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权在赤壁被曹操击败,刘备诸葛亮还有更狠的后招,这一招是不是不厚道?
迪丽瓦拉
2025-07-09 20:32:26
0

汉末乱世,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所谓的“十八路讨董诸侯”,都不是被董卓干掉,而是被盟友消灭或吞并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最后只剩下了曹操、刘备、孙权这三条鲸鱼。

即使没参加讨董联军,很多诸侯也难逃败亡,袁绍吃掉韩馥,曹操灭掉袁绍,刘备先有徐州后有荆州益州,很难说谁是正义的一方。

吕子明白衣渡江,把项羽建立起来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变成了“魏有风骨、蜀有浪漫、吴有杰瑞”,所以后来才有人在孙权的墓前摆合肥地图和张辽的剧照。

孙权吕蒙陆逊背刺盟友擒斩关羽,这事儿做得确实不地道,但是在三国时期,哪一方强大都对其他两方不利,如果关羽拿下襄樊并把三万俘虏训练成新军,他是先打曹操还是先打孙权,估计刘备和诸葛亮也控制不了。

关羽在出征襄樊前,其实已经撂下了狠话:“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进,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铬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权闻之,知其轻己,伪手书以谢羽,许以自往。”

“铬子”就是“貉子”,读音为“毫子”,“貉壳帽子”就是用貉子皮做的,保暖极佳,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因为“貉子”与“耗子”读音相近,所以“鼠辈”一词,首发权应该属于关羽。

孙权是一个“紫髯将军”,这一点在《三国志》及相关史料中确有记载(张辽乐进追他的时候远远见过),但他的眼睛是不是绿的,还真没找到出处,如果孙权不但有紫胡子,还有绿眼睛,那孙坚就应该戴关羽一样的头巾了。

关羽是山西人,山西是有貉子的,所以他这么称呼答应出兵相助却又徘徊观望,同时还写信向曹操表示效忠的孙权,其实是很形象的。

孙权长得像不像貉子暂且不提,刘备和诸葛亮曾经想过要戴“貉壳帽子”却是真的——他们在赤壁之战前准备联吴抗曹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打东吴的主意了。

鲁肃还没有到江夏,刘备与诸葛亮、刘琦就已经算到东吴会有动静,诸葛亮断言孙权会派重量级人物,借着吊唁刘备的名义来与刘备联络,刘琦当时还有些疑惑:“江东与我家有杀父之仇(孙坚就是被刘表的部将黄祖用石头和弓箭干掉的),安得通庆吊之礼?”

孙权想联合刘备,却不知刘备和诸葛亮早就开始打江东的主意了:“今操引百万之众,虎踞江汉,江东安得不使人来探听虚实?若有人到此,亮借一帆风,直至江东,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互相吞并。若南军胜,共诛曹操以取荆州之地;若北军胜,则我乘势以取江南可也。”

诸葛亮此言一出,刘备马上称赞“此论甚高”,二人心领神会一拍即合:不管曹操和孙权谁输了,咱们都会有新的落脚点——荆州不错,江东更好,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老曹千万别挂了。

我们细看《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就会发现赤壁之战实际是一场击溃战而非围歼战,曹操虽然战败,但并没有元气大伤,高级将领一个都没死,襄阳和樊城也没丢,南郡也是周瑜用半条命换来,然后又换给了刘备——刘备借荆州是东吴方面的说法,实际上荆州南四郡是刘备自己“收复”的,所谓“刘备借南郡”,那也是“换南郡”,而且只是换了半个南郡——襄阳樊城都属于南郡,直到最后,关羽也没拿下来。

孙刘联盟一开始就是纸糊的,一场风雨就能泡汤,一场大火也能烧掉,所以在关羽水淹七军后,孙刘联盟就已不复存在:“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

刘备和孙权就是一个竹篓里的螃蟹,哪一只爬得太高,都会被另一只拉下来,如果关羽在襄樊一线被于禁庞德打得节节败退,孙权肯定不会趁火打劫,而是要出兵救援,因为曹操拿下荆州南四郡,下一个要打的就肯定是孙权而不是刘备——曹操在调动张辽徐晃两路驰援的同时,自己也前出到摩陂就近指挥,击败关羽后,不灭孙权,难道要留着他等过年吗?

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和小说,就会发现真正想一统天下的是曹操和刘备,孙权只想守住一亩三分地,等曹刘两家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他再出来捡便宜。

关羽没拿下襄阳和樊城,也没有把三万降卒收为己用,这才被孙权逮住机会背后下手——读者诸君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关羽顺利拿下襄阳樊城并生擒了曹仁(那时候曹仁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是逃不出去的),孙权会不会派出吕蒙陆逊“协助”关羽?

即使关羽没有拿下襄阳樊城,已经结束汉中之战的刘备,在送给关羽前将军印绶的时候,再把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四将中的两个派回荆州,孙权又会作何打算?

诸葛亮是坚定的联吴派,即使关羽被杀、荆州丢失,他也不赞成刘备伐吴,好像是真把孙权当成了盟友,却忘了他们在赤壁之战前也曾有过趁火打劫进取江南的打算。

刘备诸葛亮能做初一,孙权吕蒙就能做十五,所以吕蒙白衣渡江确实卑鄙,但是刘备和诸葛亮也绝非“厚道人”,有吞并孙权的机会,他们也不会放过。

平心而论,包括笔者在内,绝大多数人都喜欢蜀汉而描述东吴,但是站在客观角度分析,在“无义战”的三国时期,不管是刘备孙权联手打曹操,还是孙权刘备互相咬,都是为了利益,跟品行无关——跟三国枭雄讲人品,原本就是个笑话:如果孙权够意思,怎么会对大哥孙策的后代如此薄情?如果刘备是个仁厚君子,刘璋的西川怎么丢了?

笔者没有贬低刘备和诸葛亮的意思,他们在建安十三年就有占据江东的意思,也是无可厚非: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一举将左右督周瑜程普和赞军校尉鲁肃击溃,刘备会不会顺势过江,在江东开辟第二战场?

庞统的“连环战船”之计,如果不刮东南风,那就是“灭吴妙计”,曹操乘着西北风把数十万大军一股脑运到长江南岸,庞统肯定是“灭吴第一功”,至于他会不会跟徐庶做同僚,最后谁的官职大,那还真不好说。

刘备和诸葛亮曾经想过拿下被曹操击败的江东,孙权一直都在惦记荆州,所以“孙刘联盟”不过是权宜之计,只要有便宜可占,刘备打孙权、孙权打刘备,都是“天经地义”。

乱世枭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军阀割据的特点,就是今天磕头拜把子义结金兰,明天撕破脸皮大打出手,但是三国的军阀和清末民初的军阀还有一些不同,近代的军阀很少往死里打,蒋桂冯阎川军粤军,哪一方战败,老大通电下野,在“对手”的地盘上还能好吃好喝,只有直系五省联军总司令、恪威上将军孙传芳不守规矩,杀了奉系第二军军长、前敌总指挥施从滨,最后也被施剑翘刺杀。

孙权(或者他的部下擅自做主)杀了关羽,这比袭取荆州的“罪过”还大,所以一直被后世鄙夷,但是我们在鄙视孙权吕蒙的同时,还不能不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孙权在赤壁被曹操击败,刘备和诸葛亮会采取怎样的军事和外交行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杰出名将,与廉颇、白起、王翦等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更是位居其中的第一。他的战...
原创 他... 《论语》有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世间的苦难,不是欲屠杀弱小,就是要成就英雄。 “沉舟侧畔千...
原创 1... 1955年,全军大授衔的前夕,评衔小组将名单提前拿给了毛主席审阅。毛主席拿过名单,看到一半突然抬头问...
原创 李... 明朝历史上,首辅之位变幻莫测,人事百态。在这漩涡般的政治斗争中,一个月的辉煌与沉沦都可能成为政治生涯...
原创 如... 谈到李莲英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太监之一,对晚清时期的历史产生了长期...
原创 实... 自“安阳曹操墓”一经发现,关于其真伪的争论就如影随形,纷至沓来。然而,当我们看到由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
原创 为... 为什么商鞅去世名声非常差?最大的疑惑,秦国怎么那么快就亡了? 秦国从秦献公时代,变法就已经开始了。国...
原创 功...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俘虏了一大批国民党高级军官,这些人在新中国成立后都被送到战犯管理所关押改造。...
原创 越... 越南,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比较熟悉的国家,当然了更多的时候人们对于它印象还徘徊在建国初期我们对这里的援...
原创 二... 这是拍摄于解放战争后期的一张老照片,四野和二野的五位首长合影,很多人都没有看过这张照片,其收藏价值和...
原创 滇... 在中国近代历史长河中,有一支部队历经百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倒。他们就是源自滇军的西藏军区山地第52旅,...
原创 1... 2000年,四川成都老人彭家惠将一个名为《中国故事》的杂志社告上了法庭。原告诉称,1988年4期《中...
原创 明... 中国武侠影视剧常常以明朝时期的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等为题材,其中一些剧集如《新龙门客栈》、《锦衣卫》、...
原创 孙...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大儒董仲舒的名言,反映了维护君主权力和维稳“君臣”关系的观念。然而,这...
原创 小...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出现过24个朝代。在这片土地上,王朝的更迭,往往伴随着一场又一次,人命堆砌的...
原创 明... 引言 “子不孝,父之过”,这句话在皇族当中,同样很关键。家庭当中,到了父亲晚年时,兄弟之间难免会因为...
原创 唯...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不管是对历史还是对企业来说,这都是经久不变的必然规律。 然而,有一个企业却打破了...
原创 日... 上个世纪的日本侵华战争,持续了14年。在军国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日军疯狂入侵,滥杀无辜,所攻占之地,尽...
原创 他... 如果蜀国没有了诸葛亮,谁是诸葛亮最佳接班人呢? 公元234年10月8日,诸葛亮在五丈原(今宝鸡境内)...
原创 2... “你们就让我去吧!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2007年12月26日,重病缠身的华国锋急切地对家人说道...