致就会上涨,根据这一理论,很快就带着周边的人一起富了起来。

经商之道

范蠡“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的思想无非是对价格的掌控,当商品价格高的时候就要视作粪土一样迅速卖出去,当价格低的时候就其视作珠宝一般大量买入,那么如何预判价格的涨落,就是致富的关键所在。

当时以农产品为主,受天气影响不可能每年收成都一样,而范蠡则根据当时的天气变化,便得出一条规律:世间万物都有一个轮回,天气变化也不例外,大旱之后必有丰年,连年丰收必有旱灾。

因为旱年丰年的循环,不愁没有机会再度购入货物抛售,如此他就在粮食丰收的时候便大肆购入,等遇到旱年价格高涨的时候就尽量抛售,不久就富甲天下名声远传。

范蠡在获得巨额财富同时,也一直在帮助那些贫困百姓,在那个“士农工商”轻视商人的大环境之下,告诉人们除了仕途之外,通过经商也能成就一番事业。而他所留下的经商之道,成为两千年来历代商人的指南针,时至今日也还在影响着商人们的经营思想。

《陶朱公经商十八则》: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参考文献

《史记》

《陶朱事业,端木生涯》

《陶朱公:浙商远祖的智慧》

《下海致富陶朱公》——翁礼华

-作者-

百川,愿作一介撰史人,笔尽中华五千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
原创 皇... 清史里最绕不开的一段糊涂账,就得数孝庄和多尔衮了。一个是六岁天子的生母,一个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最后...
原创 能... 老虎被誉为“百兽之王”,是自然界中最强大的掠食者,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威猛,几乎没有动物能够与之抗...
原创 南... 冯云山,这位被称为南王的人物,是太平天国的中坚力量之一。若不是杨秀清的背叛,他或许能引领太平天国走得...
原创 美... 三十年来,全球格局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谜题:美国向来对竞争对手毫不留情,曾以狠辣手段收拾苏联、打压日本...
原创 诸... 三国时期,刘备阵营原本依照《隆中对》的战略计划,准备了两支北伐的主力军。然而,由于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
原创 李... 在唐朝时期的一次下朝后,李世民特意召见了许敬宗,单独与他谈话。作为一名大臣,能够受到皇帝的单独召见,...
原创 运... **前言** 每个人都曾幻想过一生顺风顺水,事事如意。然而,最让人动容的故事,往往是那些经历了种种波...
原创 海... 11月8日,在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考古领队杨军表示,墓中出土1200枚《诗经...
原创 诸...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拥有狼顾之相的人物其实并不多。那个时代的人们大多怀抱着一统天下、让百姓安康乐...
许金晶:古旧书房里的汉唐气象 来西安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做新书沙龙的同时,自然不能不探访当地有代表性的旧书店。于是早早跟沙龙的本地...
原创 为... 秦舞阳是燕国名将秦开的孙子,小时候因为斩杀了一名普通百姓,大家称他胆大,但实际上,他的行为不过是因为...
原创 项... 引言:在秦末,巴蜀地区并没有遭遇战火。刘邦入秦后,派遣使者安抚当地百姓,继续实行宽政,情况相对稳定。...
原创 古... 你知道古人平均身高是多少吗?很多人可能会回答:我不知道!但其实,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就能从一些常见...
原创 关... 关羽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武将,他的勇猛和武力无可置疑,但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他并不是最强的。正如古话所...
原创 为... 台湾问题的历史背景十分复杂且深远。自1949年国共内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撤退到台湾,而中华人民共和国...
原创 全...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代表资本主义阵营的美国和代表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最终的结果...
原创 不...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陈桥驿) 公元960年正月初三,赵...
纪念︱于凯:谢维扬先生古史研究... 著名历史学家、蜚声海内外的先秦史研究专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原副会长、上海大学博物馆(筹...
原创 陈... “看我妹妹漂亮不?要不要考虑把她娶了?” 陈赓一脸笑意,拉着身边那个年轻女孩,带着打趣的语气对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